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混凝土氯元素分布测量方法
张智1, 郭歆宇1, 杭玉桦2, 邱岩1, 吴坚1,*, 孙浩1, 周颖1, 李京徽1, 梅金娜2, 廖开星2
1.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绝缘与电力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49
2.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4
*通讯作者 e-mail: jxjawj@mail.xjtu.edu.cn

作者简介: 张 智, 1995年生,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与电力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e-mail: zhangzhizz@stu.xjtu.edu.cn

摘要

氯元素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侵蚀, 引起结构内部的钢筋锈蚀, 导致混凝土开裂, 破坏结构的完整性。 化学滴定等常规的混凝土中氯元素含量测量方法存在操作复杂、 检测速度慢等问题。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具有无须样品预处理、 二维扫描检测和原位定点分析等优势, 但其用于混凝土中的氯元素含量测量仍存在氯元素定量限难以降低、 非水泥成分对氯元素二维分布测量结果的影响等问题。 面向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中氯元素含量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研究了氯元素含量分布的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 进一步评估了核电站混凝土模拟样品渗透面中氯离子的侵蚀状况。 首先, 分别采用内标法、 主成分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建立氯元素定标模型, 基于内标法得到的氯元素检测限为0.006 02 wt%、 定量限为0.018 06 wt%, 并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法来评估三种模型的预测性能。 其次, 为了排除非水泥基质对氯元素检测的影响, 分别建立了结合主成分分析的逻辑回归分类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混凝土中的水泥和骨料进行精确识别。 同时选取Si、 Ca、 O三种元素组合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分类效果最优, 其对总体组分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8.20%, 其中骨料识别准确率97.84%、 水泥识别准确率为98.33%。 最后, 基于主成分回归定标模型针对侵蚀15和30 d的混凝土渗透面的氯含量进行二维分布测量, 两种样品的平均预测Cl含量均在约2 mm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90 wt%和0.599 wt%, 结果与电位滴定法一致。 综上, 基于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 在30 mJ的总能量下实现了氯元素检测限达0.006 02 wt%, 实现了混凝土中骨料和水泥的精确识别, 获得了混凝土侵蚀渗透面的氯元素含量二维分布, 为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氯元素含量快速检测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工程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混凝土; ; 组分识别; 二维扫描
中图分类号:O433.4 文献标志码:A
Measurement of Chlorine Distribution in Concrete Based on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ZHANG Zhi1, GUO Xin-yu1, HANG Yu-hua2, QIU Yan1, WU Jian1,*, SUN Hao1, ZHOU Ying1, LI Jing-hui1, MEI Jin-na2, LIAO Kai-xing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 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uzhou 21500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Chloride ions will corrode the concrete structure, cause the corros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inside the structure, lead to concrete cracking, and destroy the structure's integrity. Conventional chlorine content measurement methods, such as chemical titration, have many problems, such as complicated operation and slow detection spee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sample pretreatment required, two-dimensional scanning detection and in-situ fixed-point analysi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hlorine content in concrete, such as the difficulty in reducing the limit of chlorine quantifi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non-cement components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e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chlorine. In order to mee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rapid detec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a method for detecting chlorine content distribution by dual-pulse LIBS is studied,and the erosion status of chloride ions in simulated concrete samples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is evaluated in the paper. Firstly, the calibration models of chlorine are established by internal standard (IS),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 The LOD and LOQ of chlorine calculated by the IS method are 0.006 02 wt% and 0.0180 6 wt% respectively. The 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 (LOOCV)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calibration models. Secondly, to exclud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n-cement matrix on chlorine detec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SVM classification are established to identify aggregate and cement in concrete. The SVM mode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i, Ca and O has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effect, and its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total components reaches 98.20%, including 97.84% for aggregate and 98.33% for cement. Finall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lorine in the concrete erosion surface corroded for 15 and 30 days iscarried out aPCR calibration model. The average predicted chlorine content of the two concrete samples reach the maximum value at about 2 mm, 0.890 wt% and 0.599 wt%, respectivel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the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I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dual-pulse LIBS method, chlorine's LOD the LOD of chlorine comes to 0.006 02 wt% under the total energy of 30 mJ. The precise identification of aggregate and cement in concrete is realized, and the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on the erosion and penetration surface of concrete is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an engineering solution for the field application of rapid detec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in nuclear power plant concrete structures.

Keyword: Lase-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oncrete; Chlorine;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Two-dimensional scanning
引言

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有很强的侵蚀作用, 引起结构内部的钢筋锈蚀, 导致混凝土开裂, 破坏结构的完整性[1]。 例如, 沿海核电站核反应堆安全壳的氯腐蚀是影响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 海洋环境中的其他混凝土结构, 如港口和桥梁, 也可能被海水中的氯破坏, 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经验表明, 在均质混凝土中, 当保护层厚度小于30 mm, 氯离子含量超过0.2 wt%时, 钢筋的腐蚀风险较高[2]。 传统的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 Cl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 但这些方法均难以用于混凝土中氯含量的在线检测, 或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不仅操作复杂而且需对构筑物进行有损取样。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技术是一种光谱分析技术, 高功率脉冲激光聚焦于样品表面产生瞬态等离子, 通过探测并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出的原子或离子特征谱线, 可实现对样本元素组分定性或定量测量, 已经在生物医学、 冶金分析、 环境检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LIBS用于混凝土构筑物中氯含量测量时, 具有检测速度快、 破坏性小、 二维分布测量等优势[4, 5, 6], 但存在以下困难: 首先, 氯谱线作为非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激发能级, 因此基态原子很难被激光激发诱导[7]; 其次, 骨料类型和颗粒尺寸的异质性等基质效应也会显著影响混凝土基材料的烧蚀行为和等离子体发射[8]; 同时, 氯离子主要存在于水泥孔隙中, 较大的激光光斑的烧蚀坑可能会同时覆盖骨料和水泥部分, 如何准确排除非水泥成分实现氯元素二维分布的测量认识也是其中的关键问题[9]

为此, 人们为了提高氯元素检测限, 对高能量激光[10]、 氦气大气环境[11]、 双脉冲增强光谱[12]、 自由基发射光谱定量分析[11]等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 Burakov等采用集成激光/电火花方法快速测定水泥材料中氯元素, 以190 mJ单脉冲激光能量和200~300 GW· cm-2的激光辐照度, 实现了氯元素检测限为0.05 wt%[13]。 2014年, Labutin等基于激光能量为70 mJ/70 mJ的双脉冲增强技术, 使用ICCD探测器, 在空气环境中实现氯元素检测极限为0.005 wt%[14]。 2017年Gottlieb等使用了一种水冷高灵敏CCD, 仅使用3 mJ单脉冲激光, 在氦气环境中测量Cl Ⅰ 837.6 nm谱线, 实现氯元素检测极限为0.03 wt%[15]。 2019年, 华中科技大学的Zeng等通过测量CaCl分子谱(621.16和593.4 nm)代替Cl原子发射谱线, 仅使用70 mJ单脉冲激光和ICCD探测器, 在空气环境中获得检测极限0.040 4 wt%[7]。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开展了关于混凝土氯盐渗透面的LIBS二维扫描检测[16], 但在分析之前未对混凝土各组分进行光谱识别以排除非水泥成分对氯元素二维分布测量结果的影响。

本文面向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中氯元素含量快速测量的需求, 研究了氯元素含量分布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 在双脉冲总能量为30 mJ的参数条件下, 分别采用内标法、 主成分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回归三种方法对氯元素建立定标模型。 基于内标法模型计算得到的氯元素检测限(LOD)为0.006 02 wt%。 定量限(LOQ)为0.018 06 wt%。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结合主成分分析的逻辑回归分类和支持向量机分类两种模型对混凝土各组分进行光谱识别, 对总体组分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8.20%。 最后, 针对水泥部分中的氯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获得混凝土渗透面预测氯含量二维分布情况, 统计出不同渗透深度下氯元素的浓度变化, 并与电位滴定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1 实验部分
1.1 氯元素检测装置与系统设置

面向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中氯元素含量快速检测的应用需求, 本文采用的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 装置由主机、 探头和导光臂三部分组成, 主机与探头之间通过导光臂连接。 主机内部集成有双脉冲纳秒脉冲Nd:YAG激光器(DAWA-200, 工作频率为1 Hz, 输出波长为1 064 nm, 脉宽为8 ns), 多通道光纤光谱仪(AvaSpec-ULS2048-10-USB2-RM Multi Channel, 光谱范围180~1 060 nm, NC光栅, 1 200 lines· mm-1, 分辨率0.14~0.18 nm, 最小门宽1.05 ms), 两个激光能量计(PE50BF-DIF-C, OPHIR), 两个光子探测器(Thorlabs DET10A), 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DG645, Stanford Research Systems), 气体流量控制计, 以及装配在主机上的笔记本电脑。 导光臂的每个关节处都安装了反射镜结构, 可以任意改变双脉冲激光器输出激光的传播方向。

图1 (a)氯元素检测工程样机; (b)工程样机的系统原理图Fig.1 (a) The engineering prototype for chlorine detection; (b)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totype

双脉冲激光器输出的光束1和光束2经一片近红外分束镜(BS3)对准合束后进入到导光臂中。 从导光臂馈出的两束脉冲能量均被设置为~15 mJ, 即双脉冲激光总能量为~30 mJ。 导光臂出口端输出的双脉冲激光先通过分束器(BS4, Thorlabs, BST17), 其中一小部分激光被反射到安装在侧面的光束轮廓相机(BC, Ophir, SP928)中, 以便检查双脉冲激光的合束情况。 通过分束器的双脉冲激光经过二向色镜(D, Thorlabs, DMSP950L, 截止波长890 nm)后入射到焦距为45 mm的消色差透镜(L2)上, 并在透镜聚焦成像的作用下轰击样品材料表面并烧蚀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自发光沿激光入射方向反向回传后被二向色镜反射到消色差透镜上, 最终由消色差透镜(L3)引导聚焦到光纤中实现光谱信号的采集。 待测样品置于二维电动位移平台的载物台上以实现对不同烧蚀点的测量。 探头前端设计有一圆柱形的吹气室结构以制造氦气气氛条件, 侧面通过气管与气体流量控制计相连, 可实时监测和控制吹出通道的氦气流量。

综合考虑光谱效果和实验成本, 本文实验中氦气流量固定为4 L· min-1。 以提高Cl Ⅰ 谱线信噪比为目标, 进一步系统优化了脉冲间隔、 探测延时、 脉冲能量比、 镜样距等关键参数。 在参数优化的过程中同时基于萨哈-玻尔兹曼斜线法, 计算得到不同双脉冲参数配置情况下的电子激发温度, 用于支撑最优系统参数的取值[2]。 最终获得的最佳系统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氯元素检测工程样机系统关键参数的设置 Table 1 Setting of key system parameters of the engineering prototype
1.2 混凝土试件和水泥标样的制备

根据核电站用混凝土的具体成分制备标准试件, 组分配比如表2所示。 所有混凝土样品浇筑成型后24小时取出, 放入标准养护室[温度(20± 3)℃, 相对湿度不低于90%]养护至28 d。 将成型的混凝土试样分为两组, 每组有3个相同的平行试样, 然后对于每块混凝土选取一个光滑面作为侵蚀面, 其余各面均用环氧树脂密封。 两组混凝土试样分别在8.2 wt%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15和30 d。 每块混凝土样品垂直浸泡面切开得到的切面即为混凝土氯盐渗透面。 对渗透面进行LIBS二维扫描检测后再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渗透深度位置处的氯离子含量作为参考值。

表2 混凝土模拟试件各组分的配合比信息 Table 2 The mixture ratio information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concrete simulation specimens

为了获得LIBS信号与氯元素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我们制备了15种不同Cl含量的水泥标准样品, 标样制样与养护过程需按照核电厂构筑物混凝土养护标准执行(制备强度为C35, 水灰比为0.52)。 这些水泥标样是由硅酸盐水泥(GSB08-2047-2013)和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制备而成的。 将成型烘干后的15个水泥标样分别取样并研磨成粉(最大粒径小于75 μ m)。 在不添加任何粘合剂的情况下, 将一部分水泥标样粉末以250 MPa的压力压成水泥片(ϕ 20 mm× 4 mm), 而将另一部分水泥粉末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氯离子浓度。 水泥标样压片中氯化钠溶液浓度和Cl浓度信息如表3所示,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的氯离子浓度作为后续定标分析的参考值。

表3 水泥标样压片中氯化钠溶液浓度和Cl浓度的参考值 Table 3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and Cl in the standard cement pastes
2 结果与讨论
2.1 氯元素的定标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节的实验装置, 对1.2节中的水泥标样压片进行LIBS定标实验。 对于每一水泥标样压片选取30个不同打靶点进行光谱采集, 对于每一打靶点累计20次激光烧蚀获取其平均光谱以消除噪声的波动性并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累加平均后针对不同Cl含量的水泥标样压片所对应的氯元素的特征光谱(830~840 nm)如图2所示, Cl Ⅰ 833.33 nm和Cl Ⅰ 837.59 nm为该区间内均包含氯元素含量信息最多的两条谱线。 对于Cl含量为0.253 wt%的水泥标样压片, Cl Ⅰ 837.59 nm的信噪比(SNR)为1.3。

图2 不同Cl浓度下的氯元素特征谱线的变化Fig.2 The variation of Cl element emission spectral lines under different Cl concentration

内定标法是在LIBS的定量分析中的常用方法。 根据样品中元素的浓度与相应的发射线强度成正比, 可以建立相应的校准曲线, 通过这条曲线可以定量地确定被测材料中元素的浓度。 建立定标曲线后, 通常根据式(1)和式(2)可以计算对应元素的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

LOD=3σb(1)

LOQ=3LOD(2)

式中, σ 是待测元素所选谱线附近背景的平均标准偏差, b是定标曲线的斜率。 在本节中, 我们选择Cl Ⅰ 837.59 nm谱线作为内标谱线, 选取谱线峰值左右两侧0.5~2 nm的区域内统计背景噪声。 图3分别展示了以Cl Ⅰ 谱线强度、 Cl Ⅰ 谱线强度扣除背景的最小值和Cl Ⅰ 谱线强度扣除背景的平均值作为输入特征量所建立的氯元素定标模型。

图3 基于内标法建立的Cl定标曲线
(a): 不去背景; (b): 减去背景最小值; (c): 减去背景平均值
Fig.3 Cl calibration curve based on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a): Without subtracting of background; (b): Subtract the minimum value of background; (c): Subtract the mean value of background

如图3(a)所示, 以Cl Ⅰ 谱线强度作为特征输入量的定标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4 9, 氯含量平均预测相对标准差(RSD)为0.084 0, 校准曲线的斜率为133.33, 背景计算标准差σ 为0.267 5, 可得氯元素的检测限(LOD)为60.2 ppm, 所对应的定量限(LOQ)为0.018 06 wt%, 满足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临界阈值(0.2 wt%)的工程需求。

除了内定标法, 还采用了主成分回归(PCR)和支持向量回归(SVR)两种方法建立氯元素定标模型, 输入特征量为830~840 nm 波长范围内的光谱数据。 主成分回归(PCR)通过对原数据的重新线性组合, 减少数据维度和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 在完成主成分的提取之后,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 支持向量机(SVM)能够有效克服维数灾难, 在解决非线性问题中具有卓越的优越性。 本文采用网格寻优算法, 将惩罚系数(c)和核函数参数(g)在某个区间内等间隔取值, 多次训练模型直至保留MSE最小、 预测性能最好的取值组合。 图4分别展示了基于PCR和SVR定标模型计算得出的各水泥标样压片Cl浓度预测值与参考值的对比情况。

图4 通过PCR模型(a)和SVR模型(b)计算得出的Cl浓度预测值与参考值的对比Fig.4 Predicted versus reference value concentrations of chlorine calculated by PCR (a) and SVR (b)

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LOOCV)来评估定标模型的泛化能力。 各模型对氯元素定量的留一法交叉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 采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决定系数R2、 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 相对标准偏差(RSD)和交叉检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CV)。

表4 基于内定标法、 PCR和SVR建立氯元素定量模型的评价指标 Table 4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Cl quant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IS, PCR and SVR

R2=i=1n(y^i-y̅)2i=1n(yi-y̅)2(3)

RMSEC=i=1m(y^i-yi)2m(4)

RSD=j=1n(y^i-y̅i)2/(n-1)y̅(5)

RMSECV=i=1Ncv(y^i-yi)2/Ncv(6)

其中n表示每次检测m次的浓度数量; Ncv表示参与交叉验证的样本数; y^iyiy^j分别表示对第i个浓度样本的预测值、 实际值以及第j次测量的预测值; y̅表示上述预测值的平均值。 对于PCR和SVM两种模型, 采用LOOOCV计算得出的Cl浓度预测值与参考值的对比结果如图4所示, 训练集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2 1和0.996。

表4对比了内定标法、 PCR和SVR三种方法建立氯元素定量模型的评价指标。 对水泥标准压片中的氯元素定标而言, PCR和SVR两种定量模型的预测表现相当, 均略优于内定标法的预测效果, 这是因为化学计量学模型采用了多元数据输入, 可以有效减少单一谱线信号波动、 背景波动、 自吸收干扰等因素对定量结果的影响。 采用LOOCV评价三种方法的预测性能, RMSECV分别为0.086 4、 0.083 9和0.084 4。 从三种模型的回归效果看, 采用基于多变量输入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氯元素定标效果略有提升。

表5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LIBS技术面向混凝土/水泥基质中氯元素的测量的定量水平的研究。 虽然基于双脉冲增强方式可降低氯元素检测限达50 ppm, 但激光总能量需要140 mJ, 难以满足核电现场应用时对装置重量、 工作环境等要求。 建立的双脉冲激光的光谱增强方法, 在30 mJ的低激光能量下实现了氯元素检测限达60.2 ppm, 优于混凝土中氯侵蚀阈值的检测标准。

表5 国内外基于LIBS技术面向混凝土/水泥基质中氯元素检测的定量水平的研究 Table 5 The quantitative level of Cl in concrete/cement matrix based on LIBS technology in various researches
2.2 混凝土渗透面组分识别与氯元素二维扫描检测

由于基质效应的影响, 基于水泥标准样品得到的定标模型无法直接用于混凝土中氯元素的定标。 本节基于与2.1节中相同系统参数的条件下, 对侵蚀30和15 d混凝土试件的渗透面进行LIBS二维扫描检测。 扫描区间的范围沿渗透深度方向(y)为0~80 mm, 垂直渗透深度方向(x)为0~26 mm, 两个方向扫描步长均为0.5 mm。 针对每个打靶点进行光谱采集时, 前5发脉冲用于清扫表面, 后续累计20发激光烧蚀获取其平均光谱。 水泥和骨料典型光谱的主要区别如图5所示。 可以明显看到对于O元素两者的谱线差别较小, 而对于Si、 Ca两种元素的特征谱线则差别较大。 考虑到骨料和水泥的成分区别, 用于建立分类模型所选取各元素的特征谱线如下: Si Ⅰ (568.45、 569.04 nm)、 O Ⅰ (777.19、 844.64 nm)、 Ca Ⅰ (551.30、 558.20 nm)和Ca Ⅱ (849.80、 854.21 nm)。

图5 水泥和骨料典型光谱的主要区别Fig.5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ypical spectrum of cement and aggregate

基于PCA逻辑回归分类和SVM回归分类这两种方法对二维扫描光谱进行分类识别。 PCA逻辑回归是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降维, 而后根据逻辑回归算法基于前两个主成分建立分类模型。 采用SVM模型用于分类时, 使用软间隔和核函数能够提高处理分类问题的容错能力。 针对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泥区域, 分别采集了370幅和420幅光谱作为分类模型的训练集样本。 选取7种不同元素组合作为输入量的两种分类模型对水泥、 骨料光谱分类识别的预测准确率结果如表6所示。 结果表明, 同时选取Si、 Ca、 O三种元素组合的SVM模型的分类效果最优, 其对总体组分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8.20%, 其中骨料识别准确率97.84%、 水泥识别准确率为98.33%。 从预测准确率上看, Si在骨料和水泥的分类中的重要性略大于Ca和O。

表6 两种方法对水泥和骨料光谱分类识别的预测准确率 Table 6 Prediction accuracy of cement and aggregate identification by two methods

不同元素组合作为模型输入量的两种方法对侵蚀30天混凝土渗透面的光谱分类预测效果分别如图6与图7所示。 对比图6(d)、 图6(e)与图7(d)、 图7(e)可知, 无论是PCA逻辑回归分类方法和SVM分类方法, 仅使用Ca元素或O元素作为模型输入对骨料和水泥的识别准确率较差。 由图6(b)、 图6(c)、 图7(b)和图7(c)可知, PCA逻辑回归分类方法和SVM分类方法的预测结果均能正确识别了大块骨料与水泥的轮廓边界。 但相较于SVM分类模型, PCA逻辑回归在骨料内部样本的识别预测准确率明显较低。 这或者是因为两种物质相互掺杂的部分影响了PCA逻辑回归分类方法的训练, 采用软间隔的SVM模型对于这些错误点的容错能力更强。

图6 PCA逻辑回归分类模型预测结果Fig.6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PCA 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cation model

图7 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预测结果Fig.7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SVM classification model

用SVM分类模型分别对侵蚀15天和30天的混凝土渗透面的进行组分识别后, 剔除掉骨料部分的样本点, 然后基于2.1节中的PCR定标模型仅针对剩余水泥部分中的氯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图8展示了两种混凝土渗透面的氯离子二维浓度分布情况, 图中蓝色小圆点代表同一渗透深度下(y值)不同采样点(x值)的平均预测Cl含量。 可以看出, 两种混凝土样品的平均预测Cl含量均是先随渗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约2 mm处分别达到最大值0.890 wt%和0.599 wt%, 随后又随渗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0]。 图中绿色柱状图代表采用电位滴定法对混凝土渗透面每隔5 mm位置钻孔取芯检测获得的参考Cl含量, 反映了取样部分的平均参考Cl含量。 图中黑色大圆点代表每5 mm的渗透深度区间内所有不同采样点的平均预测Cl含量, 其结果与基于电位滴定法得到的平均参考Cl含量相一致。

图8 侵蚀30 d(a)和15 d(b)的混凝土渗透面的预测Cl含量二维分布情况Fig.8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predicted Cl content in concrete erosion surface corroded for 30 days (a) and 15 days (b)

表7展示了两种方法对侵蚀时长为30天和15天的混凝土试样中不同渗透深度区间的氯含量测定值。 两种方法对于较小渗透深度下的Cl含量检测的标准差普遍高于较大渗透深度下的值, 这说明渗透深度越小, Cl含量分布越不均匀。

表7 基于电位滴定法和LIBS法对混凝土渗透面中不同渗透深度区间的Cl含量检测 Table 7 Cl content of different permeable depths in concrete erosion surface detected 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and LIBS
3 结论

面向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中氯元素含量快速测量的需求, 研究了氯元素含量分布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 并开发了工程样机。 基于系统双脉冲总能量为30 mJ的条件下, 分别采用内定标、 PCR和SVM三种方法对氯元素建立定标模型。 基于内标法模型计算得到的氯元素检测限分别为0.006 02 wt%, 定量限为0.018 06 wt%。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PCA逻辑回归分类和SVM分类两种模型对混凝土中骨料和水泥进行光谱识别。 同时选取Si、 Ca、 O三种元素组合的SVM模型的分类效果最优, 其对总体组分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8.20%, 其中骨料识别准确率97.84%、 水泥识别准确率为98.33%。 基于PCR定标模型针对侵蚀15和30 d的混凝土渗透面的水泥部分中的氯元素进行定量测量, 两种混凝土渗透面样品的平均预测Cl含量均在约2 mm处分别达到最大值0.890 wt%和0.599 wt%, 结果与电位滴定法一致。 本文的研究为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氯元素含量快速检测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工程化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Millar S, Gottlieb C, Günther T,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8, 147: 1. [本文引用:1]
[2] Zhang Z, Wu J, Hang Y,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22, 191: 106392. [本文引用:2]
[3] WANG Ya-wen, ZHANG Yong, CHEN Xiong-fei, et al(王亚文, 张勇, 陈雄飞,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2): 603. [本文引用:1]
[4] Wu J, Qiu Y, Li X, et al.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20, 53(2): 023001. [本文引用:1]
[5] Qiu Y, Wu J, Yu H, et al.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0, 533: 147497. [本文引用:1]
[6] Wu J, Yu H, Qiu Y, et al.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19, 52(1): 014006. [本文引用:1]
[7] Zhang W, Zhou R, Yang P, et al. Talanta, 2019, 198: 93. [本文引用:2]
[8] Gottlieb C, Gojani A, Völker T,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20, 165: 105772. [本文引用:1]
[9] Dietz T, Klose J, Kohns P,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9, 152: 59. [本文引用:1]
[10] Mateo J, Quintero M C, Fernández J M, et al.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 204: 716. [本文引用:1]
[11] Völker T, Millar S, Strangfeld C, et al.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258: 120345. [本文引用:2]
[12] Labutin T A, Popov A M, Raikov S N,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Spectroscopy, 2013, 80(3): 315. [本文引用:1]
[13] Burakov V S, Kiris V V, Raikov S N,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Spectroscopy, 2007, 74(3): 321. [本文引用:1]
[14] Labutin T A, Popov A M, Zaytsev,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4, 99: 94. [本文引用:1]
[15] Gottlieb C, Millar S, Günther T,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7, 132: 43. [本文引用:1]
[16] Eto S, Matsuo T, Matsumura T,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4, 101: 245. [本文引用:1]
[17] Sugiyama K, Fujii T, Matsumura T, et al. Applied Optics, 2010, 49(13): C181. [本文引用:1]
[18] Gondal M A, Dastageer M A, Maslehuddin M, et al. Applied Optics, 2011, 50(20): 3488. [本文引用:1]
[19] Gehlen C D, Wiens E, Noll R,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09, 64(10): 1135. [本文引用:1]
[20] Gottlieb C, Millar S, Grothe S,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7, 134: 5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