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法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
郭和庆1,2, 张圣梓2,*, 刘晓萌2, 井绪峰1, 汪洪军2
1.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计量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29
*通讯作者 e-mail: zhangsz@nim.ac.cn

作者简介: 郭和庆, 1997年生, 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guoheq@163.com

摘要

生物气溶胶是指含有细菌、 真菌、 花粉等生物性粒子的气溶胶。 生物气溶胶的传播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 大气环境等有着潜在的影响。 此外, 在军事活动中, 生物气溶胶还可作为生物战剂的释放方式。 因此, 对空气中生物气溶胶进行实时检测, 快速识别气溶胶种类, 判断生物气溶胶浓度、 危险程度等, 是降低致病性生物气溶胶暴露, 保护人员及环境安全, 以及防范生物恐怖袭击的重要手段。 基于荧光法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利用生物粒子含有色氨酸、 酪氨酸、 核黄素等典型荧光基团, 通过激光诱导生物荧光基团产生特定的荧光光谱, 从而完成对生物气溶胶的检测和识别, 具有甄别气溶胶颗粒生物特性的同时, 获取其粒径尺寸及形态等物理特征的技术优势。 简要介绍了生物气溶胶及其实时检测的基本原理, 概述了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在三个方面的研究, 包括荧光激发光源的触发方式、 荧光激发光源类型以及信号采集系统。 最后, 对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为后续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生物气溶胶; 实时检测系统; 荧光法; 光散射法
中图分类号:TH741 文献标志码:R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Based on Fluorescence Method
GUO He-qing1,2, ZHANG Sheng-zi2,*, LIU Xiao-meng2, JING Xu-feng1, WANG Hong-jun2
1.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 Institute of Thermal Metr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China, Beijing 10002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Bioaerosols are aerosols containing biological particles such as bacteria, fungi, pollen, etc. The spread of bioaerosols has a potential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bioaerosols are also used as the release mode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military activities. Therefore, real-time detection of bioaerosols in the ai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aerosols types,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centrations and dangerous levels of bioaerosols are important methods to reduce exposure to pathogenic bioaerosols, protect personnel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prevent bio-terrorist attacks. Biological particles contain typical fluorophores such as tryptophan, tyrosine or riboflavin. The feature fluorescence spectrum can be obtained via laser-induced these biological substances, thus completing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logical aerosols.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method offers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in identifying aerosols'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easuring bioaerosol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is summarized in three aspects: the triggering method of the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the type of the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and the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of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Keyword: Bioaerosols;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Fluorescence; Light scattering
引言

生物气溶胶可以对自然现象和人类健康产生各种影响[1]。 为了预防生物气溶胶带来的有害影响, 人们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检测生物气溶胶的有效方法。 传统方法是通过培养技术、 光学显微镜和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来完成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和计数[2], 其主要缺点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 近年来, 研究人员在开发研制基于荧光法的检测系统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3], 该系统允许对空气中的气溶胶进行实时和连续的表征[4]

早在1995年,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与耶鲁大学等[5]将激光粒子计数器与流式细胞仪功能联合提出了气溶胶荧光光谱计数器, 即采用488 nm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流, 通过光谱仪与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系统收集颗粒的荧光光谱与弹性散射信号。 系统仅探测了枯草芽孢杆菌孢子、 核黄素等生物材料的荧光光谱。 1997年, 美国TSI公司研发了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样机UV-APS[6], 仪器结合了荧光和空气动力学颗粒尺寸测量技术对采样气流中的单个颗粒进行双参数测量, 提供了表征颗粒特性的实时数据, 这是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标志性工作。 随后, 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基于荧光法的生物气溶胶计数识别系统展开进一步探索与优化。

近二十余年来, 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朝着更高识别能力、 小型化与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逐渐应用于海洋[7]、 大气环境[8]、 密集人群场所等[9]

1 生物气溶胶

本节主要介绍生物气溶胶及其实时检测的基本原理。

1.1 基础信息

普遍存在于大气中的气溶胶, 通常是指固体或液体颗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 生物气溶胶是一种特殊的气溶胶, 其含有微生物或来源于生物性物质。 生物气溶胶的颗粒类型有生物机体、 扩散单元以及它们的碎片和分泌物, 例如, 细菌、 真菌、 藻类、 花粉、 微生物碎片等[10]。 生物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分布范围为几纳米到百微米, 此上限是由较大颗粒的快速沉降决定的。

生物气溶胶可以从生物体中以主动或被动的形式释放出来, 如真菌孢子, 可以通过渗透压或表面张力效应释放, 而菌体碎片主要是由风驱动的。 微生物栖息在大多数植物、 土壤和岩石表面[1]。 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会释放生物气溶胶, 例如, 高等植物的花粉、 蕨类和苔藓的孢子; 人类本身及其进行的农业活动、 动物饲养等也会释放生物气溶胶。 生物气溶胶可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 进而形成降水, 对区域尺度上的水文循环和气候产生影响。 医学研究领域也涉及到生物气溶胶, 生物颗粒会危害人类健康, 从传染性疾病到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暴露于生物气溶胶环境还可导致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1.2 基本原理

荧光光谱法广泛应用于物质成分检测。 荧光的机理为: 当某一波长的光照射物体时, 物体中处于基态的电子吸收光子瞬时向激发态进行电子跃迁; 无辐射弛豫发生在激发态的振动能级之间; 处在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 会跃迁回基态并发出光子, 产生荧光现象[11]。 这种发射产生的光谱取决于每个分子的结构、 电子态之间的能级和振动特性。 因此, 对于不同的荧光团, 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荧光强度、 量子效率Φ 以及荧光寿命是荧光光谱中重要的参数。

固有荧光, 也称自体荧光, 是由某些分析材料中天然存在的荧光分子或荧光团引起的。 大量的生物分子和化合物具有自体荧光特性。 某些氨基酸、 辅酶以及许多其他代谢物是常用于分析的生物荧光团。 生物样品通常为包含多种生物荧光团的混合物, 因此, 总的荧光发射是各自信号的叠加。 表1列举了部分用于探测生物气溶胶时高荧光性的生物荧光团, 给出其常用的激发和发射波长。 当采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 在探测系统上收集到相应的荧光信号时便可将该颗粒视为生物气溶胶[12]

表1 生物气溶胶中高荧光性的生物荧光团[11, 15] Table 1 High fluorescence performance biofluorophore in bioaerosols[11, 15]

荧光法主要用于识别气溶胶的生物特性。 获取气溶胶的物理特征, 例如, 气溶胶的形态与粒径尺寸, 可以提高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分辨能力。

当光照射一个物体时, 入射波电场引起其内部电荷发生振荡运动。 这些电荷的加速导致它们向各个方向辐射或散射电磁能量, 也被称为散射光。 由于散射光向各个方向辐射, 具有特定的角度分布, 称为散射角。 基于Mie理论[13], 散射光强度与散射角、 粒径及其折射率存在一定的关系。 实验中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流, 产生的散射信号强度由待测颗粒物的尺寸和形状决定。 根据不同实测的散射信号, 就能得到气溶胶颗粒的物理特征。

在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中, 利用颗粒飞行时间测量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粒径的方案原型来自于TSI的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14]。 激光器输出光束经一系列的光学元件后, 在气溶胶采样腔室喷嘴下方分析区域产生两个分离平行的细光束。 当气溶胶颗粒经过喷口处的细喷嘴时会产生一个突然的加速度。 不同粒径的气溶胶惯性不同, 颗粒较小的气溶胶速度大、 颗粒较大的气溶胶速度小。 根据气溶胶颗粒经过两个细光束的飞行时间, 可以得出其速度。 实验前使用标准粒子测得气溶胶颗粒速度与粒径之间的关系函数, 通过待测气溶胶颗粒的实际速度, 进行转换就可以得到待测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粒径。

2 研究进展

根据上述的基本原理, 国内外学者开发研究了多种类型的实时生物气溶胶检测系统。 本节介绍了各科研团队在荧光激发光源的触发方式、 激发光源类型和信号采集系统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2.1 荧光激发光源的触发方式

1995年,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16]利用两个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PMT)分别收集488 nm激光光束照射气溶胶颗粒后产生的荧光信号和弹性散射信号。 核黄素为此激发波长下的主要荧光团。 此系统可以从单个颗粒尺度对生物气溶胶(枯草芽孢杆菌孢子、 炭疽杆菌孢子、 马勃孢子)与非生物气溶胶(高岭土、 赤铁矿)进行探测和区分。 但在实验中发现系统无法区分枯草芽孢杆菌孢子与马勃孢子。 以该实验为基础, 该团队与耶鲁大学合作陆续提出荧光激发光源的条件触发、 确定颗粒位置触发两种方式。

2.1.1 条件触发

1996年, 耶鲁大学[17]使用488 nm激光照射位于采样装置喷嘴尖端下方4 mm处的气溶胶颗粒流, 两个PMT分别收集荧光信号与散射信号。 当两个PMT信号满足一定的逻辑(或门、 与门、 与非门), 将其作为触发信号, 触发266 nm脉冲紫外光束照射位于采样装置喷嘴尖端下方5 mm处的气溶胶颗粒流, 通过光谱仪与增强电荷耦合器件(intensified CCD, ICCD)记录荧光光谱。 这种触发形式的提出可以有选择性地获取目标颗粒的荧光光谱而忽略其他粒子。 该系统测得了266 nm激发波长时生物化合物中荧光成分以及几种细菌颗粒的荧光光谱。 此时, 细菌颗粒的荧光主要来源于色氨酸和酪氨酸。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实验材料, 该团队测试了以散射光、 红球荧光、 绿球荧光三种触发形式的荧光光谱。 系统的光学原理图与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条件触发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17]
(a): 光学原理图; (b): 测试结果
Fig.1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of conditional triggering[17]
(a): Optical schematic; (b): Test result

2.1.2 确定颗粒位置触发

1999年, 耶鲁大学[18]采用一个大数值孔径的反射镜, 其焦点处为气溶胶颗粒流的分析区域。 该团队以交叉垂直的方式放置670和635 nm两个激光器, 两束激光同时照射分析区域, 由PMT收集颗粒的散射信号。 当两个散射信号同时位于预设电压水平之间, 以此作为触发信号, 触发紫外激光器和ICCD探测器。 这种触发形式可以准确探测分析点处的气溶胶颗粒并且反射镜的存在改善了荧光信号的收集效率, 提高了信噪比。 系统的光学原理图及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还发现: 随着266 nm激光脉冲能量增强, 枯草芽孢杆菌的荧光光谱质量逐渐变差; 在351 nm激发波长下, 核黄素的荧光光谱在420 nm处表现出低脉冲能量时未出现谱峰而高脉冲能量时出现谱峰, 并且谱峰与脉冲能量呈非线性关系。

图2 确定颗粒位置触发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18]
(a): 光学原理图; (b): 测试结果
Fig.2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of triggering by determining the particle position[18]
(a): Optical schematic; (b): Test result

在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中, 荧光激发光源采用条件触发方式不仅可以获得目标气溶胶颗粒光谱, 还能够为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减少负担。 上述两种触发方式将光谱采集系统的曝光时间限制在短时间内, 提高了信噪比。

2.2 激发光源类型

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激发光源可以选用激光器、 线性LED阵列以及脉冲氙灯。 当以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时, 国内外学者探索了单波长激发荧光、 双波长激发荧光以及多光子激发荧光。

2.2.1 激光器

(1) 单波长激发荧光

使用单激光器激发荧光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是较为常见的。 1999年,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19]使用780 nm激光二极管照射气溶胶颗粒, 散射信号由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PD)探测。 超过相应阈值的散射信号会触发266 nm激光器, PMT收集其激发的荧光信号。 在实验室测试该系统, 得到的双参数(粒径、 荧光)能够区分三种细菌。 2014年, 韩国国防发展署[20]采用405 nm激光二极管照射气溶胶颗粒产生散射光与荧光。 两个PMT分别用于采集NADH和核黄素的荧光信号, 雪崩光电二极管收集散射信号。 在实验室使用该系统测试不同种类的气溶胶, 如孢子、 细菌、 毒素和环境颗粒等。 基于核黄素和NADH的荧光光谱建立了良好的气溶胶可区分特征。 2016年, 波兰华沙董布罗夫斯基军队技术学院[21]利用375 nm连续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 两个PMT收集后向和前向散射信号, 32通道的PMT收集415.4~643.5 nm范围的荧光信号。 系统内置了计算机与固态硬盘用于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 实验测试了花粉、 面粉、 核黄素等气溶胶单颗粒荧光光谱。 随后, 该团队提出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实时分析由该系统采集的单颗粒荧光指纹[22], 由48种不同的气溶胶(花粉、 细菌、 真菌和非生物性物质等)组成数据库, 用22个神经网络训练并生成决策树。 算法的应用可以为高效分析生物气溶胶提供帮助。 2019年, 马克斯· 普朗克化学研究所[23]利用655 nm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 散射信号用于表征0.5~20 μ m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并触发355 nm激光照射生物气溶胶, 荧光光谱由光谱仪和ICCD记录。 370~610 nm荧光光谱被分离在512个通道。 系统能够区分高荧光性的花粉颗粒, 对于其他低荧光性的颗粒, 只有累积一定数目才可得到的相应的荧光光谱。

(2) 双波长激发荧光

2004年,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24]使用266和355 nm两束激光以400 ns时间间隔照射生物气溶胶颗粒流, 300~400、 400~500和500~600 nm的荧光信号分别由三个PMT收集, 其中收集300~400 nm荧光信号的PMT仅在266 nm激光器工作时采集信号。 810 nm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流产生的散射信号由光电二极管收集。 由此每个气溶胶颗粒都会得到5个荧光发射强度以及1个弹性散射强度。 双波长激发荧光推动了生物气溶胶在种类识别上的进展。 实验测试了16种生物气溶胶的模拟物与干扰物, 将荧光信号归一化于颗粒的弹性散射强度, 相似光谱特征的样本会聚集在一起。 该系统在测试中发现真菌孢子的荧光明显不同于其他生物气溶胶样本类型, 并且细菌孢子的辨别能力得到了提升。 2015年, 瑞典国防研究局[25]采用404 nm连续激光聚焦气溶胶颗粒流, 两个PMT分别收集散射和荧光信号。 荧光信号触发263 nm激光器, 相应的250~800 nm荧光光谱被光谱仪和32通道PMT记录。 该团队测得了九种物质(细菌孢子、 病毒模拟物等)的荧光光谱, 计算这些物质的散射和荧光信号与气溶胶空气动力尺寸的函数关系并应用于分类算法, 结果得到: 系统识别细菌孢子和干扰物质的能力较高、 病毒和花粉的假阳率较高。

(3) 多光子激发荧光

2011年,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26]使用40 MHz波长524 nm的锁模激光器实现了双光子激发萎缩芽孢杆菌、 耶尔森氏菌荧光; 同年, 日内瓦大学[27]采用790 nm飞秒激光器完成了几种花粉颗粒的多光子激发荧光。 多光子激发荧光为生物气溶胶的检测提供了泵浦探测、 相干控制等方案。

2.2.2 LED

2003年, 耶鲁大学[28]使用线性蓝色LED光源照射气溶胶颗粒流, 光谱仪和ICCD用于采集荧光光谱。 以LED为激发光源存在局限性, 即发射光谱中存在长波长尾。 该团队在LED阵列前放置一个500 nm短通滤光片、 光谱仪前放置一个500 nm长通滤光片解决了这个问题。 线性LED作为光源既可满足激发荧光所需的能量, 又因其紧凑小型的特点减小了系统的整体体积。 实验测得了高信噪比的核黄素荧光光谱。 2020年, 韩国国防发展署[29]利用280 nm LED照射气溶胶, 用两个PMT分别收集荧光与散射信号。 该手持式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可以测量非生物颗粒的散射信号、 生物颗粒或含有荧光物质颗粒的荧光信号和散射信号。 以非荧光聚苯乙烯微球为实验材料, 实验得到其散射PMT的峰值电压与粒径尺寸关系直方图, 并用海藻糖、 聚苯乙烯微球等测试系统的性能, 随着颗粒尺寸增大, 系统区分生物颗粒和非生物颗粒的能力提高。

2.2.3 脉冲氙灯

2004年, 赫特福德大学[30]采用~260~290 nm(氙灯1)和~340~380 nm(氙灯2)两个波段范围的氙灯光源以300 ms的间隔交替照射气溶胶颗粒流, 两个PMT分别用于探测~320~600 nm(PMT1)和~410~600 nm(PMT2)带宽的荧光信号。 当氙灯1输出脉冲时, PMT1和PMT2同时收集荧光信号, 而当氙灯2输出脉冲时, PMT1收集散射信号、 PMT2收集荧光信号。 这种使用脉冲氙灯作为激发光源的系统, 不仅成本较低, 而且解决了LED光源寿命短的问题。 大型腔室里释放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用于测试系统的性能。 系统的实物图、 光学原理图与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脉冲氙灯为激发光源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30]
(a): 实物图; (b): 光学原理图; (c): 测试结果
Fig.3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using LED as excitation light source[30]
(a): Picture of real product; (b): Optical schematic; (c): Test result

2.3 信号采集系统

多数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利用光电二极管、 PMT、 光谱仪与CCD或ICCD系统采集散射与荧光信号。 国内外学者为了从光谱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还使用了其他高性能的探测器。

2000年, 赫特福德大学[31]采用266 nm连续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流, 多像素高增益混合光电二极管探测器收集散射信号、 PMT收集荧光信号。 空间散射信号提供了颗粒的形状与尺寸信息。 实验发现通过散射信号无法区分石膏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孢子, 但外加固有荧光信号时便可以进行区分。 2004年, 英国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32]进一步改进系统, 使用连续激光照射气溶胶颗粒流, 散射信号用于分析气溶胶的形状与尺寸并触发266 nm激光器, 荧光信号由PMT收集。 系统的实物图、 光学原理图和散射信号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多参数测量为分类不同类型的气溶胶颗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能适当的避免生物气溶胶探测中的假阳性问题。

图4 应用混合光电二极管探测散射光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32]
(a): 实物图; (b): 光学原理图; (c): 测试结果(散射)
Fig.4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using hybrid photodiode to detect scattering light[32] ]
(a): Picture of real product; (b): Optical schematic; (c): Test result(scattering)

2001年, 新墨西哥州立大学[33]在荧光探测系统中用32-阳极光电倍增管探测器替换ICCD相机。 32-阳极PMT具有单光子探测灵敏度, 能够记录较宽的荧光光谱并且帧率达到1.4× 103 Hz, 更适用于实时探测。 32-阳极PMT搭配了定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及系统控制软件。 当测试环境同时为雾化较低浓度(占比约为2%)的枯草芽孢杆菌与较高浓度的NADH气溶胶颗粒时, 32-阳极PMT探测器在0.1 s内测得100个荧光光谱(97个为NADH、 3个为枯草芽孢杆菌)而ICCD仅探测到了3个荧光光谱(全部为NADH)。 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应用32-阳极PMT(a)与ICCD(b)探测荧光的测试结果[33]Fig.5 Test result of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using 32-anode photomultiplier tube (a) or ICCD (b) to detect fluorescence[33]

2.4 其他相关研究

除上面介绍的几种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外, 表2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相关方面进行的研究开发。 表格展示了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光源与信号采集系统, 包括荧光激发光源、 荧光信号采集系统、 散射光源、 散射信号采集系统; 介绍了系统的荧光光谱采集范围、 荧光激发光源的触发方式; 列举了系统探测生物气溶胶时针对的荧光团以及测试时选用的实验材料。

表2 其他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 Table 2 Other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of bioaerosols

耶鲁大学和日内瓦大学常选用确定颗粒位置触发方式触发荧光激发光源, 耶鲁大学研制了单波长激发荧光[34]和双波长激发荧光[35]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 双波长激发荧光系统的散射信号与荧光光谱仅使用一套光谱仪和32-阳极PMT采集; 日内瓦大学分别采用脉冲氙灯[36]、 263 nm紫外激光器和527 nm绿光激光器[37]、 337 nm紫外激光器[38]作为荧光激发光源, 其中263和527 nm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根据泵浦探测光谱方案区分了生物气溶胶与非生物气溶胶。 布朗大学[39]、 安徽光机所[40][41, 42, 43, 44, 45]研制了单波长激发荧光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 荧光信号由PMT或32-阳极PMT采集。 赫特福德大学[46]、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47]、 马克斯· 普朗克化学研究所[48]开发了双波长激发荧光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 系统多数采用氙灯作为荧光激发光源。

表2和第二节提到的系统中可以看出, 多数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采用散射信号触发荧光激发光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科研团队逐渐采用脉冲氙灯、 激光二极管作为荧光激发光源。 这些研究为后续开发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提供了思路。

3 总结与展望

国内外学者研究开发基于荧光法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已有20多年, 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其中部分已经用于探测大气环境[49]并商业化[42]。 目前研制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多为区分生物与非生物颗粒, 部分系统能够识别少量的生物种类。 但系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差、 实际应用时测量结果可信度有待商榷。 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对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优化; 探索环境变化、 长时间运行对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 在系统中加入收集装置并分析收集结果, 与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对照[50]。 研究学者可以设计应用于特定场所的系统, 探索系统的荧光校准方法[51], 开发更适用于气溶胶分类的算法[5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基于荧光法的生物气溶胶实时检测系统有望实现高准确度、 高标准化的测量, 也将变得更加集成化, 小型化。

参考文献
[1] Després V R, Huffman J A, Burrows S M, et al. Tellus Series B-Chemical & Physical Meteorology, 2012, 64(1): 15598. [本文引用:2]
[2] Li M X, Wang L, Qi W Z, et al. Micromachines, 2021, 12(7): 798. [本文引用:1]
[3] Ho 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2, 457(1): 125. [本文引用:1]
[4] Fennelly M J, Sewell G, Prentice M B, et al. Atmosphere, 2017, 9(1): 1. [本文引用:1]
[5] Hill S C, Pinnick R G, Nachman P, et al. Applied Optics. 1995, 34(30): 7149. [本文引用:1]
[6] Hairston P P, Ho J, Quant F R.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1997, 28(3): 471. [本文引用:1]
[7] Kasparian J, Hassler C, Ibelings B,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45476. [本文引用:1]
[8] Buteau S, Beckman B, Nadeau D, et al. Chemical, Biological, Radiological, Nuclear, and Explosives (CBRNE) Sensing XXI, 2020, 11416: 114160G. [本文引用:1]
[9] Pan Y L.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2015, 150: 12. [本文引用:1]
[10] Fröhlich-Nowoisky J, Kampf C J, Weber B, et al. Atmospheric Research, 2016, 182: 346. [本文引用:1]
[11] Pöhlker C, Huffman J A, Pöschl U, et al.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2012, 5(1): 37. [本文引用:1]
[12] Saari S E, Putkiranta M J, Keskinen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3, 71: 202. [本文引用:1]
[13] Albrecht H E, Borys M, Damaschke N, et al.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3, 79. [本文引用:1]
[14] Wilson J C, Liu B Y H.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1980, 11(2): 139. [本文引用:1]
[15] Kopczynski K, Kwasny M, Mierczyk Z, et al. Proceedings of SPIE—Optical Security Systems, 2005, 5954: 595405. [本文引用:1]
[16] Pinnick R G, Hill S C, Nachman P, et al.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5, 23(4): 653. [本文引用:1]
[17] Chen G, Nachman P, Pinnick R G, et al. Optics Letters, 1996, 21(16): 1307. [本文引用:1]
[18] Pan Y L, Holler S, Chang R K, et al. Optics Letters, 1999, 24(2): 116. [本文引用:1]
[19] Seaver M, Eversole J D, Hardgrove J J, et al. Aeroso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9, 30(2): 174. [本文引用:1]
[20] Choi K, Ha Y, Lee H K, et al.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42(2): 200. [本文引用:1]
[21] Kaliszewski M, Wlodarski M, Mlynczak J, et al.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16, 100: 14. [本文引用:1]
[22] Leskiewicz M, Kaliszewski M, Wlodarski M, et al.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2018, 11(11): 6259. [本文引用:1]
[23] Zhang M, Klimach T, Ma N, 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53(22): 13257. [本文引用:1]
[24] Sivaprakasam V, Huston A, Scotto C, et al. Optics Express, 2004, 12(19): 4457. [本文引用:1]
[25] Jonsson P, Wästerby P, Gradmark P, et al. Proceedings of SPIE—Chemical Biological, Radiological, Nuclear, and Explosives (CBRNE) Sensing XVI, 2015, 9455: 945509. [本文引用:1]
[26] Sivaprakasam V, Lou J W, Currie M, et al.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2011, 112(10): 1511. [本文引用:1]
[27] Kiselev D, Bonacina L, Wolf J P. Optics Express, 2011, 19(24): 24516. [本文引用:1]
[28] Pan Y L, Boutou V, Chang R K, et al. Optics Letters, 2003, 28(18): 1707. [本文引用:1]
[29] Jeong Y S, Lee J M, Park J, et al.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 48(4): 417. [本文引用:1]
[30] Kaye P H, Hirst E, Foot V E, et al. Proceedings of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4, 5617: 388. [本文引用:1]
[31] Kaye P H, Barton J E, Hirst E, et al. Applied Optics, 2000, 39(21): 3738. [本文引用:1]
[32] Foot V E, Clark J M, Baxter K L, et al. Proceedings of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4, 5617: 292. [本文引用:1]
[33] Pan Y L, Cobler P, Rhodes S, et al.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01, 72(3): 1831. [本文引用:1]
[34] Pan Y L, Hartings J, Pinnick R G, et al. Aeroso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 37(8): 628. [本文引用:1]
[35] Huang H C, Pan Y L, Hill S C, et al. Optics Express, 2008, 16(21): 16523. [本文引用:1]
[36] Kiselev D, Bonacina L, Wolf J P.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3, 84(3): 033302. [本文引用:1]
[37] Sousa G, Gaulier G, Bonacina L,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3157. [本文引用:1]
[38] Sousa G, Kiselev D, Kasparian J, 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7, 24(24): 19517. [本文引用:1]
[39] Davitt K, Song Y-K, Patterson W R, et al. Optics Express, 2005, 13(23): 9548. [本文引用:1]
[40] LIAN Yue, LIU Wen-qing, LU Jian-chun, et al(连悦, 刘文清, 鹿建春,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 26(2): 198. [本文引用:1]
[41] Taketani F, Kanaya Y, Nakamura T, et al.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13, 58: 1. [本文引用:1]
[42] Saari S, Reponen T, Keskinen J.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48(4): 371. [本文引用:2]
[43] Ruske S, Topping D O, Foot V E, et al.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2017, 10(2): 695. [本文引用:1]
[44] Lu C, Zhang P, Wang G, et al.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18, 117: 24. [本文引用:1]
[45] Yoon S N, Lee J, Kim D, et al. Asian Journal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9, 13(3): 186. [本文引用:1]
[46] Kaye P, Stanley W R, Hirst E, et al. Optics Express, 2005, 13(10): 3583. [本文引用:1]
[47] Sivaprakasam V, Lin H B, Huston A L, et al. Optics Express, 2011, 19(7): 6191. [本文引用:1]
[48] Konemann T, Savage N, Klimach T, et al.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2019, 12(2): 1337. [本文引用:1]
[49] Pan Y L, Pinnick R G, Hill S C, 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43(2): 429. [本文引用:1]
[50] Pan Y L, Boutou V, Bottiger J R, et al. Aeroso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 38(6): 598. [本文引用:1]
[51] Robinson E S, Gao R S, Schwarz J P, et al.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2017, 10(5): 1755. [本文引用:1]
[52] Crawford I, Topping D, Gallagher M, et al. Atmosphere, 2020, 11(10): 103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