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 English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简则   |   投稿须知   |   获奖情况   |   被收录情况   |   影响因子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专利保护知识问答   |   版权转让协议   |   介绍信(格式)   |   保密审查单   |   投稿模板
编辑部公告
22 祝贺《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常俊标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22 本刊声明
22 投稿注意事项
2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稿件流程
22 期刊社决定采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在线投稿审稿系统
22 敬告读者——本刊全文上网

ScholarOne Manuscripts 登录

用户ID:

密码:

忘记密码?

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取回您的帐号信息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预出版文章摘要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友情链接  
2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2 中国光学学会
22 中国知网(CNKI)
22 万方数据
22 中国化学会
22 中国光谱网
22 中国物理学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7年 27卷 05期
刊出日期:2007-05-2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33 酮类有机物放电离子淌度谱研究
黄国栋1,2,韩海燕1,贾先德1,金顺平1, 李建权1,王鸿梅1,唐晓闩1,江海河1,储焰南1*,周士康1
离子淌度谱是一种快速检测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高灵敏方法。在放电离子源离子淌度谱装置上,研究了八种酮类有机物的离子淌度谱。实验测量了各种离子的约化迁移率,其中丙酮、正丁酮、1-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酮、苯乙酮的实验结果与前人63Ni放射源离子淌度谱相一致,而甲基异丙基酮、4-甲基-2-戊酮、环戊酮单体和二聚体离子的约化迁移率则是首次报道。实验测量的约化迁移率与离子质量线性相关,获得的对酮类有机物检测灵敏度在ng·L-1量级。
2007 Vol. 27 (05): 833-836 [摘要] ( 1233 ) PDF (1532 KB)  ( 550 )
837 基于垂直层叠结构的多光谱彩色传感器研究
陈远,徐之海*,冯华君
基于垂直层叠的半导体结构是多光谱彩色传感器中的新技术,它具有抗色彩失真, 高空间分辨率, 无需彩色插值和低通滤波器以及更高的光能量利用率等优点。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光在硅材料中穿透深度的非线性分布,即:短波长的蓝光主要在表面被吸收,长波长的红光则主要在更深的位置被吸收。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结构中有使用标准晶态硅工艺制作的埋入式多pn结结构和使用PECVD方法制作的非晶硅系象素结构, 其中前者利用了标准的硅工艺, 而由于后者使用了光学性能更好的非晶硅系材料, 在结构设计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文章在综合了国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光谱机理和象素结构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对性能做出了比较,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2007 Vol. 27 (05): 837-841 [摘要] ( 1089 ) PDF (1637 KB)  ( 489 )
842 新颖配位聚合物[Eu(PCPOA)3(H2O)]n的二维相关光谱研究
孙瑞卿,张汉辉*,曹彦宁,陈义平,杨齐愉,王志阳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二维层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Eu(PCPOA)3(H2O)]n(PCPOA-p-chlorophenoxyacetate,对氯苯氧乙酸)。在结构测定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磁微扰下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和温度微扰下的二维相关荧光光谱等的研究。采用Material studio的CASTEP程序进行了量子化学的能带分析,探讨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配合物的中心离子Eu3+处于9配位的环境中,对氯苯氧乙酸的羧酸根离子分别以单齿桥氧,双齿螯合等方式与磁性Eu3+配位。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羧基振动对磁微扰有很强的响应。二维相关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中Eu3+5D0→7F2跃迁对温度的影响最敏感。
2007 Vol. 27 (05): 842-845 [摘要] ( 2137 ) PDF (1569 KB)  ( 533 )
846 太阳紫外辐射光谱的光学多道探测与分析
赵晓艳,何捷*,左浩毅,梁慧敏,杨经国
报道了自行研制的紫外CCD光学多道分析器及其在太阳紫外辐射光谱探测中的实际应用。紫外多道分析器光谱探测范围200~1 100 nm, 光谱分辨率0.1 nm, 光谱探测灵敏度0.02 lx。进行了成都地区UVA和UVB波段太阳紫外辐射光谱的实时探测,与常规的太阳紫外辐射探测仪器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得到很好的相关。对所探测的太阳紫外辐射光谱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太阳紫外辐射在一天内早晚小、中午大,与太阳天顶角(SZA)变化呈相反相关。UVB和UVA波段内不同波段的辐射量不同,长波段的辐射量一般比短波段的辐射量大。云和气溶胶对紫外辐射有重要影响,云对不同波长的辐射衰减不同。
2007 Vol. 27 (05): 846-849 [摘要] ( 2122 ) PDF (1418 KB)  ( 654 )
850 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Eu0.5(TTA)3Dipy发光性质的研究
王勇1,赵谡玲1*,吕玉光2,3,张福俊1,袁广才1,曹维良2,张敬畅2,王永生1,徐征1
以TTA为配体合成了新的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Eu0.5(TTA)3Dipy,通过与PVK的掺杂,分析了PVK和Tb0.5Eu0.5(TTA)3Dipy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并且制备了以PVK∶Tb0.5Eu0.5(TTA)3Dipy为发光层的结构为ITO/PVK∶Tb0.5Eu0.5(TTA)3Dipy/PBD/Al的发光器件,通过改变两者之间的质量比,得到了较纯的Eu3+的红色发光。通过与PVK∶Eu(TTA)3混合体系的比较,发现Tb3+的引入,起到了能量传递桥梁的作用,提高了PVK到Eu3+的能量传递,从而抑制了PVK的发光。因此,通过引入适当的第二种金属离子,会增强另一稀土离子的发光,是作者提高稀土离子发光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2007 Vol. 27 (05): 850-853 [摘要] ( 1696 ) PDF (953 KB)  ( 516 )
854 MCeO3∶Eu3+(M=Sr, Ba)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符史流, 尹涛,丁球科,赵韦人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3+掺杂的MCeO3(M=Sr, Ba)发光粉末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其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 Eu3+离子容易替代MCeO3晶格中M2+离子的位置。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u3+掺杂的SrCeO3和BaCeO3样品在紫外波段存在着非常宽的吸收带, 峰值分别位于311和320 nm左右,它们属于Ce4+-O2-的电荷迁移带,SrCeO3和BaCeO3基质与Eu3+离子之间存在着能量转移。在MCeO3∶Eu3+样品中,Eu3+的发射主要来自于5D0激发态能级,其中以磁偶极跃迁5D07F1发射强度为最大;此外样品中还存在着较高的5D1激发态能级的辐射跃迁。SrCeO3∶Eu3+样品的发射强度远大于BaCeO3∶Eu3+样品。
2007 Vol. 27 (05): 854-857 [摘要] ( 1586 ) PDF (1089 KB)  ( 478 )
858 江西乐平晚二叠世煤成烃机理红外光谱研究
余海洋,孙旭光
应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对江西乐平晚二叠世煤矿B3煤层煤样在不同热模拟温度下的结构组成变化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镜下显微组分的观察和统计结果,剖析了乐平晚二叠B3煤层煤的生烃机理,对该区煤成烃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表明:煤化学结构主要由杂原子基团、脂族结构和芳香结构三部分组成,其活化能依次增加;煤成烃过程,是一种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加深, 脂族侧链不断脱落,芳香结构不断缩聚,含氧基团逐渐断裂的过程;该煤层中含有的B型基质镜质体和树皮体都是很好的生烃显微组分,是该树皮煤生烃潜力巨大的主要原因。此特点对在华南地区寻找与富含“树皮体”煤系地层有关的油气资源并使“煤变油”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7 Vol. 27 (05): 858-862 [摘要] ( 2662 ) PDF (926 KB)  ( 535 )
863 阿立哌唑的谱学研究
李剑峰1,刘爱祥1,夏广新1,年亦丰2,沈敬山1*
对抗精神分裂症新药阿立哌唑的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以及质谱(MS)进行了解析。根据该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探讨了其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讨论了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以及质谱的特征同位素离子峰,利用1H—1H cosy,HSQC,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推断并确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对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并根据化学位移、偶合常数以及二维相关谱分析了该化合物结构中的10个不同的亚甲基。
2007 Vol. 27 (05): 863-867 [摘要] ( 2595 ) PDF (1333 KB)  ( 732 )
868 近红外光谱范围人肝癌变和热凝固导致组织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
魏华江1,邢达1*,何博华2,谷怀民1,巫国勇3,陈雪梅4,鲁建军3
研究了人肝的癌变及热凝固导致其对710, 730, 750, 770, 790, 810, 830, 850, 870和890 nm的钛宝石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肝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人肝的癌变导致其吸收系数发生了显著的减小,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50 nm,其值为86.12%,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50 nm,其值为82.65%。正常人肝组织热凝固导致其吸收系数明显变化,其吸收系数的变化的最大值在710 nm,其值为79.55%,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90 nm,其值为0.72%。人肝癌组织热凝固导致其吸收系数显著地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10 nm,其值为78.69%,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10 nm,其值为38.16%。人肝的癌变导致了肝组织的散射系数发生了显著的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710 nm,其值为158.37%,而变化的最小值在890 nm,其值为136.03%。正常人肝组织热凝固导致其散射系数显著地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90 nm,其值为632.92%,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10 nm,其值为587.40%。人肝癌组织热凝固导致其散射系数显著地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10 nm,其值为384.25%,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10 nm,其值为330.86%。肝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也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2007 Vol. 27 (05): 868-872 [摘要] ( 1722 ) PDF (906 KB)  ( 596 )
873 DS算法在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模型传递中的应用
李庆波1,张广军1*,徐可欣2,汪曣2
模型传递问题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一个关键的共性基础技术问题。模型传递通过在同一型号的两台仪器之间寻求一种变换关系,使得在一台仪器上建立起的模型能够应用于另外一台仪器样品光谱响应的预测。文章将直接校正(direct standardization,DS)算法应用于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中的模型传递,并研究了模型转换集样品的选择方法。在两台AOTF近红外光谱仪上进行了模型传递实验,首先采用Kennard/Stone算法选择转换集样品,然后采用DS方法进行模型传递。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S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模型传递效果。DS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不同仪器之间的光谱分析模型传递,而且该方法对于同一仪器的长时间漂移或者由于部件的更换、测量环境的改变等引入的光谱差异校正也是适用的。
2007 Vol. 27 (05): 873-876 [摘要] ( 1178 ) PDF (1200 KB)  ( 579 )
877 近红外相关光谱的多元散射校正处理研究
芦永军,曲艳玲,宋敏
近红外相关光谱法可以揭示待测成分光谱吸光度数据与浓度数据之间的全光谱线性相关性,明确待测成分在近红外波段的特征吸收位置,为定标波长的优选提供了依据。但是该相关光谱法极易受到样品颗粒的散射影响而掩盖与待测成分相关的光谱信息。文章首先提出将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散射校正处理后再参与相关运算得到散射校正相关光谱的思想,经过实验验证得到的散射校正相关光谱有效地降低了散射的影响,提高了相关光谱的信噪比,更加准确地表征了待测成分吸光度数据与浓度数据之间在近红外全光谱通道的线性相关性。
2007 Vol. 27 (05): 877-880 [摘要] ( 219 ) PDF (1289 KB)  ( 800 )
881 甲胺磷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光谱表征
王向红1,2,段振娟1,宋诗莹1,王硕1*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甲胺磷的半抗原6-(O,O-二甲基硫代磷酰基)氨基己酸(MC),MC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反应得到6-(O,O-二甲基硫代磷酰基)氨基己酸活化酯(MCE),活化酯(MCE)与匙孔血兰蛋白(KLH)偶联得到第一种人工抗原(MC-KLH);直接用甲胺磷作为半抗原用重氮化法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得到第二种人工抗原(M-BSA)。通过质谱、红外和核磁表征,证明所合成的半抗原是设计的目标产物;并且对两种人工抗原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抗原1的红外光谱中既有酰胺结构单元又有半抗原中的甲氧结构单元;半抗原2中不但具有酰胺结构单元又有甲胺磷的甲氧基和硫氧基结构单元,以此判断半抗原和蛋白偶合成功,为红外光谱法用于人工抗原合成与否的鉴定研究提供了依据。
2007 Vol. 27 (05): 881-885 [摘要] ( 442 ) PDF (1312 KB)  ( 935 )
886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表征钛硅分子筛TS-1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
张平1,王乐夫2,陈永亨1
采用高温漫反射红外光谱考察了钛硅分子筛TS-1的稳定性,发现960 cm-1吸收峰在673 K时没有变化,表明所表征的骨架钛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而表征分子筛骨架振动的两个吸收峰在673 K下向低波数位移了约13 cm-1。探讨了H2O2吸附对TS-1分子筛骨架钛的影响,发现960 cm-1处的吸收峰在吸附H2O2后强度减弱,并且向高波数位移了11 cm-1;抽真空或加热,吸收峰又复原,表明骨架钛可能存在TiO结构,H2O2与分子筛中的TiO作用,使相应的960 cm-1吸收峰向高波数位移。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考察了TS-1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谱图分析表明,苯甲醛是主要产物,TS-1催化氧化的关键是H2O2吸附在TS-1的骨架钛上形成活性中心。
2007 Vol. 27 (05): 886-888 [摘要] ( 241 ) PDF (1447 KB)  ( 598 )
889 FTIR监测北京地区CO2和CH4及其变化分析
徐亮,刘建国,高闽光,陆亦怀,刘文清,魏秀丽,朱军,张天舒,陈军
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温度明显上升,其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CO2和CH4是大气中主要的两种人为温室气体,对它们进行连续的测量,获取它们长时间变化情况对大气环境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监测这两种气体的主要手段是气相色谱方法。鉴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优点,使用开放式长光程FTIR系统在北京地区对这两种气体进行了监测。该系统直接测量开放光路中的环境气体的大气吸收光谱,并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光谱分析,获取待测组分的浓度信息。在实验部分给出了2005年9月4日到2005年9月10日6天中的北京地区CO2及CH4的测量结果,并对两者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2007 Vol. 27 (05): 889-891 [摘要] ( 2406 ) PDF (998 KB)  ( 646 )
892 柠檬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单酯二乙醇酰胺的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
王文波1,申书昌1,张丽媛2,安红1
由柠檬酸出发,经过转化制备柠檬酸酐,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反应制备柠檬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单酯,再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防锈、润滑双重性能的水基合成切削液新型添加剂-柠檬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单酯二乙醇酰胺。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原料、中间体及最终产物进行了测试。根据1 736.14 cm-1酯中CO双键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1 642.39 cm-1酰胺中CO双键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可知所得到的产物为柠檬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单酯二乙醇酰胺,说明所采用的合成的工艺路线是可行的。
2007 Vol. 27 (05): 892-894 [摘要] ( 2067 ) PDF (1250 KB)  ( 539 )
895 FTIR-ATR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应用于烟用香精质量控制
王家俊1,邱启杨1,刘巍2
在配制过程正常的条件下,分批采集150个三种正常烟用香精的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指纹图谱,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中心化处理,同时对其光谱信号进行二阶导数基线校正和Karl Norris降噪处理,应用化学计量学中的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分类建模,然后对烟用香精配制质量进行多元统计过程控制(MSPC),结果表明,将马氏距离上限的控制范围(UCL)设定在该类平均马氏距离的+3σ范围之内,均获得了正确的监控预报。
2007 Vol. 27 (05): 895-898 [摘要] ( 622 ) PDF (1281 KB)  ( 682 )
899 CO和CO2气体红外光谱技术在火灾早期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杜建华,张认成,黄湘莹,龚雪,张晓华
通过对现有各种火灾探测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以CO和CO2 作为探测特征参量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早期火灾探测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早期火灾实验系统。通过大量真假火灾实验得出常见材料在火灾发生过程中产生气体浓度的变化特征:真实火灾产生出大量的CO和CO2,浓度变化非常有规律;假火灾只产生极少量的CO,且浓度变化杂乱无章。从浓度数据中提取出火灾发生的特征信息制定探测算法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早期报警的分辨率,降低火灾探测的误报率。
2007 Vol. 27 (05): 899-903 [摘要] ( 617 ) PDF (1652 KB)  ( 572 )
904 蜡样芽孢杆菌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
万佳蓉1,马美湖1*,周传云1,聂明2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非破坏性地分析了蜡样芽孢杆菌,在获得完整全细胞组分的红外光谱信息基础上,进行了二阶导数光谱转换。结果表明,根据二阶导数光谱特征吸收峰可区分蜡样芽孢杆菌细胞的荚膜、芽孢、贮能物质等特殊结果物质。以1 654 cm-1附近的α-螺旋结构的蛋白酰胺带吸收峰与在1 601和1 403 cm-1附近显示的强羧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可探测到细胞荚膜结构;根据1 617,1 372和1 569 cm-1附近的吡啶二羧酸(DPA)的吸收峰可认定细胞内芽孢的存在;此外,可在二阶导数红外谱图中同时找到多聚β-羟基丁酸(PHB)细胞粒、荚膜、芽孢的吸收峰。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可分辨重叠光谱来探测细胞多种结构物质,为从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角度,为研究蜡样芽孢杆菌提供参考信息。
2007 Vol. 27 (05): 904-906 [摘要] ( 1698 ) PDF (1009 KB)  ( 626 )
907 大白桃糖度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试验研究
马广1,2,傅霞萍1,周莹1,应义斌1*,徐惠荣1,谢丽娟1,林涛1
该研究应用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开展了金华大白桃的糖度检测试验研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LSR)方法在800~2 500 nm光谱范围建模,通过比较果汁和不同部位果肉所对应的相关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用水果3个部位(顶部、中部、底部)共9个检测点的果肉平均光谱和糖度平均值建立的模型的结果比果汁或单独某个部位果肉(3个检测点)所建立的模型的结果要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光谱微分和散射校正预处理对建模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微分光谱建立的模型不如原始光谱建立的模型的结果好,光谱的散射校正处理(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两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最终建立桃子果肉平均光谱经MSC和SNV散射校正后与糖度的相关模型,MSC和SNV对建模结果的影响基本一致,MSC-PLSR和SNV-PLSR模型的相关系数Rcal和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ross-v分别为0.997和0.939。该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可用于金华大白桃糖度的定量分析。
2007 Vol. 27 (05): 907-910 [摘要] ( 2458 ) PDF (1206 KB)  ( 605 )
911 应用多种近红外建模方法分析梨的坚实度
傅霞萍,应义斌*,陆辉山,于海燕,徐惠荣
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仪器分析方法,在农产品品质检测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近红外光谱信息和品质指标之间建立一个稳健的模型是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十分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过程,常见的多元校正方法有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主成分回归(PCR)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等,该研究中除了常用的线性方法外,还采用了一种结合非线性方法的组合算法[结合了SMLR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用于梨坚实度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比较常用的线性建模方法,原始光谱的PLSR模型的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0.87, 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3.88 N,预测集r=0.84, 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4.26 N;组合算法的建模结果比SMLR和PCR的结果好,但比PLSR的结果稍差:校正集r=0.85, RMSEC=4.15 N,预测集r=0.82, RMSEP=4.67 N。结果表明:NIRS可用于梨的坚实度检测,但是建模方法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预测的精度。
2007 Vol. 27 (05): 911-915 [摘要] ( 260 ) PDF (1482 KB)  ( 667 )
916 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婴幼儿奶粉品种
黄敏1,何勇1,岑海燕1,胡兴越2*
为了快速无损鉴别婴幼儿奶粉品种,提出了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综合预测婴幼儿奶粉品种的新方法。获取婴幼儿奶粉样本在400~1 000 nm波段的漫反射光谱,采取平均平滑法和多元散射校正(MSC)进行预处理,用PLS建立校正模型进行模式特征分析及主成分的提取。经过交互验证法判别,提取7个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奶粉的品种值作为输出,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9个典型品种的婴幼儿奶粉各取样本30个,共计270个作为训练集。随机抽取的各个品种的10个样本,共90个作为预测检验样本,结果表明,90个未知样本的品种预测准确率为100%。说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婴幼儿奶粉的品种快速无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07 Vol. 27 (05): 916-919 [摘要] ( 588 ) PDF (966 KB)  ( 652 )
920 近红外透射光谱应用于黄酒酒龄的定性分析
于海燕,应义斌*,傅霞萍,陆辉山,徐惠荣
应用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展了黄酒酒龄定性鉴别的研究,并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未处理、平滑、二阶微分)对酒龄鉴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以86瓶绍兴黄酒为标准样品,并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判别分析法,建立了黄酒酒龄定性鉴别模型。光谱平滑处理对酒龄鉴别结果影响不显著,而微分光谱分析结果最差,近红外原始光谱结合判别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最优,其校正集正确分类的百分比达98.1%,预测集达90.6%。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原始光谱及判别分析法可作为一种可靠、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用于黄酒酒龄定性鉴别分析。
2007 Vol. 27 (05): 920-923 [摘要] ( 397 ) PDF (1191 KB)  ( 656 )
924 气红联用法研究标准桃金娘油的化学成分
楼启正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法(气红联用,GC-FTIR),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标准桃金娘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从标准桃金娘油中分离出12个峰,并且采用FTIR法确认了所含的化合物。标准桃金娘油主要成分为三种单萜,分别为1,8-桉叶素、D-柠檬烯和α-蒎烯,含量分别为46.35%,36.83%和14.70%,三者占总量的97.88%,分析结果与GC-MS分析相一致。由于GC-FTIR分析能确定出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的有机物的异构体,故与GC-MS分析相比较,此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可为综合利用开发桃金娘科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2007 Vol. 27 (05): 924-927 [摘要] ( 1310 ) PDF (933 KB)  ( 660 )
928 从不纯样品的光谱中提取单一组分和结构的拉曼谱
高敏1,刘伟1,杨军涛2,张树霖1*,郭辉3,张国义1
X射线衍射谱和拉曼光谱均证实所用的SiC和GaN样品为不纯的非晶样品。通过新采取的减去经加权的“杂质”光谱的方法,从不纯的非晶样品的拉曼光谱中获取了纯非晶SiC和GaN的拉曼光谱,并由理论计算的声子态密度与减去“杂质”光谱的拉曼光谱很好相符,进一步证实减去“杂质”光谱的拉曼光谱确实是非晶拉曼光谱,从而表明新采用的扣除加权“杂质”光谱的方法是正确和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
2007 Vol. 27 (05): 928-931 [摘要] ( 1160 ) PDF (1219 KB)  ( 549 )
932 经不同pH值不同时间酸处理的DNA溶液拉曼光谱分析
衡航,柯惟中*,籍康
小牛胸腺DNA被配制成pH 3.0,pH 2.0,pH 1.0的酸性溶液,在其进行水合的过程中分别测试了样品经过1,2,12和24 h后的拉曼谱图。实验结果表明,DNA分子内部发生了明显的质子化作用,其拉曼特征频率和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随着不同的pH值和不同时间的酸处理它们的变化程度也不同。在pH 3.0的DNA溶液中仅在1 h处理后的拉曼谱图出现了微弱的A构型DNA的特征峰,溶液中主要以存在B构型为主,并有C构型特征峰的出现且随着水合时间的延长,该峰强增加。在pH 2.0的DNA溶液中仅见B构型和C构型特征峰,随着时间的增加,B型特征峰峰强逐渐减弱且伴随着C型特征峰峰强的增加。在pH 1.0的DNA溶液中BC构型特征峰基本消失,出现了强度很大的891 cm-1峰以及1 265和1 418 cm-1峰,它们是Z构型的特征峰,891和1 265 cm-1峰随时间的延长峰强增加而1 418 cm-1随时间延长峰强减弱。从pH 3.0开始,随着酸性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DNA溶液质子化程度逐渐加深,直到pH 1.0时其双螺旋结构遭到严重的修饰和发生变化。
2007 Vol. 27 (05): 932-935 [摘要] ( 1550 ) PDF (895 KB)  ( 440 )
936 钛氧化物结构及其拉曼光谱表征
肖萍,郑少波*,尤静林,蒋国昌,陈辉,曾昊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几种钛的氧化物晶体结构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得到了与X-ray晶体衍射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构参数。在优化几何构型基础上进行了分子振动模的分析和计算,钛氧化物均采用数字化基组和局域密度近似,并选择vwn对局域交换相关能量参数化,使用自旋非限制函数。同时,测定了钛的氧化物(TiO, Ti2O3,Ti3O5,锐钛矿型TiO2和金红石型TiO2)几种晶体的拉曼光谱,并分别解释了相关的拉曼活性振动模。结果表明:计算的频率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理论计算频率可以指导实验谱图谱峰位置的归属分析。通过钛的一系列氧化物的常温拉曼光谱分析, 得知不同氧化物有不同特征峰,有利于含钛氧化物材料类型的诊断,为沟通结构和性能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
2007 Vol. 27 (05): 936-939 [摘要] ( 1696 ) PDF (1136 KB)  ( 773 )
940 PolyA,PolyU及双链复合物PolyA·PolyU的拉曼光谱研究
廖昱博1,孟耀勇1*,雷浩东1,王英2
测试了PolyA,PolyU及其双链复合物PolyA·PolyU的拉曼光谱, 研究了双链形成前后的光谱变化。结果显示:(1) 15 ℃下,在pH 7.0的0.14 mol·L-1 NaCl, 1 mmol·L-1Tris水溶液中,PolyU,PolyA,PolyA·PolyU分别以无规卷曲、A型单螺旋和A型双螺旋结构存在。后两种结构区别于前者的主要光谱标志之一是有序结构在814 cm-1附近出现的拉曼峰。另一光谱标志则是1 100 cm-1附近的谱峰半高宽的大小。PolyA,PolyA·PolyU在该处有着相同的半高宽,而PolyU在该处的谱峰则有明显的展宽。此外,还发现PolyA的有序程度不及PolyA·PolyU,这可以从(813±2) cm-1与1 100 cm-1的峰强比推知;(2) PolyU,PolyA形成双螺旋复合物之后,多聚核苷酸碱基-碱基堆积力大为增强,主链构象变得更为有序化,从而产生了明显的拉曼减色效应并伴随着相关谱带的频移。在这个过程中,PolyU链比PolyA链所产生的光谱变化更为显著。该研究表明,从这类实验结果中提取特征光谱标志有望实现基因芯片的拉曼光谱检测。
2007 Vol. 27 (05): 940-943 [摘要] ( 1712 ) PDF (1294 KB)  ( 640 )
944 吴茱萸生物总碱的TLC-SERS研究
张进治1,汪瑗2,陈惠2,邵会波2
报道了将薄层色谱(TLC)与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FT-SERS) 联用, 获得了中草药吴茱萸中六种生物碱分子光谱研究的新方法。薄层色谱将微克级吴茱萸生物总碱中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吴茱萸酰胺(Evodiamide)、二氢吴茱萸次碱(Dihydrorutaecarpine)和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1,4-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六种生物碱完全分离,应用薄层原位的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TLC-FT-SERS) 技术, 获得吴茱萸生物碱分子的特征振动谱带, 进而阐述了样品分子在银胶表面的吸附模式。五种吴茱萸生物碱分子以π电子与银晶体微粒相互作用,呈平面吸附;吴茱萸次碱以N原子的n电子与银晶体微粒作用。在薄层色谱原位,可明显观察到六种生物碱FT-SERS的光谱主要特征峰位。各生物碱分子拉曼散射获最大增强的是波数为1 600 cm-1表征苯环环伸缩振动的谱带;羟基吴茱萸碱谱图中可观察到波数为1 342 cm-1羟基变形振动谱带,明显区别于其他生物碱。采用此方法,不用标准品即获得六种生物碱的指纹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了TLC-FT-SERS对中草药化学成分进行高灵敏度示踪指纹检测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2007 Vol. 27 (05): 944-947 [摘要] ( 2535 ) PDF (1225 KB)  ( 552 )
948 电解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及其SERS活性研究
司民真1,方炎2,彭家林1,张鹏翔3
分别用柠檬酸三钠溶液、硝酸银和聚乙烯醇混合液作为电解液,用银棒作为电极,加上7 V直流电压,通电1 h,用电解方法得到了纳米银溶胶。为测试该纳米银溶胶是否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1(SERS)活性,选用了阳离子型分子碱性品红(Fuchsine basic)、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阴离子型分子苯甲酸(Benzoic acid),甲基橙(Methyl orange)、中性分子吖啶橙(Alcidine orange)、苏丹红(Sudan red)作为测试分子,进行SERS研究,结果发现用两种电解液制备的纳米银都具有很强的SERS活性,但用硝酸银和聚乙烯醇混合液作为电解液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具有更广泛的SERS 活性。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银上,得到了在常规方法制备的胶态纳米银上及用柠檬酸三钠溶液作为电解液制备的纳米银上得不到的甲基橙分子的SERS谱,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2007 Vol. 27 (05): 948-952 [摘要] ( 244 ) PDF (1666 KB)  ( 616 )
953 两种取代酞菁锌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朱晓利1,许秀枝1,杨亮1,林梅金1,王俊东1,2*,黄金陵1,2
文章采用熔融法合成了两种通过不同基团连接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取代酞菁锌,四-β-(邻苯二甲酰亚胺丁氧基)酞菁锌(1)和四-β-(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2)。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取代基连接方式对酞菁的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荧光量子产率和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取代酞菁锌相比,四-β-(邻苯二甲酰亚胺丁氧基)酞菁锌(1)的电子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红移程度均大于四-β-(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2)。由于1的给电子能力比2强,两种锌酞菁的荧光量子产率(ФF)的大小顺序为:1>2,产生1O2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2>1。
2007 Vol. 27 (05): 953-956 [摘要] ( 1776 ) PDF (1359 KB)  ( 577 )
957 对甲苯偶氮水杨基荧光酮应用于大豆酶解液中钼的形态分布研究
刘慧珍,李在均*
研究了新试剂对甲苯偶氮水杨基荧光酮(MBASF)与钼(Ⅵ)显色反应,以建立水解液中钼的形态分布测定方法。在盐酸介质中,对MBASF与钼(Ⅵ)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54 L·mol-1·cm-1,在0~12 μg·(25 mL)-1范围内钼(Ⅵ)服从比耳定律。除常见金属离子外,蛋白、多肽和氨基酸均有高的允许量。大豆酶解液A经等电点沉淀法除去未水解蛋白后得溶液B,溶液B经D301R树脂吸附后,分别采用pH 3.6和9.0的缓冲液洗脱分离得溶液C和D;A,B,C和D溶液分别用于光度法测定总钼、水解钼、结合态钼(多肽和氨基酸螯合态钼)和游离钼的含量。
2007 Vol. 27 (05): 957-960 [摘要] ( 1061 ) PDF (869 KB)  ( 465 )
961 改性耐晒蓝与铜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吸光性质研究
王娜,王雪梅,王清成*
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将工业级染料耐晒蓝(FRL)用重结晶法提纯,提纯后的FRL用亚硝酸钠(NaNO2)进行重氮化,再与邻菲咯啉(Phen)进行偶合,得到改性耐晒蓝(FRLP)。FRLP与Cu2+反应形成配合物。利用退色分光光度法结合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Cu2+与FRLP的组成,在pH 6~9的条件下得到1∶2的配合物。在pH 8.8的B-R缓冲溶液中测得该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590 nm为9.5×104 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K为5.12×1012。研究了该配合物在紫外区的谱学性质,发现在200~305 nm区域内其水溶液对紫外光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将该配合物与聚乙烯醇共混制成偏光膜,对紫外光同样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处与光轴平行时单片膜的透过率为45%~50%,两片垂直放置的膜在200~325 nm范围内透过率为零,325~400 nm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约10%。
2007 Vol. 27 (05): 961-965 [摘要] ( 469 ) PDF (1099 KB)  ( 608 )
966 三种环氧孕甾衍生物的合成和光谱特性研究
尹海滨,郑虎
合成了三种环氧孕甾衍生物:6-亚甲基-16α,17α-环氧孕甾-4-烯-3,20-二酮,6-甲基-16α,17α-环氧孕甾-4,6-二烯-3,20-二酮和6-甲基-16α,17α-环氧孕甾-4-烯-3,20-二酮。其中6-甲基-16α,17α-环氧孕甾-4,6-二烯-3,20-二酮未见文献报道。同时应用红光谱(FTIR)、紫外光谱(UV)、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三种甾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甾体化合物结构上的差异在FTIR,UV,1H NMR谱中有明显的特征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2007 Vol. 27 (05): 966-968 [摘要] ( 1224 ) PDF (1287 KB)  ( 578 )
969 二溴羟基卟啉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研究
段彩虹,陈欣,孙舒婷,马洪敏,王晋,杜斌*,魏琴
研究了meso-4(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T(DBHP)P)与小牛胸腺DNA (ct DN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探讨了以T(DBHP)P作为光谱探针测定核酸的最佳条件及作用机理。在 pH 4.92 HAc-NaAc缓冲液中,T(DBHP)P在最大吸收波长425 nm处的吸收峰强度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与ct DNA含量呈线性关系,ct DNA含量在0.20~1.80 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24 μg·mL-1。实验中发现Tween-80微乳液的加入能显著增加体系的灵敏度。同时,用摩尔比法测定了DNA与卟啉的结合数为21,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2007 Vol. 27 (05): 969-972 [摘要] ( 1729 ) PDF (1067 KB)  ( 609 )
973 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
曹玺珉,杜黎明*
应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生理条件下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吲哚美辛对BSA荧光猝灭的两大原因。利用荧光猝灭反应求得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依据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二者相互结合时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 探讨了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
2007 Vol. 27 (05): 973-977 [摘要] ( 412 ) PDF (1538 KB)  ( 504 )
978 CaMgSi2O6∶Eu的真空紫外光谱特性
周丹,何大伟*,侯涛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利用原料CaCO3,MgO, SiO2和Eu2O3合成了CaMgSi2O6∶Eu3+样品,并研究了其结构特性、光谱特性。CaMgSi2O6∶Eu3+属于单科晶系, 基质掺入Eu离子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CaMgSi2O6∶Eu3+在147 nm真空紫外光激发下呈红色发射,发射主峰位于611 nm,是Eu3+5D07F2跃迁的典型发射。当Eu3+的相对摩尔浓度在0.02到0.10 mol之间变化时,由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有浓度猝灭现象发生。CaMgSi2O6∶Eu2+在172 nm真空紫外光激发下呈蓝色发射,发射主峰位于452 nm,是Eu2+的5d→4f跃迁的典型发射。添加不同浓度的H3BO3后可大大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
2007 Vol. 27 (05): 978-981 [摘要] ( 424 ) PDF (1540 KB)  ( 429 )
982 苏丹红系列染料在有机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张金平,杨胜科*,段磊,王文科
研究了苏丹红Ⅰ、苏丹红Ⅲ和苏丹红Ⅳ在非极性溶剂石油醚和极性溶剂乙腈及乙腈-水混合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在极性溶剂中苏丹红系列的可见区特征吸收峰比在非极性溶液中略有红移;在乙腈-水混合溶液中,苏丹红Ⅰ的特征吸收峰比在乙腈溶剂中红移,最大红移达13 nm,吸收强度最大增幅为34.5%;苏丹红Ⅲ的特征吸收峰红移8 nm,吸收强度增幅为11%;苏丹红Ⅳ的特征吸收峰先红移后蓝移,吸收强度增幅数仅为2.5%。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在乙腈-水混合溶液中,苏丹红Ⅰ, Ⅲ, Ⅳ分子内氢键被破坏,扩大了π键离域范围所致。
2007 Vol. 27 (05): 982-985 [摘要] ( 259 ) PDF (882 KB)  ( 597 )
986 牛血清白蛋白与锌试剂作用机理的荧光法研究
蒋志强1,迟燕华1*,庄稼2,毕欣颖1,周磊1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锌试剂(ZCN)作用的机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280 nm的光激发下能发射345 nm的荧光(即λex=280 nm,λem=345 nm)。当BSA中加入适量的锌试剂(ZCN),BSA的荧光被部分猝灭。由Stern-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曲线Lineweaver-Burk方程获得了反应的动态猝灭常数、静态猝灭常数,并对猝灭的类型做出了推断。通过计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讨论了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类型。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计算了给体(BSA)与受体(ZCN)间距离r=5.07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67。证实了该体系的荧光猝灭是通过能量转移机制产生的单一静态猝灭过程。
2007 Vol. 27 (05): 986-990 [摘要] ( 1130 ) PDF (1374 KB)  ( 480 )
991 不同有机酸配体对Tb(Ⅲ)离子荧光效率的影响
王喜贵1,吴红英1,翁诗甫2,吴瑾光2
对合成的七种Tb-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比较了七种Tb-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并从配体结构、能量传递和能级匹配等方面分析了不同配体对Tb(Ⅲ)离子荧光效率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七种Tb-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表明,配体不影响Tb(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峰位置,只影响其荧光效率。配体的共轭性、刚性越好,配合物荧光效率越高,二元酸比一元酸更有利于增强Tb(Ⅲ)离子的荧光效率。
2007 Vol. 27 (05): 991-994 [摘要] ( 1590 ) PDF (922 KB)  ( 490 )
995 人体血清中原卟啉Ⅸ自体荧光光谱研究
郭兴家1,2,李晓舟3,徐淑坤1*,佟健2,姜玉春2,康平利2
通过对人体血清样品和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原卟啉Ⅸ和牛血清白蛋白混合溶液的荧光光谱测定和分析,表明人体血清中原卟啉Ⅸ的自体荧光光谱主要来自于原卟啉Ⅸ和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形式。此外,还考察了血清白蛋白和原卟啉Ⅸ对原卟啉Ⅸ荧光发射峰的影响。和不含有白蛋白的原卟啉Ⅸ溶液相比较,白蛋白不但使原卟啉Ⅸ产生的荧光峰发生红移,而且具有很强的增敏效应。在白蛋白存在条件下,当原卟啉Ⅸ浓度值小于0.8×10-5 mol·L-1时,随着它的浓度增加,原卟啉Ⅸ的荧光发射峰稍有红移;而当原卟啉Ⅸ浓度值大于0.8×10-5 mol·L-1时,其荧光发射波长几乎不随原卟啉Ⅸ浓度而变化。
2007 Vol. 27 (05): 995-998 [摘要] ( 543 ) PDF (1206 KB)  ( 737 )
999 夫勒烯二氮杂桥衍生物对吡啶荧光猝灭机制以及它的电化学的研究
胡继伟1,唐光诗1*,李美仙2*,孙妮娟2
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富勒烯二氮杂桥衍生物(eddy2)对吡啶荧光的猝灭机制,发现吡啶在426.27 nm处有荧光发射峰,当向吡啶中分别加入C60和eddy2时,原有的发射峰强度明显减弱,且向短波长稍有移位,C60和eddy2对吡啶荧光有猝灭作用。吡啶-C60和吡啶-eddy2体系的猝灭过程是分子之间结合形成了复合物引起的静态猝灭。eddy2对吡啶的离解常数为KD=2.28×10-6 (mol·L-1),结合常数KS=4.39×10-5 (L·mol-1)。同时研究了eddy2的电化学行为,发现eddy2的前3个还原峰电位比母体C60的峰电位正移,表明eddy2的电化学还原比C60的电化学还原容易,更容易接收电子。
2007 Vol. 27 (05): 999-1002 [摘要] ( 1926 ) PDF (1155 KB)  ( 563 )
100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木瓜蛋白酶活力
黄国霞1,蒋治良1,2*,梁爱惠2,邓业成1
在pH值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酪蛋白(Casein)形成缔合物微粒,在470,360,400,420和520 nm产生5个瑞利散射峰。在选定条件下,木瓜蛋白酶(Papain)可水解酪蛋白(Casein),加SDBS可中止酶催化反应并与未反应的酪蛋白底物结合形成缔合物微粒。随着Papain浓度的增大,470 nm处的共振散射峰强度降低。Papain的酶活力在0.048~4.8 USP·mL-1范围内与ΔI470 n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SDBS=1.972c+2.3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 9,检测限为0.020 USP·mL-1。该法用于嫩肉粉中木瓜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2007 Vol. 27 (05): 1003-1005 [摘要] ( 2443 ) PDF (866 KB)  ( 562 )
1006 光助Fenton催化氧化反应降解孔雀石绿试验研究
郑怀礼1,2,彭德军1,李宏3,李晓红3,王白雪1,谢礼国2
研究了光助Fenton催化氧化反应降解染料孔雀石绿。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孔雀石绿的特征波长及吸光度曲线、孔雀石绿的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初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Fe2+的优化用量试验、H2O2的优化用量试验、不同光源对孔雀石绿降解效果的影响、引入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固定Fe2+对降解脱色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了降解孔雀石绿染料溶液的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太阳光照能够有效地促进孔雀石绿染料的降解脱色,且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在引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可增强Fenton试剂氧化反应的活性,降解效果更好。
2007 Vol. 27 (05): 1006-1009 [摘要] ( 1156 ) PDF (1157 KB)  ( 720 )
1010 CdS/TiO2/漂珠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降解高效氯氰菊酯研究
姚秉华1,郑怀礼2,杨丽芹1,田萍1,庞秀芬1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CdS/TiO2/漂珠复合光催化剂,通过SEM,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高效氯氰菊酯(BEC)杀虫剂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CdS/TiO2/漂珠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及采用太阳光作光源处理BE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CdS/TiO2/漂珠投加量为3 000 mg·L-1,初始浓度为45 mg·L-1、初始pH为6.5, 通气量为200 mL·min-1,时间为60 min,BEC降解率分别为92.1%(125 W高压汞灯)和79.3%(5 W紫外灯), 采用太阳光照射300 min, BEC降解率可达93.4%。BEC的降解反应遵从L-H动力学模型,测得反应速率常数9.80 mg·(L·min)-1,吸附常数4.36×10-3 L·mg-1
2007 Vol. 27 (05): 1010-1014 [摘要] ( 454 ) PDF (1207 KB)  ( 554 )
1015 应用ICP-MS快速测定葡萄酒中40种元素的含量
芮玉奎,于庆泉,金银花,郭晶,罗云波*
随着对葡萄酒功效的认识,它逐渐成为受普通人喜欢的饮品,所以对葡萄酒中各种成分的研究也成了研究的热点。借助先进的ICP-MS技术对四种葡萄酒中的各种重金属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七种,含量从高到低分别是:K>P>Mg>Ca>Na>Al≈Si;微量元素有29种。在大量元素中以K元素含量最多(900 μg·mL-1以上),最高可达2 359 μg·mL-1(蛇龙蛛);其次是磷,再次是镁。在葡萄酒中以Rb,Mn,Sr,Zn,Fe,Ba等含量较高,一般在200 ng·mL-1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 000 ng·mL-1以上(Rb,Mn,Sr),这对葡萄酒的营养成分至关重要。在微量元素中重金属含量较少,从多到少分别是:As>Cr>Pb>Cd,As最高不超过50 ng·mL-1,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2007 Vol. 27 (05): 1015-1017 [摘要] ( 2483 ) PDF (880 KB)  ( 622 )
1018 纳米TiO2预分离/富集FAAS法同时测定Cr(Ⅲ)和Cr(Ⅵ)的研究
陈松涛1,2,闫永胜1*,徐婉珍1,刘华1,荆俊杰1,谢吉民1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兴功能材料, 具有一系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一些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一点是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大,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具有不饱和性,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因而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纳米材料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痕量元素分析较为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文章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研究了纳米TiO2(金红石型)对Cr(Ⅵ)/Cr(Ⅲ)的吸附性能,并应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吸附体系中pH对Cr(Ⅵ)和Cr(Ⅲ)的吸附有很大影响,当pH>6时, 纳米TiO2对Cr(Ⅲ)的吸附率大于90%,而对Cr(Ⅵ)基本不吸附,从而达到二者的分离。pH 6.5微酸性条件下,纳米TiO2吸附Cr(Ⅲ),然后以2 mol·L-1 HCl洗脱,得到Cr(Ⅲ)的含量,剩余水溶液中测定Cr(Ⅵ)含量。该法测定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分别为57和41 ng·mL-1,RSD分别为2.6%和3.4%(2.0 μg·mL-1 Cr, n=6), Cr(Ⅵ)和Cr(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0和0.1~10 μg·mL-1。该法选择性好,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简便快速,用于工业废水、地表水中铬的形态分析, 结果较满意。
2007 Vol. 27 (05): 1018-1020 [摘要] ( 2486 ) PDF (935 KB)  ( 580 )
1021 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的锰
王元忠1,李涛2,刘鸿高3*,李兴奎3
介绍了一种悬浮液进样-次灵敏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食用菌中锰的方法。以琼脂为悬浮剂将食用菌样品均匀、稳定地悬浮于琼脂溶胶中,直接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采用锰280.1 nm次灵敏线,工作曲线或标准加入法测定,省去了以往繁琐的样品化学前处理过程,解决了高锰样品测定中由于称样量小、稀释倍数过大所引起的分析误差。方法简便、快速。用该法测定美味牛肝菌和黑柄铦囊蘑标准样品,获得满意结果。
2007 Vol. 27 (05): 1021-1023 [摘要] ( 2485 ) PDF (888 KB)  ( 623 )
1024 直接沉淀法中不同晶型钛酸锌的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
郭建,王志华,陶栋梁,郭广生*
以Ti(SO4)2和Zn(NO3)2·6H2O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锌的粉体。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所得钛酸锌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TG-DTA等分析。钛酸与碳酸锌分子生成的先后顺序影响得到的钛酸锌的结构。在钛酸优先生成的体系中,碳酸锌分子生成之后与周围足量的钛酸分子发生碰撞反应,由于钛酸优先生成且沉淀剂足量,碰撞反应充分且在碰撞反应中钛酸保持过量,反应生成了亚钛酸锌(Zn2Ti3O8)。在碳酸锌优先生成的体系中,钛酸分子生成之后与周围足量的碳酸锌分子发生碰撞反应,由于碳酸锌优先生成且沉淀剂足量,碰撞反应充分且在碰撞反应中碳酸锌保持过量,反应生成了正钛酸锌(Zn2TiO4)。另外,沉淀剂用量和反应温度都影响着最终产物的种类和晶型。沉淀剂用量越多、反应温度越高,越易于生成Zn2Ti3O8或Zn2TiO4。只有在沉淀剂不足、反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才能生成偏钛酸锌(ZnTiO3)。
2007 Vol. 27 (05): 1024-1028 [摘要] ( 1618 ) PDF (1420 KB)  ( 410 )
1029 不同产地的螺旋藻粉中元素含量分析
关颖,赵海英,丁喜峰,朱艳英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XRF)测定了5个不同产地的螺旋藻粉中钾、钠、钙、镁、铁、锌、锰等元素的含量。螺旋藻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不同产地的螺旋藻粉的主要元素谱基本相同,但各种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钾的含量最高,平均为5.00%,钠含量为0.352%,平均钠/钾比为0.070。探讨了钾、钠/钾比与螺旋藻的医疗保健作用的关系,较低的钠/钾比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恢复健康。所用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适用元素多和含量范围广等特点。研究结果为提高螺旋藻矿质元素的品质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螺旋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2007 Vol. 27 (05): 1029-1031 [摘要] ( 1876 ) PDF (842 KB)  ( 533 )
1032 用XRD法研究MCM-22分子筛的逐级放大合成
史建公1,3,卢冠忠1,曹钢2,于晓东2
在100,250和1 000 mL高压釜静态成功合成MCM-22分子筛的基础上,在2,5和200 L高压釜中进行了MCM-22分子筛的动态合成试验,对合成的样品用XRD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全部为纯相MCM-22分子筛,且结晶度较高,从100 mL到200 L的放大试验是成功的。
2007 Vol. 27 (05): 1032-1035 [摘要] ( 2432 ) PDF (934 KB)  ( 716 )
1036 ICP-MS测定三种抗肿瘤中成药中铅镉汞砷含量
施丽飞1,薛大方2,徐恒瑰1,刘辉1,滕文锋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三种抗肿瘤中成药(金克槐耳、华蟾素和复方苦参)中四种元素铅、镉、汞、砷的含量。结果显示,铅、镉、汞、砷四种元素在三种抗肿瘤中成药中的含量较低,均符合东南亚进口标准。其中金克槐耳中汞和砷含量略高于美国FAD药品与功能性食品要求标准,但仍符合其他标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测定中成药中铅、镉、汞、砷快速、准确的方法。
2007 Vol. 27 (05): 1036-1037 [摘要] ( 205 ) PDF (831 KB)  ( 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