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生物学检测中的研究与进展
张红涛, 赵鑫涛, 谭联, 王龙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1

作者简介: 张红涛, 1977年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e-mail: 39583633@qq.com

摘要

生物学检测是生物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手段, 是以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活性变化作为检测依据, 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与农林业等领域, 对研究医学病理和作物病害规律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检测手段主要通过观察检测样本对不同化学试剂的反应而做出判断, 虽然检测精度较高, 但存在操作繁琐、 检测周期较长等问题。 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光学成像与光谱分析两种传统分析手段, 可以同时获取被检测样本的图像数据与光谱信息。 高光谱图像中的图像数据反映检测样本的外部特征与表面纹理, 而光谱信息又可以对检测样本的内部物理结构以及化学成分等展开分析。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则是将高光谱成像技术与生物显微镜结合起来, 通过观察微观世界的图像数据与光谱信息对检测样本进行分析, 是一种快速、 无损、 准确的光学成像分析技术。 近年来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由于其高分辨率、 数据连续等特点, 在生物学检测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为生物学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文章从光谱成像基本原理、 数据处理以及生物学检测应用等出发, 综述了近十年来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生物学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 在总结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目前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对其在今后生物学检测领域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以期为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生物学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光谱; 显微成像; 生物学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志码: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scopic Hyperspectral Imaging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ZHANG Hong-tao, ZHAO Xin-tao, TAN Lian, WANG Long-jie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11, China
Abstract

Biological detection is a common method in biomedicine based on the change of specific biological activity of cytokines. It is mainly applied in biomedicin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tc.,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medical pathology and the law of crop diseases.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mainly make judgments by observing the reaction of test samples to different chemical reagents. Although the detection accuracy is high, problems include cumbersome operation and long detection cycle.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combines optical imaging and spectral analysis,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obtain the image data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 of the detected samples. The image data in hyperspectral images reflect the samples'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face texture, while the spectral information can analyze detected samples' the internal physic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Micro-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is a fast, nondestructive and accurate optical imaging analysis technology that combines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with the biological microscope to analyze the detected samples by observing the microscopic world's image data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high resolution and continuous data, microscopic hyperspectral imaging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biological detection.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pectral imaging, data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detec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scopic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in recent ten years. It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microscopic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crohyperspectral imaging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prospec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hyperspectral imaging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Keyword: Hyperspectral; Microscopic imaging; Biological detection
引言

生物学检测又称生物活性检测, 是根据个体内部组织与细胞特定的生物活性而设计的检测方法, 主要用于生物医学病理诊断和农作物病菌繁殖研究等领域。 当前生物学检测手段主要依赖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1]、 DNA测序以及荧光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具有检测精度高、 检测范围广等优点, 但存在操作复杂、 设备昂贵、 检测周期较长以及样本制作受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2]。 因此, 探究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生物学检测的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 HSI)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从遥感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快速、 无损的分析技术, 它融合了光谱分析与光学成像这两种传统光学分析手段, 可以探测目标的二维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 具有非接触、 高分辨率以及连续数据等特点。 HSI技术的发展潜力引起了医学、 农林业与生物学等领域的关注[3, 4, 5, 6], 并在各个行业检测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是在HSI技术的基础上, 融入了显微镜这一医学设备, 使得HSI技术可以进入微观世界, 从细胞分子的层面分析和解释生物信息。

本文围绕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生物学中的研究与发展, 从成像原理、 数据处理以及生物学检测应用等方面对近十年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生物学中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为今后的生物检测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

经典的显微高光谱系统从系统原理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成像原件、 分光器以及生物显微镜[7], 实验室搭建的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如图1所示[8]。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以高光谱成像作为核心技术, 将原有检测镜头替换成医学显微镜。 由于分光方式的不同,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可分为四种类型: 棱镜-光栅-棱镜分光型、 线性渐变滤光片型(LVF)、 声光可调谐滤光片型(AOTF)、 液晶可调谐滤光片型(LCTF)。 四种类型的成像系统各有优势, 其中棱镜-光栅-棱镜分光模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

图1 光线路径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light path

棱镜-光栅-棱镜分光型是发展较早的传统分光方法, 分光器狭缝宽度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显微高光谱的光谱分辨率及系统的信噪比; LVF通过改变楔形滤光片的位置, 使得光线的光谱特征呈线性渐变趋势, 但系统复杂且造价昂贵, 国内应用较少[9]; AOTF主要利用晶体声光衍射原理, 通过电调谐的方式控制透过光的波长, 以达到快速调整波长的目的[10], 可实现较大范围内光谱范围调节的效果; LCTF利用声光衍射的原理, 可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过滤透过的光波, 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较高的声光品质因数; AOTF和LCTF作为新型的分光元件, 从应用角度来看, 还存在透光效率低、 光谱范围有限、 波长调谐存在像移等缺点[11]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目前以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为主, 光谱范围为400~1 000 nm。 与经典的高光谱成像系统相同, 是在每一个波长频率上都保存有二维图像信息, 将这些图像按照光谱分辨率连续排列即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模型, 该模型包含的三维信息分别为图像像素的横纵坐标(x, y)及波长信息λ , 其波长范围有紫外(200~400 nm)、 可见光-近红外(400~1 000 nm)以及近红外(900~1 700 nm)三种模式。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以成像过程中空间维成像方式的不同还可分为摆扫式、 推扫式以及凝视式[12], 其中推扫式是比较常见的成像方式。 这三种系统的成像方式、 成像过程与优缺点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成像方式对比表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maging methods of three microscopic hyperspectral imaging systems

国外针对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起步较早, 2002年, 美国德州大学的西南医学中心[13]研发出一套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 该系统的光谱范围为400~780 nm, 光谱分辨率为7.2 nm。 随后Sandia实验室[14]研制了一套高光谱显微共焦成像系统, 光谱范围为400~800 nm, 光谱分辨率提高至3 nm, 以获得更高的灵敏度。 国内的研究与设计可追溯到2004年, 天津大学的范福生[15]等最早研发出一套显微荧光高光谱成像系统, 在动植物切片样本中得到初步的应用。 同年, 肖功海等设计并研制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显微高光谱成像实验系统, 该系统光谱范围为400~800 nm, 空间分辨率约为1 μ m, 该系统基于推扫式成像原理, 采用棱镜-光栅-棱镜的分光方式, 初步满足了病理切片的数据需求。 随后, 我国光学设备公司, 如奥林巴斯等, 不断研发新的显微高光谱设备。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和相关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2 显微高光谱数据处理

显微高光谱图像携带的信息量巨大, 对采集到的样本的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算法处理可得到样本的图像与光谱等重要信息, 数据处理流程图如图2所示。 目前常用于处理显微高光谱图像的软件有ENVI、 HSI Analyzer分析软件和MATLAB等。

图2 数据处理流程图Fig.2 Flow chart of data processing

2.1 显微高光谱图像校正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的是样本的原始高光谱图像, 由于采样过程中存在光照强度、 CCD电噪声等不可忽视的因素, 原始图像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稳定性。 因此, 在数据处理前必须对原始图像进行校正。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校正方法包括Lambert-Beer定律校正法、 空间维度与光谱维度联合校正法和相对透射率校正法。 这三种校正方法的原理相同, 即根据样本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率进行校正。 空间维度与光谱维度联合校正法虽然在空间维度得到延伸, 但对光谱特性没有明显的增强。 目前常用的校正手段为Lambert-Beer定律校正法, 它是利用样品对单一光的吸收强度与其浓度和厚度之间的关系展开校正, 如式1所示。 该法通过提取样品吸光程度的方法来提取高光谱特性曲线, 能够消除系统噪声以及样品制备等因素的影响。

A(n, m; λ)=logB(n, m; λ)-I(n, m; λ)D(n, m; λ)-I(n, m; λ)(1)

式(1)中, D(n, m; λ )为样品在第λ 波段中nm列的像素灰度值, B(n, m; λ )为空白样品的像素灰度值, I(n, m; λ )为暗电流噪声。

2.2 光谱数据预处理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所采集的数据中不仅包括被测样品的光谱信息, 还包含了背景信息以及噪声的干扰。 光谱数据预处理就是要尽可能消除这部分信息的影响, 从而强化被测样品的光谱信息。 常用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有平滑法、 导数法、 散射校正法以及数据增强法等。 平滑法是一种通过多次获取光谱数据求其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 主要包括移动平滑法(moving average smoothing, MAS)和卷积平滑法(Savitzky-Golay, SG)。 导数法可消除由基线漂移或平缓背景引起的干扰, 包括一阶导数法和二阶导数法。 散射校正法主要包括多元散射校正法(multivariate scattering correction, 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法(standard normal variable, SNV), 其中多元散射校正法可消除漫反射光谱中由于样品的镜面反射及不均匀形成的噪声;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可消除由表面散射及光程变换对漫反射的影响。 数据增强法主要包括均值中心化(mean centralization, MC)和数据标准化/归一化(standardization/normalization)等[16, 17]。 其中数据标准化/归一化是将数据按照比例缩放、 平移, 使数据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中, 其作用是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 使数据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

2.3 图像数据处理

图像数据处理有图像预处理、 图像分割、 形态学处理、 特征提取以及光谱混解等环节。 图像预处理与光谱数据预处理具有相同的目标, 即减弱甚至消除背景点对被测样品的信息干扰, 移除坏点以及去除边缘效应的影响, 常用的有灰度直方图均衡化和主成分分析法等。 灰度直方图均衡化是通过增加像素灰度的动态范围, 达到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效果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是近年来高光谱图像数据预处理的常用降维方式, 在保证主要信息不丢失的前提下, 针对图像数据进行降维压缩, 为后续环节的数据处理节省大量的时间[18]。 图像分割就是提取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和划分图像中某些特征区域的过程, 是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 图像分割常用方法有基于阈值的分割法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割法。 形态学处理是一种量度和提取图像中对应形状的手段[19], 常用的方法有腐蚀、 膨胀以及开— 闭运算等。 特征提取主要包括纹理、 颜色以及形态特征的提取, 主要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GLCM)、 灰度直方图以及傅里叶变换等[20]。 光谱解混就是把高光谱图像中的混合像元分离开, 得到各纯净像元的丰度, 常用方法有线性光谱解混(linear spectral unmixing, LSU)和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光谱混解(fully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 FCLS)。

2.4 特征波长处理

尽管经过预处理后, 消除了背景噪声的干扰, 但高光谱图像中仍包含部分无用信息。 在高维数据分类中, 由于数据冗余性强, 存在着一种Hughes现象: 即分类精度会随着波段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 显微高光谱图像由于自身检测样本量较少, Hughes现象更加突出。 因此, 提取特征波长并消除无用波长信息, 是后期图像处理与分析工作顺利进展的前提。 显微高光谱图像的特征波长提取常用方法[21]有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 连续投影算法(SPA)以及耦合不同变量筛选方法。

2.5 模型建立

显微高光谱的数据冗余现象较为严重, 对于模型的要求也更为苛刻, 在定性分析中要求分类器保持准确度的同时尽可能缩短响应时间。 线性判别(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偏最小二乘判别(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 PLS-DA)以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是较为传统的分类方法。 近年来,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成为研究的热点, 并在该基础上增加了逐块卷积神经网络(PTOP-CNN)和深卷积神经网络(Deep-CNN)。 模型建立后一般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或外部验证用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生物学检测上的应用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为学科交叉的产物, 近年来在医学、 农业、 林业、 军事行业等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 其中在生物学检测方面的进展尤为迅猛, 主要体现在病理组织识别、 细胞识别检测以及其他生物检测等方面。

3.1 病理组织识别

生物疾病的内在最初表现在于生物组织病变并不断向外扩散, 侵染正常组织。 传统的病理检测识别法需要医护人员切除样本, 采用化学仪器或者生物免疫学等手段进行分析, 并结合相关医学专家多方会诊最终得到诊断结果。 该法精度较高, 但价格昂贵并且等待时间较长, 不利于病理组织的快速检测。

随着HSI技术在图像以及化学检测上的快速应用, 利用光学图像与光谱信息自动完成识别检测工作成为医学检测的研究热点。 日本东京大学的Akbari教授[22]带领团队先后研究动静脉的光谱差异, 为找到缺血组织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团队利用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研究前列腺癌和胃癌组织, 确定癌变组织的特征光谱, 并识别出恶性癌变边缘, 证明了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较于传统的医学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 国内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搭建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 肖功海、 李庆利等学者自主搭建成像系统, 在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人体表皮组织分类和大鼠视网膜图像分析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近十年来, 随着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持续优化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病理组织检测、 识别和分类领域已有了探索性的研究, 如表2所示。

表2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病理组织检测的研究 Table 2 Studies on microscopic hyperspectral imaging in pathological tissue detection

在病理组织检测与识别上, 同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光谱信息是不同的, 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不仅光谱信息不同, 采集到的图像也有所差异。 光谱信息的差异是研究生物不同组织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基础, 空间结构信息的不同可更加直观地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结构。 显微高光谱在医学病理组织上的研究目前处于初探阶段, 无论是样本制作, 还是数据处理以及建模分析算法上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3.2 细胞识别检测

细胞作为生物体基础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功能单元, 传统的检测手段有计算机辅助诊断法和离心分离法。 计算机辅助诊断法是比较可靠有效的医学图像分析方法, 是“ 人机合作” 的典型代表。 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前提是细胞分割, 对于细胞图像常见的“ 细胞粘连” 等现象, 常见的处理方案是运用形态学算法分割粘连细胞。 离心分离法主要针对细胞内部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该法耗时较长, 采样精度的差异会导致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显微高光谱的应用打破了细胞检测方式中的单一性问题, 空间维与光谱特征的结合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事实证明, 相较于单一的光谱检测或者图像分割识别方式, 这种结合式的检测方法在准确率和灵敏度上都取得很大的提升。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血细胞检测、 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分类等方面应用较多, 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细胞识别检测中的研究 Table 3 Study on microscopic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cell recognition and detection

在细胞的检测与识别中, 细胞分割的手段也逐渐增多, 基于空谱特性的分水岭分割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将光谱解混, 端元提取、 目标丰度分布以及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相结合[35]进行细胞分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细胞分割以及细胞识别分类中的应用还较少, 细胞受年龄和环境影响致使其特征波长可能会有所不同, 另外存在样本量少而导致的模型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因此还需大量的实验数据来建立准确度更高的稳定模型。 由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细胞识别检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光谱与图像技术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仅用单一检测手段的缺陷。

3.3 其他生物检测

近年来, 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已逐渐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藻类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藻潮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藻类进行正确的分类。 目前藻类分类的手段有形态分类法、 生物化学分类法以及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存在过程繁琐、 灵敏度低, 准确度不高等问题。 Wei搭建了一套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以获得藻类光谱立方体, 并运用小波变换实现藻类的分类。 木材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源, 也是可再生的重要原料。 有些木材的纹理极为相似, 仅用肉眼无法辨别。 利用显微高光谱“ 图谱合一” 的特点, 将光谱与图像纹理信息相结合, 通过提升不同特征之间互补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分类的精度, 达到有限样本条件下木材树种分类的目的。 张红涛等人将显微CT技术应用于小麦籽粒内部粮虫的变化规律探究, 证实了从显微角度分析农业宏观问题的可行性, 也可为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农林业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4 总结与展望

综观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生物学检测方面近十年的研究进展, 可以看出, 该技术具有快速、 无损、 准确等优势, 在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 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为生物学检测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检测方法。 但由于显微高光谱设备的局限以及生物本身光谱特性较为复杂等原因, 这些成果距离推广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科技攻关。

(1)当前研究主要从建模方面入手, 忽略了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就目前对该技术的研究现状来看,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 如生物组织内部化学成分对高光谱的响应机制、 同一种生物中不同组织细胞之间的关系、 生存环境与生物特征之间的关系等都不明确。 仅通过实验数据反演而得到的统计与分类方法无法适应于不同环境下的定量分析。 因此, 不断递进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有助于明确生物内部化学成分与高光谱数据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

(2)显微高光谱数据短缺与特征提取困难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该方面研究的理论体系尚需完善, 所采用的优化算法具有复杂度较高, 运算时间过长等缺点, 即便最终精度有一定的提高, 所建模型也不具备通用性。 如何从设备、 样本数据采集环境以及算法上, 建立高光谱检测优化模型, 平衡精准度和时间复杂度, 提高检测的效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显微高光谱图像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 但相对于空间维数据, 光谱维数据更直接反映样本成分的变化。 因此, 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都仅利用了显微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 从而造成部分检测特征遗漏或丢失。 如何充分利用空间与光谱的综合信息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深度学习作为目前机器学习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 深度学习在特征波段提取和解析数据特征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在高光谱成像中已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将深度学习与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相结合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

(5)进一步拓宽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 可将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从简单的实验室环境拓展到复杂的真实检测环节, 同时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农业种子品质检测、 土壤重金属检测以及水质检测等领域。

参考文献
[1] HUANG Jin, LIANG Tao-bo, XU Heng-yi (黄瑾, 梁涛波, 许恒毅).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生命科学), 2021, 33(2): 255. [本文引用:1]
[2] XU Shi-ying, SUN Jia-di, ZHANG Yin-zhi, et al(徐诗荧, 孙嘉笛, 张银志, ).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42(8): 160. [本文引用:1]
[3] Chen T, Zeng R, Guo W, et al. Sensors, 2018, 18(9): 2798. [本文引用:1]
[4] Pand ey Piyush, Ge Yufeng, Stoerger Vincent, et al.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3): 1348. [本文引用:1]
[5] Adäo Telmo, Hruska Jonas, Pádua Luis, et al. Remote Sensing, 2017, 9(11): 1110. [本文引用:1]
[6] Knight Edward, Kvaran Geir. Remote Sensing, 2014, 6(11): 10286. [本文引用:1]
[7] HOU Bang-huan, YAO Min-li, WANG Rong, et al(侯榜焕, 姚敏立, 王榕, ). Acta Optica Sinica(光学学报), 2017, 37(7): 314. [本文引用:1]
[8] XIAO Gong-hai, SHU Rong, XUE Yong-qi (肖功海, 舒嵘, 薛永祺).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光学精密工程), 2004, 12(4): 367. [本文引用:1]
[9] LIU Jia-qing, HAN Shun-li, LIU Lei, et al(刘加庆, 韩顺利, 刘磊, ). Infrared(红外), 2017, 38(7): 22. [本文引用:1]
[10] Zhou P, Zhao H, Jin S, et al.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16, 367(1): 192. [本文引用:1]
[11] ZHENG Yu-quan, YU Bing-xi(郑玉权, 禹秉熙)).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Bulletin(遥感学报), 2002, (1): 75. [本文引用:1]
[12] Goetz A F H.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7, 113: S5. [本文引用:1]
[13] Huebschman Michael L, Schultz Roger A, Garner Harold R.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agazine, 2002, 21(4): 104. [本文引用:1]
[14] Van Benthem Mark H, Keenan M R, Davis R, et al. Journal of Chemometrics, 2008, 22(9): 491. [本文引用:1]
[15] FAN Shi-fu, LI Yun, ZHAO You-quan (范世福, 李昀, 赵友全). Life Science Instruments(生命科学仪器), 2004, (4): 24. [本文引用:1]
[16] WU Yong-qing, LI Ming, ZHANG Bo, et al(吴永清, 李明, 张波,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中国粮油学报), 2021, 36(5): 165. [本文引用:1]
[17] ZHOU Zhao-lu, LI Jie, HUANG Sheng-quan, et al(周昭露, 李杰, 黄生权, ).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ess(化工进展), 2016, 35(6): 1627. [本文引用:1]
[18] SHEN Guang-hui, CAO Yao-yao, LIU Xin, et al(沈广辉, 曹瑶瑶, 刘馨, ).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江苏农业学报), 2021, 37(2): 509. [本文引用:1]
[19] LIU Teng-fei, LIU Wei(刘腾飞, 刘威)).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电子设计工程), 2021, 9(6): 1. [本文引用:1]
[20] LIU Yao, LI Zi-nan, WU Tao, et al(刘瑶, 李梓楠, 吴涛, ). Soybean Science(大豆科学), 2018, 37(4): 596. [本文引用:1]
[21] ZHANG Ting-ting, XIANG Ying-ying, YANG Li-ming, et al(张婷婷, 向莹莹, 杨丽明,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5): 1556. [本文引用:1]
[22] Akbari Hamed, Halig Luma V, et al. Proc SPIE, 2012, 8317: 831711. [本文引用:1]
[23] Akbari Hamed, Uto Kuniaki, Kosugi Y, et al. Cancer Science, 2011, 102(4): 852. [本文引用:1]
[24] Akbari H, Kosugi Y, Kojima K, et al.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0, 57(8): 2011. [本文引用:1]
[25] Fabelo Himar, Ortega Samuel, Ravi Daniele, et al. PLOS ONE, 2018, 13(3): e0193721. [本文引用:1]
[26] Zheludev V, Pölönen I, Neittaanmki-Perttu N, et al.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2015, 16(1): 48. [本文引用:1]
[27] Kiyotoki S, Nishikawa J, Okamoto T, et 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2013, 18(2): 26011. [本文引用:1]
[28] Giannoni Luca, Lange Frédéric, Tachtsidis Ilias. Journal of Optics, 2018, 20(4): 044009. [本文引用:1]
[29] FANG Juan, LIU Hong-ying, CHEN Zeng-gan, et al(房娟, 刘洪英, 陈增淦, ). Photographic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5, 33(3): 203. [本文引用:1]
[30] Li Qingli, Wang Yiting, Liu Hongying, et al. 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 2014, 38(3): 171. [本文引用:1]
[31] Li Qingli, Li Chang, Liu Hongying, et al.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5, 74: 79. [本文引用:1]
[32] YU Cui-rong, WANG Tian-ran, LI Sheng, et al(于翠荣, 王天然, 李胜,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 15(27): 106. [本文引用:1]
[33] Li X, Li W, Xu X D, et al. Cell Classification U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in Medical Hyperspectral Imagery, 2017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Vision and Computing (ICIVC). IEEE, 2017. doi: DOI:10.1109/ICIVC.2017.7984606. [本文引用:1]
[34] Wang Q, Wang J B, Zhou M, et al.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2017, 8(6): 3017. [本文引用:1]
[35] Li Q, Liu H, Wang Y, et al.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4, 64: 33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