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 English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简则   |   投稿须知   |   获奖情况   |   被收录情况   |   影响因子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专利保护知识问答   |   版权转让协议   |   介绍信(格式)   |   保密审查单   |   投稿模板
编辑部公告
22 祝贺《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常俊标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22 本刊声明
22 投稿注意事项
2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稿件流程
22 期刊社决定采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在线投稿审稿系统
22 敬告读者——本刊全文上网

ScholarOne Manuscripts 登录

用户ID:

密码:

忘记密码?

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取回您的帐号信息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预出版文章摘要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友情链接  
2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2 中国光学学会
22 中国知网(CNKI)
22 万方数据
22 中国化学会
22 中国光谱网
22 中国物理学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4年 24卷 08期
刊出日期:2004-08-2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97 电弧加热发动机尾流的光谱诊断
赵文华,沈 岩,陈黎明
电弧加热发动机是一种为航天器提供机动和控制推力的装置。由于比冲远高于传统的使用化学推进剂的发动机,近年来,电弧加热发动机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为了了解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机理,讨论了电弧加热发动机尾流的诊断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光谱诊断系统。在此系统上,以氩气为工作气体,设定气流量和电流,在模拟空间环境下对电弧加热发动机尾流的光谱信号进行了采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可以忽略噪音对光谱信号强度的影响,采集到的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物理过程。通过对采集到的谱线强度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了尾流中氩的谱线发射系数的径向分布,并进一步得到了尾流平均激发温度的径向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尾流处在热力学非平衡态下,因而用谱线强度法测温时选用不同的谱线,得到的温度值是不同的。
2004 Vol. 24 (08): 897-901 [摘要] ( 983 ) PDF (1055 KB)  ( 390 )
902 宣德官窑青花瓷的面扫描分析
杨益民1,冯 敏1,朱 剑1,毛振伟1,王昌燧1*,黄宇营2,何 伟2
用SRXRF对宣德时期官窑青花瓷片上的瓷彩进行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分析线的峰面积有着不同的分布模式。根据与颜色浓淡、瓷彩上黄斑的耦合关系可以将K,Cr,Mn,Fe,Co,Ni,Cu,Zn,Hg,Rb,Sr,Y和Zr等13个元素分为3组。它可作为各个朝代青花瓷“指纹元素”的选择依据,并提出了研究瓷彩中黄斑的形成机制的新思路。
2004 Vol. 24 (08): 902-906 [摘要] ( 1965 ) PDF (3798 KB)  ( 563 )
907 细胞培养基的吸收光谱研究
赵元黎1,2,张风秋2,葛向红2,姚淑霞2,梁二军2
使用日本岛津UV-3101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培养了宫颈癌细胞(Hela)和鼻咽癌细胞(CNE)的RPMI 1640培养基和DMEM高糖培养基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培养基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性。RPMI 1640培养基的227 nm吸收峰在培养细胞生长过程中位移至222或218 nm,278 nm的吸收峰位移至280 nm;而DMEM高糖培养基224 nm吸收峰在培养细胞生长过程中位移至221 nm附近,278 nm吸收峰基本没有位移。这些位移说明培养基中芳香族氨基酸中各种氨基酸如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有变化。也就是说,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对色氨酸和酪氨酸的消耗不是按等量比的。实验也说明Hela和CNE在生长过程中,对RPMI 1640培养基和DMEM高糖培养基中氨基酸的消耗是不同的。实验结果为癌细胞生长过程中所需培养基中氨基酸的含量提供了依据。
2004 Vol. 24 (08): 907-910 [摘要] ( 1570 ) PDF (882 KB)  ( 729 )
911 野生型细菌视紫红质薄膜光谱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
杨文正1,侯 洵1,2,陈 烽2,冯晓强1,杨 青1,李宝芳3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简称BR)是嗜盐菌细胞膜内的一种光敏蛋白质。BR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循环特性和光致变色特性,在光信息处理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紫外-可见光光纤光谱仪测试野生型细菌视紫红质(BRWT)在经过532 nm的YAG激光的泵浦激励后,薄膜对探测光的吸收光谱变化情况来着重讨论BRWT的光谱响应特性。采用的样品基态(B态)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62 nm,光密度分别为OD(WT1)562 nm=2.04,OD(WT2)562 nm=1.37。实验结果表明,在550~650 nm波长范围内,两个BRWT分子膜对探测光随着探测时间的延长均出现吸收增强的现象。利用双e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分析出550~650 nm吸收增强的变化过程分为快过程和慢过程,其对应的时间常数BRWT1分别约为11 ms和60 s,BRWT2分别约为24 ms和35 s。
2004 Vol. 24 (08): 911-913 [摘要] ( 1522 ) PDF (878 KB)  ( 463 )
914 二氧化锆相结构的漫反射光谱表征
詹瑛瑛,蔡国辉,肖益鸿,魏可镁,陈天明,张汉辉,郑 起*
利用紫外漫反射光谱考察了二氧化锆基催化剂的表面相组成,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铂化以及Al2O3的引入对样品中ZrO2体相和表面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氢还原铂化过程使部分的ZrO2由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化,而且在催化剂表面这一效应更为显著。随着基体中引入Al2O3量的增加,二氧化锆的相变温度不同程度地向高温转移,添加Al2O3使ZrO2得到较好的分散并抑制单斜相二氧化锆的生成。
2004 Vol. 24 (08): 914-917 [摘要] ( 2009 ) PDF (927 KB)  ( 581 )
918 有机/无机复合结构光电导型器件的光激发机制
靳 辉,滕 枫*,刘俊峰,孟宪国,徐 征,侯延冰,徐叙瑢
制备了PVK/ZnS有机无机复合的光电导型器件,器件结构分别为Glass/ITO/PVK/Al;Glass/ITO/ZnS/Al;Glass/ITO/ZnS/PVK/Al。通过研究此复合器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稳态光电导激发谱,得到了基本光激发过程。把PVK/ZnS的吸收谱和器件的光电导谱进行比较,知道虽然两者的吸收对器件光电流都有贡献,但有效部分在PVK和ZnS的界面处。最大光电流对外加电场的依赖性与器件的暗电流和光电流谱为此提供了证据。
2004 Vol. 24 (08): 918-921 [摘要] ( 1015 ) PDF (906 KB)  ( 379 )
922 有机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周 瑞,安忠维,柴生勇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平板显示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其中有机配合物应用最早,一般为五元环或六元环结构,性质比较稳定,熔点高,固体荧光效率高,应用十分广泛。将从配体和金属原子发光方面对其近年来在有机EL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2004 Vol. 24 (08): 922-926 [摘要] ( 1428 ) PDF (977 KB)  ( 398 )
927 水环境中联苯三酚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
庄惠生1,王琼娥2,吴 芳3
联苯三酚对KIO4氧化异硫氰酸异鲁米诺(ITCI)化学发光新体系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测定联苯三酚的化学发光分析新体系。测定联苯三酚的线性范围为1.75×10-8~2.5×10-6 mol·L-1,检测限为3.49×10-9 mol·L-1,精密度为5.60%(c=5×10-7 mol·L-1n=9);用该法对自来水中的联苯三酚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4.0%~112.0%,结果令人满意。
2004 Vol. 24 (08): 927-929 [摘要] ( 1529 ) PDF (847 KB)  ( 448 )
930 肿瘤组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任 予1, 2,徐怡庄1,赵 莹3,杨丽敏1,李庆波1, 张元福1,翁诗甫1,石景森2,徐端夫3,吴瑾光1*
在前期的肿瘤组织红外光谱诊断方法研究中,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ATR)红外光谱诊断法在多种肿瘤组织样品中取得了与病理诊断很好符合的实验结果;针对文献报道中多采用的显微红外光谱法,文章对同一肿瘤组织样品应用两种方法采集红外光谱,比较测量条件及光谱诊断结果,研究结果表明ATR法主要测量了整块组织的光谱信息,避免了组织结构不均一,微区采样扫描取点少对光谱诊断结果的影响,获得的光谱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判断依据。
2004 Vol. 24 (08): 930-932 [摘要] ( 1039 ) PDF (889 KB)  ( 468 )
9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用于胃镜样品的检测
孙学军1, 2,李庆波2,石景森1,任 予1,张元福2,徐端夫3,吴瑾光2*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法对184例不同病理状态的胃镜下活检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谱图特征包括:较强的酰胺Ⅱ带;1 460 cm-1处的峰强高于1 400 cm-1处的峰强。典型的胃癌组织的谱图特征包括:较低的酰胺Ⅱ带;1 460 cm-1处的峰强低于1 400 cm-1处的峰强;1 300 cm-1的峰强明显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呈现出部分胃癌的光谱特征。这一结果表明,应用FTIR可以对胃镜下活检的小块组织进行鉴别诊断。
2004 Vol. 24 (08): 933-935 [摘要] ( 969 ) PDF (881 KB)  ( 367 )
936 FTIR遥测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
李 燕,王俊德*,孙秀云,周学铁
应用遥感FTIR对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的温度进行了研究。遥感FTIR光谱仪在光谱分辨率为4 cm-1时,连续收集燃烧火焰的发射光谱。分别利用分子基带转振光谱测温法,以及分子发射光谱最大强度谱线测温法,对燃烧温度进行了遥感实时测定。文中列出了两种方法测得的各时刻的火焰温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测量快速、剧烈燃烧的火焰温度时,都是很可靠的方法,当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时,分子发射光谱最大强度谱线测温法更为简便、快速。
2004 Vol. 24 (08): 936-937 [摘要] ( 1049 ) PDF (863 KB)  ( 416 )
938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研究
张录达1,李军会2,赵龙莲2,赵丽丽2,覃方丽2,严衍禄2
为了实现农产品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库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光谱库的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利用,首先研究了仪器间光谱信息的准确表达,即仪器到仪器光谱信息间的映射;并以映射光谱研究了用于不同仪器上进行定量分析的无标样建模方法。对于22个小麦样品蛋白质含量,无标样建模模型预测值与凯氏定氮结果的相关系数r=0.941,平均相对误差为3.28%;为了考察无标样建模模型定量分析的使用性,同时亦对22个小麦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采用有标样建模定量分析,模型预测值与凯氏定氮结果的相关系数r=0.963,平均相对误差为2.4%。有标样建模与无标样建模的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为不同仪器间光谱信息的可共享性提供了依据。由此根据不同仪器建立的光谱信息库的库信息即可转化为另一仪器的映射光谱信息,保证了光谱库信息资源在不同仪器上的共享利用。
2004 Vol. 24 (08): 938-940 [摘要] ( 1831 ) PDF (839 KB)  ( 528 )
941 食用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刘 刚1,刘剑虹2,杨爱明3,董 勤2,宋鼎珊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担子菌木耳目、非褶菌目和伞菌目6个科9个属的10种食用菌的子实体。将光谱分为5个区S1区(3 050~2 800 cm-1),S2区(1 750~1 500 cm-1),S3区(1 500~1 200 cm-1),S4区(1 200~950 cm-1),S5区(950~700 cm-1);在5个区中,强峰出现在S4区的1 080 cm-1附近和1 040 cm-1(1 020 cm-1)附近,以及S2区的1 640 cm-1附近,1 640 cm-1附近的峰为酰胺Ⅰ振动峰,前两峰为糖类振动峰。根据5个区光谱峰值和吸收强度比,可以鉴别不同的食用菌。700~950 cm-1范围有可能作为区分不同属蘑菇间的指纹区。
2004 Vol. 24 (08): 941-945 [摘要] ( 469 ) PDF (890 KB)  ( 535 )
946 运用小波变换对遥感FTIR光谱进行信息提取
刘 芳,王俊德*
主要描述了如何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一些强度较弱和混叠干扰的遥感FTIR光谱图进行信息提取。采用了墨西哥帽函数(Mexican hat function)小波,对三氯甲烷、丙酮的标准谱图及其两者混合物的遥感谱图信号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结果发现,尺度越小, 小波系数模的极大值点与突变点位置的对应就越准确。但小尺度下, 小波系数由于受噪声影响, 往往只凭一个尺度不能定位突变点的位置。相反, 在大尺度下, 对噪声进行了一定的平滑, 极值点相对稳定, 但由于平滑又会使定位产生偏差。因此, 在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判断信号突变点时, 需要把多尺度结合起来综合观察。总之, 小波分析技术能够较准确地、稳定地定位信号突变点,提取信息,并且具有平滑和放大有用信号的作用。对于非严重重叠的混合遥感光谱,根据对不同尺度下的小波变换系数的模极大值及其定位的分析,也可较好地识别谱图。
2004 Vol. 24 (08): 946-949 [摘要] ( 1430 ) PDF (928 KB)  ( 379 )
950 活性翠蓝镨染料的制备及其光谱性能
刘小珍,袁亚琴,蔡 蕍,朱 贤,王艳红
以活性翠蓝和氧化镨为原料,制备了活性翠蓝镨染料。用该染料对真丝绸进行了染色,分别测定了活性翠蓝、活性翠蓝镨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以及染色后真丝绸的红外光谱。在200~800 nm 范围内, 活性翠蓝有4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259.00 nm,在可见光范围内活性翠蓝有2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661.50 nm;活性翠蓝镨有3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264.00 nm,在可见光范围内只有1个吸收峰, 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618.00 nm。活性翠蓝与镨离子是以配位键相结合,活性翠蓝镨在保持活性翠蓝的上染基团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真丝绸结合的基团。
2004 Vol. 24 (08): 950-952 [摘要] ( 944 ) PDF (853 KB)  ( 386 )
953 污染气体红外光谱鉴别器的优化设计
聂 亮,张 骏*
针对污染气体红外光谱特征分布的复杂性,结合几种线性分类器的特点,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深入分析,设计出一种混合多叉树状光谱鉴别器。实验结果表明:此光谱鉴别器不仅结构简洁,设计合理,具有很高的分类能力和判别准确率,而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完全满足快速识别的需要,是一种高效的光谱鉴别器。
2004 Vol. 24 (08): 953-956 [摘要] ( 1004 ) PDF (895 KB)  ( 382 )
957 长白山地区几种红景天品种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
王思宏1,尹起范2,范艳玲2,杨艳杰1,金香淑1,朴英爱1
分别用石油醚, 氯仿, 甲醇对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进行了提取, 并首次对提取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 还用红景天块做了相应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的红外光谱图谱有明显不同, 故可用作鉴别其品种或评价其质量的一种手段。
2004 Vol. 24 (08): 957-959 [摘要] ( 1030 ) PDF (913 KB)  ( 411 )
960 含丙磺舒高分子药物纳米微球的制备
李庆海1,2,吴正翠1*,孙 玉1,沈良骏1
非甾体抗炎药丙磺舒与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反应制得含丙磺舒单体HP,此单体在乙醇/水体系中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得到含丙磺舒高分子药物纳米微球,聚合产物用1H-NMR,FTIR,GPC和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P中丙磺舒以酯键连接到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上,微球由HP和MMA的共聚物构成,平均直径为(90±5)nm,含丙磺舒47.4%,含药量较高。
2004 Vol. 24 (08): 960-962 [摘要] ( 996 ) PDF (1550 KB)  ( 366 )
963 290 K下0.1~600 MPa水的Raman光谱原位研究
孙 樯1,郑海飞1,谢鸿森2,徐济安3,Hines E4
在290 K和0.01~600 MPa条件下,就压力对液态水对称伸缩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原位Raman散射光谱研究。表明:(1)在0.1~200 MPa范围内,(ν1)max随着压力升高而减小;(2)在200~400 MPa范围内,压力升高导致(ν1)max增大,并在400 MPa时达到最大值;(3) (ν1)max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升高(>400 MPa)而降低。这表明在200和400 MPa时,液态水结构的变化是不连续的,这也与在该压力范围内rOO的变化特征是一致的。可认为与冰Ⅰh→冰Ⅲ→冰Ⅴ的相变相类似,也许存在液态水Ⅰh→水Ⅲ→水Ⅴ的相变。
2004 Vol. 24 (08): 963-965 [摘要] ( 201 ) PDF (878 KB)  ( 366 )
966 “双”吡唑啉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理论研究
廖显威1,苏 宇2,王 莹1,赵 颖1,吴雪梅1,梁晓琴1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RHF/PM3对4种“双”吡唑啉衍生物进行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光谱,所得结果与文献值基本符合。
2004 Vol. 24 (08): 966-969 [摘要] ( 988 ) PDF (870 KB)  ( 379 )
970 HSA-磷钼杂多酸缔合纳米微粒体系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袁伟恩,蒋治良*,潘宏程
在pH 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 磷钼杂多酸(PMA)呈浅黄色,在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人血清白蛋白(HSA) 呈无色,在可见光区也没有明显的吸收峰,但在350 nm处有一荧光峰。当有PMA存在时,HSA与PMA形成缔合纳米微粒, HSA-PMA缔合纳米微粒的粒径约为80 nm。经研究发现HSA对PMA有增色和减色效应,PMA对HSA有荧光猝灭作用;PMA对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也有一定的荧光猝灭作用,但这两种荧光猝灭机理不同,且没有形成缔合纳米微粒。PMA对色氨酸(Trp)和酪氨酸的荧光猝灭作用主要是由于PMA 在发射波长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分子吸收,即通常所报道过的能量转移所至。研究结果表明,HSA-PMA缔合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该体系的荧光猝灭、共振散射增强及增色和减色效应的根本原因。
2004 Vol. 24 (08): 970-974 [摘要] ( 1021 ) PDF (934 KB)  ( 462 )
975 稀土茜素黄R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
唐慧安1, 2,王小芳1,雷新有1,杨汝栋2
合成了4种茜素黄R稀土配合物,通过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分析,确定它们的组成为:Na[REL2]·2H2O(RE=Sm, Eu, Tb, Y, NaHL=茜素黄R) 。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羧羰基的氧与稀土离子以单齿配位;配体的酚羟基离解,脱去质子后羟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即酚氧和羧羰基的氧与稀土离子形成一个六元螯合环。配体的吸收峰398 nm在形成配合物后移于351~355 nm,发生了较大位移,这说明稀土离子与配体成键;配合物IR在415~435 cm-1之间出现的新吸收峰归属为RE—O键的伸缩振动,佐证了配合物的形成;硝基中的氧和偶氮的氮原子未参与配位; IR还说明有两个水分子配位于稀土离子。紫外灯下可以看到Eu(Ⅲ)的配合物很强的红色荧光;荧光光谱测定:Na[EuL2]·2H2O有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属于Eu的5D07F15D07F2跃迁。
2004 Vol. 24 (08): 975-977 [摘要] ( 1556 ) PDF (847 KB)  ( 378 )
978 三核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光谱
李贯良1,赵 东2 *,谢亚雄2,曹 健2,郭利兵2
室温下,通过双核配合物[Cu(dppm)(NO3)]2 (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与四苯基硼钠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三核铜(Ⅰ)配合物[Cu3(dppm)3(NO3)(OH)](NO3),经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和ES-MS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光谱特征。
2004 Vol. 24 (08): 978-980 [摘要] ( 1640 ) PDF (862 KB)  ( 666 )
981 肿瘤发展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卟啉代谢的模拟及其荧光分析
于 佳,孟继武,李 颖,马 君,郑荣儿*
通过肿瘤发展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卟啉代谢的模拟及其荧光分析,研究了类胡萝卜素对血清荧光法癌诊断的影响。采取肘静脉血制取血清,采用光致发光的方法研究了血清中的发光中心,模拟癌发展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和卟啉的代谢水平对血清荧光癌诊断方法的影响。血清中主要的发光是来自具有共轭基团的血清蛋白、类胡萝卜素和卟啉的电子跃迁。随着血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520 nm荧光峰强度提高,614 nm附近的波谷亦升高,诊断I值(荧光强度的比值, 见引言中公式(1))会下降即降低了癌诊断的阳性率。
2004 Vol. 24 (08): 981-983 [摘要] ( 979 ) PDF (874 KB)  ( 466 )
984 稀土离子Tb3+与拟南芥钙调素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及分析应用
肖凤娟1,刘德龙2,白 娟3,孙大业3
钙调素(CaM)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钙受体蛋白,它调节了许多细胞生物学功能。钙调素分子有4个金属结合位点,而植物钙调素Ⅰ,Ⅱ,Ⅲ位点不含酪氨酸残基,只有第4位点含一个酪氨酸残基。与动物体不同的是,植物能表达多种功能不同的钙调素亚型。文章利用Tb3+荧光探针,采用直接激发(221 nm)或敏化激发(280 nm)并测量545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研究拟南芥CaM与Tb3+的结合作用及分析应用。直接激发(221 nm) Tb3+-CaM络合物时,Tb3+ 的发光显著增强,这归因于CaM中配位基取代了Tb3+的配位水分子,从而导致荧光速率常数增加。直接激发滴定曲线中,当cTb3+/cCaM<4时,荧光强度呈不断上升的直线,之后出现平台区,这与CaM只结合4 个钙离子的结论一致。而间接激发滴定曲线近似为S型,且荧光强度较弱;其中当cTb3+/cCaM≤2时,荧光强度增加较弱;当2<cTb3+/cCaM<4时,荧光强度增加较大,这是由于与Tb3+配位的CaM的弱结合位点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显著的能量传递之故。进一步根据两类滴定曲线均在cTb3+/cCaM=4时呈现明显转折点的事实,建立一种测定钙调素浓度的方法。此方法估测CaM浓度具有灵敏度,准确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等优点。
2004 Vol. 24 (08): 984-987 [摘要] ( 1546 ) PDF (885 KB)  ( 400 )
988 铜(Ⅱ)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林秋月,胡瑞定,郑孝华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离子[Cu(A)2]2+(其中A=邻菲络啉(phen),联吡啶(bpy),乙二胺(en))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配合物的存在使DNA碱变性的pH增大,变性后增色效应减小。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Cu(phen)2]2+的加入迅速减弱。在DNA存在下,配离子被猝灭剂[Fe(CN)6]4-的发光猝灭程度减小。进一步研究了配体分子平面的大小对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配合物与DNA之间发生了插入作用,且该作用随配体芳环平面的减小而减弱, 即[Cu(phen)2]2+>[Cu(bpy)2]2+>[Cu(en)2]2+
2004 Vol. 24 (08): 988-990 [摘要] ( 1442 ) PDF (903 KB)  ( 370 )
991 黄酮化合物的偶氮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余 倩1,陈小康2,罗宗铭1,杨 迟1,麦桦坤1
在pH 10.4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对磺基氯化重氮苯可与芦丁,桑色素,染料木甙,槲皮素,橙皮甙,黄岑甙和大豆甙等7种黄酮化合物发生偶氮显色反应,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除黄岑甙为380 nm外,其余均在430 nm,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依上述顺序逐渐减弱。其中芦丁的摩尔吸收光系数最大,为3.28×104 L·mol-1·cm-1,大豆甙摩尔吸光系数最小,为8.30×102 L·mol-1·cm-1。提出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用于槐米和豆粕中黄酮化合物的测定, RSD为0.25%~4.48%,回收率在99.3%~105.0%之间。
2004 Vol. 24 (08): 991-994 [摘要] ( 1435 ) PDF (898 KB)  ( 483 )
995 钨-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Tween80多元配合物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王 军,魏献军,李全民*, 杨 林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吐温-80(Tween80)存在下,研究了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与钨(Ⅵ)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在0.60 mol·L-1 HCl介质中,钨(Ⅵ) 与DBSAF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使增溶增敏作用更为显著,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64×105L·mol-1·cm-1,λmax= 527 nm。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换法测得钨(Ⅵ)与DBSAF所形成的络合物化学计量比为1∶2。钨(Ⅵ)含量在0~400 μg·L-1范围服从比尔定律,拟定分析方法可直接用于合金钢样品中微量钨的测定。
2004 Vol. 24 (08): 995-998 [摘要] ( 1454 ) PDF (885 KB)  ( 345 )
999 双波长双峰值比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组成比的原理
张霖霖1,张炎霖2,黄毓薇1,黄文金1
文章建立了一种测定配合物组成比的简易方法。从理论上严格地推导了双波长双峰值比法测定配合物组成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依据大量实验数据加以验正。计算值与传统方法值相吻合。从原理上和实验中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2004 Vol. 24 (08): 999-1002 [摘要] ( 1427 ) PDF (874 KB)  ( 371 )
1003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郑怀礼1,张峻华1,熊文强2
在参考近两年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机理、催化剂性能的改进方法和影响催化剂性能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评述和探讨;介绍了催化剂表面声光能辐射处理以及电场、微波、超声波助催化技术等新型增效、助效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最近两年纳米TiO2在水环境污染物去除、小空间空气处理和材料表面抗菌抗蚀自洁净方面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2004 Vol. 24 (08): 1003-1008 [摘要] ( 483 ) PDF (919 KB)  ( 380 )
1009 常见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及烟草聚类分析研究
孙雨安1,王国庆1,程定玺2,阎克玉3,李兴波3,谢 冰1
对5个烟叶产区的88个烟草样品, 利用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其钾和镁、钠、锰、铁和锌的含量,应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对这些样品分类。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对于烟草产地的判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其判断的准确性优于系统聚类分析。
2004 Vol. 24 (08): 1009-1012 [摘要] ( 1426 ) PDF (858 KB)  ( 446 )
1013 流动注射-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植物油中的铜、锌
陈兰菊1,郑连义1,赵地顺1,孙汉文2
提出了流动注射-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植物油中的微量铜和锌的新方法。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克服了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耗样量大和基体干扰严重的缺点。导数技术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可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信号的选择性。流动注射与导数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成功地测定了植物油中的微量铜和锌。铜和锌的特征浓度分别为0.004 0,0.001 2 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在1.1%~5.1%的范围内。
2004 Vol. 24 (08): 1013-1015 [摘要] ( 1668 ) PDF (876 KB)  ( 560 )
101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尿中钙镁
白 钰,欧阳健明*,白 燕,陈美鸾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了尿中钙和镁的含量,确定了钙、镁的最佳测试条件。测定钙时,波长422.8 nm,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3 mA;测定镁时,波长285.2 nm,工作电流4 mA;燃烧器高度均为8 mm,空气-乙炔流量比均为6∶1,狭缝宽度0.2 mm。为了消除磷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对测定钙浓度的干扰,可以加入释放剂,其中氯化镧为最佳释放剂。当稀释比例达到1∶100时,可以消除尿基质的干扰。通过对15例尿样的检测,尿样的钙和镁值与文献中所提供的浓度值区间一致,方法的回收率为98%~104%;对于同一样品测试的标准偏差为1.8%,P<0.05。
2004 Vol. 24 (08): 1016-1019 [摘要] ( 1527 ) PDF (872 KB)  ( 479 )
1020 微量脉冲进样-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调味品中锌
籍雪平1, 2,康维钧2,任庆余3,赵进沛3,孙汉文1
将微量脉冲进样技术和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建立了测定调味品中锌含量的新方法。探讨了微量进样体积和导数仪档位等影响因素。样品经离心、稀释后直接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分别为0.004和0.013 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3.0%~4.4%,回收率93.3%~113.3%。该方法准确和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2004 Vol. 24 (08): 1020-1022 [摘要] ( 378 ) PDF (876 KB)  ( 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