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级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研究
陈超洋1,2, 刘翠红1,2, 李志彬3, 沈锡田1,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3.上海珠宝测试鉴定处, 上海 200010
*通讯作者 e-mail: ahshen@foxmail.com

作者简介: 陈超洋, 1995年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博士研究生 e-mail: 377651868@qq.com

摘要

硬水铝石是珠宝市场上流行的彩色宝石, 因其具有独特的变色效应(日光下呈现棕黄绿色, 白炽灯下呈现紫红色)而被广大消费者欢迎。 研究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对于宝石的切割加工、 优化处理以及价值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研究较少, 考虑到硬水铝石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刚玉类似, 刚玉的颜色成因理论研究较为成熟, 因此, 为研究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 本文选取与硬水铝石变色效应非常相近的变色刚玉, 从二者的微量元素、 紫外-可见光光谱与晶体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试了样品的微量元素, 根据测试结果, 硬水铝石样品中致色元素主要有Fe、 Cr、 V、 Ti, 刚玉样品中致色元素主要有Mg、 Ti、 Fe、 V、 Cr, 二者的微量元素种类相似, 但含量有差异。 运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与偏振紫外-可见光光谱表征了变色硬水铝石与变色刚玉在可见光区的吸收特征, 发现硬水铝石中存在位于387、 398、 438和448 nm处的吸收峰以及中心位于572 nm左右的宽缓吸收带, 正是这一宽缓吸收带导致了变色效应, 与之对应的, 变色刚玉中存在位于377、 388和450 nm处的吸收峰以及中心位于560 nm左右的宽缓吸收带。 二者在可见光区的吸收特征非常类似。 有差异的是, 变色刚玉的560 nm吸收带不存在明显的偏振性, 而硬水铝石的572 nm吸收带存在偏振性, 晶体中电荷转移导致的吸收特征往往具有偏振性。 通过二者晶体结构的对比分析与刚玉中的电荷补偿理论分析, 推测硬水铝石中398 nm吸收峰由Fe3+导致, 387、 438和448 nm吸收峰由Fe3+-Fe3+离子对导致, 572 nm处的宽缓吸收由Cr、 V、 Fe2+-Ti4+离子对产生。 硬水铝石的变色效应是在Cr、 V、 Fe2+-Ti4+离子对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本研究通过类比变色效应相近的刚玉, 研究了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 为研究宝石中的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硬水铝石; 变色成因; 紫外-可见光光谱; 谱峰归属; 微量元素
中图分类号:P575.4 文献标志码:A
Alexandrite Effect Origin of Gem Grade Diaspore
CHEN Chao-yang1,2, LIU Cui-hong1,2, LI Zhi-bin3, Andy Hsitien Shen1,2,*
1. Gemmological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China
2. Hubei Gems and Jewelle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Wuhan 430074, China
3. Shanghai Jewelry Testing and Appraisal Office, Shanghai 20001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Diaspore is a popular color gemstone in the jewelry market. It is popular with consumers because of its unique Alexandrite effect (brownish green in the sunlight and purplish red in the incandescent lamp). The study on the Alexandrite effect origin of diaspo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tting, the treatment and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gemstones.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Alexandrite effect origin of diaspore. Considering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diaspore are similar to corundum, the theory on color origin of corundum is relatively mature. Therefore, to research the Alexandrite effect of diaspore, the corundum, which is very similar to the Alexandrite effect of diaspore, is selected for innovative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race elements, UV-Vis spectrum and crystal structure. The trace elements in the 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he main chromogenic elements in diaspore are Fe, Cr, V, Ti and the main chromogenic elements in corundum are Mg, Ti, Fe, V, Cr. The type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two samples are similar, but the contents are different. Ultraviolet-visible and polarize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a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s in the visible light reg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absorption peaks at 387, 398, 438 and 448 nm and absorption bands with centers at about 572 nm in the spectrum of diaspore. It was this absorption band that caused the Alexandrite effect. Correspondingly, there were absorption peaks at 377, 388 and 450 nm and an absorption band with the center at about 560 nm in the spectrum of diaspore. Their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isible light region are very similar.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absorption band at 560 nm of corundum does not have obvious polarization, while the absorption band at 572 nm of diaspore has polarization.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charge transfer in crystals often have polarizat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he charge compensation theory in corundum, we speculate that the absorption peak at 398 nm in diaspore is caused by the d d electron transition of Fe3+, the absorption peaks at 387, 438, 448 nm are caused by the Fe3+-Fe3+ pair, and the absorption band at 572 nm is caused by the Cr, V, Fe2+-Ti4+ pair. The alexandrite effect in diaspore is caused by Cr, V, Fe2+-Ti4+ pair. This study innovatively studied the Alexandrite effect origin of diaspore by comparing it with corundum, providing a new idea for studying similar problems in gemstones.

Keyword: Diaspore; Alexandrite effect origin; UV-Vis spectrum; Assignments on peaks; Trace elements
引言

硬水铝石是市场上流行的彩色宝石, 因其变色效应, 被广大消费者喜爱[1, 2]。 变色效应是指在不同光源下观察宝石, 观察者看到的颜色不同, 一般使用日光和白炽灯来观察[3]。 变色硬水铝石在日光下往往呈现棕黄色或黄绿色, 在白炽灯下呈现紫红色或棕红色[1]。 硬水铝石化学式为AlO(OH), 属于斜方晶系, 单晶常常呈沿c轴延伸而平行{010}的薄板状, 且具有{010}一组完全解理, 单晶容易沿解理面裂开[4], 所以能达到宝石级的变色硬水铝石产量非常稀少。 纯净的硬水铝石AlO(OH)是无色的, 因为其中含有Cr、 V、 Fe等过渡族金属元素而产生颜色。 目前, 对于硬水铝石的变色效应成因存在不同的观点, 叶敏等认为变色效应主要由Fe2+-Ti4+离子对产生[2], Shen等认为变色效应主要是Cr和V的影响[1]。 理解变色硬水铝石的变色原因对于宝石学测试、 宝石的加工切割、 宝石的价值评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硬水铝石AlO(OH)是含有结构水的矿物, 加热到592 ℃便开始失去结构水, 到718 ℃时完全失水转换成刚玉α -Al2 O3[5], 硬水铝石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刚玉有一定相似性。 二者的晶体结构都仅由八面体单元构成[5, 6]。 硬水铝石晶体结构中的八面体单元为AlO4(OH)2, 刚玉晶体结构中的八面体单元为AlO6。 二者在平均Al— O键长、 八面体体积、 八面体位置畸变程度(通过测定八面体二次伸长来量化)方面的相似性最为接近。 刚玉的颜色成因研究较为完善: 纯净刚玉是无色的, 刚玉的颜色是由于一些杂质(通常是微量元素)取代了晶格中的铝元素造成的, 常见的微量元素有Fe、 Mg、 Ti、 Cr、 V等。 Cr3+产生了浅桃红色到深红色, 随着浓度的增加, 颜色也不断变深。 Fe3+产生了浅黄色, Fe2+-Ti4+离子对产生了蓝色, Mg2+捕获空穴对产生了黄色到橙黄色。 这些杂质阳离子之间互相作用也可以产生颜色[7, 8, 9, 10, 11]。 刚玉的电荷补偿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刚玉的颜色成因。 有些刚玉具有变色效应: 在日光下呈现蓝色, 在白炽灯下呈现紫色。 这种常见的变色刚玉与变色硬水铝石的变色效果相差非常大。 但有趣的是, 我们收集到了一颗在日光下呈现浅黄绿色, 在白炽灯下呈现浅紫红色的刻面型变色刚玉, 与硬水铝石的变色效果非常相似。 因此, 通过将二者进行类比分析, 进而来研究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 我们收集了这颗变色刚玉的紫外-可见光光谱与一颗刻面型变色硬水铝石的紫外-可见光光谱, 并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试了这些刻面型成品宝石的微量元素数据。 同时我们收集了变色硬水铝石的原石进行了晶体定向切割测试偏振紫外-可见光光谱, 通过对比刚玉与硬水铝石的微量元素、 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与晶体结构, 进一步探讨了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

本研究的实验材料有一颗变色硬水铝石与一颗变色刚玉(二者变色效应的对比如图1所示)。 同时收集了硬水铝石的原石, 定向切割为平行双面抛光的薄片。

图1 变色硬水铝石样品与变色刚玉样品
灯箱中拍摄, 上面为日光下的效果, 日光用D65光源代替拍摄, 下面为白炽灯下的效果, 白炽灯用A光源代替拍摄
Fig.1 Alexandrite effect diaspore (left) and corundum (right)
The photo was taken in lamp box, with the color of the gem under the daylight (D65 light source) above and the color of the gem under the incandescent lamp (A light source) below

1.2 测试方法

LA-ICP-MS测试在武汉上谱分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 测试使用的GeolasPro激光剥蚀系统由COMPexPro 102 ArF 193 nm激光器和MicroLas光学系统组成, ICP-MS型号为Agilent 7900。 激光束斑直径44 μ m, 激光脉冲频率5 Hz, 能量密度5.5 J· cm-2。 使用的玻璃标准物质包括: BHVO-2G, BCR-2G、 BIR-1G和NIST 610。 使用ICPMSDataCa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已知硬水铝石的化学式为AlO(OH), Al为主要元素。 处理方法采用多外标-无内标校正法, 将Al选作归一化元素对其他元素含量进行校正。

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完成, 刻面型变色硬水铝石与刻面型变色刚玉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 Lambda 650S测试, 采用透射法, 测试范围350~780 nm, 数据间隔1 nm, 扫描速度267 nm· min-1。 定向切割的变色硬水铝石薄片采用显微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JASCO MSV-5200收集其不同方向的偏振光谱。 测试范围为350~750 nm, 数据间隔0.2 nm, 扫描速度为200 nm· min-1, 光源为D2/W1冷光源, 使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分别平行样品的abc轴, 测出这三个偏振方向上的吸收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硬水铝石的变色效应

变色效应是由于宝石在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带, 在吸收带两端产生了两个透射窗, 不同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不同造成了在不同的透射窗透过的光不同, 观察者在不同光源下看到的颜色不同[3]。 因此分析宝石的变色机制, 需要分析宝石在可见光区的吸收特征。 变色硬水铝石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如图2所示。 为了说明不同光源下颜色不同的原因, 将D65光源和A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绘制(如图3), 以解释硬水铝石的变色机制。

图2 变色硬水铝石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Fig.2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Alexandrite effect diaspore

图3 D65光源和A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Fig.3 Relative spectral power distributions of D65 light source and A light source

从图2可以看出, 变色硬水铝石主要有位于387、 398、 438和448 nm处的吸收峰和以572 nm为中心的宽缓吸收带, 正是这一宽缓吸收带, 造成了其两侧产生了两个透射窗, 标注为透射窗A(Transmission window A)和透射窗B(Transmission window B), 蓝紫区(438 nm附近)的强烈吸收和黄绿区―橙黄区(572 nm附近)的宽缓吸收, 使得样品在蓝绿区(480~550 nm)与红橙区(600~700 nm)的透过率几乎相等。 因此外部环境的光源条件(色温)决定了变色硬水铝石的颜色, 根据图3所示的D65光源与A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当日光光源(D65光源)中蓝绿色成分较多, 蓝光被大量吸收后, 剩下的绿色成分叠加, 使得变色硬水铝石呈现黄绿色; 当A光源中红色成分偏多, 红色成分叠加, 使变色硬水铝石呈现紫红色。 解释硬水铝石的颜色成因, 需要研究572 nm宽缓吸收带的成因。

2.2 刚玉与硬水铝石中的致色成分

很多矿物本身没有颜色, 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往往是含有微量的过渡族金属元素, 常见的致色元素有Ti、 V、 Cr、 Mn、 Fe、 Co、 Ni、 Cu, 由于其dd电子跃迁造成可见光区的吸收, 进而导致了矿物的颜色[9]。 纯净的刚玉没有颜色, 掺杂某些杂质阳离子后, 能级引入到了材料的能带里面, 电子发生跃迁, 吸收的能量恰好在可见光的能量范围内, 从而产生颜色[7]。 研究刚玉中的杂质金属阳离子对于理解其光学性质和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至关重要[9, 10]。 对于理解硬水铝石的颜色也非常有帮助。 这里先对刻面型变色硬水铝石和变色刚玉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为方便讨论, 使用单位为ppma, 转化公式为ppma=(ppmw× 平均原子量)/元素原子量[7]。 二者的致色微量元素情况见表1

表1 变色硬水铝石与变色刚玉中的致色微量元素(ppma) Table 1 Chromogenic elements in diaspora and corundum samples (ppma)

电荷补偿理论通常被用来讨论刚玉的颜色。 该理论的出发点是晶体对外显电中性, 当一个离子的电价高于或者少于+3并且取代Al时, 电荷过剩或者电荷不足必须以某种方式得到补偿, 使得平均正电荷依旧为+3。 比如当Ti4+在刚玉生长的过程中掺入的话, 原则上可以和二价阳离子, 铝空位, 间隙氧进行电荷补偿。 实际上电荷补偿有先后顺序, 和二价离子进行组合消耗的能量远小于产生铝空位或是间隙氧的能量[7]。 Ti4+更倾向于和二价阳离子进行电荷补偿。 最常见的是Fe2+-Ti4+离子对, 产生明显蓝色, 导致了580和700 nm处的强吸收[4]。 如果Fe2+, Mg2+, Ti4+同时存在时, Ti4+会优先补偿Mg2+, 结合表1, 变色刚玉中Mg含量为22.1 ppma, Ti含量为20.3 ppma, Mg2+含量略高于Ti4+, 所有Ti4+与Mg2+优先进行电荷补偿, 而形成Fe2+-Ti4+离子对的概率很小, 预测这颗变色刚玉中的致色元素主要为Cr, V, Fe。 从表1可以看出, 变色硬水铝石中主要含有的过渡族元素有Cr, V, Fe, Ti, 其中Fe含量最高, 其次是V和Cr, Ti含量较低。 变色硬水铝石的颜色成因很可能与Cr, V, Fe, Ti有关。

2.3 硬水铝石的变色成因

变色硬水铝石与变色刚玉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如图4, 可以看出, 变色刚玉的紫外-可见光光谱中主要有位于377、 388和450 nm处的吸收峰以及以560 nm为中心的宽缓吸收带。 根据谱峰的形状与位置, 变色刚玉的377和388 nm峰对应于变色硬水铝石的387和398 nm峰, 变色刚玉的450 nm峰对应于变色硬水铝石的438和448 nm峰。 在刚玉中, 388 nm峰是Fe3+dd电子跃迁导致的, 377和450 nm峰是由于Fe3+-Fe3+离子对造成的[7, 8, 9, 10, 11, 12]。 据此推测, 变色硬水铝石中的398 nm峰是由Fe3+dd电子跃迁导致的, 387、 438和448 nm峰是由Fe3+-Fe3+离子对造成的。 这些吸收峰在吸收位置的细微差别, 推测是由于Fe在硬水铝石与刚玉中所处的八面体环境有所不同导致的。

图4 变色硬水铝石与变色刚玉的紫外-可见光光谱Fig.4 Comparison of UV-Vis spectra between Alexandrite effect diaspore and corundum

硬水铝石的572 nm宽缓吸收带是变色效应的主要原因, 类比刚玉可以发现, 在变色刚玉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 与这一吸收带对应的是以560 nm 为中心的吸收带。 在刚玉中, 该吸收带可能是由Cr、 V、 Fe2+-Ti4+离子对产生的, 根据上文, 这颗变色刚玉几乎不含有Fe2+-Ti4+离子对, Fe2+-Ti4+离子对产生的吸收具有很强的偏振性, 它的偏振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如图5所示, 可以发现560 nm宽缓吸收带没有明显的偏振性, 验证了变色刚玉的560 nm宽缓吸收带主要由Cr和V造成。

图5 变色刚玉不同方向的偏振紫外-可见光光谱Fig.5 Polarized UV-Vis spectra of Alexandrite effect corundum in different crystal orientations

结合硬水铝石中含有相对较多的Cr和V, 推测变色硬水铝石的572 nm宽缓吸收带主要受Cr和V影响。 考虑到变色硬水铝石中含有Fe和Ti, 在刚玉中, Fe2+-Ti4+离子对(Fe2+与Ti4+之间的电荷转移)产生了蓝色且其产生的吸收特征也在这一宽缓吸收带附近。 在变色硬水铝石中, 推测可能存在Fe2+-Ti4+离子对来影响硬水铝石的颜色。 我们选取硬水铝石原石定向切割, 收集硬水铝石不同方向的偏振紫外-可见光光谱(图6), 同时将二者的晶体结构(图7)进行对比。

图6 变色硬水铝石不同方向的偏振紫外-可见光光谱Fig.6 Polarized UV-Vis spectra of Alexandrite effect diaspore in different crystal orientations

图7 刚玉与硬水铝石晶体结构对比图
(a): 刚玉晶体结构(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 蓝色大球代表铝原子); (b): 硬水铝石晶体结构(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 粉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蓝色大球代表铝原子)
Fig.7 Comparison diagram of crystal structures of corundum and diaspora
(a): Crystal structure of corundum (red sphere represents oxygen atom, and blue sphere represents aluminum atom); (b): Crystal structure of diaspore (red sphere represents oxygen atom, pink sphere represents hydrogen atom, and blue sphere represents aluminum atom)

从图6可以看出, 硬水铝石的偏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位于黄绿光区的宽缓吸收带具有一定的偏振性。 根据图7, 硬水铝石为斜方晶系, 其晶体结构为O作六方最紧密堆积, Al充填半数由O形成的八面体空隙, 每个被占据的八面体与相邻的4个八面体各共1条棱, 形成沿c轴延伸的八面体双链, 可称为“ 双金红石链” [13], 双链内八面体共棱连接, 双链之间则以共角顶相连。 不同方向相邻八面体中心阳离子的距离为: 沿c轴延伸的两相邻八面体中Al-Al之间的距离为2.845 Å , 形成双链的两相邻八面体中Al-Al之间的距离为3.099 Å , 共角顶相连的两八面体中Al-Al之间的距离为3.289 Å [11]

有关刚玉的颜色成因,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Fe2++Ti4+→ Fe3++Ti3+ 造成蓝色产生[6]。 在刚玉晶体结构中, Fe2+-Ti4+离子对有两种占位方式, 一种是Fe2+-O和Ti4+-O八面体共面, 另一种是Fe2+-O和Ti4+-O八面体共棱。 共面时, Fe-Ti间距为2.655 Å , 发生电荷转移所需要的能量理论值为14 000 cm-1, 电子发生跃迁吸收这一能量, 对应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为红区714.3 nm吸收, 共棱时, Fe-Ti间距为2.79 Å , 电荷转移需要的能量为17 400 cm-1, 对应的光谱吸收中心位于574.7 nm[7, 8, 9, 10]。 硬水铝石中没有八面体共面结构, 其中Al-Al之间的最短距离2.845 Å (八面体共棱)与刚玉中八面体共棱时的Fe-Ti间距(2.79 Å )较为接近, 所以推测硬水铝石中的位于共棱八面体中的Fe2+和Ti4+也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 并在可见光区吸收能量且吸收的能量与刚玉中位于共棱八面体中的Fe2+-Ti4+离子对之间的电荷转移所吸收的能量相当, 因此推测硬水铝石的572 nm宽缓吸收带也可能会受到位于共棱八面体中的Fe2+-Ti4+离子对产生的电荷转移的影响。

3 结论

(1)变色硬水铝石中致色的微量元素主要有Cr、 V、 Fe、 Ti这四种过渡族元素, 其中Fe含量最高, Ti含量最低。 变色硬水铝石的紫外-可见光光谱中存在位于387、 398、 438和448 nm处的吸收峰以及中心位于572 nm左右的宽缓吸收带, 位于572 nm处的宽缓吸收带导致了变色效应。

(2)通过类比刚玉结构与刚玉的颜色成因理论, 推测变色硬水铝石中紫外-可见光光谱中的398 nm吸收峰由Fe3+dd电子跃迁导致, 387、 438和448 nm吸收峰由Fe3+-Fe3+离子对导致。 通过对硬水铝石的定向测试可以发现, 位于572 nm处的宽缓吸收带具有一定的偏振性, 我们推测这一宽缓吸收带由Cr、 V、 Fe2+-Ti4+离子对共同产生。 硬水铝石的变色效应主要受到Cr、 V、 Fe2+-Ti4+离子对共同影响。

(3)将变色硬水铝石与变色效应相近的刚玉进行类比, 进一步说明了硬水铝石的变色原因, 为之后研究宝石中的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Shen C, Lu R. Gems & Gemology, 2018, 54(4): 394. [本文引用:3]
[2] YE Min, Andy Hsitien Shen, WEI Peng (叶敏, 沈锡田, 隗澎). Journal of Gem & Gemology(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6, 18(5): 34. [本文引用:2]
[3] Gubelin E, Schmetzer K. Gems & Gemology, 1982, 18(4): 197. [本文引用:2]
[4] WANG Pu(王濮). Systematic Mineralogy[系统矿物学(上)].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7. 597. [本文引用:2]
[5] Hatipoglu M, Helvaci C, Chamberlain S C, et al.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 2010, 57: 525. [本文引用:2]
[6] Townsend M G.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968, 6(2): 81. [本文引用:2]
[7] Emmett J L, Scarratt K, McClure S F, et al. Gem & Gemology, 2003, 39(2): 84. [本文引用:6]
[8] Lehmann G, Harder H. American Mineralogist, 1970, 55(1-2): 98. [本文引用:3]
[9] Nikolskaya L V, Terekhova V M, Samoilovich M I. Physics & Chemistry of Minerals, 1978, 3(3): 213. [本文引用:5]
[10] Ferguson J, Fielding P E.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1971, 10(3): 262. [本文引用:4]
[11] Hill R 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1979, 5(2): 179. [本文引用:3]
[12] CHEN Chao-yang, HUANG Wei-zhi, SHAO Tian, et al(陈超洋, 黄伟志, 邵天,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8): 2470. [本文引用:1]
[13] Ewing F J.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935, 3(4): 20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