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陷表面形态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影响
于洋1, 张朝晖1,2,*, 赵小燕1, 张天尧1, 李迎1, 李星玥1, 吴先毫1
1.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 100083
2.北京市工业波谱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通讯作者 e-mail: zhangzhaohui@ustb.edu.cn

作者简介: 于 洋, 1992年生,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研究生 e-mail: ustbyuyang@sina.cn

摘要

在太赫兹光谱实验测试中, 为了提高系统信噪比, 被测试的固态样品表面通常为平行且光滑的形态, 然而在安检等实际应用场合中, 自然状态下的物体表面可能会呈现出凹陷、 凸起等特殊形态, 这会对太赫兹光谱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与特殊形态的尺寸有关, 但最容易忽视的是这些影响也与太赫兹波的空间分布有关。 首先, 对凹陷表面样品进行了基于高斯光学的太赫兹波透射过程建模, 研究了表面具有规则圆柱形的凹陷表面形态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影响。 通过小孔拟合法对太赫兹光谱系统的高斯光学参数进行了测量, 获得了太赫兹波的束腰半径等参数。 然后, 选用表面被加工成凹陷形态的聚四氟乙烯为实验材料进行太赫兹透射光谱实验, 将太赫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理论模型值和实验值进行对比来验证模型的适用情况, 通过实验证实了在表面有凹陷等缺损情况时将太赫兹波进行高斯光束建模的必要性。 最后, 由模型推论出在与太赫兹波传播方向平行和垂直两个维度方向上, 凹陷深度和凹陷半径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定量影响作用: 随着凹陷深度的增加,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越来越小, 两者之间存在单调的定量关系, 且不会受到凹陷半径的影响。 利用凹陷深度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的定量影响关系可以实现对凹陷深度的定量检测, 当可用频谱宽度为1.2 THz时, 凹陷深度的最低检测值为0.53 mm; 随着凹陷半径的增加,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有着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两者之间不存在单调函数关系且受到凹陷深度的影响。 当凹陷半径大于5 mm时,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不再随半径的增加而增大, 样品表面凹陷对太赫兹波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幅度的影响与凹陷位置也有关系, 这两种现象主要与太赫兹波的高斯分布情况有关。 研究结论可用于太赫兹波在非极性材料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中, 还可用于设计样品表面形态, 使其具有期望的光谱传递函数。

关键词: 太赫兹光谱技术; 透射模型; 表面形态; 高斯光学
中图分类号:O657.61 文献标志码:A
Effects of Concave Surface Morphology on the Terahertz Transmission Spectra
YU Yang1, ZHANG Zhao-hui1,2,*, ZHAO Xiao-yan1, ZHANG Tian-yao1, LI Ying1, LI Xing-yue1, WU Xian-hao1
1. School of Auto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Spectrum Imag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In the terahertz spectroscopy experiment, the tested solid sample's surface is usually parallel and smooth to improve the system's signal-to-noise ratio. However, the object's surface in its natural state may show particular morphology such as depression and bulge, which will affect the terahertz spectrum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security inspection. These effects are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 particular morphology, but the most easily overlooked is that these effects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rahertz waves. In this paper, firstly, we establish a model according to the terahertz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concave surface samples based on Gaussian optic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gular cylinderconcave surface on the terahertz transmission spectra is studied. The Gaussian optical parameters of the terahertz spectrum system are measured by the small-aperture fitting method, and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beam waist radius of the terahertz wave are obtained. The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with a regular cylinderconcave surface i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 material. The theoretical model value of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i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 value to verify the model's applicability. The necessity of taking a terahertz wave as the Gaussian beam when there are defects such as a concave surface is confirm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Finally, it is inferred from the model that the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depression depth and depression radius on terahertz transmission spectra, in the directions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terahertz wave: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ression depth, the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period becomes smaller and smaller. It is a monotonous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that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depression radius.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depression depth can be realized using this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depth and the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period. When the available spectra width is 1.2 THz,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of depression depth is 0.53 mm;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ression radius, the average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There is no monotonic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ich is affected by depression depth. When the depression radius is greater than 5 mm, the mean value of the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no long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diu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pression on the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is also related to the depression position. These two phenomena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Gaussian distribution of the terahertz wav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in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surface defects of nonpolar materials by terahertz wave. They can also be used to desig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samples to make them have the desired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Keyword: Terahertz spectroscopy; Transmission model; Surface morphology; Gaussian optics
引言

在实验室进行太赫兹光谱测试之前, 需要进行混合、 研磨、 压片等步骤将固体实验材料制作成表面平行且光滑的样片。 然而在很多实际应用场合中, 自然状态下的固体实验材料表面并非处于理想条件下。 例如, 注塑制品在生产过程中, 常见的表面缺陷情况有喷射纹、 流痕、 熔接痕、 缩痕和缩孔等[1]。 其中, 缩痕指的是产品表面上呈酒窝状和沟壑状的局部塌陷[2], 直径在数毫米范围内, 与圆柱形孔洞的形态相似。 它是由于塑件有加强筋时, 冷热不均的熔融态塑料内外应力不同而形成的。

注塑产品表面缩痕作为一种凹陷形态, 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检测和机器视觉检测。 人工检测漏检率高, 效率低, 不符合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需求。 机器视觉检测对于凹陷程度较小的缩痕产品漏检率较高。 太赫兹波对塑料等非极性材料具有较高穿透性以及低光子能量特性, 目前无损探伤已经成为太赫兹光谱技术最有潜力的应用方向之一。 对非极性材料缺陷的检测主要有太赫兹成像[3, 4]和时域谱分析[5, 6]两种形式, 但是目前两种检测方式的相关研究都忽视了太赫兹波的空间分布情况, 太赫兹波的空间分布是满足高斯光学规律的。

我们之前的工作[7, 8, 9]在表面粗糙度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影响方面展开了研究。 粗糙度是一种属于微观范畴的不规则形态, 这种不规则形态表面粗糙不平且表面轮廓波峰之间的平均间距小于1 mm。 除不规则形态外, 表面具有单一或连续的特定几何特征, 如锥形, 矩形等规则形态也会对太赫兹透射光谱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贴近塑料制品表面缩痕的形态, 突出样品凹陷形态在与太赫兹波传播方向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尺度上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影响, 本文所研究的样品凹陷表面形态全部为规则的圆柱形, 并将与太赫兹波传播方向平行的凹陷尺寸和与太赫兹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凹陷尺寸分别称之为凹陷深度和凹陷半径。 对上述圆柱形凹陷表面形态样品进行了基于高斯光学的太赫兹波透射过程建模, 研究了凹陷深度和凹陷半径对太赫兹波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和幅度的定量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基于高斯光学的规则凹陷表面样品太赫兹透射模型

文献[10]已经证明了太赫兹波在空间呈现高斯光学分布的规律。 当样品表面具有凹陷时, 平行于太赫兹波传播方向的凹陷深度会对皮秒量级的太赫兹波传播情况造成影响, 而与太赫兹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凹陷宽度对太赫兹波的影响与太赫兹波的高斯空间分布特性有关。 每个频率的太赫兹波在样品表面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而是满足一定的空间分布关系。 因此, 结合太赫兹波的空间高斯分布理论来研究样品表面凹陷形态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如图1所示, 符合高斯光学模型的太赫兹波穿过外径为R1, 内径为R2, 深度为d, 厚度为s的圆柱形凹陷孔样品。 图1(a)为带有凹陷的样品俯视图, 图1(b)为主视图, 内外圆同心, 图1(c)为符合高斯分布的太赫兹波垂直入射到样品表面的示意图。 对于入射到样品表面的太赫兹波来说,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如图1(c)所示。 第一部分是凹陷部分, 0< r< R2, 用 Esam1表示。 第二个部分是无凹陷部分, R2< r< R1, 用 Esam2表示。 Esam1Esam2分别为照射在样品表面两个部分上的太赫兹波总和。 Esam1=0R202πE(r, z)rdrdθEsam2=R2R102πE(r, z)rdrdθE(r, z)表示距离束腰位置z处, 垂直于光束传播方向的平面内距离光斑中心距离为r的某一频率的太赫兹波矢量场, 可以表示为[10]

E(r, z)=Eoωoω(z)exp-r2ω2(z)·exp-ikz-arctanzzo+r22R(z)(1)

图1 样品俯视图(a); 样品主视图(b); 高斯光束透射样品过程示意图(c)Fig.1 Top view of the sample (a); Main view of the sample (b); Schematic diagram of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Gaussian beam (c)

式(1)中, Eo为离束腰位置z处的中心场, ω (z)为光斑半径, ω o为束腰半径, 两者之间满足ω 2(z)= ωo2(1+z2/ zo2), k为波数, R(z)为与zzo相关的等式, zo= ωo2π /λ 表示瑞利长度, λ 为入射波波长。 经过测试拟合得到束腰半径ω o

ωo=28.31exp-f+0.55340.34022+7.404×1015exp-f+685114.72(2)

式(2)中, f为频率, 单位为THz, ω o的单位为mm。 图1中, sd分别为样品厚度和凹陷深度。 当 Esam1在凹陷中传播距离d后又在样品中传播距离s-d, 透射出样品表面后的信号 Esam1'

Esam1'=4n(1+n)20R202πE(r, z)rdrdθ·exp-iωdcexp-in˙(ω)ω(s-d)c(3)

式(3)中, n˙(ω )=n(ω )-(ω ), n(ω )和κ (ω )分别为样品折射率和消光系数, 4n/(1+n)2为在样品上下表面发生的菲涅尔损耗, Esam2在样品中传播距离s后, 透射出样品表面后的信号 Esam2'

Esam2'=4n(1+n)2R2R102πE(r, z)rdrdθexp-in˙(ω)ωsc(4)

因此探测器探测到的角频率为ω 的太赫兹波场 Esam为两部分之和, 即 Esam= Esam1'+ Esam2'

Esam=4n(1+n)2{0R202πE(r, z)rdrdθ·exp-iωdcexp-in˙(ω)ω(s-d)c+R2R102πE(r, z)rdrdθexp-in˙(ω)ωsc}(5)

根据上述过程, 探测器探测到的参考太赫兹场 Eref=0R102πE(r, z)rdrdθexp(-iωs/c)。因此, 光谱传递函数H(ω)=Esam/Eref

1.2 规则凹陷表面样品的太赫兹透射光谱实验

实验样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在太赫兹波段的复折射率虚部可以忽略[11], 折射率为1.45[8]。 所有样品厚度s为2 mm, 凹陷的半径r和深度d各不相同。 实验之前调整好太赫兹光谱系统的束腰位置, 使太赫兹光束光斑中心与缺陷孔的圆心相重合。 太赫兹光谱测试实验在充满氮气的密闭气室中进行, 实验起始湿度为5%, 温度为18.4 ℃。 为了减小光路漂移和随机误差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在实验测试过程中, 每组样品分别测得其对应的参考信号和透射信号, 并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实验数据。 样品的凹陷的半径r和深度d由五十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多次取平均后获得, 具体测量数据见表1

表1 1#— 8#样品凹陷半径、 深度及均方根误差 Table 1 1#— 8# sample's depression radius, depth and RMSE

将时域信号截取掉回波之后进行傅里叶变换, 并与参考信号相除, 即可获得样品光谱传递函数的幅值实验数据。 将各个样品凹陷的深度和半径以及折射率代入式(5)与参考信号相除, 得到样品的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模型计算值。 1#— 8#的实验值和计算值如图2所示。 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如表1所示。 均方根误差按 i=1N(yi-xi)2/N1/2计算得到。 其中, yi为模型值, xi为实验值, N为数据点个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较小, 有着较高的一致性,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高斯光学建立的表面缺陷样品的太赫兹波透射模型有着较高的精确度。

图2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
(a): 1#样品; (b): 2#样品; (c): 3#样品; (d): 4#样品; (e): 5#样品; (f): 6#样品; (g): 7#样品; (h): 8#样品
Fig.2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a): Sample 1#; (b): Sample 2#; (c): Sample 3#; (d): Sample 4#; (e): Sample 5#; (f): Sample 6#; (g): Sample 7#; (h): Sample 8#

2 结果与讨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样品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波形主要由两个参数决定, 分别是震荡幅度和震荡周期, 那么针对凹陷的半径和深度是否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幅度和周期有定量影响, 以第1部分模型为工具做进一步的仿真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

2.1 凹陷深度对光谱的影响

针对凹陷深度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的影响仿真结果如图3(a), 这里的周期指的是图3(a)中点ab之间的横向距离。 图中dr分别代表圆凹陷深度和半径, 单位为mm。 从图3(a)中可以看出凹陷深度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有影响, 在凹陷半径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凹陷深度的增加, 传递函数幅值的周期越来越小, 震荡频率越来越大, 但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震荡幅度没有明显变化, 甚至在某些频点, 如1.3 THz左右位置处, 波峰值位置有所重合。

图3 半径相同, 深度不同的凹陷样品光谱传递函数幅值(a);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与凹陷深度之间的变化关系(b)Fig.3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of concave samples with the same radius and different depth (a); Vari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period and depression depth (b)

如图3(b)所示, 为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周期与凹陷深度之间的拟合曲线, 圆形数据点由仿真得到。 所有数据点是在凹陷半径r=0.5 mm的条件下仿真得到。 此处仿真中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值指的是图3(a)中两个波峰之间的横向距离, 如图3(a)点ab之间的距离。 由仿真结果可以证实, 图3(b)中波峰之间的横向距离不随着凹陷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r=0.5 mm条件下拟合得到的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和凹陷深度之间的关系是具有普适性的。 由不同凹陷深度进行仿真得到了不同的周期, 仿真数据如图3(b)中的灰色数据点所示, 由仿真数据可知, 随着凹陷深度的增加, 光谱传递函数周期越来越小, 凹陷深度和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的关系具有单调性和一一对应的关系。 由含有两项的指数方程对仿真数据点进行最小二乘拟合, 拟合结果如式(6)

f(x)=4.072exp(-3.4x)+0.711exp(-0.3437x)(6)

式(6)中, x为周期, f(x)为得到凹陷的半径, 当输入周期x时, 会得到与之对应的凹陷半径。 式(6)表示了凹陷深度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的定量影响关系, 利用这种定量影响关系, 可以实现对非极性材料表面凹陷深度的定量检测。

利用凹陷深度对太赫兹光谱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凹陷深度检测, 很多研究中都有涉及。 本实验室研究成果, 文献[5]中利用了太赫兹波的高时间分辨率特性, 基于太赫兹波光谱技术, 通过缺陷造成的延迟波与主波之间的时域差值量进行分析计算, 对缺陷深度进行了检测。 基于太赫兹时域谱的方法, 主要是依据缺陷所引起的太赫兹波在时域上延迟时间的影响。 应对深度较大的缺陷时, 这种影响的效果较为明显。 但是当样品内部凹陷尺寸较小时, 可能会造成主波和由缺陷造成的延迟波之间的重合, 影响效果微乎其微, 造成主波和延迟波无法分辨的现象。 文献[5]提及到当缺陷深度小于0.6 mm时, 通过缺陷对太赫兹时域谱的影响来对缺陷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将不再有效。 但是, 从图3(b)的仿真数据中可以看出, 凹陷深度对频域谱的影响程度还是比较大的, 只要太赫兹波频域谱有足够的宽度, 那么较小凹陷深度对频域谱的影响都是可以被判断出来的。 本系统所用太赫兹频谱范围为0.3~1.5 THz, 宽度为1.2 THz, 如图2(a)所示, 0.3~1.5 THz内频谱已经无法显示到两个连续波峰之间的横向距离。 设想一下, 当样品凹陷深度非常大时, 在有效可用频段内甚至无法显示出一个波峰或波谷, 而只有一条直线时, 不同凹陷深度的影响将无法进一步判断。 由式(6)可知, 频谱宽度为1.2 THz时, 对应凹陷深度值为0.53 mm。 也就是说, 在频谱宽度为1.2 THz的条件下, 凹陷深度在0.53 mm以上的影响可被判断出来, 即对0.53 mm以上的凹陷深度都可以实现定量检测, 比文献[5]中的方法提高了0.07 mm。 除此之外, 在频谱宽度小于2 THz时, 凹陷深度与光谱传递函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斜率比较大, 这样意味着对于凹陷深度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高。 虽然当频谱宽度大于2 THz时, 能够提高对最小凹陷深度的检测能力, 但是检测的灵敏度会降低。 由此可见, 利用凹陷深度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影响, 可以实现对更小尺度凹陷深度的检测。

2.2 凹陷半径对光谱的影响

针对凹陷半径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影响仿真结果如图4(a)和(b)。 图中dr分别代表凹陷的深度和半径, 单位为毫米。 从图4(a)、 (b)中可以看出凹陷半径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影响。 如图4(a)所示, 在圆孔凹陷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凹陷半径的增加,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抖动幅度越来越大, 幅值的均值越来越小。 但是三个波形的周期完全相同, 没有变化。 但是, 从图4(b)可以看出, 在凹陷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凹陷半径的增加,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抖动幅度越来越小, 幅值的均值越来越大。 因此, 从图4(a)、 (b)可以得出结论, 在凹陷深度相同时,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均值并没有呈现出特定的规律, 可能是随着凹陷半径的增加而增加, 也有可能是随着凹陷半径的增加而减小。

图4 半径不同, 深度相同的凹陷样品光谱传递函数幅值(a), (b);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与凹陷半径之间的关系(c)Fig.4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of concav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radii and the same depth (a), (b);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 spectral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and depression radius (c)

对不同凹陷半径与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的变化进行仿真得到了图4(c)。 图4(c)中的横坐标为凹陷半径, 在仿真中, 设定最大值为6.4 mm。 纵坐标为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在0.3~1.5 THz之间的均值。 凹陷深度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周期的定量影响关系具有单调性和一一对应的关系, 但是从图4(c)中可以看出, 凹陷半径与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不存在单调关系。 开始时, 随着凹陷半径的增加,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逐渐减小, 当凹陷半径增加到2 mm左右时, 随着凹陷半径的增加,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逐渐增加, 到5 mm左右时,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不再随半径的增加而有明显变化。 凹陷半径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的定量影响不具有单调性, 且会受到凹陷深度的影响, 不同凹陷深度的光谱传递函数幅值会在最小值处有明显的变化。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与凹陷半径之间不是单调关系, 两个不同的凹陷半径值可能会对应同一个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 在此情况下, 当两个凹陷又同时具有相同的深度时, 它们的光谱传递函数曲线将会完全相同。 此时, 凹陷半径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影响是相同的。 因此, 无法利用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与凹陷半径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凹陷半径进行定量计算, 除非已知凹陷半径范围处于单调递减区间或者是单调递增区间内。 但是在实际工业无损检测的应用中, 对样品凹陷半径范围进行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从图4(c)中可以看出, 在凹陷半径超过5 mm之后,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几乎不再随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不再受到半径的影响。 从图4(c)中可以分析出5 mm之后不再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0.3~1.5 THz以内的太赫兹波的光斑半径都在5 mm以内, 有效频段内的太赫兹波的能量几乎全部透过。 即使照射在样品上的太赫兹波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光强满足高斯函数的规律, 但凹陷半径超过一定尺寸后, 太赫兹波的强度将不再随半径的增加有明显的强度上衰减的变化, 太赫兹波对与传播方向垂直的缺陷尺寸信息不再敏感, 因此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均值不再随半径的增加而有明显变化。 当太赫兹波满足高斯光学分布规律时, 样品表面凹陷对太赫兹波光谱传递函数幅值幅度的影响与凹陷位置也有关系, 当凹陷位置远离光斑中心时, 透射过凹陷位置的太赫兹波强度较小, 凹陷半径对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影响程度很小。 当凹陷位置靠近太赫兹波光斑时, 太赫兹波的强度大, 对凹陷半径大小较为敏感, 此时凹陷半径对太赫兹波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影响程度较大。 因此, 为了摆脱凹陷半径对太赫兹波光谱传递函数幅值的影响不受凹陷位置的限制, 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太赫兹波的功率, 增大太赫兹波的光斑半径, 使整个样品都在太赫兹波有效频段的光斑半径之内。

3 结论

针对规则凹陷表面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影响问题, 对凹陷表面样品太赫兹波的透射过程进行了基于高斯光学的建模, 通过实验证实了在表面有凹陷等缺损情况时对太赫兹波进行高斯光束建模的必要性, 并由此推论出在与太赫兹波传播方向平行和垂直两个维度方向上, 凹陷深度和凹陷半径对太赫兹透射光谱的定量影响作用。 本研究的意义: 一方面可用于太赫兹波在塑料制品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中。 另一方面, 可用于设计样品表面形态, 使其具有期望的光谱传递函数。

参考文献
[1] Liu J, Guo F, Gao H, et al.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1, 70: 400. [本文引用:1]
[2] Stindt J, Forman P, Mark P. Materials, 2021, 14(15): 4102. [本文引用:1]
[3] Xu J, Wang H, Duan Y, et al.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20, 109: 103413. [本文引用:1]
[4] Zhang D D, Ren J J, Gu J, et al.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0, 251: 112624. [本文引用:1]
[5] LI Ying, ZHANG Zhao-hui, ZHAO Xiao-yan, et al(李迎, 张朝晖, 赵小燕, ).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仪器仪表学报), 2020, 41(11): 129. [本文引用:4]
[6] Oh G H, Jeong J H, Park S H, et al.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157: 67. [本文引用:1]
[7] Yu Y, Zhang Z, Zhao X, et al.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Ultrafast Phenomena and Terahertz Waves (ISUPTW 2021). SPIE, 2021, 11909: 75. [本文引用:1]
[8] Yu Y, Zhang Z, Zhang T, et al.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20, 52(5): 240. [本文引用:2]
[9] YU Yang, ZHANG Zhao-hui, ZHAO Xiao-yan, et al(于洋, 张朝晖, 赵小燕,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2): 386. [本文引用:1]
[10] Lee Y 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9. [本文引用:2]
[11] Murphy K N, Naftaly M, Nordon A, et al. Applied Sciences, 2022, 12(7): 347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