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钟 倩, 女, 1991年生,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 e-mail: zhongqian2012@163.com
选取产自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的黑青色阳起石玉为研究对象, 采用电子探针、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就其化学成分和振动光谱特征进行测试分析, 并对小半径金属阳离子在阳起石晶体结构中的占位情况予以讨论。 结果表明,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富铁阳起石, 并含有少量铁阳起石; 化学成分中的高含量FeOT(Wt%: 18.596%~26.791%)是导致其折射率值(1.64)、 密度值(3.12 g·cm-3)偏高且在自然光下呈黑色、 透射光下呈绿色的主要原因。 受晶体结构中Fe2+对Mg2+的类质同象替代作用影响,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1 400~4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谱带与100~1 200 cm-1范围内的拉曼谱峰位置较透闪石向低频区发生偏移, 频差不等; 且中红外、 近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中均可见四个(MgMgMg)OH(A带), (MgMgFe2+)OH(B带), (MgFe2+Fe2+)OH(C带)和(Fe2+Fe2+Fe2+)OH(D带)振动谱带, 其中基频振动谱带分别位于3 674, 3 660, 3 644和3 625 cm-1附近, 倍频振动谱带分别位于7 183, 7 154, 7 118和7 077 cm-1附近, 相对强度为A<D<B<C。 化学成分和M—OH红外振动谱带积分面积计算结果显示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晶体结构中Mg2+优先占据M2位置, Fe2+优先占据M1位置; Mg2+和Fe2+在M1和M3位置上的分布相对有序, 占位系数接近于1。 综合分析认为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的变质程度属绿片岩相范畴。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vibrational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from Guangxi,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electron microprobe(EPM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 and laser Raman spectrometer(Raman). The site occupancy situation of metal cations with small ionic radii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ctinolite was discussed as well.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from Guangxi is primarily composed of Fe-rich actinolite and minor ferroactinolite, and the high content of FeOT(Wt%: 18.596%~26.791%)is the main reason for its high refractive index(1.64), density(3.12 g·cm-3) as well as black color in natural light and green color in transmission ligh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g2+—Fe2+ isomorphous substitution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bands in 1 400~400 cm-1 and Raman peaks in 100~1 200 cm-1 all shift towards the low-frequency region with various frequency differences. In addition, four vibration bands(MgMgMg)OH(band A), (MgMgFe2+)OH(band B), (MgFe2+Fe2+)OH(band C), and (Fe2+Fe2+Fe2+)OH(band D)are displayed in mid- and near-infrared spectra as well as Raman spectra, among which the bands related to M—OH fundamental frequency vibrations appear at nearly 3 674, 3 660, 3 644 and 3 625 cm-1, respectively. While the bands related to M—OH multiple frequency vibrations appear at nearly 7 183, 7 154, 7 118 and 7 077 cm-1, respectively, and their relative intensity is A<D<B<C. In addition, calculation based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ntegral area of M—OH infrared vibration bands reveals that Mg2+ and Fe2+ occupy firstly M2 and M1 sites respectively in the crystal lattice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from Guangxi. The distribution state of Mg2+ and Fe2+ in M1 and M3 sites is relatively orderly and the site-occupancy factors are close to 1. Comprehensiv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metamorphic grade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from Guangxi should belong to the greenschist facies category.
角闪石族矿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是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 其属链状硅酸盐, 并依据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征被划分为四个亚族[1]。 其中, 以钙质闪石亚族中的透闪石-阳起石Ca2(Mg, Fe)5[Si4O11]2(OH)2类质同象系列为主要组成, 且以透闪石为主的隐晶质矿物集合体称为软玉, 又名和田玉[2]。 2008年, 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发现大型软玉矿床, 所产玉石颜色丰富, 其中黑色品种质地细腻油润、 黑度上佳, 外观与新疆、 辽宁等地所产黑色阳起石质软玉相近, 市场俗称为广西黑青玉、 黑碧玉。 该类玉石矿体主要产于辉绿岩与围岩碳酸盐岩的内接触带, 与石榴角闪岩间层产出[3]。 目前, 已有少数学者[3, 4]就其岩石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均表明主要矿物组成为阳起石或铁阳起石, 化学成分富铁, 密度偏高; 然而针对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中软玉(和田玉)的命名要求则存在争议, 且相关振动光谱特征研究仍较为薄弱。 与传统的光学鉴定和化学分析方法相比, 谱学测试具有快速、 微区、 原位、 无损等特点。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作为两种典型的分子振动光谱, 已在角闪石族矿物的类别[5]、 类质同象替代[5, 6]、 配位阳离子占位度[5, 7, 8]、 颜色成因[6, 9]等问题的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采用电子探针(EPMA)、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就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的化学成分与振动光谱特征展开研究, 重点讨论小半径金属阳离子(Mg2+和Fe2+)在阳起石晶体结构中M1和M3位置上的占位情况, 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广西透闪石-阳起石玉矿床成因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为不同产地相似玉石品种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两块分析测试所需玉石原料均采自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 将其切磨为厚约1.1 mm的光片并双面抛光(分别编号为HQ-1, HQ-2)。 样品在自然光下呈黑色, 不透明, 油脂— 玻璃光泽[图1(a), (c)]; 透射光下呈青绿— 翠绿色[图1(b), (d)]。 样品折射率值约为1.64(刻面法), 密度值为3.12 g· cm-3, 均略高于软玉理论值[折射率1.606~1.632(+0.009, -0.006), 密度2.95(+0.15, -0.05)g· cm-3][2]。 宝石显微镜下放大观察显示样品内部较纯净, 质地细腻, 局部含少量灰色— 灰黑色云雾状黑硬绿泥石及点状— 不规则状铁硫化物等杂质矿物包裹体。
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日本JEOL JXA-8230型电子探针, 样品表面镀碳膜, 分别在青绿色(透射光下)区域选取三个点位进行测试, 测试位置避开杂质矿物包裹体处。 测试条件: 加速电压为15 kV, 束流为10 nA, 束斑直径为3 μ m。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采用同济大学宝石及工艺材料实验室德国Bruker Tensor 27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测试条件: 分辨率4 cm-1, 扫描次数32次, 扫描速度10 kHz, 扫描范围分别为4 000~400 cm-1(KBr压片透射法)、 4 000~3 000 cm-1(光片反射法)和8 000~4 000 cm-1(光片透射法)。
拉曼光谱分析采用同济大学宝石及工艺材料实验室日本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型激光拉曼光谱仪。 测试条件: 532 nm激光器, 功率50 mW, 光栅刻线密度600 gr· mm-1, 扫描时间20 s, 叠加次数3次, 扫描范围100~4 000 cm-1。
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1)表明,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 CaO, FeOT(即FeO+Fe2O3)及MgO。 其中, SiO2含量为52.256%~54.869%, CaO含量为11.489%~12.064%, MgO含量为6.563%~12.302%; 而FeOT含量为18.596%~26.791%, 明显高于新疆(7.47%~11.97%)或辽宁(6.75%~7.70%)[10]黑色阳起石质玉, 分析认为铁含量偏高, Fe2+对Mg2+类质同象替代作用增强是导致该类样品在自然光下呈黑色、 透射光下呈绿色且折射率值、 密度值偏高的主要原因。 次要化学成分包括Al2O3(0.231%~0.320%), MnO(0.111%~0.273%), Na2O(0.011%~0.074%)和K2O(0.030~0.072%)等。
![]() | 表1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的化学成分(%)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samples from Guangxi(%) |
以23个氧原子数和15个阳离子数为标准计算样品中阳离子数量, 其中Fe2+和Fe3+数量依电价平衡法[11]进行估算。 计算结果(表2)表明, 样品晶体化学式中(Ca+Na)B> 1.34, CaB> 1.34, NaB< 0.67, (Na+K)A< 0.50, Si> 7.50, Ti< 0.50。 根据角闪石分类命名方案[12]及种和种内划分原则[1], 样品属角闪石族钙质闪石亚族中的透闪石-阳起石-铁阳起石系列。 其中, 仅测试位点HQ-1-3处(Mg/Mg+Fe2+)< 0.5, 为铁阳起石; 其余测试位点0.50< (Mg/Mg+Fe2+)< 0.90, 为阳起石中的富铁端元。 因此, 所测样品主要矿物组成为富铁阳起石, 并含有少量铁阳起石。
![]() | 表2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的阳离子数量及相关特征值 Table 2 Cations and related parameter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samples from Guangxi |
2.2.1 中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测试结果(图2, 表3)显示,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中红外吸收光谱的指纹区(1 400~400 cm-1)特征基本一致, 均表现为钙质角闪石晶体结构中[Si4O11]链状基团的振动特点[15]。 1 150~850 cm-1范围内的一组强红外吸收谱带为Si— O— Si反对称伸缩振动及O— Si— O反对称、 对称伸缩振动所致, 其中由Si— O伸缩振动致最强吸收位于994, 950 cm-1处, 1 011 cm-1处红外吸收谱带表现为肩峰; 850~550 cm-1范围内的一组弱红外吸收谱带为Si— O— Si对称伸缩振动所致, 其中650, 637 cm-1处红外吸收谱带具弱分裂特征; 550~400 cm-1范围内的强红外吸收谱带与Si— O弯曲振动、 M— O(M为金属离子)伸缩振动及OH平动的耦合振动有关, 其中437 cm-1处红外吸收谱带表现为肩峰。 同时, 受晶体结构中Fe2+对Mg2+类质同象替代作用增强影响, 样品指纹区特征红外吸收谱带频率相较于透闪石普遍降低约1~10 cm-1[5, 13]。
![]() | 图2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的中红外吸收光谱Fig.2 Mid-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samples from Guangxi |
![]() | 表3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的中红外吸收谱带频率及归属(cm-1) Table 3 Assignments of mid-infrared absorption bands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samples from Guangxi(cm-1) |
高频区3 700~3 600 cm-1范围内, 样品具一组由M— OH反对称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 其相对强度整体较弱, 分别位于3 674, 3 660, 3 644和3 625 cm-1处。 此外, 由于KBr压片透射法所测4 000~3 0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光谱易受制样过程中的吸附水所干扰, 因此同时采用光片反射法对样品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中M— OH致中红外吸收谱带数目及频率与上文一致。
2.2.2 近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近红外吸收光谱反映的是矿物中分子或基团振动的合频与倍频信息。 测试结果(图3)显示, 样品在8 000~4 000 cm-1范围内的吸收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 其中, 7 183, 7 154, 7 118与7 077 cm-1处的一组红外吸收锐谱带为M— OH倍频振动所致, 该谱带分裂程度较M— OH基频振动谱带更强; 以5 224 cm-1为中心的不对称强吸收谱带归属于水分子合频振动, 推测该谱带与阳起石晶粒间隙中的吸附水有关; 4 704 cm-1处弱吸收谱带及4 296, 4 172 cm-1处强吸收谱带为M— OH与Si— O的合频振动所致。
测试结果(图4, 表4)表明,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的拉曼光谱主要由[Si4O11]基团振动和M— OH伸缩振动所致, 分别表现为100~1 200 cm-1范围内四组强弱不一的拉曼谱峰和3 600~3 700 cm-1范围内的一组拉曼锐谱峰。 其中, 668 cm-1处最强谱峰与740 cm-1处较弱谱峰为Si— O— Si伸缩振动所致; 1 050, 1 025 cm-1处次强谱峰, 926 cm-1处较强谱峰及1 062 cm-1处肩峰为Si— O伸缩振动所致; 522 cm-1处较弱谱峰为Si— O弯曲振动所致; 148, 174, 218 cm-1处强谱峰, 114, 360, 382 cm-1处较强谱峰及132, 432 cm-1处较弱谱峰为晶格振动所致[7, 10]。 与指纹区红外吸收光谱相似, 样品在100~1 200 cm-1范围内的特征拉曼谱峰位置较透闪石普遍向低频区偏移约3~12 cm-1[7]。 3 674, 3 662, 3 644和3 625 cm-1处拉曼锐谱峰则由M— OH伸缩振动所致[10]。
![]() | 表4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的拉曼谱峰频率及归属(cm-1) Table 4 Assignments of Raman peaks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samples from Guangxi(cm-1) |
阳起石晶体结构中, [SiO4]四面体以角顶相连组成平行于c轴延伸的双链, 双链间的金属阳离子分别占据五种大小不同的空隙。 其中, 活性氧与活性氧相对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以M1, M2, M3表示, 主要为小半径Mg2+, Fe2+占据; 惰性氧与惰性氧相对形成的M4和A位则分别为大半径Ca2+和Na+, K+等占据。 M1和M3均为4个O和2个OH配位, 每个OH与2个M1和1个M3相连, 形成假三方对称的(M1M3M1)OH基团[1, 9]。 因此, M— OH谱带数目、 位置与相对强度取决于金属离子(主要为Mg2+和Fe2+)在M1和M3位置上的分配方式[9]。 前人[6, 7, 8, 9, 15]研究表明, 不含铁的透闪石端元组分仅见一处尖锐的(MgMgMg)OH振动谱带; 随着Fe2+类质同象替代Mg2+程度提高, M— OH谱带分裂程度逐渐增强; 当Fe2+含量过高时, 则几乎仅存在一处(Fe2+ Fe2+Fe2+)OH振动谱带。
由于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中Fe2+含量高(FeOT: 18.596%~26.791%; Fe2+/Mg+Fe2+: 0.418~0.696), Fe2+对Mg2+的类质同象替代作用强, 因此其中红外、 近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中均可见由M— OH所致4处分裂谱带, 且相对强度由高频向低频依次为弱、 次强、 强、 次弱(表5)。 其中, 3 674, 3 660, 3 644和3 625 cm-1处中红外吸收谱带分别归属于Mg— Fe2+二元体系中的(MgMgMg)OH, (MgMgFe2+)OH, (MgFe2+Fe2+)OH和(Fe2+Fe2+Fe2+)OH理论基频振动, 即Burns[8]定义的A, B, C和D带。 由于Fe2+的半径和电负性均大于Mg2+, Mg2+— OH振动频率大于Fe2+— OH, 因此由A带到D带振动频率依次降低[9]。 3 674, 3 662, 3 644和3 625 cm-1处拉曼锐谱峰与中红外吸收谱带频率相当。 7 183, 7 154, 7 118和7 077 cm-1处近红外吸收谱带分别归属于(MgMgMg)OH, (MgMgFe2+)OH, (MgFe2+Fe2+)OH和(Fe2+Fe2+Fe2+)OH的Ⅰ 级倍频振动。 由于M— OH振动具非谐性, 其能级间隔随振动量子数的增加不等距离增加, 因此I级倍频振动频率小于基频振动频率的2倍。 在Mg— Fe2+— Fe3+三元体系中, M— OH理论振动模式多达10个[9]。 阳离子计算结果(表2)表明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化学成分中尚含有少量Fe2O3, 分析认为, 振动光谱中未见Fe3+— OH致红外吸收谱带或拉曼谱峰可能与Fe3+未占据M1, M3位置或强度较弱为相邻强谱峰所包络有关。
![]() | 表5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M— OH振动谱带频率及归属(cm-1) Table 5 Frequencies of M— OH vibration bands in FTIR, Raman Spectra and their assignments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samples from Guangxi(cm-1) |
结合Burns(1966)和JI II尼基季娜(1973)提出的方法和公式[5, 8, 9], 利用中红外吸收光谱(光片反射法)及近红外吸收光谱(光片透射法)中M— OH振动谱带积分面积和电子探针测试结果对Mg2+和Fe2+在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晶体结构中M1, M3及M2位置上的占位情况进行计算。 采用OPUS 6.5光谱分析软件对3 690~3 600 cm-1(图5)和7 250~7 000 cm-1(图6)范围内的红外图谱进行K-K或透射-吸收转换、 基线校正及谱线拟合等处理, 计(MgMgMg)OH, (MgMgFe2+)OH, (MgFe2+Fe2+)OH和(Fe2+Fe2+Fe2+)OH致红外吸收谱带积分面积分别为A, B, C和D, 则M1和M3位置上的Mg2+和Fe2+离子个数分别为:
Mg2+(M1)=1/2(2A+2B)/(A+B+C+D)
Fe2+(M1)=1/2(2C+2D)/(A+B+C+D)
Mg2+(M3)=(A+C)/(A+B+C+D)
Fe2+(M3)=(B+D)/(A+B+C+D)
由于样品晶体化学式中的Mg2+和Fe2+数量已知(表2), 因此可利用差减法求得M2位置上的Mg2+和Fe2+个数, 此处分别取测试位点HQ-1-1和HQ-2-1处阳离子数量进行计算。
结果(表6)表明,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中Mg2+优先占据M2, 占位顺序为M2> M3> M1; Fe2+优先占据M1, 占位顺序为M1> M3> M2。 由M— OH基频和倍频振动谱带计算所得占位特征基本一致, 但占位系数略有差异, 具体表现为基频计算结果中占位系数Mg2+[M3]/ Mg2+[M1]为1.042~1.363, Fe2+[M1]/Fe2+[M3]为1.036~1.295; 倍频计算结果中占位系数Mg2+[M3]/Mg2+[M1]为1.185~1.229, Fe2+[M1]/Fe2+[M3]为1.156~1.186。 推测该差异主要由光片反射法测试结果仅包含样品表面— 近表面分子结构信息, 且计算方法中未考虑少量Mn2+, Fe3+对M— OH振动谱带的贡献所致。 总体而言, Mg2+和Fe2+在M1, M3位置间的有序化程度相近, 占位系数均接近于1, 表明小半径金属阳离子在M1和M3位置上的分布相对有序。 对于变质成因钙质角闪石而言, Mg2+和Fe2+在不同晶位间的分配与结晶温度、 压力等热力学条件有关, 当区域变质作用程度达绿帘角闪岩相或角闪岩相时, Mg2+和Fe2+占位趋势为M1≥
![]() | 表6 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样品中Mg2+和Fe2+在每个M1, M2和M3位置上的数量 Table 6 Mg2+ and Fe2+ in each M1, M2 and M3 site of ensignia actinolite jade samples from Guangxi |
(1)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主要矿物组成为富铁阳起石, 并含有少量铁阳起石; 自然光下呈黑色, 透射光下呈青绿— 翠绿色, 具油脂— 玻璃光泽, 折射率值约为1.64, 密度值为3.12 g· cm-3; 主要化学成分中FeOT含量(Wt%: 18.596%~26.791%)偏高是导致广西阳起石玉呈色的主要原因。
(2)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1 400~4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谱带与100~1 200 cm-1范围内的拉曼谱峰主要表现为晶体结构中[Si4O11]链状基团的振动特点; 各谱峰位置相较于透闪石均向低频区发生偏移, 频差不等, 反映了Fe2+对Mg2+的类质同象替代作用。
(3)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中红外、 近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中均可见四个(MgMgMg)OH(A带), (MgMgFe2+)OH(B带), (MgFe2+Fe2+)OH(C带)和(Fe2+Fe2+Fe2+)OH(D带)振动谱带; 其中基频振动谱带分别位于3 674, 3 660, 3 644和3 625 cm-1附近, 倍频振动谱带分别位于7 183, 7 154, 7 118和7 077 cm-1附近, 相对强度为A< D< B< C。
(4)结合电子探针测试结果和M— OH红外振动谱带积分面积对Mg2+和Fe2+的占位情况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Mg2+优先占据M2位置, Fe2+优先占据M1位置, Mg2+和Fe2+在M1和M3位置上的分布相对有序, 占位系数接近于1。 综合分析认为广西黑青色阳起石玉的变质程度属绿片岩相范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