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 English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简则   |   投稿须知   |   获奖情况   |   被收录情况   |   影响因子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专利保护知识问答   |   版权转让协议   |   介绍信(格式)   |   保密审查单   |   投稿模板
编辑部公告
22 祝贺《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常俊标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22 本刊声明
22 投稿注意事项
2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稿件流程
22 期刊社决定采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在线投稿审稿系统
22 敬告读者——本刊全文上网

ScholarOne Manuscripts 登录

用户ID:

密码:

忘记密码?

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取回您的帐号信息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预出版文章摘要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友情链接  
2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2 中国光学学会
22 中国知网(CNKI)
22 万方数据
22 中国化学会
22 中国光谱网
22 中国物理学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5年 25卷 02期
刊出日期:2005-02-2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61 ErYb: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特征饱和现象的综合分析
陈晓波1, 宋增福2
研究了Er3+和Yb3+双掺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在966 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的饱和现象。详细的分析发现了它存在一种能量扩展导致的“特征饱和现象”,也就是说上转换发光强度I随激光功率P而改变的双对数曲线的斜率随着激光光斑的增大而明显增大至正常的多光子关系。还发现布居耗空所导致的“典型饱和现象”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导致了logI-logP曲线会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逐渐弯曲,而激光功率的减小会导致“典型饱和现象”也减小甚至完全消失。
2005 Vol. 25 (02): 161-165 [摘要] ( 1409 ) PDF (583 KB)  ( 375 )
166 三波长测温中波长选取原则的理论分析
符泰然,程晓舫,范学良,丁金磊
建立了在窄波段内具有普适性的无量纲化线性发射率模型,对基于此模型而提出三波长温度测量法,着重说明了三波长法适用的测量条件以及3个测量波长的选取原则。在波长选取原则的理论分析中,通过优化分析,依据由测量坐标而引出的等温线的概念,提出了两种理想测量的波长优化准则,从而为该方法的技术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该准则的优化思想也适用于多波长法的波长选取。
2005 Vol. 25 (02): 166-170 [摘要] ( 189 ) PDF (517 KB)  ( 337 )
171 钠分子B 1Πu与2 1Σ+g间的碰撞激发转移
雷振宙,刘 静,周小岩,戴 康,沈异凡*
用He-Cd激光器的441.6 nm线激发Na2分子到B 1Πu电子态,记录了Na原子的跃迁和Na2分子的A 1Σ+u-Χ 1Σ+g的谱带。由Na与Na2激发态发射的光谱及其强度可以认定在Na-Na2系统中的碰撞过程,Na原子线是Na2(B 1Πu)到Na(3P)的碰撞能量转移产生的,预解离过程也可产生原子线。而A 1Σ+u-Χ 1Σ+g谱带是由B 1Πu到2 1Σ+g的碰撞转移后再由2 1Σ+gA 1Σ+u的辐射而引起的。在360 ℃,根据辐射衰变率和荧光强度,得到Na2(B 1Πu)到Na2(2 1Σ+g)碰撞转移率系数为5.7×10-10 cm3·s-1,而B 1Πu的预解离率为2.7×106 s-1
2005 Vol. 25 (02): 171-173 [摘要] ( 1529 ) PDF (333 KB)  ( 361 )
174 水杨醛氨基酸席夫碱水溶液的电子光谱研究
王明召,宁亚兰,孟昭兴,刘伯里
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7种水杨醛氨基酸席夫碱配体Sal-aa在水溶液中的生成情况。Sal-tyr的生成浓度下限为10-5 mol·L-1,其余6种Sal-aa的生成浓度下限均为10-4 mol·L-1。除Sal-his的生成pH为9~10外,其余6种Sal-aa都是pH值增大有利于席夫碱生成。Sal-gly和Sal-tyr的生成pH下限为8,其余4种Sal-aa的pH下限为9。Sal-cys水溶液放置36 h后席夫碱浓度比新生成溶液的大,其余6种Sal-aa都是自生成后就开始缓慢分解。Sal-gly和Sal-glu水溶液的相对稳定存在时间为24 h,其余4种Sal-aa的相对稳定存在时间为48 h。本工作为探索用于放射性药物研究的水杨醛氨基酸席夫碱水溶液标记放射性核素提供了实验基础。
2005 Vol. 25 (02): 174-176 [摘要] ( 975 ) PDF (323 KB)  ( 364 )
177 取代3H-吲哚分子在Triton X-100反胶束中的光谱性质和存在状态研究
罗军建,李 健,沈兴海*,高宏成
用光谱法研究了荧光分子2-(对-己基胺基)苯基-3, 3-二甲基-5-乙酯基-3H-吲哚基-甲基-二-十八烷基碘化铵(A)与Triton X-100/正庚烷/正己醇/水反胶束间的相互作用。分别测定了A在Triton X-100反胶束体系中所处环境的微极性、各向异性参数和pH效应,此外还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考察了水在反胶束中的状态。由以上实验结果得到了有关Triton X-100反胶束的结构信息,初步推测了A在该体系中的大致位置。
2005 Vol. 25 (02): 177-180 [摘要] ( 1045 ) PDF (528 KB)  ( 359 )
181 SiO2凝胶玻璃中联吡啶S2S0辐射跃迁
钱国栋,陈 苗,张朋越,王智宇,王民权
联吡啶以分子水平掺入SiO2凝胶玻璃中,显示出独特的光谱性质。其发射光谱除了正常的S1S0跃迁产生的中心位于400 nm的发射峰外,还出现了中心位于454 nm的激基缔合物发射峰。经200 ℃处理后,联吡啶分子受Si—O网络刚性约束,激基缔合发射峰消失,出现了基于S2S0辐射跃迁产生的325 nm高能级发射峰。至550 ℃处理后,因联吡啶分子基本进入Si—O三维网络的间隙,发射光谱中只剩下振动结构明显的高能级荧光峰。上述结果为表征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微结构演变提供了荧光探针工具。
2005 Vol. 25 (02): 181-183 [摘要] ( 631 ) PDF (393 KB)  ( 381 )
184 芯片式微型流通池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的亚硝酸根
王 洋, 范世华*
设计了一种芯片式流通池和顺序注射技术联用,基于在酸性介质中NO-2与H2O2反应生成不稳定的过氧亚硝酸, 在碱性环境中猝灭为过氧亚硝酸盐迅速分解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测定了环境水中痕量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和常规的顺序注射进样方式不同,将流通池作为储存管的一部分,在顺序注射进样条件下可以迅速跟踪捕捉化学发光反应信号;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样前处理,消除了阳离子的干扰。NO-2浓度在1×10-6~1×10-4 mol·L-1范围内和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6.8×10-7 mol·L-1。对浓度为1×10-5 mol·L-1 的试液,11次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 ,回收率在90%~99% 之间,分析频率为80 h-1
2005 Vol. 25 (02): 184-187 [摘要] ( 964 ) PDF (460 KB)  ( 335 )
188 分子发光法研究空间位阻效应对包络物形成的影响
慕俊泽1,黄高凌1, 2,张 勇1*
利用分子发光法研究了正丁醇(n-butanol,n-Bu)和苯酚(phenol,ph)存在下空间位阻效应对β-环糊精(Cyclodextrin,β-CD)和溴代萘(Bromonaphthalene,BrN)包络物形成的影响。在各自最佳实验条件下,2-BrN/β-CD/n-Bu/ph体系的室温磷光(RTP)强度不及1-BrN/β-CD/n-Bu/ph体系的三分之一;而其荧光发射光谱较1-BrN/β-CD/n-Bu/ph发射光谱红移5~10 nm,表明BrN中溴的空间位置对包络物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两四元体系包络常数(Kf)的测定结果也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据此,讨论了上述包络物的形成机理。
2005 Vol. 25 (02): 188-191 [摘要] ( 1490 ) PDF (424 KB)  ( 363 )
192 电化学发光猝灭法测定蜂胶中黄酮总效价
徐 杨,储海虹,齐莹莹,狄俊伟,屠一锋*
蜂胶具有抗菌、抑制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力、抵抗类毒素以及清除氧自由基等临床药理作用,其中所含有的黄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中药药效成分,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关于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迄今未见有理想的方法。文章在碘催化的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基础上,利用黄酮化合物对碘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了一种电化学发光猝灭法测定蜂胶中黄酮总效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望用于蜂胶产品的质量鉴定。
2005 Vol. 25 (02): 192-194 [摘要] ( 1133 ) PDF (333 KB)  ( 410 )
195 电化学发光猝灭法测定谷胱甘肽
齐莹莹,吴 莹,狄俊伟,屠一锋*
谷胱甘肽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活性物质,它的研究测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中性介质中鲁米诺-碘化钾电化学发光的基础上,研究了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此电化学发光反应的猝灭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谷胱甘肽的新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测定谷胱甘肽的线性范围为3.38×10-13~4.72×10-3 mol·L-1, 是迄今为止见诸报道的对谷胱甘肽测定的最灵敏的方法,也是测定范围最宽的方法。
2005 Vol. 25 (02): 195-197 [摘要] ( 1088 ) PDF (325 KB)  ( 367 )
19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应用于乳腺癌临床诊断的探索
凌晓锋1, 徐 智1, 徐怡庄2*, 李庆波2, 周 苏1, 张 莉2, 赵红梅1, 侯纯升1, 王立新1, 侯宽永1, 周孝思1, 吴瑾光2
应用了ATR探头测定了10例正常乳腺组织块和8例乳腺癌组织块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用统计学的方法详细比较了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的13条谱带的19个红外光谱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的红外光谱中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相关的谱带同正常乳腺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1)N—H的相对强度明显增高,蛋白质酰胺Ⅰ带显著红移。(2)—CH2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以及CO的伸缩振动明显减少;(—CH2)n变角振动的相对强度降低。(3)1 160 cm-1谱带与1 120 cm-1谱带的相对强度明显降低。(4)1 080 cm-1谱带红移。这些差异是应用红外光谱诊断乳腺癌的基础。FTIR光谱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十分美好的前景。
2005 Vol. 25 (02): 198-200 [摘要] ( 1534 ) PDF (409 KB)  ( 370 )
201 遥感FTIR测定固体推进剂燃烧的红外光谱特性
李 燕,黄中华,周学铁,王俊德*
应用高分辨率的Bruker EQUINOX55型遥感FTIR,对含有大量高氯酸铵和聚四氟乙烯的高红外活性的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的红外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设定遥感FTIR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为4 cm-1,连续实时地收集燃烧进行到0,9,18,27和36 s时火焰的红外发射光谱图。采用分子转振光谱测温法,实时测定了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温度,测得的温度分别为1 992.5,2 610.9,2 294.4,2 361.1和1 916.9 K,校正了仪器的响应函数,得到了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的绝对光谱能量分布图,以及在不同时刻燃烧产物HCl,HF,CO2和CO的实时浓度。研究结果表明,遥感FTIR可以用于研究特种红外源的红外光谱特性,特别是用于军事上红外目标识辨和制导与反制导,以及研究和改进固体推进剂的配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
2005 Vol. 25 (02): 201-203 [摘要] ( 224 ) PDF (286 KB)  ( 416 )
204 缺氧及富氧条件下CuFe2O4催化热解酸性红B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武荣成,曲久辉*,余运波,贺 泓
用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在缺氧及富氧条件下CuFe2O4催化热解酸性红B(ARB)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两种反应气氛对染料分子中磺酸基团的热分解没有影响,但对偶氮基团及芳环的氧化分解影响显著。在空气中,ARB的热解更迅速,300 ℃时可完全氧化为CO2及硝酸盐。而在N2气氛中,加热至300 ℃时ARB难以完全氧化热解,此时即使再通空气也不易将其完全氧化,而要在更高温度下(500 ℃)才能快速、彻底氧化成CO2及硝酸盐。
2005 Vol. 25 (02): 204-206 [摘要] ( 1454 ) PDF (314 KB)  ( 370 )
207 奇异点快速检测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中的应用
刘 蓉,陈文亮,徐可欣*,邱庆军,崔厚欣
近红外光谱作为一种依靠模型对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的技术,对光谱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是得到可靠分析结果的前提。但是光谱数据中奇异点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多变量校正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模型的预测效果。文章综合利用半数重采样法(Resampling by Half-Mean,RHM)和最小半球体积法(Smallest Half-Volume,SHV)成功剔除了被测量的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中的奇异点,其效果远优于传统的奇异点剔除方法,并且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计算量小、数值稳定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在线分析和其他类型的光谱数据中奇异点的检测。
2005 Vol. 25 (02): 207-210 [摘要] ( 2026 ) PDF (524 KB)  ( 377 )
211 化学处理水稻秸秆水溶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
沈其荣1,徐 勇1,杨 红2,周立祥1,郁 清3,周志萍3
采用紫外(UV)、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和13C NMR)分析技术对13C标记水稻秸秆化学处理过程中的水溶性有机物进行了研究。由光谱变化的分析可见,随着化学处理的进行,水稻秸秆DOM中甲基、亚甲基含量逐渐降低,脂肪性降低;含芳环的化合物逐渐分解,芳香性降低;碳水化合物分解一部分形成碳酸盐类物质,另一部分形成CO2和H2O;羧酸和羧酸脂类化合物形成羧酸盐类物质;有机成分中的无机元素硅释放出来,形成硅酸盐类的无机硅氧化合物;DOM中的氮素以铵盐的形式存在并逐渐积累。
2005 Vol. 25 (02): 211-215 [摘要] ( 1567 ) PDF (579 KB)  ( 378 )
216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缩氨基硫脲配合物的合成、光谱表征及生物活性
李锦州,张光林,沙靖全,安郁美
合成了含硫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氨基硫脲(HL)及其Zn(Ⅱ),Cd(Ⅱ),Co(Ⅱ)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ZnL2]·1.5H2O,[CdL2]·C2H5OH和[CoL2]·H2O。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磁矩, 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
2005 Vol. 25 (02): 216-218 [摘要] ( 1530 ) PDF (352 KB)  ( 371 )
219 气-红联用在混合未知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陈瑞平1,于军强2,郑 瑜1*,任 清1
气相色谱与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既可以充分利用红外光谱长于定性和结构分析的优点,又可以应用气相色谱长于快速分离混合物的优点,对未知样品进行快速分析研究。对用常规红外无法表征的混合未知物中的各个组分,通过对混合物重建色谱图的积分、归一化还可以对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其结果和气相色谱分析的结论能较好的匹配,但较单用气相色谱分析快速、简便。
2005 Vol. 25 (02): 219-221 [摘要] ( 1005 ) PDF (288 KB)  ( 323 )
222 BSO晶体的高温拉曼光谱与高温结构特征
仇怀利1,王爱华1,尤静林2,刘晓静1,陈 辉2,殷绍唐1
阐述了BSO晶体在常温下的结构特征,通过测量晶体在常温下的拉曼光谱,对晶格主要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测量晶体升温至熔化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拉曼光谱,分析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在升温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在高温状态下的结构特征。
2005 Vol. 25 (02): 222-225 [摘要] ( 397 ) PDF (414 KB)  ( 400 )
226 二对硝基苯酯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李 红,胡道道,房 喻*,刘雅玲
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使有关脂肪族二酸与对硝基苯酚缩合,合成了丁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己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和癸二酸二对硝基苯酯等3种具有不同长度碳链的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利用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确证了酯的组成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以荧光猝灭、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技术系统研究了3种二酯与β-环糊精(β-CD)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二酯中二酸碳链增长,二酯与β-CD发生主客体作用的难度增加。实验条件下,丁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分子中两个对硝基苯基结构均可进入β-CD疏水内腔,己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分子中只有一个对硝基苯基结构可以进入β-CD疏水内腔,而癸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分子中的两个对硝基苯基结构都不能进入β-CD疏水内腔,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3种二酯在水溶液中采取了不同的构象。因此,碳链较短的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可能比较适合于构筑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三维网状结构。
2005 Vol. 25 (02): 226-231 [摘要] ( 1640 ) PDF (754 KB)  ( 373 )
232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沈景山1,孙丹丹2, 付连春4, 吕文波1,吕国伟1,叶学敏1,孟广政3,宋增福1*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探针荧光强度减去纯探针荧光强度的下降百分数。文章利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作为探针,测定几种抗癌药物加入DNA与荧光探针(盐酸小檗碱)混合溶液的荧光谱,探讨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相同浓度的不同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常数D确定作用强弱。
2005 Vol. 25 (02): 232-234 [摘要] ( 1153 ) PDF (317 KB)  ( 429 )
235 金纳米颗粒的紫外、蓝紫光波段光致荧光特性
朱 键,王永昌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粒径在20~30 nm的悬浮胶体金纳米颗粒。研究了金纳米颗粒的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在377和459 nm观察到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紫外和蓝紫光波段,对应的敏感激发波长为220 nm。减小激发光强度或降低金纳米颗粒的粒子数密度都会使377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强度减弱。位于459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对激发光强度和颗粒数密度变化更为敏感,并且在激发光强度降低到一定阈值或粒子数密度高于一定阈值后消失。随着激发光强度的增加,位于377和459 nm处的两发射峰强度逐渐靠近,其比值逼近于1。实验结果与随机分布介质的自组织散射式谐振腔理论符合得较好。这表明胶体金纳米颗粒中存在循环多重散射,并由此引发了蓝光及紫外波段的荧光增强,这在光存储和全色显示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005 Vol. 25 (02): 235-238 [摘要] ( 977 ) PDF (570 KB)  ( 379 )
239 碘离子对烟草过氧化物酶Ⅰ(TOPⅠ)的荧光猝灭的研究
夏炳乐1,彭敦耕1,李敏莉1,肖 洪2,王开保3
通过对碘离子(I-)与烟草过氧化物酶Ⅰ(TOPⅠ)作用前后的荧光光谱的分析, 并运用改良的Stern-Volmer方程处理数据; 计算得到I-离子与TOPⅠ上的色氨酸残基的结合位点数及结合常数, 讨论了它的荧光猝灭机制和色氨酸残基在TOPⅠ分子中的分布情况。
2005 Vol. 25 (02): 239-241 [摘要] ( 996 ) PDF (378 KB)  ( 381 )
242 激励光波长对乙醇溶液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刘 莹1,2, 兰秀风1, 沈中华1, 陆 建1, 倪晓武1*
乙醇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射荧光。当激励的紫外光波长在200~250 nm变化时,乙醇溶液产生的荧光光谱基本相同,但峰值位置出现了明显的红移;当激励的紫外光波长相同时,随着溶液浓度的改变也将产生峰值位置的红移现象。文章从实验上对乙醇荧光峰值位置的红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从理论上对红移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乙醇作为有机溶剂、荧光猝灭剂、食品添加剂等时对其他大分子的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也将可能提供一种灵敏、快捷的乙醇含量测试方法。
2005 Vol. 25 (02): 242-245 [摘要] ( 1041 ) PDF (456 KB)  ( 406 )
246 荧光法研究Pb2+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吴根华1, 汪春华2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b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 互作用。结果表明:BSA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具有荧光发射性质,以283 nm激发BSA,在341 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在加入Pb2+ 后,发现Pb2+-BSA强荧光峰的位置不变,但荧光强度随着Pb2+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弱,说明Pb2+对BSA有荧光猝灭现象,猝灭以静态猝灭为主,由Stern-Volmer方程求得Pb2+表观猝灭常数Kq=9.5×1012 L·mol-1·s-1。Pb2+主要与BSA中的N配位形成2∶1配合物,表观络合常数lgK=11.61。
2005 Vol. 25 (02): 246-248 [摘要] ( 1061 ) PDF (392 KB)  ( 346 )
249 痕量苯胺的动力学荧光法测定
冯素玲,王 瑾,樊 静,崔凤灵
在磷酸介质中,痕量苯胺对过碘酸钾氧化罗丹明6G使其荧光猝灭具有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苯胺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0.183 μg·mL-1,检出限为7.2 ng·mL-1。本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用于测定酚醛塑料管材和水样中苯胺的含量,回收率在100%~104% 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2005 Vol. 25 (02): 249-251 [摘要] ( 1617 ) PDF (420 KB)  ( 369 )
252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光度法测定聚合铝溶液中Ala, Alb和Alc三种铝形态的时间界限研究
王趁义1, 2,张彩华1,毕树平1*,张振超3,杨伟华3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是研究聚合铝溶液中铝的形态分布及其转化规律的基本方法。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Ala, Alb和Alc三种铝形态时间界限划分的随意性和武断性,使得许多实验结果难以重复。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三种铝形态的具体组分与Ferron反应时具有不同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同时也由于不同OH/Al摩尔比的Alb具体形态之间与Ferron反应时的动力学反应速率存在差异。文章应用ExpAssoc分布对Al-Ferron逐时络合动力学曲线进行了定量模拟,用外推法求得了实验手工操作中难以获取的1 min单核铝测定值Ala,以实验曲线达到水平平台作为Alb和Alc的时间界限,用微波消解技术快速测定了聚合铝的总铝AlT浓度。借助于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方便地定量计算单核铝Ala、聚合铝Alb和凝胶Alc含量,从而为克服以往测定三种铝形态的随意性、武断性以及Ala和Alb的重叠计算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05 Vol. 25 (02): 252-256 [摘要] ( 425 ) PDF (537 KB)  ( 398 )
257 2,3,4-三羟基苯乙酮腙类试剂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
刘建宁,仵博万,张 兵,于新桥
用连苯三酚合成2,3,4-三羟基苯乙酮,用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与水合肼反应,合成苯甲酰肼和对羟基苯甲酰肼,然后用2,3,4-三羟基苯乙酮与苯甲酰肼、对羟基苯甲酰肼、苯肼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2,3,4-三羟基苯乙酮腙类试剂。研究了腙类试剂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特性。
2005 Vol. 25 (02): 257-259 [摘要] ( 1222 ) PDF (313 KB)  ( 410 )
260 护肤品油类基质原料的光谱特性分析
黄 翀1,欧阳艳东1*,方奕文2
护肤品常用的油类基质原料种类较多,其光谱特性有较大的区别,选择紫外吸收特性较好的基质原料,将使护肤品的防晒效果更加明显。文章主要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护肤品6种常用油类基质原料的光谱特性。分析比较T-λ光谱特性曲线说明,蓖麻油对紫外光有很好的吸收,对近红外光相比较有好的吸收,这表明护肤类产品选用蓖麻油作为基质原料,防晒效果明显增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更好突出护肤类产品的防晒和保健作用。
2005 Vol. 25 (02): 260-262 [摘要] ( 1569 ) PDF (345 KB)  ( 363 )
263 硒形态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分析
樊 静, 吕辉雄,叶存玲,崔凤灵
基于在pH 7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硒(Ⅳ)对Na2S还原天青Ⅰ有强催化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硒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流路的影响,分别研究了试剂和试样的流速、反应介质及酸度、反应温度、共存物质的影响。利用单纯形优化法选择了各种试剂的最佳用量以及采样体积、反应管长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 mg·L-1,检出限为0.015 m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进样频率为120个·h-1。该方法用于大蒜和硒酵母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测定,结果发现大蒜对硒有强的富集作用,有机硒的转化率随环境硒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测定的回收率在97.1%~104.3%。
2005 Vol. 25 (02): 263-265 [摘要] ( 401 ) PDF (366 KB)  ( 388 )
266 三波长-光谱法测定沙棘果汁中黄酮的含量
回瑞华,侯冬岩,关崇新,刘晓媛
以沙棘果汁为对象,对其主要有效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一般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加入铝盐使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则吸收带Ⅰ会明显产生红移,同时吸光度也大大增加,但由于干扰成分使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采用三波长-光谱法测定沙棘果汁中黄酮的含量,有效地消除了随浓度不同产生的本底漂移及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实验结果,回归方程为: ΔA=-0.007 03+0.000 48,相关系数r=0.999 1,黄酮的浓度在0~800 (μg·mL-1)范围内,分别在波长为λ1=495 nm, λ2=415 nm, λ3=368 nm处测吸光度时,则ΔA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的回收率为97.0%~101.0%, 变异系数小于0.058%(n=9)。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2005 Vol. 25 (02): 266-269 [摘要] ( 382 ) PDF (423 KB)  ( 362 )
270 SiC/Al2O3纳米复合材料压痕残余应力压谱法测量研究
陶 杰,崔益华,李 杨
利用压力荧光光谱法研究了5% SiC/Al2O3纳米复合材料压痕周围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在压痕区及压痕周围10 μm的应力区范围中,荧光R-线明显增宽,而且压应力与离压痕中心距显著相关。通过获得的R双峰(R1和R2荧光光谱)频率变化,计算了压痕区及其周围复杂应力场中的等静压力。结果表明:沿着压痕区主对角线方向和边界垂直平分线方向,其应力分布存在十分相似的变化规律。同时发现在压痕周围存在着对称残余应力区。
2005 Vol. 25 (02): 270-273 [摘要] ( 1399 ) PDF (501 KB)  ( 345 )
274 载铈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反射光谱特性研究
刘雪峰1, 3,张 利2,涂铭旌3
采用金属离子组装技术对纳米TiO2进行了稀土元素铈的负载,借助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载铈纳米TiO2粉体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法对载铈前后纳米TiO2粉体的反射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稀土元素铈负载后,纳米TiO2的反射光谱特性向可见光方向移动,红移到了500 nm;并且在可见光区域的吸光率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提高了3倍。表明稀土元素铈的负载有利于提高纳米锐钛矿型TiO2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从而大幅度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2005 Vol. 25 (02): 274-276 [摘要] ( 1050 ) PDF (478 KB)  ( 390 )
277 氟罗沙星荷移络合物在胶束体系中的紫外光谱特性及应用
杜黎明,陈彩萍,李建华
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π电子受体四氯对苯醌(TCBQ)与电子供体氟罗沙星的荷移反应,结果表明,氟罗沙星与TCBQ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体系中能形成稳定的荷移反应络合物,使其吸光度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氟罗沙星简单、快速、准确和灵敏的分析方法。氟罗沙星浓度在0. 6~24 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r= 0.999 3。荷移络合物在326 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104 L·mol-1·cm-1。本方法用于片剂中氟罗沙星含量的测定, 其回收率为99.3%~99.8%, 相对标准偏差为0.9%~2.3%。
2005 Vol. 25 (02): 277-279 [摘要] ( 1645 ) PDF (363 KB)  ( 385 )
280 ICP-AES法测定六氟磷酸锂中21种杂质元素
方奕文,郝志峰,宋一兵,孙长勇,余 坚,余 林
在干燥气氛中准确称取1 g(精确至0.000 1 g)的LiPF6样品,并用适量的碳酸二甲酯(DMC)进行溶解,再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用ICP-AES仪测定样品溶液中铍、铜、铅、钙、锆、钴、镁、钒、钛、钼、镍、锰、锶、锌、钾、铝、钡、镉、铁、铬、钠等21种杂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1种元素的检出限在0.106~7.290 ng·mL-1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3.3%~102.1%,11次测定的RSD小于3.56%。方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方法已用于LiPF6生产厂家的产品分析,完全满足要求。
2005 Vol. 25 (02): 280-282 [摘要] ( 1471 ) PDF (322 KB)  ( 387 )
283 发射光谱法测定乳浊料中的锆和铪
李慧芝,杨春霞,翟殿棠
研究了用碳粉和二氧化钛作缓冲剂同时测定乳浊料中的锆和铪的发射光谱法,选择钛作内标线,不需分离、不需化学处理,直接压样于杯形的石墨电极中,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对测定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测定锆和铪的新方法。锆和铪的分析线分别为327.3和286.6 nm,内标线选择为钛的308.8 nm线,锆和铪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和0~0.25%。锆和铪的检测限分别为0.001%和0.010%,其回收率为96.67%~105.0%,当n=9时,锆的RSD为3.61%;铪的RSD为4.82%;用于样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005 Vol. 25 (02): 283-285 [摘要] ( 558 ) PDF (332 KB)  ( 341 )
286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不同形态的汞
杨莉丽1,李 娜2,张德强3*,高丽荣2,康海彦2
建立了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草药复方方剂原生药、残渣、悬浮态、可溶态的无机汞和有机汞的方法。研究了仪器的工作条件、试剂浓度、增感剂对汞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及有机汞的氧化条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汞测定的干扰和消除方法,利用本方法成功地对万氏牛黄清心方剂中的汞进行了形态分析。方法检出限为7.6 ng·L-1,RSD为1.56%~3.28%,回收率为90.3%~110.3%。
2005 Vol. 25 (02): 286-289 [摘要] ( 1586 ) PDF (463 KB)  ( 396 )
290 壳聚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
孙建民,徐 鹏,韩雪涛,孙汉文
研究了天然高分子吸附剂-壳聚糖对银离子的吸附行为以及在不同pH值、干扰离子存在时对壳聚糖吸附银离子的影响,通过选择最佳吸附条件,建立了壳聚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的方法。当溶液pH 6.0、流速为1 mL·min-1时,吸附率最高,达96.7%,静态饱和吸附量为97.8 mg·g-1。用1 mol·L-1 H2SO4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最好。壳聚糖不吸附K+,Na+,Ca2+,Mg2+,Mn2+,富集时可与被测银离子分离,不干扰测定。100 mg·mL-1的Al3+,Cr3+,80 mg·mL-1的Ni2+,Cu2+,Pb2+,Zn2+虽然可被壳聚糖吸附, 但不干扰测定。用此方法对实验室含银(1.83 μg·mL-1)废水中的Ag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4.3%。
2005 Vol. 25 (02): 290-292 [摘要] ( 197 ) PDF (308 KB)  ( 355 )
29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剑花中的8种微量元素
王新平
比较了干灰化法和湿法处理样品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剑花中Cu,Mn,Fe,Zn,Ni,Co,Cd和Pb八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用HNO3-HClO4(5∶1)混酸作消化液处理样品,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剑花中各元素间相互不干扰,可在一份样品液中进行8种元素的分别测定;剑花中含有较丰富的Fe,Mn和Zn,以及Cu和Ni,未检出Co和Cd,但检出了有毒金属Pb。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0.086 μg·mL-1,RSD≤8.37%(n=8),加标回收率79.69%~118.6%。
2005 Vol. 25 (02): 293-295 [摘要] ( 1449 ) PDF (333 KB)  ( 368 )
296 食用花卉中可溶性锌无机态、有机态分离与分析
彭珊珊,黄国清
采用0.45 μm微孔滤膜、XAD-2大孔网状树脂将3种常见食用花卉菊花、金银花、芙蓉花的水煎液中锌的形态分为无机态与有机态,得出了分离无机态与有机态的最佳操作条件:上柱液pH 3.0,上柱液流速5.0 mL·min-1,无机淋洗液流速为5.0 mL·min-1,淋洗液为1.0% HNO3。Zn有机态洗脱剂丙酮的流速水平为6.0 mL·min-1,丙酮用量30 mL。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花卉中锌的总量、可溶有机态和无机态的含量。结果表明花卉中Zn的总量与形态分布有一定相关性,可溶性Zn无机态分布为64%~68%,有机态分布为32%~36%;另外,花卉品种不同,对补充无机态Zn的效果不同,但对补充有机态Zn效果相近,这为食用花卉作为第三代功能食品基料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5 Vol. 25 (02): 296-298 [摘要] ( 391 ) PDF (406 KB)  ( 359 )
299 原子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禄丰恐龙化石与围岩特征
杨 群1,王怡林1,李朝真2,袁 波3
迄今为止,禄丰老长箐是世界挖掘恐龙化石较多、涵盖时间最长(含有早、中两个侏罗纪的化石)的地区。老长箐恐龙化石的发掘,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验基地。文章首次对该地区3个不同层位的恐龙化石及其围岩的成分和结构做了初步分析。首先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现化石及土样中的含钙量均较高(>5%);但硅元素的含量则差别较大,在化石中的含硅量较低(3%~8%),围岩中的含硅量较高(>10%);化石中的含磷量也较高。X射线能谱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化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66%), 其次是SiO2(17%);围岩中的主要成分是SiO2(>80%),其次是CaCO3(12%)。此外还发现,化石和围岩的最大区别是,化石中含有氟磷酸钙,而围岩中没有该成分。这一点可以作为鉴别伪化石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为化石的鉴别、为人类研究禄丰老长箐恐龙的生态和演化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2005 Vol. 25 (02): 299-301 [摘要] ( 2028 ) PDF (354 KB)  ( 365 )
302 对电泳液中颜料粒子运动性能的研究
张延芬,滕 枫*,徐 征,段晓霞,梁春军,邴秀华
详细介绍了胶体悬浮液作为一种显示用电泳液时的电学性能,分析了电泳颗粒的运动特征;针对目前有些文献中提到的介电泳现象以及利用介电泳现象制成的无源矩阵驱动方式,从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介电泳现象在理论上确实存在,但是绝大多数的电泳液在显示时介电泳现象都很微弱,很难实现廉价、大面积的无源矩阵驱动;最后以一种电泳液为例测试了其反射谱,从实验角度验证了此结论, 并给出了最佳的驱动参数。
2005 Vol. 25 (02): 302-306 [摘要] ( 1365 ) PDF (609 KB)  ( 339 )
307 基于完全波形的反射和吸收特征的非线性光谱相似性度量与检索——非线性光谱角制图
唐 宏,方 涛,施鹏飞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谱相似性度量方法,即非线性光谱角制图。该方法一方面利用核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实现非线性变换和去除波段间的强相关性;另一方面,在变换空间中合并光谱的反射特征和吸收特征。最后,用光谱角制图方法对合并后的反射和吸收特征向量进行相似性度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光谱相似性度量和检索中是有效的。
2005 Vol. 25 (02): 307-310 [摘要] ( 1054 ) PDF (361 KB)  ( 344 )
311 用消除夹带溶胀的新液膜法测定汞
于惠芬,徐琳琳,丁 鹏
夹带溶胀分为包裹溶胀和再液化溶胀,消除液膜操作中的夹带溶胀对液膜的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油膜和水膜的寿命出发,讨论了夹带溶胀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不论何种表面活性剂,油膜寿命均比水膜寿命高出20~88倍,把油滴分散到水中,上浮聚集后不发生乳化;把乳状液滴分散到水中,上浮聚集后不发生溶胀。这样本法的溶胀率大大低于搅拌池操作法的溶胀率。作者用这种消除夹带溶胀的新液膜法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结合测定汞,方法的精密度为1.9%~2.3%,回收率为99.8%~101.1%,可富集测定ng·g-1级的汞。本方法已用于废水中汞的分析。
2005 Vol. 25 (02): 311-313 [摘要] ( 1460 ) PDF (305 KB)  ( 366 )
314 蒙成药哈日阿布日-16中多糖的组分和糖含量研究
赵玉英
介绍了提取哈日阿布日-16中水溶性多糖的方法,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该药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0.94%。用GC测定了哈日阿布日-16中水溶性多糖由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等组成。它们的摩尔比为:0.57∶6.67∶0.46∶6.61∶2.47∶4.80。
2005 Vol. 25 (02): 314-316 [摘要] ( 1313 ) PDF (417 KB)  ( 360 )
317 鸡精和味精中铅、镉含量的测定
石 敏1,郝爱国1,朱丽遵2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鸡精和味精中污染元素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鸡精和味精所含铅、镉的量不同。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测定的线性范围为铅0.00~10.00 μg·mL-1,镉0.00~4.00 μg·mL-1。铅和镉的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5%和4.26%,并进行了回收实验,回收率铅在96.7%~102.1%,镉在91.9%~107.6%之间。
2005 Vol. 25 (02): 317-318 [摘要] ( 1039 ) PDF (221 KB)  ( 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