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 English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简则   |   投稿须知   |   获奖情况   |   被收录情况   |   影响因子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专利保护知识问答   |   版权转让协议   |   介绍信(格式)   |   保密审查单   |   投稿模板
编辑部公告
22 祝贺《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常俊标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22 本刊声明
22 投稿注意事项
2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稿件流程
22 期刊社决定采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在线投稿审稿系统
22 敬告读者——本刊全文上网

ScholarOne Manuscripts 登录

用户ID:

密码:

忘记密码?

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取回您的帐号信息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预出版文章摘要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友情链接  
2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2 中国光学学会
22 中国知网(CNKI)
22 万方数据
22 中国化学会
22 中国光谱网
22 中国物理学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5年 25卷 01期
刊出日期:2005-01-2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Co3O4纳米晶的制备和表征
陶栋梁1,徐怡庄2,黄 毅1,魏 飞1*,吴瑾光2,徐端夫3
发现了一种新制备Co3O4纳米晶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将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乙酸钴溶解到溶剂中缓慢蒸发溶剂,然后干燥形成的前驱体,最后在400 ℃温度下煅烧制备了Co3O4纳米晶。生成的产物用XRD,SEM,TEM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溶剂中形成前驱体所制备的Co3O4纳米晶具有不同的形貌特征,使用乙醇溶剂时生成了大量的由Co3O4纳米晶自组装形成的Co3O4微米球;而使用水溶剂时则生成的全都是Co3O4纳米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前驱体对于最终制备的Co3O4纳米晶形态有着很大的影响。
2005 Vol. 25 (01): 5-9 [摘要] ( 1017 ) PDF (1085 KB)  ( 384 )
10 浓硝酸处理前后多壁碳纳米管的荧光特性研究
孙文秀,黄智鹏,张 鹭,朱 静*
对浓硝酸处理前后多壁碳纳米管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多壁碳纳米管在浓硝酸处理前后都能产生荧光;与浓硝酸处理前相比,浓硝酸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的荧光有所增强, 且荧光谱峰向短波长方向发生蓝移。碳纳米管产生的荧光与碳纳米管在其缺陷处捕获激发光的能量以及最低空轨道和最高占有轨道之间的能隙有关。多壁碳纳米管在浓硝酸处理前后都有缺陷,因而都能在其缺陷处捕获激发光能量而产生荧光; 浓硝酸处理引起多壁碳纳米管的缺陷增多、捕获激发光能量增加因而荧光也随之增强。碳纳米管的最低空轨道和最高占有轨道之间的能隙随其长度减小而增大,浓硝酸处理引起多壁碳纳米管被削短导致其最低空轨道和最高占有轨道之间的能隙增大,因而引起多壁碳纳米管的荧光谱峰向短波方向蓝移。
2005 Vol. 25 (01): 10-12 [摘要] ( 1465 ) PDF (269 KB)  ( 404 )
13 1 520 nm激光激发的Er(0.5):FOG材料的上转换发光与立体显示研究
陈晓波1,宋增福2,N.Sawanobori3
立体显示为现代重要的科学前沿。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为一种新颖的自体视三维立体显示,在1996年被评为十大科技创新成就之一,现正向应用快速发展。研究了1 520 nm半导体激光激发的Er(0.5):FOG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发现了(407.43, 411.20 nm), (522.51m, 528.57 nm), (540.53m, 543.70,549.00 nm), (654.75m, 665.50 nm), 和802.10m nm的上转换发光(m代表主峰),依次为(2G4F2H)9/24I15/2, 4H11/24I15/2, 4S3/24I15/2, 4F9/24I15/24I9/24I15/2的跃迁。值得注意的是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激光功率变化的双对数曲线的斜率有各种各样的值。通过详细研究发现(407.43, 411.20 nm)的(2G4F2H)9/24I15/2上转换发光是四光子荧光;(522.51m, 528.57 nm)的2H11/24I15/2,(540.53m, 543.70,549.00 nm)的4S3/24I15/2和(654.75m, 665.50 nm)的4F9/24I15/2的上转换发光为三光子荧光;而802.10m nm的4I9/24I15/2上转换发光为双光子荧光。很明显从基态4I15/2到第一激发态的吸收很大,因为它的振子强度f和与1 520 nm激光的匹配都很好,随后的起源于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传递和相继吸收都很易于发生,这导致了1 520 nm激光激发下的Er(0.5): FOG材料的丰富和有意义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2005 Vol. 25 (01): 13-18 [摘要] ( 614 ) PDF (583 KB)  ( 391 )
19 ZrO2中Eu3+的发光特性
刘晃清,秦伟平,张继森
研究了掺1 mol% Eu3+的ZrO2纳米材料随退火温度变化的发光性质,得到退火温度为600和800 ℃的样品中Eu3+5D07F2发射在604 nm处,我们认为:7F2能级受到较强的晶场影响而发生能级劈裂,劈裂成4个子能级,出现两种发射,在文章中为604和612 nm的两种发射,这两种发射所占的分支比不同,前一种发射所占的分支比较大,而后一种发射所占的分支比较小,因而,604 nm的发射占优势。研究了ZrO2纳米材料中掺杂浓度变化时Eu3+的发光性质, 得到掺杂浓度为3 mol%的样品的发射与众不同,它只有597 nm处的1个宽带发射。
2005 Vol. 25 (01): 19-22 [摘要] ( 984 ) PDF (509 KB)  ( 348 )
23 有机EL器件MEH-PPV/Alq3的光伏特性
林 鹏,梁春军,邓振波, 熊德平, 王 丽, 张志峰,张希清
制备了ITO/MEH-PPV/Alq3/LiF/Al光伏(PV)器件。MEH-PPV和Alq3分别为电子受体和给体。光谱响应曲线主要和Alq3的吸收光谱相匹配。在功率为0.5 mW·cm2的紫外氙灯照射下电池的短路电流为2.4 μA·cm-2,开路电压为2.6 V, Fill因子为0.71,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0.9%。在直流电的驱动下,器件具有电致发光的特性并且发出明亮的桔红色光,在15 V的直流电压驱动下,最大亮度达到了1 000 cd·cm-2
2005 Vol. 25 (01): 23-25 [摘要] ( 1058 ) PDF (376 KB)  ( 367 )
26 掺有浅电子陷阱的AgCl微晶的光电子衰减谱的时间分辨特性
杨少鹏,傅广生,董国义,代秀红,韩 理
利用微波吸收技术研究了K4Ru(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对立方体AgCl微晶光生电子时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光生电子时间分辨特性都有影响。掺杂量为2.45×10-5 mol·(mol Ag)-1,掺杂位置75% Ag时自由电子的衰减最慢,寿命最长。
2005 Vol. 25 (01): 26-28 [摘要] ( 553 ) PDF (360 KB)  ( 362 )
29 多金属氧酸盐的红外光谱
冯长根1,赵 军1*,刘 霞2
系统地综述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红外光谱。重点论述了近年来新合成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红外光谱特征,发现多金属氧酸盐红外光谱的最佳特征区在1 100~400 cm-1左右,产生的吸收是由金属—氧的伸缩振动所致。分别对Keggin,Dawson,Waugh,Anderson几种典型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特征峰及不同的反荷离子引起振动峰不同程度的红移或蓝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掺杂不同杂原子后由于分子结构对称性降低,使振动峰发生分裂。红外光谱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可以鉴别多阴离子及用于结构分析。
2005 Vol. 25 (01): 29-32 [摘要] ( 1113 ) PDF (455 KB)  ( 448 )
33 支持向量机(SVM)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张录达1,苏时光1,王来生1,李军会2,杨丽明1
支持向量机(SVM)用于两类问题的识别研究,它是统计学习理论中最年轻的分支,所建分析模型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同时介绍了SVM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化学计量学,以103个中药大黄样品为实验材料,通过SVM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大黄样品真伪识别模型。对学习集中33个样品模型识别准确率为100%;对70个预测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6.77%, 为中药大黄的快速识别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了SVM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生物样品识别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旨在介绍SVM学习方法的基本思想,以引起化学计量学工作者的进一步关注。
2005 Vol. 25 (01): 33-35 [摘要] ( 1640 ) PDF (349 KB)  ( 414 )
36 导数FTIR结合统计学法应用于中药延胡索质量控制的研究
程存归,应桃开
提出了用单次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延胡索及其伪品的新方法。采用OMNI采样器直接测定法测定了样品的红外光谱,并经过二阶导数光谱转换后进行峰位一致率检验。结果发现延胡索表皮以内部分和外表皮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峰位基本无差别,而且不同产地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皮以内部分于2 050~650 cm-1区域在4 cm-1波长区域单位范围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延胡索与其伪品的差异性极其显著。可以采用二阶导数FTIR结合统计学法直接、快速、准确地对延胡索与其伪品的表皮以内部分进行区别鉴定。
2005 Vol. 25 (01): 36-38 [摘要] ( 1096 ) PDF (391 KB)  ( 396 )
39 InGaN/GaN多量子阱热退火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
吕国伟, 唐英杰, 李卫华, 黎子兰, 张国义, 杜为民*
通过拉曼光谱及荧光光谱测量研究了采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沉积(MOCVD)方法生长的InGaN/GaN多量子阱高温快速热退火处理对量子阱光学性质的影响。观测到退火后InGaN/GaN量子阱的拉曼光谱E2, A1(LO)模式的峰位置出现了红移,而且该振动峰的半高宽也有微小变化。温度升高退火效果更明显。退火使量子阱内应力部分消除,同时In,Ga原子扩散出现相分离使拉曼谱表现出变化。在常温和低温下的光荧光谱表明,退火处理的量子阱发光主峰都出现了红移;而且低温退火出现红移,退火温度升高相对低温退火出现蓝移;同时在低温荧光光谱里看到经过退火处理后原发光峰中主峰旁边弱的峰消失了。讨论了退火对多量子阱光学性质的影响。
2005 Vol. 25 (01): 39-43 [摘要] ( 1677 ) PDF (586 KB)  ( 410 )
44 GeS2-Ga2S3-KCl系统玻璃的拉曼光谱研究
陶海征, 赵修建*, 敬承斌, 佟 威
对GeS2-Ga2S3-KCl准三元系统玻璃3个系列样品的室温拉曼谱进行了系统的探测和分析。根据准二元系统GeS2-KCl和Ga2S3-KCl的熔融淬冷产物的观察和拉曼谱的分析,得出了在GeS2-Ga2S3-KCl系统玻璃中仅Ga2S3和KCl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产生了新结构单元GaS3/2Cl的结论。根据系列Ⅰ和Ⅲ拉曼谱的演变证实了引入的K+离子是以氯原子为最近邻配位且仅形成单壳层结构。根据K+离子对结构单元GaS3/2Cl和亚结构单元Ga2S4Cl2影响的分析,成功地解释了GeS2-Ga2S3-KCl准三元系统玻璃中的拉曼谱演变。
2005 Vol. 25 (01): 44-47 [摘要] ( 1024 ) PDF (540 KB)  ( 358 )
48 氯柱硼镁石在硼酸溶液中溶解转化的Raman光谱
李小平1,高世扬2,刘志宏2,胡满成2,夏树屏2*
利用Raman光谱对氯柱硼镁石在30 ℃时,4.5%的硼酸水溶液中溶解相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转化产物为库水硼镁石(2MgO·3B2O3·15H2O)。根据Raman光谱位移对溶液中各种聚硼酸根B(OH)-4,B2O(OH)2-6,B3O3(OH)-4等阴离子的Raman峰进行了归属以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和我国青藏高原盐湖区库水硼镁石形成的地球化学成盐条件和机理。
2005 Vol. 25 (01): 48-50 [摘要] ( 1035 ) PDF (373 KB)  ( 532 )
51 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深度剖析法在笔迹鉴定中的应用
林海波1,徐晓轩1,王 斌1,杨延勇1,俞 钢1,张存洲1,李 杰2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纵向扫描采样手段,发展了一种深度剖析光谱方法在法庭科学领域的新应用,并将此方法具体运用到了书写笔迹与印章印泥的鉴定,在纵向上区分笔迹和印泥的空间位置上取得了很好效果。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对样品无损伤等优点。
2005 Vol. 25 (01): 51-53 [摘要] ( 1424 ) PDF (436 KB)  ( 378 )
54 炸药爆轰法制备的纳米石墨粉的拉曼光谱
文 潮1, 2,李 迅2,孙德玉2,关锦清2,刘晓新2 林英睿2,唐仕英2,周 刚2,林俊德2,金志浩1
负氧平衡炸药爆轰法合成的纳米石墨粉,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实用前景的纳米粉体材料。采用负氧平衡炸药梯恩梯(TNT),在分别充有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保护性气体、压力为0.25~2 atm的密闭容器内爆轰制备了纳米石墨粉。用激光拉曼光谱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为石墨结构。纳米石墨粉的Raman峰与块体石墨相比,其峰位向高波数方向偏移了约5 cm-1。纳米石墨粉Raman峰的半高宽约为22 cm-1,由此可计算出纳米石墨粉的颗粒大小为2.97~3.97 nm。与高纯石墨Raman峰相比,纳米石墨粉的Raman峰由于尺寸效应出现了蓝移现象, 并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了纳米石墨粉的物相,并对其颗粒粒径进行了估算,其结果为2.58 nm(酸处理前)和1.86 nm(酸处理后),与Raman光谱的结果基本吻合。
2005 Vol. 25 (01): 54-57 [摘要] ( 186 ) PDF (512 KB)  ( 381 )
58 乳腺癌病人单个细胞的Raman光谱
闫循领1,董瑞新1,2,王秋国1,陈双峰3,张宗旺4,张学俊4,张 雷4
给出了乳腺癌病人正常乳腺细胞与癌细胞的拉曼光谱。从实验谱线中得到:癌变细胞的拉曼谱整体变弱, 就相对强度而言, DNA的2个磷酸根骨架峰782,1 084 cm-1和脱氧核糖-磷酸振动峰1 155及1 262 cm-1拉曼谱线明显的减少; 表征A型(DNA)构像的特征峰812 cm-1及谱线979,668 cm-1消失, 并有新峰1 175 cm-1出现, 905 cm-1的谱线增强并有6 cm-1的红移, 这说明DNA的磷酸根骨架有一定的断裂; 从而导致癌细胞的分裂繁殖失去有效的控制。在癌变组织细胞的拉曼谱中还发现了很强的一类与钙硬化密切相关的特征峰960 cm-1; 通过这些特征拉曼谱线的变化, 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2005 Vol. 25 (01): 58-61 [摘要] ( 285 ) PDF (403 KB)  ( 390 )
62 有机膨润土制备及性能表征
郑玉婴, 张汉辉,蔡伟龙,傅明连,王良恩*
采用湿法工艺,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钠基膨润土,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合成了有机膨润土。以红外光谱、X-ray衍射和差热分析等手段对改性膨润土进行了结构表征,讨论了不同的季铵盐对有机膨润土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离子进入膨润土晶片层间,使其晶片层间的亲水环境改变为疏水环境并增大晶片层间距离,为制备高聚物/膨润土纳米复合材料奠定基础。
2005 Vol. 25 (01): 62-64 [摘要] ( 1554 ) PDF (393 KB)  ( 398 )
65 CN红带A 2Пi—X 2Σ+(6,1)和(7,2)带振转光谱研究
安丽琼,杨晓华,郭迎春,徐怡敏,许朝雄,陈扬骎*,刘煜炎
通过微量CH3CN(36 Pa)与He(660 Pa)混合气体交流Penning辉光放电获得CN自由基分子,采用光外差-磁旋转-浓度调制光谱技术,在可见光波段16 850~17 480 cm-1进行了转动分辨光谱测量,分别标识了CN分子红带A 2Пi—X 2Σ+(6,1)和(7,2)138条和118条的转动光谱(其余光谱为C2自由基及CN红带(8,3)带光谱)。理论拟合分子常数时考虑电子态间的微扰作用,采用有效哈密顿量矩阵对角化获得了A 2Пi(ν=6,7)态更精确的分子常数及电子态A 2Пi(ν=7)与 X 2Σ+ (ν=11)之间的微扰常数ξ,η,总体拟合方差均小于实验误差0.007 cm-1,表明拟合结果是非常精确的。
2005 Vol. 25 (01): 65-68 [摘要] ( 524 ) PDF (511 KB)  ( 418 )
69 掺杂镧、钇的铽(Ⅲ)乙酰丙酮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吴惠霞,徐丽霞,忻驰洋,余锡宾,王则民
合成了四个系列稀土掺杂铽乙酰丙酮(Hacac)三元配合物RExTb1-x(acac)3phen和RExTb1-x(acac)3bipy (RE=La,Y;x=0, 0.10, 0.20, 0.30, 0.50, 0.70, 0.90, 1.00;phen:1,10-邻菲罗啉;bipy:2, 2’-联吡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各系列配合物进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La3+,Y3+对Tb3+离子均有荧光增敏作用,并且La3+>Y3+。当x=0.1~0.3,多数掺杂配合物比未掺杂铽三元配合物具有更好的发光性能。
2005 Vol. 25 (01): 69-72 [摘要] ( 1413 ) PDF (425 KB)  ( 403 )
73 荧光产生时间与荧光峰值波长关系的研究
刘 杰1,于常青2
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对芳香族化合物蒽进行了时间分辨谱研究,介绍了所用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测试方法,获得了蒽的荧光强度-波长-时间三维立体图、峰值荧光时间图、等高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荧光产生的时间与峰值波长有关系,长波早于短波。
2005 Vol. 25 (01): 73-75 [摘要] ( 976 ) PDF (397 KB)  ( 365 )
76 蒽、苝和1-氨基蒽醌水溶胶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
刘金水,李永新,高 峰,王 伦*
用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蒽、苝和1-氨基蒽醌水溶胶,研究了三者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通过与其对应的分子荧光光谱比较,发现蒽和苝的水溶胶荧光光谱发生了红移,而1-氨基蒽醌分子从无荧光到它的水溶胶有荧光的转变,根据荧光和分子结构关系,得出3种溶胶是通过分子之间相互重叠聚集而成。同时因为他们为平面型分子,因此π电子共轭度大,使得荧光容易激发和发射,荧光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
2005 Vol. 25 (01): 76-78 [摘要] ( 1487 ) PDF (518 KB)  ( 410 )
79 铵盐存在下铝对辅酶NADH的结构的影响
杨小弟1, 2,缪 强1,钱胜利1,毕树平1*
通过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溶液中铝与辅酶NADH相互作用。发现了与Tris-HCl缓冲底液不同,在铵盐NH4Ac缓冲底液中,铝(Ⅲ)可以破坏辅酶NADH的二氢尼克酰胺环的结构,从而表现出对生物体中的转氨基作用的酶促反应的影响。
2005 Vol. 25 (01): 79-82 [摘要] ( 968 ) PDF (470 KB)  ( 331 )
83 多巴氧化生成黑色素过程中锰和铝协同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狄俊伟1, 2,毕树平1*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铝和锰离子在多巴氧化生成黑色素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pH 5.5的弱酸性缓冲溶液中,锰和铝离子对多巴氧化生成黑色素的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铝不是过渡金属,本身不能启动氧化作用。锰离子可启动多巴的氧化,生成中间体多巴色素。铝离子可催化多巴色素转化为5,6-二羟基吲哚的反应,它是黑色素形成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反应,其产物可进一步氧化并聚合生成黑色素。因此,锰和铝离子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多巴氧化生成黑色素,增加了体系的氧化压力。
2005 Vol. 25 (01): 83-85 [摘要] ( 1013 ) PDF (369 KB)  ( 343 )
86 碘、碘离子和碘三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
魏永巨,刘翠格,默丽萍
研究了碘I2、碘离子I- 和碘三离子I-3 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定了三种型体的摩尔吸光系数。I2水溶液在203 nm呈现一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为1.96×104 L·mol-1·cm-1;I- 水溶液在193和226 nm呈现双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42×104和1.34×104 L·mol-1·cm-1;当I2水溶液与KI溶液混合时,在288和350 nm出现两个吸收峰,表明I-3的形成。利用饱和法测得I-3在288和35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52×104和2.32×104 L·mol-1·cm-1
2005 Vol. 25 (01): 86-88 [摘要] ( 2786 ) PDF (313 KB)  ( 1451 )
89 紫外差光谱测定Gd(Ⅲ),Yb(Ⅲ)与HBED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王金铃1,毕和平2,杨斌盛1*
在0.01 mol·L-1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 pH 7.4,室温条件下,应用紫外差光谱滴定观察了Gd(Ⅲ),Yb(Ⅲ)与N, N’-二(2-羟苄基)乙二胺-N, N’-二乙酸(HBED)的结合。结果表明:Gd(Ⅲ),Yb(Ⅲ)与HBED均形成1∶1的配合物,其紫外差光谱均于237和291 nm处出现吸收峰,在237 nm处配合物Gd-HBED与Yb-HBED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ΔεGd=(22.52±0.20)×103 cm-1·mol-1·L, ΔεYb=(27.15±0.11)×103 cm-1·mol-1·L;配合物Gd-HBED与Yb-HBED的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lgKGd-HBED=13.56±0.28,lgKYb-HBED=16.06±0.03,符合线性自由能关系。
2005 Vol. 25 (01): 89-91 [摘要] ( 1057 ) PDF (366 KB)  ( 359 )
92 酸性棕SR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白蛋白
赵长容,刘保生*,张红医
在Britton-Robinson酸性缓冲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能使酸性棕SR(ASR)与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比ASR红移165 nm。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蛋白的新方法。λ=610 nm时,εBSA=6.23×104 L·mol-1·cm-1εHSA=7.23×104 L·mol-1·cm-1;牛血清白蛋白(BSA)在0~91.0 mg·L-1,人血清白蛋白(HSA)在0~95.2 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分别为BSA:5.72 mg·L-1,HSA:5.15 mg·L-1。对6个人血清蛋白总量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8%~4.4%,回收率93.6%~109.1%,并对5只小白鼠的血清蛋白总量进行了测定。
2005 Vol. 25 (01): 92-94 [摘要] ( 1381 ) PDF (363 KB)  ( 348 )
95 原子光谱学进展的综述
刘克玲
综述了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子光谱分析的进样及预富集系统,元素成分分析及其形态分析,过程分析化学以及用于无机元素分析的传感器。
2005 Vol. 25 (01): 95-103 [摘要] ( 1164 ) PDF (1267 KB)  ( 419 )
104 Eu3+掺杂LiNbO3晶体的变温发射光谱特征
夏海平1,宋宏伟2,王金浩1,章践立1,王 铁2,张约品1
在488 nm波长光的激发下,研究了用坩埚下降法生长的掺杂Eu3+离子的下部与上部LiNbO3晶体从77到600 K的变温发射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长后期的上部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光强度总体增强;然而对于生长初期的下部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光强度首先增强,到540 K时达最大值,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光强度反而下降。用热激活效应、声子辅助吸收效应与热猝灭效应解释了晶体上部与下部的发光特征。
2005 Vol. 25 (01): 104-107 [摘要] ( 1080 ) PDF (521 KB)  ( 357 )
108 空气电晕放电中的OH自由基发射光谱
孙 明1,吴 彦1,张家良2,李 杰1,王宁会1,吴 疆1,商克峰1
测量了大气压下向空气中喷射不饱和水蒸气的电晕放电产生的OH自由基的发射光谱。通过对光谱线强度变化的分析,研究了电场强度、放电方式、水蒸气比例等因素对OH自由基产生过程的影响,及OH自由基浓度在放电反应空间的分布特点。
2005 Vol. 25 (01): 108-112 [摘要] ( 1154 ) PDF (546 KB)  ( 482 )
1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定量测试明胶中的微量元素Co和Bi——应用IEC模型校正Fe对Co的光谱干扰
杜保安1,申世刚1,李志庭1,徐建中1,马礼谦2,孙汉文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建立了定量测试明胶中微量金属元素Co, Bi的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明胶样品进行了前处理, 对仪器的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讨论了用ICP-AES同时测定明胶中Co和Bi时,应用光谱干扰系数校正法(IEC)模型校正了Fe在特定波长下对Co的光谱干扰。结果表明,Fe对Co的光谱干扰可以应用IEC模型进行有效的消除, 进行光谱校正后的结果明显优于未加校正的实验结果。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高效、线性范围宽。被测元素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0。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00。加标回收率为98%~107%。
2005 Vol. 25 (01): 113-115 [摘要] ( 253 ) PDF (473 KB)  ( 428 )
116 依赖性药物滥用者头发中微量元素测定及相关分析
程发良,汪 洪,吴 剑,宁满霞,胡玲峰,苏亚玲
为了探讨依赖性药物滥用者头发中微量元素营养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微量元素与滥用依赖性药物间的相关性,用ICP-AES法测定了195例戒毒所收容的强制戒毒人员和200例健康对照者头发中Al,Ba,Ca,Co,Cr,Cu,Fe,Mg,Mn,Ni,Pb,Sr,Zn等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依赖性药物滥用者头发中锌、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铅、铁和镁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分析了依赖性药物滥用者头发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为改善依赖性药物滥用者戒毒期间的免疫功能和巩固戒毒效果提供了依据。
2005 Vol. 25 (01): 116-118 [摘要] ( 1953 ) PDF (412 KB)  ( 393 )
119 可见光谱分析在HT-7边界再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黄 娟,万宝年,吴振伟,周 倩
HT-7超导托卡马克致力于准稳态放电及相关物理的研究。目前HT-7成功获得了长脉冲运行达近64 s的高温等离子体。大量实验证明,器壁上气体再循环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品质十分重要。采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SMA)系统通过氢氘比的测量来研究边界粒子的再循环。放电过程中,边界再循环对粒子的平衡起主导地位。在放电平稳,密度可控阶段,氘(氢)再循环起主导作用,此时再循环系数R≤1;而放电的后期随着边界温度的升高,辐射总功率的加强,密度进而处于不可控状态,此时R>1, 杂质再循环也逐渐趋于主导地位,这是引起等离子体破裂的原因之一。利用此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壁条件对边界再循环的影响。
2005 Vol. 25 (01): 119-123 [摘要] ( 417 ) PDF (567 KB)  ( 335 )
124 光谱信号的小波去噪新技术
王 瑛,莫金垣*
光谱分析中,噪声的存在常影响分析的准确度和检测限。现有滤波方法在光谱信号除噪方面有种种缺陷。文章充分利用小波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良特性,提出了Mexican Hat小波滤波算法,它选用Mexican Hat小波函数构造滤波项,利用滤波项与原始信号作用,从而实现信号与噪音的分离。该方法无论对低频或高频信号均适用,除噪完全,即使对信噪比为1的高噪声信号也能获取满意的处理结果。运用这一技术处理光谱信号,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处理后峰位置、峰高、峰面积误差分别小于0.2%,3.2%,1.1%。大量实验表明,本方法能有效提高光谱分析的准确度。
2005 Vol. 25 (01): 124-127 [摘要] ( 967 ) PDF (440 KB)  ( 384 )
128 实验不可分辨的Voigt线型重叠谱线的压致展宽线宽的偏差确定
林洁丽, 黄义清,路 洪
通过仿真和拟合Voigt线型重叠谱线,讨论了将实验上不可分辨的两条谱线重叠后视为单条谱线时所得到的压致展宽线宽与其实际值的相对误差ε,分析了该误差与两谱线的中心位置距离δν0和实际的压致展宽线宽δν0的变化规律。发现ε在谱线的压致展宽线宽远小于多普勒线宽δν时显得很大,与δν0和δν0的变化规律较复杂;当δν0可与δν比拟时,εδν0的变化趋于呈光滑的二次项函数曲线,但曲线的斜率在δν0小于δν情况下为负,而在δν0大于δν时为正。整体来说,随着δν0对总线宽的影响越大,ε越小。所有这些结论和相应关系数据为修正压致展宽线宽的拟合值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并且为进一步从实验上不可分辨的重叠谱线确定精确的压致展宽系数提出了极有意义的方法和思路。
2005 Vol. 25 (01): 128-132 [摘要] ( 1395 ) PDF (491 KB)  ( 348 )
133 水体中溶解氧对声致发光的影响
刘 岩1,王 军2
采用声源频率为1.1 MHz的超声波, 在温度为283~313 K的范围内引发水中的声致发光, 发现声致发光强度的对数lnI和水中的溶解(DO)的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同时模拟了水中含有5种阴离子: Cl-, SO-4, F-, NO-3, HCO-3时阴离子的存在对声致发光的影响, 发现上述5种阴离子对声致发光强度没有影响。
2005 Vol. 25 (01): 133-135 [摘要] ( 1723 ) PDF (287 KB)  ( 353 )
136 提高二甲苯3种同分异构体预测模型准确性的相关系数法
武中臣1,徐晓轩1,杨仁杰1,俞 钢2,张存洲1
对多组分混合物近红外光谱的相关系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指出了多组分近红外光谱中相关系数的特点;证明了采用相关系数较高的波段建立模型会得到更理想预测值的原理;并用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混合溶液的处理对原理进行了验证。
2005 Vol. 25 (01): 136-140 [摘要] ( 1107 ) PDF (582 KB)  ( 421 )
141 α-异(哑心)唑偶氮基-β-二酮类衍生物及其互变异构体的光谱
黄福新1,吴谊群1, 2,顾冬红1,干福熹1
研究了5种新型的具有不同结构的α-异(哑心)唑偶氮基-β-二酮类衍生物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讨论了它们的酮式-烯醇式以及偶氮式-腙式之间的互变异构化现象。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无论以固体形式或在溶液中均以腙式二酮体和偶氮式烯醇体的混合形式存在。各化合物的紫外吸收谱均呈双峰状,峰值分别处于246~262 nm和326~339 nm之间,其中,高波长吸收峰的强度明显高于低波长吸收峰强度,说明了各化合物中偶氮式烯醇体形式均多于腙式二酮体形式,其原因是由于各化合物中偶氮式烯醇体的异构体较多,且易以分子内氢键形式形成六元环,有利于结构稳定。
2005 Vol. 25 (01): 141-144 [摘要] ( 1066 ) PDF (426 KB)  ( 392 )
145 一种新型稀土光转换剂的合成及其与塑料相容性研究
肖尊宏1,2, 谭松庭2, 王霞瑜2*,邹应萍2
用相转移催法合成了长链2-辛基-1, 3-二苯基-1, 3-丙二酮(ODBM)及其Sm的配合物并用IR,EA,UV和1H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Sm配合物粉末及其在PVC,PE中都能在波长650 nm处光致发光;长链的引入使Sm配合物与PVC,PE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长链Sm配合物是一种在树脂中相容性好、发光波长与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波长643和660 nm相吻合的光转换剂。
2005 Vol. 25 (01): 145-148 [摘要] ( 1603 ) PDF (606 KB)  ( 338 )
149 中心对称萘酞菁分子的LB膜及其聚集特性研究
王文军1,张山彪1,孟祥国1,刘云龙1,王恭明2,王文澄2
研究了三种中心对称的萘酞菁分子LB膜的制备及其聚集特性。三种萘酞菁化合物均能制成很好的LB膜。在稀溶液中,四叔丁基萘酞菁以单体为主要存在形式;对四叔丁基萘酞菁锌,由于金属锌原子的作用,在稀溶液中不仅能形成H-聚集体,而且还能形成J-聚集体,且主要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在LB膜中,这两种化合物均形成了H-聚集体。对于双四叔丁基萘酞菁铒不论在稀溶液中还是在LB膜中均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
2005 Vol. 25 (01): 149-152 [摘要] ( 1000 ) PDF (413 KB)  ( 373 )
153 谱线自动提取的小波变换零交叉点方法
赵瑞珍1,胡占义1,赵永恒2
将原始光谱进行小波变换,然后研究谱线在小波变换域内呈现的特性,通过引入上、下零交叉点的概念,分析并得到吸收线和发射线分别对应于不同类型的零交叉点的结论。提出一种小波变换零交叉点方法用于提取谱线和拟合连续谱,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同时得到连续谱和谱线,并且无需专门去噪处理,克服了传统方法因拟合连续谱失真和去噪过程中带来的误差导致提取谱线不准确的缺点。通过对恒星、近邻星系等的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对特征参数计算和基于谱线的光谱分类是非常有利的。
2005 Vol. 25 (01): 153-156 [摘要] ( 441 ) PDF (442 KB)  ( 353 )
157 氟化锆基质材料中单掺Yb3+的上转换特性
袁放成
在众多的稀土掺杂氧化物、氟化物或氟氧化物基质材料的能量上转换研究当中,Yb3+单独掺杂的能量上转换研究在国内报道的很少。这是因为,研究者们普遍都认为Yb3+只是一种良好的敏化剂,主要起能量转移作用。采用固相合成法,稀土Yb单独掺杂ZrF4基质材料, 在1 200 ℃烧结合成了粉末样品。样品用功率为几mW的半导体红外激光980 nm激发,肉眼就可看到上转换的明亮的红光。在实验室用功率为几十mW的半导体红外激光980 nm激发,用光谱仪测量到红、绿、蓝及紫4个波段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其波峰在412,478,558,671 nm波长处,实验反复验证,认为上转换来自Yb3+的准能级向Yb3+基态2F7/2的跃迁。
2005 Vol. 25 (01): 157-158 [摘要] ( 1022 ) PDF (289 KB)  ( 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