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的宝石学和光谱学研究
顾一露1,2, 裴景成1,2,*, 张誉慧1,2, 尹希严1,2, 余敏达1,2, 赖潇静1,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武汉 430074
2.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通讯作者 e-mail: peijc@cug.edu.cn

作者简介: 顾一露, 女, 1999年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 e-mail: 20171001764@cug.edu.cn

摘要

墨西哥Durango地区是宝石级氟磷灰石最丰富的产地之一, 对该地磷灰石的研究集中于地质年代学和矿物学标准, 宝石学和光谱学资料较少。 作为一种发光材料, 早期学者主要利用激光诱导的光致发光光谱对未知产地的磷灰石进行研究, 缺乏三维荧光光谱的研究。 采用基础的宝石学测试、 LA-ICP-MS化学成分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以及三维荧光光谱测试, 系统性地对收集到的9颗墨西哥Durango磷灰石进行宝石学和谱学研究, 旨在丰富墨西哥磷灰石的光谱学研究数据, 并为产地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墨西哥磷灰石中稀土元素丰富, 含量较高的La、 Ce、 Pr、 Nd和Sm元素, 平均含量分别达3 956、 5 430、 472、 1 596和213 μg·g-1, 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 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点, δEu平均值为0.29, 负Eu异常显著, Ca/P摩尔比接近岩浆磷灰石的标准值1.68, 为岩浆作用的产物, 且形成岩浆处于中等还原状态。 红外吸收光谱指纹区606和575 cm-1吸收峰强度随方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能为晶体定向提供依据, 官能团区显示3 482、 3 538和3 556 cm-1结构水相关的吸收峰。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中, 由Nd3+导致的528 nm的单峰和578 和585 nm的双峰共同造成了黄绿区明显的透过窗, 推测黄绿色体色由Nd3+造成; 紫外光区298 nm的吸收峰是造成可见光紫区吸收边的原因, 推测由Ce3+导致。 三维荧光光谱最强荧光峰( λex300 nm/ λem356 nm)由Ce3+的电子跃迁造成, 红光区603和647 nm的发射峰由Pr3+和Sm3+的电子跃迁造成, 与紫外灯下观察到的暗红色荧光现象相对应, 推测暗红色荧光由Pr3+和Sm3+造成。 该研究中系统的光谱学特征丰富了墨西哥产地磷灰石的谱学数据, 并为产地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墨西哥; 磷灰石; 稀土元素; UV-Vis-NIR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中图分类号:P578.92 文献标志码:A
Gemological and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Yellowish Green Apatite From Mexico
GU Yi-lu1,2, PEI Jing-cheng1,2,*, ZHANG Yu-hui1,2, YIN Xi-yan1,2, YU Min-da1,2, LAI Xiao-jing1,2
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China
2. Hubei Gems and Jewel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Wuhan 43007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Durango City, Mexico, is one of the richest sources of gem-quality fluorapatite. In previous studies, Mexican apatite was mainly used as a reference material for geochronology and mineralogy, with few gemological and spectroscopic materials. As a kind of natural luminescent material, early scholars mainly used laser-induce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to study apatite from unknown origin, but lacked 3D fluorescence spectra. In this paper, nine apatite samples from Durango City, Mexico,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by using basic gemological tests, LA-ICP-MS chemical analysis, FTIR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UV-Vis-NI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3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iming to enrich thedata of spectrum of Mexican apatite and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or origin determination. Chemical research shows apatite is rich in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with high contents of La, Ce, Pr, Nd, and Sm, with average contents of 3 956, 5 430, 472, 1 596, and 213 μg·g-1, respectively,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vious enrichment of light REE and deficit of heavy REE. The average value of δEu is 0.29, with significant Eu negative anomaly, and the Ca/P molar ratio is close to the standard value of 1.68 of magmatic apatite, which indicate that Mexican apatite is the product of magmatism and the forming magma is in a moderately reductive state. FTIR spectroscopy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of the absorption peaks at 606 and 575 cm-1 in the fingerprint region has obvious directionalregularity,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crystal orientation. The functional group region shows absorption peaks of 3 482, 3 538, and 3 556 cm-1 of structure water. In the UV-Vis-NIR absorption spectrum, the single peak at 528 nm and the double peaks at 578 and 585 nm caused by Nd3+ generate the obvious transmission window in the yellow-green region. Therefore, it is speculated that Nd3+ causes the yellow-green color of apatite. In the UV region, the absorption peak at 298 n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bsorption edge in the visible violet region, presumably caused by Ce3+. Studies on the 3D fluorescence spectrum showthe strongest fluorescence peak ( λex300 nm/ λem356 nm), caused by the electron leap of Ce3+. In addition, the emission peaks at 603 and 647 nm in the red region are caused by the electron leap of Pr3+ and Sm3+, corresponding to the dark red fluorescence phenomenon observed under the UV lamp. Therefore, the dark red fluorescence is presumed to be caused by Pr3+ and Sm3+. The systematic spectroscopic features in this study enrich the spectroscopic data of apatite of Mexico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origin determination.

Keyword: Mexico; Apatite; REE; UV-Vis-NIR spectrum; 3D fluorescence spectrum
引言

磷灰石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磷酸盐矿物, 以不同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各种地质环境中, 除了宝石级品种外, 磷灰石常以副矿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岩石类型中, 或以包裹体形式存在于多种宝石品种中。 磷灰石的化学组成为A10(MO4)6X2, A位置上主要为Ca元素, 通常被Sr、 Ba、 Mn、 稀土元素(REE)等所替代, M位置上主要为P元素, 通常会被Mn、 Si、 S、 As或V所替代, X位置上为附加阴离子F-、 OH-、 Cl-。 根据附加阴离子的种类, 可以将磷灰石分为氟磷灰石、 羟磷灰石、 氯磷灰石, 大多数宝石级磷灰石属于氟磷灰石[1]

世界范围内的磷灰石产地众多, 在巴西、 马达加斯加、 墨西哥、 摩洛哥、 斯洛伐克、 伊朗等均可发现宝石级的磷灰石。 其中, 墨西哥Durango地区的Cerro de Mercado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氧化铁磷灰石(IOA)矿床, 是宝石级氟磷灰石最丰富的产地之一。 该矿区磷灰石作为假象赤铁矿的伴生矿物, 产出于假象赤铁矿床的开放空腔中, 为局部岩浆作用的产物, 长度可达厘米级[2, 3], 晶型完好, 常常被人们作为矿物标本收藏。 在目前的研究中, 墨西哥Durango地区的磷灰石主要用来作为地质年代学和矿物学标准[3, 4], 关于宝石学和谱学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 仅从光谱上进行了基础表征[5]。 磷灰石作为一种天然的发光材料, 早期对天然磷灰石和合成磷灰石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资料较多, 采用的研究技术主要是激光诱导的光致发光光谱[6, 7], 还未涉及三维荧光光谱仪的使用。

本文对收集到的9颗墨西哥Durango磷灰石进行了基础的宝石学测试、 化学成分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以及三维荧光光谱测试, 结合化学成分特征和光谱学特征, 对墨西哥磷灰石的颜色成因、 荧光现象进行讨论, 旨在丰富墨西哥磷灰石的宝石学和光谱学研究数据, 并为产地鉴别提供系统性的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实验样品为产自墨西哥Durango地区的9颗黄绿色磷灰石, 包括5颗原石样品(编号为Ap-1— Ap-5)和4颗切磨出的刻面型样品(编号为Ap-6— Ap-9), 其中原石样品具有典型的六方晶系晶体形态, 由两组六方柱和一组六方双锥单形聚合而成, 如图1所示。

图1 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样品Fig.1 Yellowish green apatite samples from Mexico

1.2 测试方法

采用的常规宝石学测试手段、 红外吸收光谱、 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测试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完成, LA-ICP-MS成分测试在武汉上谱分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 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LA-ICP-MS成分测试分析采用的等离子体质谱仪为Agilent 7900, 激光剥蚀系统为GeoLas HD, 载气为氦气, 激光能量80 mJ, 频率5 Hz, 激光束斑直径44 μ m。 采用多外标无内标法分析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校正标准样品为NIST 610、 BHVO-2G、 BIR-1G、 BCR-2G。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采用Bruker-Vertex 80光谱仪测定, 采用反射法和透射法分别进行测试。 反射法的扫描范围为2 000~400 cm-1, 透射法的扫描范围为4 000~2 000 cm-1, 分辨率为4 cm-1, 扫描次数为32次, 测试温度为标准室温25 ℃。

拉曼光谱采用Bruker-R200L型光谱仪测试, 采用的激光光源波长为532 nm, 测试范围为100~1 300 cm-1, 累计次数2次, 每次采集时间10 s, 分辨率为4 cm-1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测试时, 将样品沿C轴方向切磨成5 mm× 5 mm× 2 mm的薄片, 分别采用∥C轴和⊥C轴的偏振光对样品进行测试。 测试仪器型号为Jasco MSV-5200, 测试方法为透射法, 测试范围200~800 nm, 扫描速度为1 000 nm· min-1, 分辨率为0.5 nm, 测试光圈为5 nm。 由于样品对紫外光的透过率较差, 难以检测到紫外区的吸收峰。 为解决这一问题, 将薄片磨至1 mm厚度, 并将光圈大小调至10 nm,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200~400 nm紫外光区的测试。

荧光光谱仪的仪器型号为Jasco的FP-8500型, 氙灯光源, Emission模式。 激发波长范围为200~600 nm, 发射波长范围为250~700 nm。 由于550~700 nm波段的发射峰强度较弱, 实验中通过增大电压进行测试。 第一波段, 激发波长范围为200~350 nm, PMT电压为400 V; 第二波段, 激发波长范围为350~600 nm, PMT电压为750 V。 激发波长数据间隔为2 nm, 带宽为5 nm; 发射波长数据间隔为1 nm, 带宽为2.5 nm。 扫描速度为1 000 nm· min-1

2 结果与讨论
2.1 常规宝石学测试

墨西哥磷灰石样品为黄绿色, 透明, 玻璃光泽, 折射率在1.630~1.638之间, 双折射率为0.004~0.006, 一轴晶负光性, 偏光镜下四明四暗, 相对密度为3.20~3.35, 具弱多色性, 棱镜式分光镜显示橙黄区2条吸收线。 采用波长为369 nm的紫外灯手电筒进行观察, 发现样品具暗红色荧光, 如图2所示。 在宝石显微镜下, 可见沿C轴定向排列的短柱状气液两相和长管状流体包裹体、 八面体黑色矿物包裹体以及沿裂隙分布的褐黄色矿物包裹体。

图2 样品在波长为369 nm的紫外灯下的发光Fig.2 Fluorescence under a UV flashlight at a wavelength of 369 nm

2.2 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LA-ICP-MS对4颗磷灰石样品的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 结果如表1表2所示。 墨西哥磷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O和P2O5, 平均含量分别为55.0 wt%和42.9 wt%, 还含有Si、 Na、 Fe、 Mn、 V以及丰富的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中, 轻稀土元素为La, Ce, Pr, Nd, Sm和Eu, 其中La、 Ce、 Pr和Nd含量较高, 平均含量分别为3 956、 5 430、 472和1 596 μ g· g-1; 重稀土元素有Gd, Tb, Dy, Ho, Er, Tm, Yb, Lu和Y, 含量较低, 仅Gd和Dy达到100 μ g· g-1以上, 其余元素均低于100 μ g· g-1。 通过对稀土元素配分计算, LREE=10 697.7~12 121.5 μ g· g-1, 平均为11 686.4 μ g· g-1, HREE=446.3~543.2 μ g· g-1, 平均为508.6 μ g· g-1, 呈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 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分布特点, 且δ Eu平均值为0.29, 负Eu异常显著, δ Ce平均值为0.81, 具轻微Ce异常。 与最新研究中斯洛伐克、 马达加斯加和摩洛哥磷灰石的成分数据进行对比, 发现各产地稀土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斯洛伐克的羟基磷灰石中稀土含量最少, REE仅达到1 650~1 738 ppm[8], 马达加斯加和摩洛哥磷灰石 REE分别可达10 225、 6 544 ppm[9, 10]; 墨西哥磷灰石负Eu异常较马达加斯加(0.62~0.66)和摩洛哥(0.53~0.59)显著, 而几个产地中, 斯洛伐克磷灰石的负Eu异常最为显著, δEu为0.082~0.088。

表1 墨西哥磷灰石的化学成分特征(wt%)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patite from Mexico (wt%)
表2 墨西哥磷灰石的稀土元素含量(μ g· g-1) Table 2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of apatite from Mexico (μ g· g-1)

通过参考利用磷灰石作为副矿物来研究成矿岩体的成因方面的资料, 发现磷灰石中Ca和P的摩尔比能够反映其地质成因, 其中岩浆型磷灰石的Ca/P的标准值为1.67[11],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发现Ca/P的摩尔比介于1.614~1.661之间, 与标准值1.67接近, 说明墨西哥磷灰石是岩浆作用形成的, 这与墨西哥Durango磷灰石产地介绍中的描述相吻合[2, 3, 4]。 另外, δ Eu和δ Ce的比值能够准确反映岩浆的氧化还原状态[12], 通过计算发现墨西哥磷灰石的形成岩浆处于中等还原状态。

2.3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采用反射法和直接透射法对墨西哥磷灰石样品进行测试, 为探讨不同方向上红外光谱的差异, 采用反射法对5颗磷灰石原石样品的C轴方向和垂直C轴方向分别进行测试, 由于Ap-2样品沿C轴方向测试信号较弱, 未展示其谱线。 由图3可知, 谱峰位于467、 575、 604、 962、 1 056和1 103 cm-1, 主要与[PO4]3-有关。 其中962 cm-1归属于[PO4]3-的对称伸缩振动峰V1, 467 cm-1归属于[PO4]3-的弯曲振动峰V2, 1 056和1 103 cm-1归属于[PO4]3-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峰V3, 575和604 cm-1属于[PO4]3-的弯曲振动峰V4[13]。 在570~610 cm-1范围内, 两测试方向的谱峰强度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垂直C轴方向测试的锐谱峰为575 cm-1, 沿C轴方向测试的锐谱峰为604 cm-1。 两方向锐谱峰的差异, 可能是由于[PO4]3-在晶格中的占位的方向性差异造成的, 此差异可作为磷灰石样品定向的依据。 官能团区显示3 482、 3 538和3 556 cm-1处的吸收峰[图3(d)], 均为OH-的伸缩振动峰VOH[13], 以3 482和3 556 cm-1峰位为主, 表明墨西哥磷灰石中含有结构水。

图3 墨西哥磷灰石的红外光谱
(a): 指纹区400~1 500 cm-1(⊥C); (b): 指纹区400~1 500 cm-1(∥C); (c): 两方向对比图; (d): 官能团区3 000~4 000 cm-1
Fig.3 Infrared spectra of apatite from Mexico
(a): Fingerprint region 400~1 500 cm-1 (⊥C); (b): Fingerprint region 400~1 500 cm-1 (∥C); (c): Comparison spectra oriented to ⊥C and ∥C; (d): Functional group region 3 000~4 000 cm-1

2.4 拉曼光谱分析

实验样品的拉曼光谱显示427、 590、 605、 965、 1 049和1 078 cm-1主要特征峰, 与RRUFF数据库中编号R040098的墨西哥Durango地区Cerro de Mercado矿磷灰石的拉曼特征峰基本一致, 如图4。 965 cm-1为 [PO4]3-的对称伸缩振动峰V1, 426 cm-1属于 [PO4]3-的对称弯曲振动峰V2, 1 049 cm-1属于非对称伸缩振动峰V3, 590和605 cm-1属于弯曲振动峰V4; 1 078 cm-1属于[CO3]2-的V1模式[10, 13]。 [CO3]2-的拉曼位移说明磷灰石晶格中存在[CO3]2-代替 [PO4]3-的现象。

图4 墨西哥磷灰石的拉曼光谱Fig.4 Raman spectrum of apatite from Mexico

2.5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墨西哥磷灰石样品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具528、 578、 585、 735、 748和803 nm处的吸收峰, 528 nm的单峰和578、 585 nm的双峰共同造成了黄绿区535~565 nm左右明显的透过窗, 这一透过窗是造成磷灰石黄绿色的原因[5]。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528、 578、 585、 735、 748和803 nm吸收峰均是由稀土元素Nd3+的电子轨道跃迁导致的, 所对应Nd3+的能级归属分别为4G7/22G7/24G5/24S3/24F7/24F5/2[7, 14]。 由此推测磷灰石的黄绿色体色与Nd3+密切相关。 另外, 当光的振动方向不同时, 在578和740 nm处的吸收峰存在差异, 表现为∥C轴(e-ray)测试的单峰和⊥C轴(o-ray)测试的双峰, 并且在∥C轴方向, 光谱的整体吸收更强。

图5 墨西哥磷灰石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Fig.5 UV-Vis-NIR spectra of apatite from Mexico

紫外光区的测试结果如图5(b)所示(由于加偏振光会减弱透射光的强度, 所以直接对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248和298 nm吸收峰, 其中298 nm吸收峰与多位学者研究中绿色磷灰石300 nm处的吸收峰接近, 并将该吸收峰归因于Ce3+的4f— 5d的电子跃迁[14, 15], 因此推测墨西哥磷灰石的紫区400~450 nm吸收边是由Ce3+造成的。

2.6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对多个墨西哥磷灰石样品进行三维荧光光谱测试, 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发射峰主要位于356、 602和647 nm, 如图6所示。 其中最强的发射中心位于200~350 nm激发波段内, 对应的最佳激发波长为λ ex=300 nm, 从Ex=300 nm的激发谱图[图6(b)]中可以看出, 荧光中心半峰宽约为50 nm。 在350~600 nm激发波段内, 出现多个强弱不均的发光中心, 主要的发射波长位于红色可见光区602和647 nm。

图6 墨西哥磷灰石的3D荧光光谱
(a): 三维荧光光谱(λ ex: 200~350 nm); (b): 发射光谱(λ ex=300 nm); (c): 三维荧光光谱(λ ex: 350~600 nm); (d): 发射光谱(λ ex=400, 450 nm)
Fig.6 3D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apatite from Mexico
(a): 3D Fluorescence spectrum (λ ex: 200~350 nm); (b): Emission spectrum (λ ex=300 nm); (c): 3D Fluorescence spectrum (λ ex: 350~600 nm); (d): Emission spectra (λ ex=400, 450 nm)

有学者曾对绿色磷灰石的激光诱导光致发光研究表明, 356 nm左右的发射峰归因于稀土元素Ce的存在, 是由Ce3+的激发态(5d)5D3/22F7/2(4f)和(5d)5D3/22F5/2(4f)的电子失活造成的[7, 14]。 从上述LA-ICP-MS成分测试结果来看, 在所有稀土元素中, Ce元素含量最高, 平均含量达5 430 μ g· g-1, 与此处最强发射峰相对应。 602 nm左右的发射峰归因于稀土元素Pr或Sm的存在, 由Pr3+1D23H4电子跃迁产生, 或由Sm3+4G5/26H7/2电子跃迁产生; 647 nm左右的发射峰归因于稀土元素Sm的存在, 由Sm3+4G5/26H9/2电子跃迁产生[7, 14, 16]。 如前文所述, 采用369 nm的紫外灯观察到磷灰石样品具有暗红色荧光, 与此处红光区602和646 nm的发射峰相对应, 由此推测, 墨西哥磷灰石的暗红色荧光与Pr3+和Sm3+有关。

3 结论

(1) 墨西哥磷灰石富含丰富的稀土元素, 呈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 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分布特点, 负Eu异常显著, 为岩浆作用的产物, 形成岩浆处于中等还原状态。

(2) 红外光谱显示, 磷灰石原石样品垂直C轴、 平行C轴两方向的测试光谱在指纹区606和575 cm-1的谱峰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规律, 可利用此特点对磷灰石进行定向; 官能团区光谱显示墨西哥磷灰石中存在一定的结构水。

(3) 拉曼光谱显示磷灰石结构中存在 [CO3]2-代替 [PO4]3-的现象。

(4)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显示磷灰石的黄绿色体色与Nd3+密切相关; 由Ce3+导致的紫外光区298 nm的吸收峰是造成紫区(400~450 nm)吸收边的原因。

(5) 三维荧光光谱最强荧光峰位于λ ex300 nm/λ em356 nm, 由Ce3+的电子跃迁造成; 可见光区λ em602 nm和λ em647 nm 处存在多个弱发光中心, 分别由Pr3+和Sm3+的电子跃迁产生, 与紫外灯下观察到的暗红色荧光现象相对应, 推测墨西哥磷灰石的暗红色荧光由Pr3+和Sm3+造成。

参考文献
[1] ZHANG Jin-qiu, SHAO Tian, SHEN Xi-tian(张金秋, 邵天, 沈锡田).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 147. [本文引用:1]
[2] Megaw P K M, Barton M D. Rocks & Minerals, 1999, 74(1): 20. [本文引用:2]
[3] McDowell F W, McIntosh W C, Farley K A. Chemical Geology, 2005, 214(3-4): 249. [本文引用:3]
[4] Corona-Esquivel R, Levresse G, Solé J, et al. 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 2018, 88: 367. [本文引用:2]
[5] Zwaan J C H. The Journal of Gemmology, 2019, 36(8): 683. [本文引用:2]
[6] Reisfeld R, Gaft M, Boulon G, et al.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996, 69(5-6): 343. [本文引用:1]
[7] Cantelar E, Lifante G, Calderón T, et a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1, 323: 851. [本文引用:4]
[8] Zhang Z Y, Xu B, Yuan P Y, et al. Crystals, 2022, 12(8): 1067. [本文引用:1]
[9] Yuan P, Xu B, Wang Z, et al. Crystals, 2022, 12(4): 461. [本文引用:1]
[10] Bačík P, Fridrichová J, Štubňa J, et al. Minerals, 2020, 10(11): 1001. [本文引用:2]
[11] Vukadinovic D, Edgar A D.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3, 114(2): 247. [本文引用:1]
[12] Cao M, Li G, Qin K, et al. Resource Geology, 2012, 62(1): 63. [本文引用:1]
[13] Antonakos A, Liarokapis E, Leventouri T. Biomaterials, 2007, 28(19): 3043. [本文引用:3]
[14] Chindudsadeegul P, Jamkratoke M.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18, 204: 276. [本文引用:4]
[15] Gilinskaya L G, Mashkovtsev R I.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1995, 36(1): 76. [本文引用:1]
[16] Czaja M, Bodyl S, Głuchowski P, et a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8, 451(1-2): 29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