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探针四苯基-1,3-丁二烯在四环素检测上的应用
王瑞1, 郑露莹1, 胡博1, 张新宇2, 赵思思1,*, 张航1,*
1.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2.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仿生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55
*通讯作者 e-mail: zhaoss0905@163.com; zhangh1711@163.com

作者简介: 王 瑞, 女, 2002年生,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 e-mail: wangrui6370@163.com

摘要

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 成本低等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然而, 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其在人体内或食物中的积累, 造成公共卫生问题, 如引起耳毒性、 肾毒性、 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性。 因此, 选取具有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制备简单、 快速、 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等优点的荧光检测技术, 对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荧光技术在检测抗生素方面的应用, 选取具有AIE效应的典型代表四苯基-1,3-丁二烯(TPB), 其具有化学性能稳定、 发光性能好、 不受溶液条件限制等优点, 将其制成荧光探针用来探究TPB的光化学性质及抗生素对其猝灭效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TPB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65 nm, 最大发射波长为435 nm, TPB固体有很强的荧光特性; 在365 nm的激发波长下, TPB的量子产率为51.9%; 在水体积分数为80%时, TPB的荧光效果最佳; 荧光探针TPB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即四环素类抗生素对TPB高度猝灭, 满足荧光内滤效应的条件, 而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对TPB猝灭效果不佳; 体系荧光强度随着盐酸四环素浓度增加而降低, 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线性回归方程为 y=-1.338 x+984.20, 检出限为0.042 7 mmol·L-1; 在pH≤7时, 猝灭效果较好; 加入盐酸四环素溶液后, 湖水、 海水、 牛奶体系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 可以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间接反映四环素类抗生素溶液浓度的变化。 通过抗生素猝灭TPB的探究, 在环境和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为人类治理食品和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荧光检测; 抗生素;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四苯基-1,3-丁二烯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志码:A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Probe Tetraphenyl-1,3-Butadiene in the Detection of Antibiotics
WANG Rui1, ZHENG Lu-ying1, HU Bo1, ZHANG Xin-yu2, ZHAO Si-si1,*, ZHANG Hang1,*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2. Center for Intelligent and Biomimetic Systems,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51805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
Abstract

Antibiotic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low cost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However,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may lead to their accumulation in the human body or food, caus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s such as ototoxicity, nephrotoxicity, allergic reactions,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elects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echniques with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good selectivity, simple preparation, fast speed, and practical sample detection, 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food safety and rational drug us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technology in detecting antibiotics, this article selects tetraphenyl-1,3-butadiene (TPB),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with AIE effect, which has advantages such as stable chemical properties, good 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and is not limited by solution conditions. It is made into a fluorescence probe to explore the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PB and the impact of antibiotics on its quenching effec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xcitation wavelength of TPB is 365 nm, and the maximum emission wavelength is 435 nm. TPB has strong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At an excitation wavelength of 365 nm, the quantum yield of TPB is 51.9%. When the water volume fraction is 80%, the fluorescence effect of TPB is the best. The fluorescent probe TPB has high selectivity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to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have a high quenching effect on TPB, which meets the condition of fluorescence internal filtering effect, while sulfonamides and quinolones have a poor quenching effect on TPB.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system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concentration, and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s y=-1.338 x+984.20,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0.042 7 mmol·L-1; When pH≤7, the quenching effect is better; After adding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solutio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lake water, sea water and milk system was significantly weakened, and the change of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ould indirectly reflect the chang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solu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quenching of TPB by antibiotics, and the detection of antibiotic residu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foo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human governance of residual antibiotics in the food and environment.

Keywor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ntibiotic;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Tetraphenyl-1,3-butadiene
引言

随着对国土安全、 环境监测和人道主义援助需求的不断增加, 用于快速检测抗生素的荧光检测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抗生素是复杂的分子, 能够抑制或者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恶性肿瘤, 并且能够缓解甚至消除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疾病[1]。 抗生素具有低成本和有效的药理学特性等特点。 基于化学或分子结构分类的抗生素包括β -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磺胺类、 糖肽类和恶唑烷酮类。 其中, 四环素类抗生素根据合成方法分为不同的世代。 通过生物合成得到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被称为第一代, 包括四环素、 金霉素、 土霉素和地美环素。 多西环素、 莱米环素、 甲氧环素、 米诺环素和罗利四环素等被认为是第二代抗生素, 因为它们是半合成的衍生物。 从全合成和半合成中获得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第三代, 如替加环素[2]。 由于抗生素不能被人体和动物完全吸收、 消化、 降解, 一部分会进入环境中。 而作为治疗人类传染病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大多数抗生素一样难以被消化吸收或降解, 现已经在水体[3]、 土壤[4]以及食品[5]等介质中检测到残留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残留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6], 需要发展更加快速、 简便的分析方法实现对环境和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 为人类治理食品和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提供参考。

抗生素的检测在环境保护、 临床诊断、 健康监测、 公共安全、 食品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7]。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 毛细管电泳等, 能够定性和定量检测抗生素。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昂贵/大型的设备、 专业的操作人员、 费时费力的程序, 限制了其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测的潜力[8]。 与传统检测手段不同, 荧光传感分析法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方法[9], 具有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制备简单、 快速、 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和可视化分析等特点[10]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11, 12, 13]是唐本忠院士于2001年提出的一个科学概念, 是指一类在溶液中不发光或者发光微弱而聚集后发光显著增强的现象[14]。 许多具有螺旋桨状结构的发光分子显示出明显的AIE效应。 该类荧光染料具有荧光性质稳定、 发光性能好的特点[15],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选用具有AIE效应的荧光染料四苯基-1, 3-丁二烯(1, 1, 4, 4-Tetraphenyl-1, 3-butadiene, TPB), 将其制成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 探究溶剂、 pH、 浓度等环境条件对抗生素猝灭TPB的程度的影响, 得出荧光强度与盐酸四环素浓度的相关性以及TPB分子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选择性, 其作为荧光探针检测金属离子已有相关研究[16, 17], 但将其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报道较少。 基于荧光检测技术建立更多抗生素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手段, 对食品安全、 水体安全等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本论文所涉及的药品均为市售, 四苯基-1, 3-丁二烯(TPB)化学结构如图1, 试剂信息如表1所示。

图1 TPB的化学结构Fig.1 Chemical structure of TPB

表1 试剂信息表 Table1 Reagent information table
1.2 设备与仪器

F-7100荧光光谱仪(日本, 日立)、 UH-5300紫外光谱仪(日本, 日立)、 ZF-1紫外分析仪(中国, 杭州齐威)、 Cary E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 Varian)、 BAS124S电子天平(德国, 赛多利斯)、 滨松量子产率设备(日本, 滨松)。

1.3 溶液的配制方法

1.3.1 TPB储备液的配制

称量0.0018 g固体TPB于10 mL离心管, 加入四氢呋喃(THF)至10 mL, 最终配制成5.0× 10-4 mol· L-1的TPB储备液。

1.3.2 抗生素溶液的配制

称取一定质量的抗生素(图2), 具体用量见表2, 向研磨样品中加入四氢呋喃至10 mL, 最终配制成10 mmol· L-1的悬浮液, 用于荧光传感实验。

图2 抗生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Fig.2 Chemical structure of antibiotics

表2 抗生素种类及质量 Table 2 Types and quality of antibiotics

1.3.3 水体积分数80%的抗生素混合溶液的配制

用移液枪移取0.30 mL的TPB储备液、 0.30 mL抗生素溶液、 2.40 mL蒸馏水于5.0 mL离心管中, 上下翻转混匀, 制成H2O体积分数为80%的H2O-THF溶液, TPB溶液的最终浓度为5.0× 10-5 mol· L-1, 抗生素溶液最终浓度为1 mmol· L-1

2 结果与讨论
2.1 TPB固体的荧光表征及光化学性质

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固体TPB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 测试结果见图3, TPB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65 nm, 最大发射波长为435 nm。

图3 TPB的固体荧光发射光谱Fig.3 Solid state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um of TPB

取一定量的TPB固体粉末分别在日光和365 nm紫外灯下照射并观察, 现象如图3插图所示, 发现TPB固体有很强的荧光特性。

另取一定量试样, 采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测试固体TPB的荧光量子产率, 结果发现, 在365 nm的激发波长下, TPB的量子产率为51.9%。

2.2 TPB在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强度

TPB固体具有很强的荧光特性, 为探究不同溶剂比对TPB荧光的影响, 按表3的含量配制了不同水体积分数的混合溶液。 调节激发波长为365 nm, 扫描范围385~600 nm, 进行荧光测试并记录数据。 结果如图4所示, 在水体积分数小于70%时, 随着体系含水量的增加, 体系荧光强度略有增强, 在水体积分数大于70%时,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成为主导因素, 导致TPB溶液的荧光强度迅速增加, 且含水率越高, 荧光强度越强。 机理解释如下: 在TPB的THF溶液中加入少量水(fw≤ 50%), 其发射减弱由于典型的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效应。 TICT是由供电子和接受电子组成的有机分子中常见的光物理现象。 在极性环境下, 这些分子发生了分子内电子从给体到受体的快速转移, 分子内的D-A构象由共面结构转变为扭曲构象。 随着水含量的进一步增加(fw≥ 70%), TPB分子由于其疏水效应而形成纳米团聚体。 纳米团聚体中的疏水环境缓解了TICT效应, AIE效应成为主导因素。 即水溶液条件下, AIE分子处于聚集态, 彼此的牵制作用限制了分子内部的运动, 通过荧光辐射的方式散发能量, 产生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导致TPB混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加[18, 19]。 含水率越高, 荧光强度越大。

表3 样品组成表 Table 3 Sample composition

图4 不同溶剂比的荧光光谱Fig.4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different solvent ratios

将水体积分数为10%和80%的TPB溶液放于比色皿中, 在365 nm紫外灯下照射并观察, 现象如图4插图所示, 在水体积分数为80%条件下, 体系荧光强度较高, 荧光现象明显, 而在水体积分数为10%的条件下, 荧光强度较低, 荧光现象不明显。 实验结果直观表明体系荧光强度随着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2.3 探究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磺胺类抗生素对TPB的荧光猝灭程度

为研究四环素、 喹诺酮类、 磺胺类抗生素对TPB的荧光猝灭程度, 将不同种类抗生素包括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TC)、 盐酸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CTC)、 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OTC)、 强力霉素(Doxycycline, DOX)、 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SMM)、 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 SDM)、 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 SMZ)、 磺胺异恶唑(Sulfisoxazole, SIZ)、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 GAT)、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NOR)按上述方法配制成水体积分数均为80%, 浓度均为1 mmol· L-1的混合溶液, 振荡摇匀。 并配制一份H2O体积分数为80%的不含抗生素的溶液作为对照。 进行荧光测试并记录数据。 以上所有抗生素的探究过程均重复上述步骤。 结果如图5所示, 发现仅TPB存在下, 453 nm处有明显的荧光发射峰。 而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盐酸四环素、 盐酸金霉素、 土霉素、 强力霉素作用后, 453 nm处荧光发射峰消失, 荧光猝灭比超过90%, 而喹诺酮类抗生素和磺胺类抗生素作用后, 荧光强度略有降低。 由荧光光谱可见, 四环素类抗生素对TPB荧光的猝灭效果最佳。

图5 水体积分数为80%时, 相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加入后的荧光光谱Fig.5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antibiotic solution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added whe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water is 80%

图6为不同抗生素的紫外-可见吸收漫反射光谱, 因同一种类抗生素光谱相近, 以盐酸四环素、 磺胺二甲氧嘧啶、 诺氟沙星为例。 可以看出, 在250~400 nm范围内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收光谱和TPB的荧光激发光谱(见图3)有相当程度的光谱重叠, 并且比其他抗生素的重叠更多, 荧光强度明显降低, 满足荧光内滤效应(internal filtration effect, IFE)[20]的条件。 即当猝灭剂吸收光谱与荧光体的荧光光谱有重叠时, 处于激发单重态的荧光体激发分子的能量就可能转移到猝灭剂分子上, 或者猝灭剂吸收了荧光体发射的荧光, 使荧光猝灭, 而猝灭剂被激发, 这种猝灭俗称“ 内滤作用” 。 因此, 当四环素类抗生素溶液加入TPB溶液后, 吸收TPB的激发光能量, 导致体系同步荧光强度降低。

图6 不同种类抗生素紫外-可见吸收漫反射光谱Fig.6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of different antibiotics

2.4 标准曲线法测定盐酸四环素浓度

图7为盐酸四环素浓度对猝灭TPB程度的影响。 分别配制了20, 70, 280, 380和481 mg· L-1的盐酸四环素溶液, 按前述方法配制成水体积分数为70%的混合溶液, 盐酸四环素的终浓度为0.041 6, 0.145 5, 0.582 1, 0.790 0和1 mmol· L-1, 进行荧光测试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 随着盐酸四环素溶液浓度的增加, 体系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即荧光团的荧光发射强度随着分析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 荧光强度的变化能反映盐酸四环素溶液浓度的变化[15], 可用于定量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

图7 加入不同浓度盐酸四环素溶液后的荧光光谱图Fig.7 Fluorescence spectrum after adding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在水体积分数(fw=70%)的H2O-THF溶液中, 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四环素溶液处理探针TPB。 如图8所示, 最大荧光强度与盐酸四环素浓度在0.041 6~1 mmol· L-1范围内符合线性方程y=-1.338x+ 984.20, R2=0.997 7, 标准偏差S的计算公式如式(1)

S=(xi-x̅)2n-1(1)

图8 盐酸四环素溶液的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曲线Fig.8 Linear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solution

式(1)中, S为标准偏差, xi为第i个数据点, x̅为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 n为数据点的个数。 并通过检测限公式DOL=3S/k(S为标准偏差, k为直线斜率)计算检测限为0.042 7 mmol· L-1。 结果表明, TPB对盐酸四环素响应灵敏, 荧光强度与盐酸四环素溶液的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且盐酸四环素对TPB具有很好的猝灭作用。 可以建立一种较快速、 简单、 准确的荧光检测盐酸四环素含量的方法, 同时也为其他具有类似结构的抗生素的分析检测提供参考。

2.5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抗干扰性实验

为进一步验证TPB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选择性, 进行了抗干扰性实验验证, 在水体积分数为80%的条件下, 将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盐酸四环素、 盐酸金霉素和强力霉素, 与非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磺胺间甲氧嘧啶、 磺胺二甲氧嘧啶、 磺胺甲恶唑、 磺胺异恶唑、 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等量混合, 最终抗生素溶液浓度为1 mmol· L-1, 进行荧光检测, 测试结果如图9(a—c)所示, 发现非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荧光猝灭效应干扰较小, 即TPB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选择性较高, 抗干扰能力较强。

图9 (a) 盐酸四环素, (b) 盐酸金霉素, (c) 强力霉素, 与竞争抗生素共存时的荧光强度对比, (d) 不同pH条件下, 加入盐酸金霉素溶液后的荧光光谱Fig.9 (a)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b) Chlor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c) Doxycycline, comparison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oexisting with competitive antibiotics, (d) Fluorescence spectra after adding Chlor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H

在探究出四环素类抗生素对TPB溶液产生猝灭效应后, 进一步探究pH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猝灭TPB的影响, 以盐酸金霉素为例, 在水体积分数为80%的条件下, 用1 mol· L-1盐酸和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的1 M氢氧化钠溶液进行pH值的调节, 最终配制pH为1、 2、 3、 7、 11、 12的盐酸金霉素溶液, 进行荧光测试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 如图9(d)所示, 盐酸金霉素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对TPB的荧光猝灭效果不佳, 而在pH≤ 7的条件下, 盐酸金霉素对TPB高度猝灭。

分析pH对盐酸金霉素猝灭TPB的影响原因: CTC在D环的10位上有一个氯原子, 反应活性受到氯(R1)取代CTC的影响。 这些取代可以直接改变分子上反应位点的酸碱度, 引起空间位阻, 或增强或削弱四环素类抗生素中存在的交叉共轭体系[21]。 也有可能是pH值的变化引起了结构构象的变化, 产生了反应中心的空间位阻[22], 从而导致碱性条件下, 盐酸金霉素对固体TPB的猝灭效果较差, 而在pH≤ 7的条件下, 盐酸金霉素对TPB高度猝灭。

2.6 实际样品检测

应用荧光检测技术, 进行湖水、 海水及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定量检测。 首先分别取一定量湖水和海水, 过滤除去水中悬浮物, 再用滤膜过滤, 另取5.00 mL的牛奶, 加入1.00 mL 乙腈、 4.00 mL Tris-HCl缓冲溶液(pH 3)、 1.00 mL 100%(w/v)三氯乙酸溶液, 涡旋振荡10 min, 用醋酸纤维滤膜过滤。 然后进行溶液的配制: 向离心管中加入0.30 mL TPB储备液, 0.30 mL 盐酸四环素溶液, 2.40 mL处理后的湖水, 配制成水体积分数为80%, TPB溶液的最终浓度为5.0× 10-5 mol· L-1, 抗生素溶液最终浓度为1 mmol· L-1的混合溶液, 盐酸四环素的海水、 牛奶混合溶液配制过程同上。 测试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结果如图10。 加入盐酸四环素溶液后, 湖水、 海水、 牛奶体系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 且可以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间接反映四环素类抗生素溶液浓度的变化。 因此, 将TPB制作成荧光探针可以实现湖水、 海水和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定量检测。

图10 海水、 湖水、 牛奶与对照组的荧光光谱图Fig.10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seawater, lake water, milk and control group

与其他方法及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 具体如表4, 表5

表4 本实验与其他方法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between this experiment and other methods
表5 本实验进行的实际样品检测与其他方法对比 Table 5 The actual samples tested in this experiment were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3 结论

对TPB固体进行了固体荧光特征和光化学性质探究, 以及不同种类抗生素猝灭TPB的程度等研究, 结论如下:

(1)TPB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65 nm, 最大发射波长为435 nm。 TPB固体有很强的荧光特性。 在365 nm的激发波长下, TPB的量子产率为51.9%。

(2)体系荧光强度随着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TPB是AIE活跃的。 在水体积分数(fw=80%)时, 荧光强度最佳。 在此条件下, 四环素类抗生素对TPB高度猝灭, 而非四环素类抗生素荧光强度略有下降, 即探针TPB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表现出高选择性。

(3)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盐酸四环素荧光强度与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线性回归方程为y=-1.338x+984.20, R2=0.997 7, 检出限为0.042 7 mmol· L-1; 在pH≤ 7时, 四环素类抗生素荧光猝灭效果较好; TPB的抗干扰能力强, 非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的荧光猝灭效应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 Liu P, Zhang Y, Zhang Z Y, et al. Genes, 2023, 14: 1423. [本文引用:1]
[2] Rusu A, Buta E L. Pharmaceutics, 2021, 13(12): 2085. [本文引用:1]
[3] Alnassrallah M N, Alzoman N Z, Almomen A. Scientific Reports, 2022, 12(1): 14502. [本文引用:1]
[4] Xu L S, Wang W Z, Deng J B, et al.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23, 45: 7. [本文引用:1]
[5] Liu L, Chen Q, Lv J, et al. Inorganic Chemistry, 2022, 61(20): 8015. [本文引用:1]
[6] Cui M L, Lin Z X, Xie Q F, et al. Food Chemistry, 2023, 412: 135554. [本文引用:1]
[7] Zhang S, Liu D, Wang G. Molecules, 2022, 27(8): 2586. [本文引用:1]
[8] Liang J F, Peng C, Li P Y, et al. Bioinorganic 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 2023, 5: 100821. [本文引用:1]
[9] YUE Xiao-yue, LI Yan, ZHOU Zi-jun, et al(岳晓月, 李妍, 周子君, ).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轻工学报), 2022, 37(4): 41. [本文引用:1]
[10] Zhou Y, Mahapatra C, Chen H, et al. Current Opinion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0, 13: 16. [本文引用:1]
[11] Yang J, Fang M, Li Z. Aggregate, 2020, 1(1): 6. [本文引用:1]
[12] Jie M S, Lan S K, Lu C R, et al. 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2023, 17: 3173. [本文引用:1]
[13] Chowdhury P, Banerjee A, Saha B, et al.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2022, 8(10): 4207. [本文引用:1]
[14] HAN Peng-bo, XU He, AN Zhong-fu, et al(韩鹏博, 徐赫, 安众福, ). Progress in Chemistry(化学进展), 2022, 34(1): 1. [本文引用:1]
[15] ZHAO Si-si, ZHANG Xin-yu, QU Hong-yu, et al(赵思思, 张新宇, 曲宏宇, ).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2, 39(5): 148. [本文引用:2]
[16] Lin X, Wang X L, Li R F, et al. ACS Omega, 2022, 7(13): 10994. [本文引用:1]
[17] Yuan B, Wang D X, Zhu L N, et al. Chemistry Science, 2019, 10(15): 4220. [本文引用:1]
[18] Pan X, Lu Y J, Zhou W X, et 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2023, 70(3): 737. [本文引用:1]
[19] Qin W, Alifu N, Lam J W Y,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20, 32(23): 2000364. [本文引用:1]
[20] Panigrahi S K, Mishra A K.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C: Photochemistry Reviews, 2019, 41: 100318. [本文引用:1]
[21] Loftin K A, Adams C D, Meyer M T, et 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08, 37(2): 378. [本文引用:1]
[22] Mayr H, Ofial A R.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5, 77(11): 1807. [本文引用:1]
[23] LI Na, LI Zhuo-ran, LIU Cong, et al(李娜, 李卓然, 刘聪, ).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应用化工), 2015, 44(3): 580. [本文引用:1]
[24] TANG Kun(唐琨). 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天津科技), 2017, 44(7): 56. [本文引用:1]
[25] FU Hao, LI Xue-bing, WANG Jun(付浩, 李雪冰, 汪隽, 等). China Water & Wastewater(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17): 64. [本文引用:1]
[26] LUO Kan, SUN Run-tai, SUN Xiao-hong(罗侃, 孙润泰, 孙晓红, 等).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9): 1077. [本文引用:1]
[27] CHENG Jia-xing, ZHAO Qi-yue, LI Ling-jun, et al(程家兴, 赵起越, 李令军, ).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分析测试学报), 2018, 37(3): 275. [本文引用:1]
[28] SUN Hui-jing, LI Pei-wen, ZHANG Bei-bei, et al(孙慧婧, 李佩纹, 张蓓蓓, ).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色谱), 2022, 40(4): 33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