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批正品龙骨药材的年代测定及年代与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陈迪, 宋晨, 宋杉杉, 张志杰*, 张海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通讯作者 e-mail: zzjtcm@126.com; blbian@icmm.ac.cn

作者简介: 陈 迪, 女, 1995年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email: chendi123451@163.com;宋 晨, 1986年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后 e-mail: sc01105023@126.com

陈 迪, 宋 晨: 并列第一作者

摘要

采用14C测年法对采集的龙骨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 选取其中9批符合化石年代的正品龙骨,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XRD)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元素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龙骨的主体物相为羟磷酸钙, 部分样品为羟磷酸钙和碳酸钙共存; 样品中的羟磷酸钙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要存在形式, 碳酸钙则多以方解石型碳酸钙存在, 少部分以白云石形式存在。 采用ARF、 ICP-AES、 ICP-MS、 AES法对9批正品龙骨样品进行了元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显示: 龙骨中钙磷的比值均大于2, 推测因化石形成过程中, 骨骼的有机磷在地质过程中较多被分解而造成; 9批龙骨的微量元素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配模式: Sc、 V、 Cr、 Co、 Ni、 Cu六种元素相对原始地幔均为亏损, Ba、 Sr、 As为异常富集, 元素U为高度富集; 9批龙骨中的稀土元素分布也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配模式,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 Ce负异常, Eu部分正异常、 部分负异常, Y轻微正异常; 6批年代在4.35万年以前的龙骨, 稀土元素总量明显高于3批年代在1.8~3.7万年之间的样品, 推测一方面与其埋藏成岩环境有关, 另一方面与其埋葬年代更为久远有关。

关键词: 龙骨; 14C年代测定法; 物相组成; 微区成分;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中图分类号:P575.1 文献标志码:A
The Dating of 9 Batches of Authentic Os Draconi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e Range and the Ingredients
CHEN Di, SONG Chen, SONG Shan-shan, ZHANG Zhi-jie*, ZHANG Hai-yan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arbon-14 dating was used, and 9 batches of Os Draconis samples correspond to the fossil age range: 3 batches of samples are between 18000 and 37000 years, and 6 batches of samples are 43500 years before. XRD and EPM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hase composition and elemental morphology of 9 batches of authentic Os Dracon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Os Draconis was calcium hydroxyphosphate and some samples were hydroxyphosphate Symbiosis of calcium and calcium carbonate; the micro-phase is mainly hydroxyapatite, while calcium carbonate is mostly in the form of calcite-type calcium carbonate, and a small part is in the form of dolomite. The ARF, ICP-AES, ICP-MS, and A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lement content of the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P ratio in the Os Draconis was greater than 2. The trace elements of the 9 batches of Os Draconis had approximately the same Distribution pattern: Sc, V, Cr, Co, Ni, Cu are all depleted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mantle, Ba, Sr, As are abnormally enriched, and element U is highly enriched; the distribu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9 batches of Os Draconis is also It has roughly the same distribution pattern, showing LREE enrichment type, with Ce negative anomaly, Eu partial positive anomaly, partial negative anomaly, LREE positive anomaly; 6 batches of Os Draconis before 43500 years, the total amou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three batches of samples between 18000 and 37000 years are presumed to be related to their burial diagenetic environment on the one hand, and to the older the ag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some elements.

Keyword: Os Draconis; 14C dating method; Phase composition; Micro-region composition; Trace elements; Rare earth elements
引言

龙骨(Os Draconis)为化石类中药, 是中医临床中的较常用药。 龙骨来源于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 犀类、 鹿类、 牛类、 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前者习称“ 龙骨” , 后者习称“ 五花龙骨” [1]。 龙骨基原所涉及的古代生物, 与现生生物相对应, 是两者在生活时代上的差别。 通常, 古、 今生物之间的时间界线被定在距今1万年左右, 即生活在全新世以前的生物才称为古生物, 而全新世以来的生物属于现生生物的范畴[2]

作为镇静安神的常用药物, 龙骨在现代社会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但是作为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 龙骨的储量和产出却越来越少, 药材市场上龙骨的价格也日益升高, 常有不法商贩以现代兽骨伪充龙骨售卖, 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 作为化石类药材的鉴定, 年代测定是龙骨真伪判别的金标准。 本研究采用14C年代测定法在2018年至2019年收集的样品中, 鉴定确认了9批年代符合化石定义的龙骨样品, 同时对9批正品龙骨的物相组成、 微区形态及主量、 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以期分析龙骨的特点, 并分析不同年代与成分的相关性。

1 实验部分

9批正品龙骨的信息见表1

表1 龙骨样品的采集信息、 14C年代测定结果及物相分析结果 Table 1 Collection informations 14C dating and phas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s Draconis samples
2 结果与讨论
2.1 龙骨14C测年

采用加速器质谱仪(AMS)对龙骨样品进行放射性碳年龄测试, 实验测试范围: 迄今至47 000 BP, 测试极限: 47 000 BP。 样品选择碳酸盐法进行测年, 每批样品取10 g左右经骨碳酸盐提取实验, 验证完整一致后AMS法测年。

9批样品14C年代测定结果见表1, 判定为化石, 结合性状确定为正品龙骨药材。 对这9批正品龙骨药材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

2.2 龙骨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

采用德国布鲁克公司多晶X射线衍射仪D8 Advance, 入射光源为Cu Kα 辐射, Ni片滤波, 工作电压40 kV, 工作电流40 mA, 连续式步进扫描, 扫描范围: 10° ~70° , 扫描速度8° · min-1, 步长0.02° 。

每批龙骨样品分别在不同位点取样3份, 每份1 g, 用玛瑙研钵研碎过200目筛, 并进行XRD数据采集, 将数据导入物相检索软件EVA中进行全谱拟合, 并与国际标准PDF卡片比对, 确定样品物相组成(见表1)。

龙骨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的物相检索结果显示: 龙骨样品的主体矿物组成为羟基磷酸钙。 其中3批仅含羟基磷酸钙; 2批为羟基磷酸钙与碳酸钙共生; 另有3批除含有羟基磷酸钙、 碳酸钙外, 尚有少量石英; 有一批样品较为特殊, 除羟基磷酸钙外, 尚含氟磷酸钙, 目前对龙骨中含氟磷酸钙的原因尚不能解释。

2.3 龙骨微区成分研究

2.3.1 方法与条件

参照GB/T 4930— 93, GB/T 15074, GB/T 15075等国家标准进行分析。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仪, 型号EPMA-1720H, 分析条件: 加速电压15 kV, 束流1× 10-8 A, 束斑5 μ m。 将每批龙骨样品分别制备成探针薄片, 喷碳, 进行电子探针微区扫描。 采用国家电子探针标准样品磷灰石(K26 GSB 01-1478-2001)、 二氧化硅(GSB A70068-92)等为标准样品。

2.3.2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采集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数据, 根据各点位元素含量结果计算: 样品中Ca、 P元素同时分布的点位为羟基磷灰石; Ca、 Mg元素同时分布, 且摩尔含量比接近1∶ 1的点位为白云石; Ca元素单独分布且含量与元素总含量接近的点位为方解石; Si元素单独分布并且含量较高的点位为石英; Na、 Ca、 Al、 Si元素同时分布的点位为斜长石; Na、 Al、 Si元素同时分布的点位为钠长石; Ca、 Mg、 Fe、 Al、 Si元素同时分布的区域为斜绿泥石。 样品的微区形态以羟基磷灰石为主, 此外钙元素则多以方解石型碳酸钙及白云石形式存在, 见表2

表2 龙骨样品不同点位的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数据 Table 2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composition data of Os Draconis samples at points
2.4 龙骨样品的元素分析

2.4.1 方法

每批样品取约20 g, 研碎、 混匀, 精密称定, 用于测试。 每批样品做两个重复。 常量元素的氧化物CaO、 SiO2、 K2O、 Na2O、 Al2O3、 P2O5、 TiO2采用XRF测定; Fe、 Mg、 Cr元素采用ICP-AES测定; Cd、 Mo、 Mn、 Sc、 Y-U稀土微量等38种元素采用ICP-MS测定; As、 Hg元素采用AFS测定。

2.4.2 龙骨主量元素分析结果

对9批龙骨进行主量元素的含量分析, 结果见表3

表3 龙骨样品主量元素含量(%) 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Major Elements content in the Os Draconis samples(%)

生物体骨骼中正常钙磷含量比约为2∶ 1[3], 计算龙骨样品中Ca元素与P元素的比值, 发现龙骨中的钙磷的比值均大于2, 见表4。 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有两种: 主因是由于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骨骼中有机磷较易被分解, 而钙存在于无机质中, 被分解较少[4]; 此外动物骨骼在埋葬过程中受环境侵染, 填充了一部分外源含钙矿物。

表4 龙骨样品中Ca/P元素含量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of Ca and P content in the Os Draconis samples

龙骨样品中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司: 龙骨样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SiO2、 Al、 TiO2、 Mg、 K2O、 Na2O及Mn、 Fe元素; 样品LG-7、 LG-31、 LG-35、 LG-37中Si、 Fe元素含量较高, 表明含有较多的矿物质, 石化程度较强; 样品LG-19、 LG-20、 LG-21中Mg元素含量相对较高, 推测由于Mg可以进入釉质体矿物晶格中去, 与其埋藏成岩的环境有关[5]; LG-31为五花龙骨, 其Mn元素与Al元素远远高于其他龙骨样品, 与杨连菊等[6]测定结果一致。

2.4.3 龙骨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9批龙骨样品微量元素与标准化原始地幔数据进行比较, 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配模式, 显示龙骨整体相对于原始地幔元素富集, 说明龙骨在形成过程中具有一致的吸收外界体系中微量元素的特征, 见图1。

图1 龙骨微量元素蛛网图(标准化原始地幔数据来自Mcdonough & Sun, 1995[7])Fig.1 Trace elements cobweb map of 9 batches Os Draconis (standardized primitive mantle data from Mcdonough & Sun, 1995[7])

龙骨相对于原始地幔富集Li、 Be、 Rb、 Sr、 Zr、 Mo、 Cd、 Cs、 Ba、 Hf、 Ta、 W、 Tl、 Pb、 Bi、 Th、 U、 As元素, 其中元素Ba、 Sr、 As为异常富集, 元素U为高度富集。 异常富集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动物活着时从外界通过食物或水摄取而积淀, 导致骨骼原始时的Ba、 Sr含量就很高, 另一方面可能因后期埋藏成岩作用导致[8, 9]。 关于元素的高度富集, 张慧, 罗明标等[10]通过利用合成的高纯度的羟基磷灰石吸附铀元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并且经XRD分析发现, 发现磷灰石周围能富集大量铀从而形成富铀矿, 其主要原因为羟基磷灰石在吸附铀元素以后, 晶型会由原本的六方晶型转变为四方晶型, 通过晶型转变, 体系能量下降, 更有利于其吸附U元素, 因此龙骨中U元素会异常高度富集。 另有部分龙骨中Zn、 Ga、 Nb、 In、 Hg元素相对富集。 所有样品中的Sc、 V、 Cr、 Co、 Ni、 Cu元素相对原始地幔, 表现为亏损。

2.4.4 龙骨稀土元素分析结果

与现代动物硬组织相比, 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磷酸盐化石通常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 生物化石中的稀土元素富集, 研究发现多是在沉积物的成岩阶段发生的, 生物化石的磷灰石晶格构型非常有利于容纳环境中的稀土元素[11]; 此外, 稀土元素常与P元素共生, 在磷酸盐碎屑中, 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稀土元素的含量也高。 因此生物化石常表现为稀土元素含量高度富集的状态。 9批龙骨样品中稀土元素数据用球粒陨石标准化后, 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配模式,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见图2), Ce负异常, Eu部分正异常、 部分负异常, Y轻微正异常。 Ce元素的亏损, 表明化石形成过程中的埋藏环境为氧化环境; Y的轻微富集, 可能是在骨骼的成岩过程中, 由于骨骼中有机质的吸附所致; Eu元素的部分样品富集, 部分样品亏损, 推测其原因: 当Eu为负异常(即亏损)时, 可能是因为样品埋藏环境为氧化环境; 而Eu为正异常(即富集)的情况很少见[12], Eu为正异常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1)样品埋藏环境为极端还原环境[13, 14], 这种情况要求苛刻, 较为少见; (2)样品所埋葬的环境曾发生热液喷流, 有热水沉积[15]

图2 龙骨样品稀土元素配分图(标准化球粒陨石数据来自Sun & Mcdonough, 1989[16])
红色为年代为1~4万年之间的样品3批; 绿色为4万年前的6批样品
Fig.2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multi-element patterns of REE in 9 batches Os Draconis (standardized chondrite data from Sun & Mcdonough, 1989[16])

Red lines for three batches of samples between 10 000 to 4 000 years old; green lines for six batches between 40 000 years old

稀土元素含量结果显示, 6批年代在4.35万年以前龙骨样品的稀土元素总量, 明显高于3批年代在1~4万年之间的龙骨,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与其埋藏成岩环境有关, 另一方面推测可是与年代远近有关, 随着埋藏时间的延长, 样品富集的稀土元素总量升高。 LG-31为五花龙骨, 稀土元素总量明显高于其他龙骨样品。

3 结论

龙骨因市价日高而正品日少, 作为正品龙骨鉴定金标准的年代测定, 因测试费用高, 测试单位少, 推广难度非常大。 本研究中, 正品龙骨样品的仅仅测定了9批, 所测数据的代表性还有待于今后更多样品的验证。

稀土元素的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极其相似, 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往往以“ 整体” 形式进行分配和迁移, 但不同稀土元素间仍有微小的差别, 这种差别能灵敏地反映地球化学过程的性质, 除岩浆熔融作用外, 其他地质作用基本上不能破坏其整体组成的稳定性。 稀土元素的这个特点, 应视为样品的一种内在属性从而辅助龙骨鉴别。 龙骨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点较为典型, 可尝试作为龙骨的鉴定特征之一。

致谢: 感谢14C测年由美国Beta实验室完成。

参考文献
[1]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国家药典委员会).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Part 1(一部). Beijing: 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77. 1512. [本文引用:1]
[2] DU Yuan-sheng, TONG Jin-nan(杜远生, 陈新华, 童金南). Introduction to Pala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古生物地史学概论). Wuhan: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8. 4. [本文引用:1]
[3] LIU Jian-hua, CHEN Xin-hua, DING Yu-ting (刘建华, 陈新华, 丁玉庭). Food Science(食品科学), 2017, 38(13): 20. [本文引用:2]
[4] DENG Jian-guo, LIU Dong-liang, YE Yong, et al(邓建国, 刘东亮, 叶勇, ).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1): 138. [本文引用:1]
[5] YANG Xiao-feng, WU Hai-zhen, YANG Xiao-yong, et al(杨晓峰, 吴海珍, 杨晓勇, ). Chinese Rare Earths(稀土), 2000, 21(5): 23. [本文引用:1]
[6] YANG Lian-ju, HU Shi-lin, LI Xian-duan (杨连菊, 胡世林, 李先端).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国中药杂志), 1991, 16(9): 522. [本文引用:1]
[7] Mcdonough W F, Sun S S. Chemical Geology, 1995, 120(3-4): 223. [本文引用:1]
[8] KUANG Hong-wei, XU Ke-min, LIU Yong-qing, et al(旷红伟, 许克民, 柳永清, ). Geological Review(地质论评), 2013, 59(6): 1001. [本文引用:1]
[9] ZHANG Hui, LUO Ming-biao, XU Zhi-liang, et al(张慧, 罗明标, 徐志良, ). Hydrometallurgy of China(湿法冶金), 2019, 38(5): 416. [本文引用:1]
[10] WANG Jiang-ke(王将克). Biogeochemistry(生物地球化学). Guangzhou: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9. 271. [本文引用:1]
[11] Sverjensky Dimitri 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84, 67(1): 70. [本文引用:1]
[12] MacRae N D, Nesbitt H W, Kronberg B I.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92, 109(3-4): 585. [本文引用:1]
[13] WANG Zhong-gang, YU Xue-yuan, ZHAO Zhen-hua(王中刚, 于学远, 赵振华). Rare Earth Element Geochmistry(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Beijing: Science Press(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90, 318. [本文引用:1]
[14] YANG Qun, WANG Yi-lin, YUAN Po, et al(杨群, 王怡林, 袁波, ). 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Laser(光电子·激光), 2004, 15(11): 1365. [本文引用:1]
[15] YI Hai-sheng, LIN Jin-hui, ZHAO Xi-xi, et al(伊海生, 林金辉, 赵西西, ).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沉积学报), 2008, (1): 1. [本文引用:1]
[16] Sun S S, McDonough W F.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1989, 42(1): 31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