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材料稀土元素的X射线荧光分析文献评介
王祎亚1, 高新华2, 王毅民1,*, 邓赛文1, 李松1
1.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北京 100037
2.钢铁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1
*通讯联系人 e-mail: wym7852@126.com

作者简介: 王祎亚, 1978年生,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 e-mail: yiyawang@163.com

摘要

稀土元素分析一直是无机分析化学的热门课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一大难题。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白云鄂博多金属稀土矿物质组成的研究热潮和七、 八十年代痕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热潮有力推动了我国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技术的发展。 文章先从我国稀土元素分析专著、 稀土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稀土元素分析评述论文等方面评介了我国稀土元素文献及稀土元素分析的基础条件概况。 文章收集了国内1964年至2018年以来X射线荧光分析地质材料中稀土元素的部分文献, 从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和各类地质材料中的痕量稀土分析和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微区原位分析三方面对文献作了重点评介。 简介了X射线荧光分析在早期稀土矿石矿物中稀土分量测定的历史贡献, 最后讨论了X射线荧光在当今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地质材料; 稀土矿石; 稀土精矿; 稀土元素; X射线荧光; 原位微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O657.34 文献标志码:R
Review on the Literature of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Geological Materials
WANG Yi-ya1, GAO Xin-hua2, WANG Yi-min1,*, DENG Sai-wen1, LI Song1
1.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Geoanalysi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Central Iron &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8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had been a hot topic in inorganic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t was also a big problem for a long time.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research upsurge in the composition of complex polymetallic rare earth minerals in Bayan Obo and the research upsurge in the geochemistry of trace rare earth element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 analysis technology of geological material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literature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China and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 analysis were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Monographs on rare earth element analysis, national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rare earth ores, national standard analysis methods and review papers on rare earth element analysis. In this paper, 63 papers on XRF analysi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geological materials from 1964 to 2018 in China were collected. The papers were mainly reviewed from three aspects: analysi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ore minerals, trace rare earth elements in various geological materials and micro area in situ analysi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ore minerals.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XRF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REE in early rare earth ores and minerals was briefly introduced. Fin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XRF in the analysi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geological material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There were 126 citations in this paper.

Keyword: Geological materials; Rare earth ores; Rare earth concentrate; Rare earth element; X-ray fluorescence; In situ Microanalysis
引言

稀土元素(REE)是元素周期表Ⅲ B族中钪、 钇、 镧系(15元素)共17种化学元素的总称。 61号元素钷(Pm)没有稳定同位素(同位素统计规则), 实际上只有16种元素, 在分析上稀土元素更多的是指镧系14个元素加上39号元素钇共15个元素。 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相似、 离子半径相近、 在自然界密切共生。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主要以三价(除Ce和Pr外)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矿物中。 以离子化合物构成矿物成分的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 氟碳铈矿等); 以类质同象分散于其他矿物的称为含稀土的矿物(如磷灰石、 萤石等); 以离子吸附于矿物表面或颗粒间(如粘土、 云母类矿物中)的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已发现的稀土矿物约250种, 有工业价值的只有50~60种, 但目前具开采价值的只有10种左右, 最重要是: 氟碳铈矿、 独居石矿、 磷钇矿和风化壳淋积型矿。 前两者以轻稀土为主, 后者属重稀土矿。

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 其储量曾达世界储量的70%和80%, 现在已不到23% 。 如何保护与合理开发和管理稀土矿产资源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克拉克值为0.011 2%, 原生矿的边界品位(REO)为0.5~1, 工业品位为1.5~2.0; 离子吸附型矿的边界品位为0.03~0.1, 工业品位为0.06~0.15。 这些基本的数据, 对分析者也是重要的。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因此稀土矿产也是世界大国竞相争夺的重要矿产资源。 中国的稀土矿产资源得天独厚, 其储量曾占世界稀土总量的80%, 是中国少有的优势矿产资源。 但在近几十年间开采、 消耗巨大, 现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23%。 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迫在眉睫[1, 2, 3, 4]

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相似、 离子半径相近、 在自然界密切共生, 这就决定了稀土元素分析在无机分析化学中的特殊地位, 特别是在传统的化学分析领域。 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 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等特大型综合性矿床世界瞩目, 该矿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中国科学院、 高校和相关部委的顶尖研究机构和专家都被吸引到相关项目中来。 矿产资源的勘查、 评价、 矿石选、 冶、 开发利用以及单个稀土元素的分离提取, 步步都离不开分析测试技术, 而且相应的稀土分析测试技术首当其冲。 这大大推动了我国稀土元素分离与分析技术的发展, 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无机分析的热门课题, 各门新技术都竟相投入, 并取得大量重要成果[5, 6, 7, 8, 9, 10, 11, 12]

从国家角度, 最为突出的举措就是: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引进XRF技术的直接推动力, 就是为解决稀土、 Nb/Ta、 Zr/Hf等化学方法难以解决的分析问题: 1958年— 1959年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地质研究所, 北京大学、 地质部地质科学院和有色金属工业地质研究院先后派人赴苏联相关研究机构学习X射线光谱技术, 同时从苏联、 飞利浦、 日本等引进X射线光谱仪器, 1960年初就由中科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办首期全国性X射线光谱培训班, 由苏联专家讲课。 因此, XRF最早、 最成功的应用就是稀土元素分析, 最早的应用成果集中反映在1964年由国家科委组织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的全国稀有元素测试基地第一届年会(俗称“ 531” 会议)上[13]

1 我国稀土元素分析文献和基础条件概况

我国稀土元素分析文献丰富, 基础条件雄厚, 这是其他金属元素(或元素组)分析难以相比的。 以下从相关专著、 标准物质、 标准方法和评述论文几个方面予以简介。

1.1 专著

从1981年— 2009年先后出版《稀土元素分析化学》(上、 下)、 《稀土元素分析化学》(第2版)和《稀土元素及其分析化学》三部专著[14, 15, 16], 其他分析化学专著、 岩石矿物分析专著和高校分析化学类教材中也有稀土元素分析的专门章节。 这些专著全面总结了当时稀土元素分析已经取得的成就, 是稀土分析最基本的经典著作, 其中分析方法部分大多也有XRF方法的内容。 另有两本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专著也是稀土分析方法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17, 18]

1.2 标准物质

对于地质材料中的稀土元素分析, 相关标准物质也是重要的基础条件。 沈阳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已研制了两批共6个稀土矿石的国家标准GBW0715— 161, GBW07187— 188。 稀土氧化物总量 (RxOy)在0.085%~4.30%, 定值组分除16个稀土元素外, 还包括主次痕量近20个组分[19]。 样品粒度为74 μ m(200目), 该批标准物质采用了XRF分析技术进行均匀性(La, Pr, Nd, Er, Y, Dy, Yb, Mn, Cu, Nb, Rb, Zr共12种元素)和稳定性检验, 参加定值的实验室共有8家单位, 他们分别采用了XRF、 ICP-AES/MS、 AAS、 NAA、 重量及比色等分析技术进行了合作定值。

2016年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包头稀土研究院等单位研制的3个白云鄂博稀土精矿标准样品: GSB 04-3309-3311-2016(REO 30, 40, 50)。 样品成分参考了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现行产品标准XB/T102— 2007中规定的含量及市场常见稀土精矿各元素含量范围选配, 加工至全部通过标准筛74 μ m(200目), 定值项目包括: REO采用国家标准方法: GB/T18114.1— 2010(重量法), 其余8种氧化物(La2O3/REO, CeO2/REO, Pr6O11/REO, Nd2O3/REO, Sm2O3/REO, Eu2O3/REO, Gd2O3/REO, Y2O3/REO)采用GB/T18114.8— 2010(ICP-AES法), 由包头、 江西和湖南的9个实验室参加了合作定值, 3个样品的REO分别为: 29.09%, 39.78%和51.85%。 这些标准物质为稀土矿石、 精矿及其产品分析的仪器校准、 方法研究与评价和分析质量监控提供了计量标准[20, 21, 22]。 白云稀土原矿和尾矿的标准样品亦在研制中。

除稀土矿石外, 还有130个岩石、 土壤、 沉积物标准, 25个有色金属矿石标准, 6个海底锰结核和海山富钴结壳, 37个环境、 生物、 食品标准物质的定值组分中也都有全部稀土元素的值[23, 24]。 这不仅为制定地质材料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也反应了已有的方法已相当成熟。

1.3 标准方法

标准分析方法是在比较成熟有效的日常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制定的, 也反应了这些方法在所应用领域的成熟程度。 1998年由地矿部武汉岩矿测试中心熊采华、 舒朝滨、 方金东、 邹骏城起草制定了首个稀土矿石的国家标准方法(GB/T 17417.1— 1998), 采用化学富集-ICP-AES测定稀土分量, 测定范围0.X~2× 105 μ g· g-1, 2010年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赵志飞、 方金东、 唐兴敏等对前方法进行了修订(GB/T 17417.1-2— 2010)以替代原标准[25]。 2002年由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等单位钟道国、 邱春等起草制定了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XRF测定15个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分量(GB/T18882.2— 2002), 2008年该标准被新标准GB/T18882.1— 2008所替代[26]。 新标准分两部分: (1)稀土分量测定, (2)Al2O3的测定。 第1部分又有: ①XRF方法, ②ICP-AES方法。 XRF方法由钟道国、 潘建忠等起草, 采用酸溶-滤纸片法制样-XRF测定, 测定范围0.20%~99.00% 。 2002年由包头稀土研究院等单位的张桂梅、 杨春红、 曹俊杰等起草制定了稀土精矿的化学分析方法(GB/T 18114.1-11— 2010以替代GB/T 18114— 2000), 其中稀土分量采用碱熔提取沉淀再溶解后ICP-AES测定[27]

1.4 评述文献

截至2018年, 检索到稀土元素分析评述论文27篇。 可分为两大类: 年度评述11篇, 综合和专题评述16篇。 其中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专题4篇, 稀土元素的XRF分析专题4篇。

《分析试验室》从1988年起到2002年, 每两年一次“ 稀土元素分析” 年度评述, 其后每5年一次。 虽说是年度评述, 但综合性很强, 内容广泛, 引文多在300篇以上; 将1982年至今的10篇跨度30多年的评论联起来, 应该说是我国最全的稀土元素分析文献库了。 文献概况列于表1

表1 “ 稀土元素分析” 年度评述论文概况 Table 1 Overview of annual review papers on “ rare earth element analysis”

综合和专题评述中侧重分离与测定方法文献5篇, 标准方法专题评述3篇, 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专题4篇, 稀土元素XRF分析专题5篇。 文献概况列于表2

(1)年度评述引文很多, 但XRF方法占比很少(约3%), 而在XRF文献中, 地质材料文献占比较大(约30%); 分析方法及标准方法专题评述文献中, XRF文献更少(1.6%); 即使在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分析专题中, XRF文献占比也只有8%。

表2 “ 稀土元素分析” 的综合和专题评述论文 Table 2 Comprehensive and special review papers on “ rare earth element analysis”

(2) 5篇XRF专题评述是更接近本文内容的: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许春才最早评介了X射线荧光在稀土分析中的应用和进展, 只是对具体应用的评介较少, 遗憾的是刊文未能给出文献41篇引文文献[51]; 就技术方法来说,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启超等的评述是一篇很全面的评述文献, 包括样品制备、 仪器条件、 谱线干扰消除和基体校正, 但文中没有在各方面应用的集中介绍[52];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陆少兰等研究了XRF在混合稀土氧化物和高纯稀土氧化物分析中的应用, 指出: XRF对混合稀土分析是其他分析手段难以媲美的, 分析范围宽(0.1%~99.0%), 基本没涉及地质材料方面的内容[53]; 与前述3篇相比, 包头稀土研究院吴文琪等的评述更多的是一篇方法应用评介。 这是一篇XRF分析技术在稀土各领域应用的最全面的评述, 其中环境和地质样品分析应用占了较大篇幅。 尽管该评述已过去10来年, 但这已是涉及这一专门领域最近、 最全面的评述文献了。

本文收集了国内1964年— 2018年以来X射线荧光分析地质材料中稀土元素的文献63篇, 其中稀土矿石矿物分析文献32篇, 用于其他地质材料中痕量稀土元素分析文献31篇。 以下将分别予以介绍。

2 稀土矿石矿物分析文献

白云鄂博矿复杂的物质成分成为当时国内最热的研究课题, 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 地质、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冶金、 有色研究院所等单位都参与了相关研究, 取得很多重要成果, 其中稀土元素分析占有重要地位。

如前所述, 矿石矿物中15个稀土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是我国开发最早的XRF方法(我国XRF仪器及技术引进的主要推动力), XRF也是能解决稀土矿石(高含量)全部稀土元素分量测定的最早技术方法, 在20世纪六、 七十年代也是唯一的实用方法。 1964年由国家科委组织, 由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负责编印出版的全国稀有元素测试基地第一届年会会议文集中就有3篇化学-XRF法测定矿石矿物稀土元素的文献[56, 57, 58]

本文收集了1964年— 2018年间XRF分析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文献31篇, 其中有24篇文献采用化学-XRF方法, 采用原样直接测定的文献只有7篇。

我国测定稀土矿石矿物(较高稀土含量), 特别是稀土精矿中的稀土早期大多采用化学-XRF方法: 即先用化学方法提取混合稀土氧化物, 再用XRF进行稀土分量测定。 这样虽然使XRF测定变得较为简单, 但却失去了XRF制样简单、 快速, 特别是“ 环境友好” 的最大优势。 现代XRF技术性能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可直接对地质材料中主次量组分(包括全部稀土)进行高精度测定, 而无需化学分离。 因此, 化学-XRF方法只集中列入文献目录[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不再进一步介绍。 这里只将直接测定稀土矿石稀土分量的7篇文献的方法要点列于表3, 要点包括: 作者和文献年代, 所用仪器, 制样方法, 校准样品和校正方法, 测定组分, 主要组分测量精密度和引文数量。

表3 稀土矿石中稀土元素XRF直接分析方法文献要点简表 Table 3 Key points of XRF direct analysis method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rare earth ores

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了XRF测定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方法, 但实际上都是化学-XRF方法。 直到1972年在我国第一次XRF专业学术会议上(俗称XRF峨眉会议), 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八室赵宗玲等才报道了用XRF分析技术直接测定稀土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 采用焦磷酸钾熔融、 粉碎压片制样, 以高纯稀土氧化物人工配制的校准样分析了原矿中的La-Lu+Y+Th共16种元素, 并发现了直接测定比化学-XRF结果稍高的原因是化学分离不完全所致。

1989年湖南矿产测试利用研究所荆照政等利用现代化的ARL868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 原样研磨至300目, 薄试样法制样, 以两个轻、 重精矿原始混合标准, 以Al2O3为稀释剂制备校准系列(每元素校准线8个点), 分析了稀土矿石、 精矿中的La-Lu+Y+Sc共16种元素。 检出限0.5 μ g· g-1, 测定范围0.000 1%~80%, 精密度0.1%~10%。

包头钢铁公司稀土研究院郭成才等采用飞利浦PW1400现代化X荧光仪器, 直接粉末压片制样, 以稀土精矿标样B-1、 B-2、 包头矿标样标-3、 m Eu Gd富集物标样y-9四种标样, 按不同比例混合, 总量为1 g, 分别加入100 mg V2O5研磨, 压片制备校准样, 测定了包头矿和其他稀土精矿中的La, Ce, Pm, Nd, Sm, Gd和Y元素。 La, Ce和Y氧化物含量(%)分别为: 25.92, 49.61和0.27时的精密度(RSD%)分别为: 0.04, 0.19和2.6。

内蒙古矿产实验研究所程泽等用3080 E3, 粉末压片制样, 人工合成校准样品, 直接测定了东北801矿石中的Ce和Y含量, 再将其转换为轻、 重稀土总量。 对于CeO2, Y2O3含量(%)分别为: 3.06, 0.248时的方法精密度(RSD%)分别为: 1.43%和1.11%。

包钢冶金研究所德喜等采用MXF-2100, 硼酸盐混合熔融制样, 按包钢稀土精矿配制12个校准样, 用自洽校正法测定稀土精矿中La, Ce, Pr, Nd和Sm共5个轻稀土及TFe, CaO, P, BaO, ThO2五个非稀土组分, 稀土总量范围为47%~50.5%。 5个稀土氧化物总量为48.04%时的RSD为0.50%, 16.36%的CaO的RSD为0.80%。

包头稀土研究院蒋天怡等采用硼酸盐混合熔剂熔融制样, 以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的稀土精矿标样GSB 04-3309-11-2016及部分生产实际稀土精矿试样作校准, 直接测定了轻稀土精矿中La, Ce, Pm, Nd, Sm, Eu, Gd和Y共8个元素氧化物总量。 总量在39.46%时的RSD为0.41%。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周伟等采用硼酸盐混合熔剂熔融制样, 以6个国家稀土标准样品和8个人工标准样品以及以造岩元素为主的其他国家标准样品共计33个标准作校准, 理论α 和经验系数进行基体校正, 直接测定了稀土矿石类样品中包括主次量造岩元素和全部稀土元素在内的25个组分, 并进行了全部测量组分的百分加合。 稀土总量的分析范围: 0.085%~13.92%, 稀土元素氧化物的检出限在4.52~58.19 μ g· g-1; SiO2含量为66.9%和对应的百分加和的RSD%分别为0.19和0.12, 对应稀土分量(0.03%~2.16%)的RSD%在0.7%~6.9%之间。 这是我国首个用XRF方法测定了稀土矿石中包括10个造岩组分和15个稀土元素, 并进行了百分加和的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稀土矿石的标准物质定值。

荆照政等和周伟等两文献所获得的结果基本代表了现代XRF仪器和技术方法在解决稀土矿石、 精矿中全部稀土元素和主要造岩元素等多元素分析的能力和达到的技术水平(稀土和主要组成元素的精度、 准确度、 检出限水平等)。 当然, 两种方法也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像荆照政等法改用更普通的直接压片制样有利于检出限的降低和精密度的提高, 采用更多国家标准校准来提高准确度, 同时测定其中的主要造岩组分和重要伴生元素以扩展分析结果的更广应用; 周伟等法改用直接粉末压片制样有利于检出限降低, 也使方法更方便更广泛应用, 还可增测更多与稀土伴生的有益、 有害元素(特别是Th和U)。

3 地质材料中痕量稀土元素分析文献

随着微(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发展, 稀土元素在各地质体中的分配, 特别是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成为研究许多地学基本问题的金钥匙, 在地学研究及矿产资源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就成为推动地质材料痕量稀土分析发展的基本动力。

XRF分析稀土矿石矿物中的高含量稀土元素具有绝对优势, 但由于灵敏度低对于痕量稀土分析没有什么明显优势。 早期大多要采用化学预富集后, 再用XRF测量(化学-XRF法); 随着ICP-AES、 ICP-MS迅速发展和成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 这类方法的文献就很少见了。

本文收集了地质材料中痕量稀土元素XRF分析文献22篇, 其中采用化学-XRF方法的文献12篇, 直接测定方法文献10篇。 同前本文不再对化学-XRF方法介绍, 只在文献目录中单列[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篇直接测定文献方法要点列于表4。 另外还需说明, 这里提到的痕量稀土是指全部稀土元素, 主要以其他痕量元素为主而捎带测定个别或少数稀土元素的方法将不在此介绍。

表4 XRF直接测定地质材料痕量稀土元素文献方法要点 Table 4 Key points of XRF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trace rare earth elements in geological materials

表4可知: 所有都采用了粉末压片制样, 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方法都使用了高性能的现代XRF仪器, 获得了相当高的精密度和比之前低得多的检出限, 使用更多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校准保证了方法的准确度。

20世纪80年代初, 王毅民等用改进后的PW1212对低含量稀土和其他痕量元素的分析进行了系列研究, 包括低含量稀土元素测定条件的选择、 基体校正和背景问题, 完成了测定岩石中包括全部稀土在内共35个痕量元素的方法[99, 100, 101, 102]。 由于当时仪器性能测定条件所限, 方法检出限、 精密度与当今的现代化仪器已难以相比。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采用性能更好的现代XRF仪器, 痕量稀土的XRF分析也有了更大进展。 早期孙平蕙、 张仕定、 梁述廷等用某一或少数稀土元素与稀土总量的关系先间接快速确定稀土总量, 再转换各稀土分量[103, 104, 105]。 本世纪以来, 采用粉末压片, 直接测定岩石、 土壤和各类沉积物等地质材料中痕量稀土元素的文献迅速增长: 张淑华等采用直接粉末压片制样测定了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中的稀土元素(镧系14元素), 为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106]; 李小莉、 石慧等用粉末压片XRF直接测定了土壤、 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样品中的15个稀土元素, 对0.X~XX μ g· g-1含量水平稀土的RSD分别在0.7%~17%和0.67%~14%, 检出限分别为0.1~7.8和0.01~8.65 μ g· g-1 [107, 108]; 刘菊琴等用近年来才出现的波长与能量色散复合型X荧光仪器, 粉末压片制样, 直接测定了海洋沉积物、 水系沉积物、 岩石和土壤样品中15种稀土元素, 对0.X~110 μ g· g-1含量水平稀土的RSD在0.1%~6.1%, 检出限达0.01~2.8 μ g· g-1 [109], 袁静等用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RF仪器, 粉末压片制样, 直接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15稀土元素, 对0.X~XX μ g· g-1含量水平稀土的RSD在0.81%~8.35%, 检出限达0.03~4.09 μ g· g-1 [110]。 后4篇文献代表了当前XRF仪器的性能水平, 特别是复合型和高能偏振能量色散仪器显示了测定稀土具有了更好的性能。 这些方法虽然还很难与ICP-AES/MS的检出限水平相比, 但对于测定含量在0.X-XX μ g· g-1水平的岩石、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却具有制样简单、 快速、 经济和“ 环境友好” 优势。

张颖等以粉末压片制样, 采用小型台式EDXRF以快速准确进行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Nd, Y的现场测定。 借助深海沉积物中Nd和Y含量与稀土总量、 Nd与轻稀土量、 Y与重稀土量之间存在的良好相关性, 建立起3种相关关系方程, 从而可据Nd与Y的现场分析值推算出样品中轻、 重稀土量及稀土总量。 经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类型深海沉积物样品的验证, 用转换关系推算出的轻、 重稀土量和稀土总量与实验室ICP-MS测定值基本吻合, 相对偏差基本小于20%。 这就为我国大洋资源勘察提供了一种现场快速评价海底沉积物稀土分布规律的手段和方法, 大大提高了大洋资源勘查工作的效率[111]。 用XRF方法完成痕量稀土的现场分析, 这在我国属于首次。 当然从现代XRF仪器的发展, 特别是高能偏振EXRF性能的快速提高, 这方面的进展应该仍是很快的。

4 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微区原位分析

马鑫培等应用加拿大皇后大学的质子激发X射线(PIXE)和质子激发丫射线(PIGE), 分析了取自不同地质环境的14个磷灰石样品中包括全部稀土元素在的25元素, 各样品元素含量总和除一个样品为89.32%外, 其余均在96.00%~101.01%之间, 稀土总量0.2%~15%。 磷灰石中稀士元素含量对于球粒状陨石的标绘表明, 绝大多数磷灰石样品对于轻稀土元素有富集现象。 磷灰石本身并不表现出特别富集轻稀土的特性。 因此这种元素的分布可成为磷灰石结晶过程所处的地质学环境中化学和物理条件的指证[112]

安庆骧等用北京同步辐射中心的同步辐射XRF微探针扫描分析了氟碳饰矿物中的轻稀土元素(La, Ce, Pr, Nd, Sm, Eu)的分布。 样品采自四川省冕宁县耗牛坪稀土矿床的氟碳铈矿, 产于伟晶状霓辉石-重晶石-氟碳铈矿脉和重晶石-方解石中。 方法采用K系线激发, 谱线重叠干扰少, 也大大简化了分析校正程序[113]

5 结论

(1)稀土元素的化学特性主要源于镧系元素特有的电子层结构, 致使10多个元素难以化学分离, 这在众多化学元素中是独有的, 从而成为分析化学中一大难题。

(2)稀土金属是重要的高端战略资源, 应用领域又广阔; 稀土元素在地壳广泛分布, 而我国又是稀土矿产资源大国。 这都有力促进了我国稀土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3)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和稀土地球化学专著之多, 分析方法类型和文献总数之多, 国家标准物质定值数量之多, 都是其他金属难以企及的, 这为分析质量监控和分析方法研究与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4)在稀土元素分析方法的发展中, 各种原理的方法竞相竞技, 但至今能比较彻底解决全部单个稀土元素测定、 而又方便普通实验室应用的方法不多, XRF, ICP-AES和ICP-MS是当今最广泛实用的。 它们都可无需富集完成主次痕量稀土各元素的分析, 这是其他方法目前还难以做到的。 前者的优势是制样简单、 快速而又无污染, 对主次组分高精度的非破坏多元素分析, 后两者优势是可对包括REEs在内的痕量多元素分析, 特别是后者更是超痕量多元素分析最佳手段, 还可同时进行同位素测定[114]

(5)现代的XRF分析稀土矿石(特别是精矿)的最大优势是可高精度地直接测定样品中包括造岩组分和全部稀土元素在内的主次元素含量, 而无需化学富集。 直接测定可取两种制样方法: 直接粉末压片和硼酸盐熔融制片。 前者保持了XRF分析的主要和最大优势, 是第一选择; 后者可获得对轻元素的高精度测量, 但这是以失去前述优势为代价的, 只在对轻元素精密度要求很高时才不得不采用(像参与标样定值或仲裁分析等)。

(6)XRF分析稀土元素最重要3个环节:

①高质量的校准样品系列: 我国已有包括6个稀土矿石、 6个稀有稀土矿石、 3个白云鄂博稀土精矿、 31个有色金属矿石、 6个海底多金属结核、 富钴结壳、 130个岩石, 土壤, 沉积物和37个环境生物食品等200多个不同类型标准物质中的16个稀土元素和数十个不等的其他组分的标准值(稀土总量含量范围X.0 μ g· g-1~4.3%), 为稀土矿石和其他地质材料(多为痕量)的稀土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校准标准和方法评价依据。 当然, 如能再研制一些包括全部稀土元素和我国南方稀土类型的精矿标准就更完善了, 对构成我国稀土矿产的标准物质系列具有重要意义。

②基体校正方法: 稀土元素虽然相邻, 但地质材料系氧化物系统其吸收/增强效应远比金属体系小得多, 现代仪器的强大软件解决吸收/增强影响都不会存在困难, 只是选取校正元素时注意共存高含量Ca-Zn元素的影响。

③谱线重叠校正: 常规WDXRF测定稀土元素一般以其L系线为分析线, L线系谱线多, 相互重叠严重, 特别是有较高含量的Ti到Co六元素共存时, 确定重叠谱线是件很头痛的事。 建议参阅“ X射线谱线图和表” 一书中的X射线谱线图[115]。 该书虽为英文版, 但书后有较清楚的中文说明。 在谱线图中使各元素间复杂的吸收/增强和谱线重叠关系比传统波长/能量数字表展示得清晰、 简单。

(7)可喜的是稀土矿石的国家标准方法已确立了一个好的框架: ICP-AES和XRF已成为稀土矿石分析中15个稀土分量的基本方法。 当然据方法特点和矿石稀土氧化物总量, 选用方法还可做进一步调整: 如具有较低稀土氧化物总量的稀土原矿石(多在5%以下)采用ICP-AES是合适的, 而稀土氧化物总量达50%以上的稀土精矿或混合稀土氧化物之类采用XRF方法应是更好的选择(测定精密度更高), 而且制样更简单、 经济、 快速, 特别是更“ 环境友好” 。

(8)放射性元素Th、 U常与稀土元素共生, 在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过程应十分关注放射性元素的环境影响, 而这在以前的开发利用中关注是不够的。 建议分析工作者在制定稀土元素分析方法时都应提供U、 Th含量, 而无论送捡者是否要求, 这对经手样品的所有工作者都是有益的, 因而也是需要的。 同时也建议分析实验室在接收样品时首先进行放射性检测! 特别是对于稀土矿石样品, 以便进行必要的放射性防护, 这不仅有利于样品分析也有利于样品分析后的处理。

(9)稀土元素其来源是稀土矿产资源, 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是最早开发的稀土元素分析方法之一; XRF是最早解决、 现在仍是高含量全稀土分量测定的最重要分析手段。 然而从已有文献看, 目前用于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的XRF方法并不完善, 方法研究和应用与其他应用领域和其他分析方法相比都相对薄弱。 显然, 稀土精矿国家标准物质研制、 稀土精矿主次痕量元素(包括造岩组分和Th, U)粉末压片XRF方法、 稀土矿石主次痕量元素(包括造岩组分和Th, U)粉末压片XRF方法及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等都是最具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致谢: 感谢包头稀土研究院吴文琪教授级高工提供的重要信息、 资料和所做的有益讨论。

参考文献
[1] CHENG Jian-zhong, CHE Li-ping(程建忠, 车丽萍). Chinese Rare Earths(稀土), 2010, 31(2): 65. [本文引用:1]
[2] ZHANG Xiao-mo(张小陌).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8, 31(12): 22. [本文引用:1]
[3] SUN Jian-cheng(孙健程). China Nonferrous Metals(中国有色金属), 2017, (11): 60. [本文引用:1]
[4] ZOU Jun-yu, WANG Jian-ping, LIU Zhen-jiang, et al(邹君宇, 王建平, 柳振江, ). Mi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4, 34(2): 119. [本文引用:1]
[5] Laboratory of Rare Element Mineral Chemistry, Guiyang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实验室).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72, (1): 37. [本文引用:1]
[6] Guiyang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73, (4): 86. [本文引用:1]
[7] Depart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Wuhan University(武汉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4, (1): 51. [本文引用:1]
[8] Analysis room of Metallur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aotou Steel(包钢冶金研究所分析室). Chinese Rare Earths Niobium(稀土与铌), 1976, (2): 27. [本文引用:1]
[9] NI Jia-zan, SU Qiang, YAO Ke-min, et al(倪加缵, 苏 锵, 姚克敏, ). Chemistry(化学通报), 1979, (6): 1. [本文引用:1]
[10] YAO Xiu-ren, ZHOU Ji-xing, YIN Ming(姚修仁, 周继兴, 尹明).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81, (1): 22. [本文引用:1]
[11] GAO Xiao-xia(高小霞). Chinese Rare Earths(稀土), 1981, (2): 44. [本文引用:1]
[12] YANG Rui-ying, HUANG Zhong-xiang, JIANG Yong, et al(杨瑞英, 黄忠祥, 江泳, ). Nuclear Techniques(核技术), 1982, (4): 36. [本文引用:1]
[13] Professional Group of Rare Element Ore and Mineral Analysis and Testing Base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国家科委稀有元素矿石、 矿物分析测试基地专业组), Report Collection of 1964 National Test Base Annual Meeting(1964全国测试基地年会报告集(上、 下集)), 1964, 1: 1. [本文引用:1]
[14]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Wuhan University(武汉大学化学系).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Rare Earth Elements (Volume Ⅰ and Volume Ⅱ)(稀土元素分析化学(上、 下 )). Beijing: Science Press(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 1983. 499, 350. [本文引用:1]
[15] JIANG Zu-cheng, CAI Ru-xiu, ZHANG Hua-shan(江祖成, 蔡汝秀, 张华山).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Rare Earth Elements, Second Edition(稀土元素分析化学, 第2版). Beijing: Science Press(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495. [本文引用:1]
[16] LI Mei, LIU Zhao-gang, WU Jin-xiu (李梅, 柳召刚, 吴锦绣).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their Analytical Chemistry(稀土元素及其分析化学).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40. [本文引用:1]
[17] WANG Zhong-gang, YU Xue-yuan, ZHAO Zhen-hua(王中刚, 于学元, 赵振华). REE Geochemistry(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Beijing: Science Press(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595. [本文引用:1]
[18] CHEN De-qian, CHEN Gang(陈德潜, 陈刚). Practical REE Geochemistry(实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 268. [本文引用:1]
[19] FENG Jing(冯静). 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rology(化学分析计量), 2005, 14(4): 1. [本文引用:1]
[20] China National Stand ardization Management Committee(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Certified Stand ard Sample Certificate(有证标准样品证书) GSB 04-3309-2016, 2016, 1. [本文引用:1]
[21] China National Stand ardization Management Committee(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Certified Stand ard Sample Certificate(有证标准样品证书) GSB 04-3310-2016, 2016, 1. [本文引用:1]
[22] China National Stand ardization Management Committee(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Certified Stand ard Sample Certificate(有证标准样品证书) GSB 04-3311-2016, 2016, 1. [本文引用:1]
[23] National Stand ard Material Management Committee(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 List of Reference Materials(标准物质目录). Beijing: China Measurement Press(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3. 174. [本文引用:1]
[24] WANG Yi-min, GU Tie-xin, WANG Xiao-hong, et al(王毅民, 顾铁新, 王晓红, ), Practical Hand book of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Geoanalysis (Chinese-English, Second Edition)(实用地质分析标准物质手册(汉-英对照, 第2版)).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3. 589. [本文引用:1]
[25] GB/T 17417. 1—1998 Method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Rare Earth Ores-Determination of Separated Rare Earth Content-Preconcentration and Separation by Cation Exchange Resin, ICP-AES Method(《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稀土分量》). [本文引用:1]
[26] GB/T 18882. 1—2008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Mixed Rare Earth Oxide of Ion-Absorpted Type RE Ore-Determination of Fifteen REO Relative Content(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 [本文引用:1]
[27] GB/T 18114. 1—2010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Rare Earth Concentrates(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本文引用:1]
[28] CHENG Jie-ke, LIU Jin-chun, JIANG Zu-cheng(程介克, 刘锦春, 江祖成).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88, (Z1): 54. [本文引用:1]
[29] CHENG Jie-ke, LIU Jin-chun, JIANG Zu-cheng(程介克, 刘锦春, 江祖成).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90, (4): 54. [本文引用:1]
[30] CHENG Jie-ke(程介克). University Chemistry(大学化学), 1991, (6): 1. [本文引用:1]
[31] LIU Wen-hua, WANG Chang-qing, CAO Xiang-jiu(刘文华, 王长庆, 曹相九).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92, (6): 51. [本文引用:1]
[32] LIU Wen-hua, WANG Chang-qing, CAO Xiang-jiu(刘文华, 王长庆, 曹相九).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94, (5): 77. [本文引用:1]
[33] BAI Guang-bi, YUAN Li, YANG Wu(白光弼, 袁莉, 杨武).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96, (5): 89. [本文引用:1]
[34] BAI Guang-bi, YUAN Li, YANG Wu(白光弼, 袁莉, 杨武).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98, (6): 55. [本文引用:1]
[35] LIU Wen-hua, LIU Peng-yu(刘文华, 刘鹏宇).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2002, (3): 89. [本文引用:1]
[36] LIU Wen-hua(刘文华).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2011, 30(6): 106. [本文引用:1]
[37] LIU Wen-hua(刘文华).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2012, 31(7): 111. [本文引用:1]
[38] TIAN Chun-xia, LIU Wen-hua, LIU Jing(田春霞, 刘文华, 刘璟).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2018, 37(2): 222. [本文引用:1]
[39] LEI Jian-quan, WANG Zheng-zhen(雷剑泉, 王正珍). Geology-Geochemistry(地质地球化学), 1985, (S1): 89. [本文引用:1]
[40] LEI Jian-quan(雷剑泉). Geology-Geochemistry(地质地球化学), 1991, (1): 59. [本文引用:1]
[41] JIANG Zu-cheng, HU Cheng(江祖成, 胡诚).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分析科学学报), 1995, 11(2): 62. [本文引用:1]
[42] ZHOU Shi-lin, LIU Fang, GAO Ming-hui, et al(周仕林, 刘芳, 高明慧, ).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Part B: Chemical Analysis)(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4, 50(3): 392. [本文引用:1]
[43] ZHUO Xiu-ying(卓秀英).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广州化工), 2015, 43(16): 63. [本文引用:1]
[44] WU Xing(伍星). Journal of Rare Earths(中国稀土学报), 2006, (24): 137. [本文引用:1]
[45] GAO Lan, KANG Jin-wen(高兰, 亢锦文). China Nonferrous Metals(中国有色金属), 2009, 19: 72. [本文引用:1]
[46] CHENG Ming-yan, LIU He-lian, WU Wei-ming, et al(程明焱, 刘和连, 吴伟明, ). 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2, 3(4): 108. [本文引用:1]
[47] YI Li-ying(伊丽莹).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1992, Z1: 173. [本文引用:1]
[48] SUN Chao-yang, HE Ying-ting, GONG Zu-xing, et al(孙朝阳, 贺颖婷, 龚祖星, ). Shangdong Land and Resources(山东国土资源), 2015, 31(11): 63. [本文引用:1]
[49] HUA Hai-long (花海隆).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2): 293. [本文引用:1]
[50] WANG Xue-yan(王雪艳).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科学技术创新), 2017, 31: 74. [本文引用:1]
[51] XU Chun-cai(许春才). Jiang Xi Nonferrous Metals Information Network(江西有色金属), 1988, 4: 54. [本文引用:1]
[52] ZHANG Qi-chao, HE Chun-fu, REN Hong-xing(张启超, 贺春福, 任红星).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2, 12(1): 89. [本文引用:1]
[53] LU Shao-lan, LI Shi-zhen, HAO Gong-zhang, et al(陆少兰, 李世珍, 郝贡章, ).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95, 14(1): 66. [本文引用:1]
[54] WU Wen-qi, XU Tao, HAO Qian, et al.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10, 28(S): 30. [本文引用:1]
[55] WU Wen-qi, XU Tao, HAO Qian, et al(吴文琪, 许涛, 郝茜, ). Metallurgical Analysis(冶金分析), 2011, 31(3): 33. [本文引用:1]
[56] XIE Zhong-xin, LI Jun-ling, TIAN Shu-gui, et al(谢忠信, 李君龄, 田淑贵, ). Report Collection of Annual Meeting of National Test Base (Part Ⅰ), Beijing: St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ission(全国测试基地年会报告集(上集), 北京: 国家科委), 1964, 257. [本文引用:1]
[57] XIE Zhong-xin, LIU Yi-kuan(谢忠信, 刘益宽). Report Collection of Annual Meeting of National Test Base (Part Ⅰ), Beijing: St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ission(全国测试基地年会报告集(上集), 北京: 国家科委), 1964, 265. [本文引用:2]
[58] ZHAO Zong-ling, MA Guang-zu, LIANG Guo-li(赵宗玲, 马光祖, 梁国立). Report Collection of Annual Meeting of National Test Base (Part Ⅰ), Beijing: St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ission(全国测试基地年会报告集(上集), 北京: 国家科委), 1964, 272. [本文引用:2]
[59] ZHU Fu-sheng, LUO Jin-xin(祝甫生, 罗津新).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B: Chemical Analysis(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979, 6(6): 25. [本文引用:1]
[60] CHEN Yuan-pan(陈远盘).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81, 9(1): 61. [本文引用:1]
[61] JIANG Jing-kan, WANG Tao-zhen, WANG Hou-guang, et al(蒋敬侃, 王桃珍, 王厚光, ).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82, (1): 23. [本文引用:1]
[62] LU Shao-lan, HAO Gong-zhang, BU Sai-bin, et al(陆少兰, 郝贡章, 卜赛斌, ). Chi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稀有金属), 1982, (6): 45. [本文引用:1]
[63] LU Shao-lan, XU Pei-zhen, LI Shi-zhen, et al(陆少兰, 许佩珍, 李世珍,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中国稀土学报), 1984, (1): 88. [本文引用:1]
[64] DING Shan-bao, LI Xian-zhong(丁善宝, 李献忠).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83, (3): 54. [本文引用:1]
[65] WANG Zi-yao, HE Chun-fu, LIN Jing-xiang, et al(王子尧, 贺春福, 林景祥, ).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85, (2): 105. [本文引用:1]
[66] WANG Zi-zhen(王子箴). Jiang Xi Nonferrous Metals Information Network(江西有色金属), 1987, (3): 55. [本文引用:1]
[67] HE Chun-fu, LIU Xue-dong, REN Hong-xing(贺春福, 刘学东, 任红星).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87, (10): 931. [本文引用:1]
[68] MAO Zhen-wei(毛振伟). Chinese Rare Earths(稀土), 1987, (1): 55. [本文引用:1]
[69] ZHAO Gui-wen, TANG Yu-qi, MAO Zhen-wei(赵贵文, 唐予奇, 毛振伟).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87, 17(3): 419. [本文引用:1]
[70] LE Qun(乐群).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Part B: Chemical Analysis)(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991, 27(4): 207. [本文引用:1]
[71] XIAO De-ming(肖德明). Uranium Geology(铀矿地质), 1992, 16(4): 242. [本文引用:1]
[72] CHEN Yong-jun(陈永君).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3, 13(1): 151. [本文引用:1]
[73] MAO Zhen-wei, et al(毛振伟, ).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Part B: Chemical Analysis)(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993, 29(4): 239. [本文引用:1]
[74] ZHU Bi-ru, XIONG Chao-dong, YANG Ge, et al(朱碧如, 熊朝东, 杨戈, ). Environment and Exploition(环境与开发), 1997, 4: 45. [本文引用:1]
[75] ZHANG Shu-ying, BU Sai-bin, CUI Feng-hui, et al(张淑英, 卜赛斌, 崔凤辉, ). Metallurgical Analysis(冶金分析), 2000, 5: 22. [本文引用:1]
[76] GB/T 18882. 2—2002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Mixed Rare Earth Oxide of Ion-Absorpted Type RE Ore Determination of Fifteen REO Relative Content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ic Method(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的配分量). [本文引用:1]
[77] LI Ping(李萍). Journal of the Chinese Rare Earths Society(中国稀土学报), 2002, 20(S1): 199. [本文引用:1]
[78] ZHANG Shu-ying, BU Sai-bin(张淑英, 卜赛斌).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2003, (1): 37. [本文引用:1]
[79] LU Yi(逯义).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2012, 31(2): 277. [本文引用:1]
[80]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地质矿产研究所),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地质科技), 1973(Supplement增刊), 68. [本文引用:1]
[81] JING Zhao-zheng, ZHANG Bo-yi(荆照政, 张博仪).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Part B: Chemical Analysis)(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989, 25(6): 355. [本文引用:1]
[82] GUO Cheng-cai, CHEN Yan(郭成才, 陈艳). Chinese Rare Earths(稀土), 1996, (3): 70. [本文引用:1]
[83] DE Xi, WANG Shi-wu(德喜, 王世武). Metallurgical Analysis(冶金分析), 1999, (01): 26. [本文引用:1]
[84] CHENG Ze, LIU Xiao-guang, TAN Yu-juan, et al(程泽, 刘晓光, 谭玉娟,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2005, 24(1): 79. [本文引用:1]
[85] JIANG Tian-yi, WU Wen-qi, ZHANG Shu-jie, et al(蒋天怡, 吴文琪, 张术杰, ). Metallurgical Analysis(冶金分析), 2017, 37(12): 27. [本文引用:1]
[86] ZHOU Wei, ZENG Meng, WANG Jian, et al(周伟, 曾梦, 王健,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2018, 37(3): 298. [本文引用:1]
[87] FENG Liang-yuan, LI Ruo-ling, ZHANG Ya-wen, (丰梁垣, 李若龄, 张亚文, ). Geochimica(地球化学), 1982, 1: 35. [本文引用:1]
[88] YI Wei-xi, ZHANG Zai-quan, YU Song-hua, et al(易惟熙, 张在权, 余松华, ). Nuclear Technique(核技术), 1982, 4: 111. [本文引用:1]
[89] DIAO Gui-nian, CHEN Pi-tong, LI Jin-xun, et al(刁桂年, 陈丕通, 李锦勋, ). Metallurgical Analysis and Test·Metallurgical Analysis Volume(冶金分析与测试·冶金分析分册), 1983, 4: 224. [本文引用:1]
[90] AN Qing-xiang(安庆骧).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1984, 3(2): 162. [本文引用:1]
[91] XIAO De-ming, ZHANG Hong-wen, GAN Xuan-xian, et al(肖德明, 张鸿文, 甘漩现, ).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1985, 4(2): 1. [本文引用:1]
[92] HE Chun-fu, LIU Xue-dong, REN Hong-xing(贺春福, 刘学东, 任红星).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87, 15(10): 933. [本文引用:1]
[93] ZHENG Hou-lin, LIU He-wu, JIN Xin-di(郑厚琳, 刘鹤武, 靳新娣).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1987, (4): 245. [本文引用:1]
[94] GAN Xuan-ji, ZHU Ning(甘璇玑, 朱宁).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光谱实验室), 1989, (4): 178. [本文引用:1]
[95] LI Hua, HE Chun-fu, YUAN Xiu-shun(李华, 贺春福, 袁秀顺). Chinese Rare Earths(稀土), 1989, 10(1): 14. [本文引用:1]
[96] SUN Ping-hui, WU Xiao-ling(孙平蕙, 武小玲).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矿产与地质), 1989, (1): 76. [本文引用:1]
[97] FENG Liang-yuan, BAO Hui-lan, LI Ruo-ling, et al(丰梁垣, 鲍蕙兰, 李若龄, ). Geochimica(地球化学), 1990, 9(1): 77. [本文引用:1]
[98] JIANG Gui-lan, CAO Shu-qin, WANG Duo-xi, et al(姜桂兰, 曹淑琴, 王多禧, ).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1994, (1): 47. [本文引用:1]
[99] WANG Yi-min, LIANG Guo-li(王毅民, 梁国立).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1984, 3(1): 58. [本文引用:2]
[100] WANG Yi-min, LIANG Guo-li(王毅民, 梁国立). Atomic Spectroscopy(原子光谱分析), 1981, (5): 10. [本文引用:2]
[101] WANG Yi-min, LIANG Guo-li(王毅民, 梁国立).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1984, 3(4): 354. [本文引用:1]
[102] LIANG Guo-li, WANG Yi-min(梁国立, 王毅民).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岩矿测试), 1984, 3(3): 262. [本文引用:1]
[103] ZHANG Shi-ding, LIANG Shu-ting, NIE Quan-xin, et al(张仕定, 梁述廷, 聂全新, ). Geological Laboratory(地质实验室), 1992, 8(6): 335. [本文引用:1]
[104] LIANG Shu-ting(梁述廷). Trace Analysis(痕量分析), 1993, 9(1-2): 48. [本文引用:1]
[105] LIANG Shu-ting(梁述廷). Journal of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矿物岩石), 1997, (1): 117. [本文引用:1]
[106] ZHANG Shu-hua, ZHANG Jian(张淑华, 张建). 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3): 22. [本文引用:1]
[107] LI Xiao-li, ZHANG Qin(李小莉, 张勤). Metallurgical Analysis(冶金分析), 2013, 33(7): 35. [本文引用:1]
[108] SHI Hui, LAI Wan-chang, LIN Hong-jian, et al(石慧, 赖万昌, 林宏健, ).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3): 43. [本文引用:1]
[109] LIU Ju-qin, LI Xiao-li(刘菊琴, 李小莉). Metallurgical Analysis(冶金分析), 2018, (5): 7. [本文引用:1]
[110] YUAN Jing, SHEN Jia-lin, LIU Jian-kun, et al(袁静, 沈加林, 刘建坤,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2): 582. [本文引用:1]
[111] ZHANG Ying, WANG Hong-min, ZHANG Hui, et al(张颖, 汪虹敏, 张辉, ). 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海洋科学进展), 2019, 37(1): 32. [本文引用:1]
[112] MA Xin-pei, Palmer G R, MacArthur J D(马鑫培, Palmer G R, MacArthur J D). Journal of Nuclear and Radiochemistry(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1991, (3): 183. [本文引用:1]
[113] AN Qing-xiang, WANG Rui-bing, DENG Sai-wen, et al(安庆骧, 王锐兵, 邓赛文,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Rare Earths Society(中国稀土学报), 1996, 14(3): 280. [本文引用:1]
[114] LI Bing, ZHOU Jian-xiong, ZHAN Xiu-chun(李冰, 周剑雄, 詹秀春). 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 2011, 85(11): 1878. [本文引用:1]
[115] WANG Yi-min, GAO Yu-shu(王毅民, 高玉淑). Practical X-Ray Spectral Line Charts and Tables(射线谱线图和表).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4, 15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