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 毅, 女, 1976年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 e-mail: yangyi@xauat.edu.cn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 研究阴离子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DOM光谱的影响, 为环境中DOM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结果表明: 投加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the anions had the effect o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of secondary effluent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data foundation for DOM’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S
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是水环境中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存在于水体(河流、 湖泊等)及其沉积物、 土壤、 污(废)水、 雨水道路径流等中, 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1, 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有机物通常以DOM为主, 由于不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处理工艺及其对有机物各组成去除效果和处理机制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导致二级出水DOM的来源、 组成和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级出水DOM一般是生化处理后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 既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后出水水质, 也影响受纳水体环境的状况[3]。 因此, 掌握二级出水DOM组成和性质对了解水环境DOM及其与污染物作用的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中DOM的物理、 化学性质, 如DOM活性官能团结合点位及其分布和有机物的分子构型等, 受pH、 离子强度、 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等化学条件影响, 从而影响水体中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等的存在形态、 迁移转化规律、 毒性及生物利用性等[4, 5]。 目前一些研究者常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平行因子分析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分析河流湖泊、 降雨等中的DOM和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的光谱特征和性质, 并进行来源解析[6, 7]。 而鲜见阴离子及其浓度对DOM光谱特征影响的研究。
在DOM的光谱分析中, 常用荧光指数(FI)表征DOM中腐殖质的来源及其芳香性的灵敏度[8], 生物源指数(BIX)表征DOM自生来源强弱特征, BIX大于1.0时, 表明DOM主要为自生来源且有机质为新近产生; BIX在0.8~1.0, 0.7~0.8和0.6~0.7时, 分别表示具有较强自源特征、 中度新近自生源特征和较少的自生组分[9]。 腐殖化指数(HIX)用于评价DOM腐殖化程度, HIX小于4表示以自生源为主; 在4~6时, DOM属于较弱腐殖质和较强自生源的特征; 大于6, 属于强腐殖质特征和陆源贡献较大[10]。 此外, 以代表性波长(如300, 350和355 nm)处的吸收系数代表DOM的丰度或相对含量, UV254代表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 UV253/UV203代表苯环的取代程度, α 250/α 365用于估算DOM分子大小[11, 12]。 这些光谱性指标受水样pH、 溶液离子强度等化学条件的影响, 从而对DOM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产生影响。 S
水样取自于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 该污水厂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 其pH值为7。 将所采集的水样经0.45 μ m微孔滤膜过滤。
用分析纯硫酸钠、 硝酸钠和氯化钠配制浓度为0.01~5 mol· L-1的Na2SO4, NaNO3和NaCl溶液。 取50.0 mL过滤后水样, 分别投加不同浓度的Na2SO4, NaNO3或NaCl溶液, 使样品投加S
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采用Jasco FP-7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设定为200~450和230~600 nm, 波长间隔分别为5和2 nm, 激发和发射的狭缝宽度均为5 nm, 扫描速度为12 000 nm· min-1。 利用荧光等高线谱图、 荧光峰的变化、 FI、 BIX和HIX分析阴离子对DOM荧光特性的影响。 FI是指激发波长为370 nm时, 发射波长分别为450和500 nm处的荧光强度之比[8]。 BIX是指激发波长为310 nm时, 发射波长分别为380 nm和430 nm处荧光强度的比值[9]。 HIX是指激发波长为255 nm时, 发射波长为434~480 nm间区域积分值
紫外吸收光谱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UV1650PC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测定水样在波长190~400 nm的吸光度, 扫描间隔为1 nm, 光程路径为10 mm。 α 300, α 350和α 355是指波长分别在300, 350和355 nm处的吸收系数, UV254是指波长为254 nm时水样的吸光度, UV253/UV203是指波长分别为253 和203 nm处吸光度的比值, α 250/α 365是指波长分别为250 和365 nm处的DOM吸收系数比值[11, 12]。
2.1.1 荧光光谱和荧光峰特征
投加S
![]() | 表1 DOM的荧光峰位置和荧光强度 Table 1 Position and intensity of DOM’ s fluorescence peaks |
投加S
当投加S
随投加N
以上现象说明, 离子强度对DOM的荧光光谱的影响与阴离子种类和浓度有关。 Ghosh等发现离子强度造成荧光淬灭的原因主要是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可以抑制腐殖质或NOM官能团的电离, 以及正负电荷增多使腐殖酸大分子由于电性中和而发生卷曲[20]。 而二级出水DOM带负电, N
代表含有紫外光区类腐殖质物质的荧光峰A的强度比代表可见光区类腐殖质的荧光峰C强度要强。 有研究者认为紫外光区荧光峰主要由一些低分子量类腐殖质组成, 具有高荧光特性; 而可见光区荧光峰来自相对稳定的高分子量类腐殖组分[9]。 一般用荧光峰A和荧光峰C的荧光强度比值(r(A/C))反映DOM中类腐殖组分成熟度。 投加N
2.1.2 阴离子对二级出水DOM荧光参数的影响
二级出水DOM的FI, BIX和HIX变化见图2。 投加S
投加S
在投加S
投加N
城市污水二级出水DOM的紫外谱图, 见图3。 投加N
![]() | 图3 二级出水DOM紫外谱图 (a): S (a): S |
投加S
随N
随投加N
投加S
随投加N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