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下激光烧蚀碳化钨铜多组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时空演化研究
袁舒, 吴鼎*, 武华策, 刘佳敏, 吕燕, 海然, 李聪, 冯春雷, 丁洪斌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通讯作者 e-mail: dingwu@dlut.edu.cn

作者简介: 袁 舒, 1994年生,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yuanshu@mail.dlut.edu.cn

摘要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目前已用于国内大科学装置EAST托卡马克壁诊断。 在真空环境下, 如何提升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在真空中,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具有高度时空非均匀性, 对等离子体时空演化行为的研究, 理解各个物种的演化规律, 是进一步改进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的重要内容。 针对托卡马克第一壁和偏滤器的材料相关的不同元素, 该工作在真空环境下利用波长为1 064 nm、 脉宽5 ns、 功率密度6.3 GW·cm-2的脉冲激光对三元合金-碳化钨铜((WC)70Cu30)进行烧蚀产生多组分等离子体, 使用线性阵列光纤实现了对发射光谱的时空分辨测量。 以三种元素C Ⅰ 833.51 nm, C Ⅱ 657.81 nm, Cu Ⅰ 515.32 nm, Cu Ⅱ 512.45 nm, W Ⅰ 429.46 nm, W Ⅱ 434.81 nm六条谱线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激光烧蚀等离子体不同辐射机制的时间尺度以及多组分等离子体在扩张过程中发生的元素“空间分离”现象和“离子加速”现象。 根据连续背景和六条谱线的时间演化规律, 观察到连续辐射主要发生在等离子体膨胀早期80 ns内, 离子谱线在30~300 ns, 原子谱线在100~1 000 ns。 空间分辨实验研究发现, C、 Cu、 W元素对应原子及离子的空间分布均有所不同, 即真空中激光烧蚀多组分等离子体在扩张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空间分离”现象。 将六条谱线的峰值位置和时间进行线性拟合, 获得了对应物种的扩张速度, 其速度范围在4.2~34.9 km·s-1。 结果表明,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对应粒子的速度越快(C Ⅰ>Cu Ⅰ>W Ⅰ, C Ⅱ>Cu Ⅱ>W Ⅱ); 对应元素的离子速度大于其原子速度(C Ⅱ>C Ⅰ, Cu Ⅱ>Cu Ⅰ, W Ⅱ>W Ⅰ)。 利用元素“质量分离效应”和“瞬态鞘层加速”的物理机制, 对激光等离子体元素“空间分离”以及“离子加速”现象进行了讨论和解释。 该研究结果为LIBS理论模型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参考, 也为提高真空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碳化钨铜; 多组分等离子体; 时空演化; 质量分离效应; 离子加速
中图分类号:O433.4 文献标志码:A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Optical Emission From the Laser Induced Multi-Component Plasma of Tungsten Carbide Copper Alloy in Vacuum
YUAN Shu, WU Ding*, WU Hua-ce, LIU Jia-min, LÜ Yan, HAI Ran, LI Cong, FENG Chun-lei, DING Hong-bin
School of Phys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Th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for the wall diagnosis in EAST Tokamak.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LIBS analysis in a vacuumis one of the bottleneck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a vacuum, laser-induced plasma evolution highly depends on time and space. Studying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plasma and understanding the species’ behavior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LIBS accuracy further.Considering different elements related to the first wall and diverter used in Tokamak, the sample of ternary alloy-tungsten carbide copper ((WC)70Cu30) was used in this work. Multi-component plasma was produced by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in a vacuum with a wavelength of 1 064 nm, the pulse width of 5 ns, and power density of 6.3 GW·cm-2.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measurement has been achieved using a linear fibre bundle.Six lines of C Ⅰ 833.51 nm, C Ⅱ 657.81 nm, Cu Ⅰ 515.32 nm, Cu Ⅱ 512.45 nm, W Ⅰ 429.46 nm and W Ⅱ 434.81 nm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emission time scales. Moreover, the element separation in space and ion acceleration phenomena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trally-resolved time evolution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continuous radiat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early time of 80 ns, ionic emissions are 30~300 ns, and atomic emissions are 100~1 000 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toms and ions corresponding to C, Cu and W elements are all different, indicating the separated species occurs during multi-component plasma expansion. The peak position and time for the six lines have been linearly fitted to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species velocity, which ranges from 4.2 to 34.9 km·s-1.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smaller the relative atomic mass, the faster the corresponding expansion velocity. (C Ⅰ>Cu Ⅰ>W Ⅰ, C Ⅱ>Cu Ⅱ>W Ⅱ); the ion velocity is greater than its atomic velocity (C Ⅱ>C Ⅰ, Cu Ⅱ>Cu Ⅰ, W Ⅱ>W Ⅰ). The element separation in space and ion accelera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element mass separation effect and transient sheath acceleration, which also reveals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property of laser-produced plasma. Th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LIBS theoretical model and a new idea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vacuum LIBS quantitative analysis.

Keywor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opper tungsten carbide alloy; Multicomponent plasma;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Mass separation effect; Ion acceleration
引言

聚变装置在运行过程中, 面对等离子体材料(plasma-facing material, PFM)会受到来自芯部等离子体的热流和粒子流的冲击, 发生一系列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plasma wall interaction, PWI), 导致壁材料侵蚀与结构损伤, 并伴随着燃料滞留、 杂质沉积等现象。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是一种可以实现原位、 在线、 远程的非接触式元素分析技术, 并可同时对多种元素快速检测[1]。 目前LIBS已逐步应用于国家大科学装置“ 人造太阳-EAST” 中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PWI)过程的诊断, 包括对滞留、 沉积在聚变装置第一壁上的多种元素杂质的测量。 由于激光诱导产生的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强度不仅仅依赖于元素本身的含量, 还依赖于其他因素包括极高的光源特性, 等离子体的瞬态演化特性, 托卡马克极端环境, 材料本身性质等, 这些因素均会影响LIBS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 如何实现准确的定量分析成为LIBS技术原位在线诊断PWI过程的难题。 针对托卡马克内的第一壁材料, 印度的Maurya等在大气压环境下利用无标定LIBS(CF-LIBS)方法离线分析了Tokamak限制器杂质Fe、 Cr、 Ni、 Mo、 Mn、 Cu等元素并给出了百分比[2, 3]。 意大利的Fantoni等采用LIBS技术在真空条件下对样品表面C、 W、 Al等元素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且使用CF-LIBS方法给出了样品中氢同位素滞留的相对比例[4]。 尽管研究利用CF-LIBS方法得到了定量分析结果, 但其可靠性、 准确性有待评估。 一般在采用CF-LIBS定量分析过程中, 假定了不同元素以及物种浓度分布均匀, 然而在真空条件下, 该假设极有可能不成立。 因为真空中等离子体羽的形成及膨胀过程中, 不同的粒子由于质量和电荷差异, 将呈现出不同的扩散速度, 使得等离子体具有空间非均匀性。 因此对等离子体时空演化行为的研究, 理解其规律, 是进一步发展改进真空LIBS定量分析技术的关键内容。

目前, 已经有很多文献利用LIBS方法, 研究不同气压下, 铝合金、 铜合金、 铅合金以及一些单质铜和铝等发射光谱的强度以及一些等离子体参数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等离子体在膨胀过程中的空间不均匀性[5, 6, 7, 8, 9]。 而针对托卡马克第一壁中的多种元素, 已经有相应的文献利用LIBS技术对EAST托卡马克的第一道壁的化学组成及燃料滞留进行了诊断[10, 11, 12, 13, 14, 15, 16]。 前期研究了等离子体在膨胀过程中不同物种的速度, 对物种质量分离效应有初步讨论。 C、 W、 Cu都是托卡马克壁相关的表面元素, 如石墨C是托卡马克HL-2M壁材料, 托卡马克偏滤器部件主要是W/Cu材料。 在托卡马克运行过程中, PWI过程导致壁材料侵蚀与结构损伤, 并伴随着燃料滞留、 杂质沉积等现象。 同时壁表面沉积层多为混合沉积层, 对碳化钨铜合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时空演化特性的研究, 对于LIBS技术在诊断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PWI)过程中实现沉积在聚变装置第一壁上的多种元素杂质的定量测量, 十分重要。 因此, 针对托卡马克壁表面沉积层涉及到的W、 C、 Cu三种元素, 我们选取了三元合金碳化钨铜-(WC)70Cu30作为研究对象。 在真空环境下, 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对碳化钨铜合金进行烧蚀产生等离子体, 系统研究多组分等离子体光谱辐射特性以及各类物种(原子、 离子)的时空演化特性, 并对等离子体膨胀过程中的“ 空间分离” 以及“ 离子加速” 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工作中利用线性阵列光纤束对等离子体辐射光进行侧面垂直收集, 通过控制光谱采集门宽以及门延迟时间, 实现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时空分辨测量。 具体分析了三种元素C Ⅰ 833.51 nm, C Ⅱ 657.81 nm, Cu Ⅰ 515.32 nm, Cu Ⅱ 512.45 nm, W Ⅰ 429.46 nm, W Ⅱ 434.81 nm六条发射谱线的时空演化特性, 研究了不同辐射机制的时间尺度。 通过对六条谱线强度峰值位置和时间进行拟合, 计算出了不同物种粒子的运动速度。 实验观测到激光烧蚀等离子体中的元素“ 空间分离” 和“ 离子加速” 现象, 利用元素“ 质量分离效应” 和“ 瞬态鞘层加速” 的物理机制, 对激光等离子体元素“ 空间分离” 以及“ 离子加速” 现象进行了讨论和解释。 此实验为激光烧蚀不同质量元素进行物理建模提供数据参考, 给LIBS定量分析工作提供实验基础。

1 实验部分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由激光器、 光谱仪, 真空腔室组成。 实验采用的激光器是Q开关Nd:YAG激光器, 波长为1 064 nm, 激光能量为160 mJ, 脉冲宽度为5 ns, 重复频率为10 Hz, 激光烧蚀光斑约为0.80 mm, 对应的激光烧蚀功率密度为6.3 GW· cm-2。 实验使用的光谱仪是ICCD光谱仪(ICCD-ANDOR iStar, 340T, Shamrock SR-750-R), 光栅为1 200刻线· mm-1, 单次测量覆盖波长为30 nm。 真空腔室连接着一个分子泵和一个机械泵, 将腔室内的气压维持在为4.0× 10-5 mbar。 将直径为1 cm, 厚度为2 mm的碳化钨铜样品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具有石英窗口的真空腔室内的二维移动平台上, 通过步进电机来移动样品, 改变样品烧蚀位置。 脉冲激光先后通过半波片、 分束立方晶体、 反射镜, 最后通过一个焦距为50 cm, 直径为2.5 cm的平凸透镜聚焦到样品表面, 烧蚀并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的发射光通过侧面一个垂直于激光束的收集装置收集, 然后被传输到光谱仪中, 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信号收集装置由一个直径为5.0 cm, 焦距为10 cm的收集透镜和一根线性阵列光纤束(18芯, 单芯350 μ m)组成。 等离子体的光谱空间分辨示意图如图2所示。 实验中, 收集透镜的物像比18:6.3, 像缩小了约2.86倍, 光纤的收集区域为~18 mm, 单芯光纤的收集范围为~1 mm。

图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实验原理示意图Fig.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laser induced plasma system

图2 等离子体光谱采集空间分辨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patial resolution of plasma spectrum acquisition

时空分辨实验中光谱的采集时序如图3所示, 光谱仪由激光器触发, 实验中零时刻t0设置为激光峰值后5 ns。 光谱仪门宽tw和门延迟td的值分别为: tw=40 ns, td=40× (m-1) ns, m=1, 2, 3, …, 80。 实验中, 为了避免样品表面杂质元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先用10个激光脉冲对样品进行清洗预处理。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每一组数据都选取新的烧蚀位置, 重复4次。 每张光谱由平均30次获得。

图3 光谱采集时序图Fig.3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experiment

2 结果与讨论
2.1 碳化钨铜等离子体不同特征谱线的时间演化规律

实验中, 为了能够知道三种元素特征谱线在不同波段的分布情况方便下一步的时空演化实验中心波长的选取, 首先进行了四种元素400~900 nm光谱采集实验。 实验中光谱仪的门延迟td设置为180 ns, 门宽tw设置为10 μ s, 通过转动光栅位置进行拼接, 获取了碳、 钨、 铜和碳化钨铜合金四种样品在400~900 nm波段的发射光谱。 实验中获得的光谱数据, 使用标准光源进行强度相对校准, 校准后四种样品400~900 nm发射光谱如图4所示, 图中观察到的主要光谱线及相关参数在NIST数据库中查得[17], 如表1所示。

图4 激光烧蚀碳、 钨、 铜和碳化钨铜等离子体发射光谱Fig.4 Emission spectrum of laser ablated carbon, tungsten, copper and tungsten carbide copper alloy plasma

表1 测量光谱中主要相关谱线参数 Table 1 Correlation spectral line parameters in spectrum

根据三种元素不同的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对应的波段, 选择了429、 515、 657和833 nm四个中心波长进行下一步的时空演化实验测量。 同时为了能够较全面地研究碳化钨铜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规律, 分别选取强度较强且相对独立的原子线和离子线来研究在合金中不同元素原子和离子谱线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对应三种元素, 我们分别选择C Ⅰ 833.51 nm, C Ⅱ 657.81 nm, Cu Ⅰ 515.32 nm, Cu Ⅱ 512.45 nm, W Ⅰ 429.46 nm, W Ⅱ 434.81 nm三条原子线和三条离子线作为分析对象。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主要由连续谱线和分立谱线构成, 连续谱线是自由电子从自由态跃迁到自由态或束缚态产生的, 其产生机制是轫致辐射和复合辐射, 分立光谱是由电子在束缚态之间跃迁产生的, 其产生机制是线状谱辐射。 图5给出了几个典型时刻碳化钨铜等离子体空间积分(18光纤求和)的发射光谱。 在等离子体初期20 ns时刻, 连续背景占主导位置; 在100 ns时刻, 连续背景减弱, 开始出现线状谱, 主要是不同元素的离子线, 此时的离子线比原子线强; 在220 ns时刻, 连续背景已经很弱, 线状谱占主要地位, 此时的离子线已经开始减弱, 原子线开始变强。 在460 ns时刻, 离子线的强度已经很弱, 线状谱主要是原子线; 580 ns时刻, 只剩下原子谱线。 主要是因为在等离子体形成初期, 内部气压和温度较高, 电子温度和密度处于较高水平, 离子、 原子、 电子之间的碰撞剧烈, 轫致辐射和复合辐射占据主导地位, 连续背景很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 等离子体内部的温度和气压降低, 电子温度和密度已经降到很低, 轫致辐射和复合辐射强度都迅速减弱, 连续谱线减弱, 电子的跃迁基本只发生在束缚态之间, 线状谱出现, 大约在220 ns之后, 连续谱强度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图5 激光诱导碳化钨铜等离子体不同时刻发射光谱Fig.5 Emission spectrum of laser induced Tungsten carbide copper alloy plasma at various gate delay times

图6给出了432.32 nm处连续背景和不同元素特征谱线的时间演化, 可以看出在真空条件下激光烧蚀碳化钨铜等离子体中不同辐射过程的时间尺度, 连续发射光谱主要在早期80 ns内, 原子发射光谱主要在100 ns之后, 谱线发光时间在1 μ s内降到较低水平。 并且可以观测到不同元素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发射时间存在较大不同, 原子谱线峰值时刻对应为W Ⅰ 270 ns, Cu Ⅰ 250 ns, C Ⅰ 220 ns, 离子谱线峰值时刻对应约为W Ⅱ 160 ns, Cu Ⅱ 100 ns, C Ⅱ 90 ns。 可以发现谱线发光寿命与原子和离子对应能级相关, 离子寿命低于原子寿命。 总的来说, 等离子体辐射谱线中, 连续谱线主要产生于辐射初期, 且存在时间短; 原子谱线随时间逐渐减弱, 但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 能级高的发光时间相对较短。 并且离子谱线相比于原子谱线随延迟时间减小的更迅速, 寿命更短, 这是由于离子相对于激发态原子处于更高的电离态, 衰减的更快, 而原子可由离子复合产生从而存在时间更长。

图6 连续背景、 三种元素的离子和原子谱线信号强度随时间演化Fig.6 Temporal profile of continuum radiation at 432.33 nm, Cu Ⅰ 510.55 nm, Cu Ⅱ 512.45 nm, C Ⅰ 833.51 nm, C Ⅱ 657.81 nm, W Ⅰ 429.46 nm, W Ⅱ 434.81 nm lines, respectively

2.2 碳化钨铜等离子体中不同粒子扩散速度研究

发射光谱主要是由于粒子的电子在能级之间跃迁产生, 而光谱线的强度反映某一特定状态的粒子数。 图7分别给出了340 ns时C、 Cu、 W对应三条原子谱线和140 ns时对应三条离子谱线的空间分布。 可以看出, 在340 ns时, C Ⅰ 的峰值在~5.2 mm, Cu Ⅰ 的峰值在~2.7 mm, W Ⅰ 的峰值在~2.3 mm; 160 ns时C Ⅱ 峰值在~5.8 mm, Cu Ⅱ 峰值在~3.9 mm, W Ⅱ 峰值在~2.1 mm。 同一时刻, 不同物种的原子线和离子线的峰值位置不同, 发生了“ 空间分离” 现象;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峰值所在的位置距离样品表面越远。 由此可见, 等离子体在膨胀过程中, 无论是一价离子还是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运动速度越快。

图7 340 ns时刻不同原子谱线的空间分布和140 ns时刻不同离子谱线的空间分布Fig.7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atomic spectral lines at 340 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ion spectral lines at 140 ns

图8给出了300 ns时刻碳化钨铜等离子体中三种元素对应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的空间分布。 可以观察到不同元素对应的原子和离子的空间分布有巨大的差异。 例如C 离子在300 ns的时刻, 已经运动到18 mm处, 而C原子线只运动到10 mm处; W离子运动到9 mm附近, 原子运动到7 mm附近; Cu离子运动到14 mm附近, 原子运动到8 mm附近。 在相同时刻, 对于同一种元素, 离子谱线的运动距离要比原子谱线更远, 意味着在等离子体膨胀过程中, 带电离子速度要大于中性原子速度, 即真空中产生的等离子体中存在着“ 离子加速” 过程。

图8 300 ns时刻碳化钨铜等离子体中W Ⅰ 、 W Ⅱ 、 Cu Ⅰ 、 Cu Ⅱ 、 C Ⅰ 、 C Ⅱ 的空间分布光谱Fig.8 Spatial distribution spectra of W Ⅰ , W Ⅱ , Cu Ⅰ , Cu Ⅱ , C Ⅰ and C Ⅱ in tungsten carbide copper alloy plasma at 300 ns

由图7和图8实验结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产生的多组分等离子体在真空膨胀过程中, 各类物种发生了空间分离现象, 即等离子体具有高度的空间不均匀性。 图9给出了不同谱线的对应时刻-扩张位置的关系, 并线性拟合得到了不同粒子在等离子体膨胀过程中的平均扩张速度, 表2是碳化钨铜中不同物种速度的汇总。

图9 三种元素对应原子和离子的速度拟合图Fig.9 Velocity fitting diagram of atoms and ion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elements

表2 碳化钨铜中三种元素对应原子和离子速度汇总表 Table 2 Summary of atomic and ion velocitie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elements in tungsten carbide copper alloy

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 铜原子速度稍大于钨原子速度, 碳原子的速度是钨原子的两倍; 对于一价离子, 碳离子速度是钨离子的5倍左右, 铜离子速度是钨离子3倍左右。 同时发现, 对应元素离子速度要远大于原子速度。 其速度大小满足关系C Ⅰ > Cu Ⅰ > W Ⅰ , C Ⅱ > Cu Ⅱ > W Ⅱ , C Ⅱ > C Ⅰ , Cu Ⅱ > Cu Ⅰ , W Ⅱ > W Ⅰ , 即在等离子体膨胀过程中,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粒子运动速度越快; 对于同一种元素, 带电粒子速度大于原子。 该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中粒子扩张速度与其质量和所带电荷有关。 对于原子和一价离子, “ 质量分离效应” 比较容易理解, 粒子质量越小, 其膨胀速度越大, 主要原因是等离子体在膨胀的过程中, 质量不同的粒子获得的动能不同, 质量越小的粒子, 获得的动能越大, 在相同的时间内, 运动的距离远。 而对于同种元素, 离子的速度要比原子的速度快很多, 这是因为激光烧蚀过程中形成的等离子体鞘层对离子具有加速作用的结果。 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主要通过电子-离子逆轫致辐射(IB)碰撞吸收纳秒脉冲激光能量而形成。 电子-离子的热化时间(10-10~10-11 s)比纳秒激光脉冲持续时间短得多, 因而电子和离子可能处于热平衡状态[18]。 然而, 由于巨大的质量差异, 电子速度会远高于离子速度。 因此, 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会更早地从样品表面逃逸, 结果导致样品表面附近产生的电子和主等离子体在空间上发生了电荷分离, 这些电子, 一部分会逃逸, 主要部分被等离子体边缘处的自生电场约束, 即形成了一个“ 瞬态鞘层” [19]。 由于在等离子体鞘层中存在径向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因此使得同种元素中一价离子的速度大于原子的速度。 由此可见, “ 质量分离效应” 和“ 瞬态鞘层” 的存在, 使得等离子体在膨胀过程中不同的粒子呈现出不同的膨胀速度, 导致了真空中等离子体膨胀过程中元素分布的空间不均匀性。 由于本次实验仅涉及C、 Cu、 W三种元素, 其速度也只是根据对应元素某一条特定的离子或原子谱线来计算得出, 而对应原子和离子有多条特征谱线, 其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内容仅仅定性解释了真空中等离子体粒子速度与质量和电荷的关系, 其速度与质量以及电荷态的函数关系需要扩大元素范围, 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论

以碳化钨铜三元合金为样品, 利用时空分辨光谱研究了真空下纳秒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在膨胀过程中, 不同特征谱线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特性以及不同物种在膨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研究结果表明: 多组分等离子体在真空膨胀的过程中, 连续背景、 不同元素对应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随时间的演化规律有所不同, 与谱线的产生机制、 测量位置以及谱线所在能级相关; 激光等离子体在真空膨胀过程中元素分布具有空间不均匀性, 不同元素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 激光烧蚀等离子体中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扩散速度越快, 对应某一种元素时离子速度大于其原子速度, “ 质量分离效应” 和“ 离子加速” 是导致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膨胀过程中元素分布空间不均匀性的重要物理机制。 该研究结果为激光烧蚀多组分等离子体在真空中膨胀的物理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参考, 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真空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Noll R.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2: 7. [本文引用:1]
[2] Maurya G S, Kumar R, Kumar A,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6, 126: 17. [本文引用:1]
[3] Maurya G S, Jyotsana A, Kumar R, et al.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44(1-3): 23. [本文引用:1]
[4] Fantoni R, Almaviva S, Caneve L,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7, 129: 8. [本文引用:1]
[5] Gupta G P, Suri B M, Verma A, et a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1, 509(9): 3740. [本文引用:1]
[6] Gao C, Min Q, Liu J, et al.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2021, 274: 107855. [本文引用:1]
[7] Cristoforetti G, Lorenzetti G, Legnaioli S,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0, 65(9-10): 787. [本文引用:1]
[8] Aghababaei Nejad M, Eslami Majd A. 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20, 40(1): 325. [本文引用:1]
[9] Zhao Y, Zhang L, Hou J,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9, 158: 105644. [本文引用:1]
[10] Hai R, Farid N, Zhao D,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3, 87: 147. [本文引用:1]
[11] Hu Z, Gierse N, Li C, et al. Physica Scripta, 2017, 2017(T170): 014046. [本文引用:1]
[12] Zhao D, Farid N, Hai R, et al.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16(2): 149. [本文引用:1]
[13] Zhao D, Li C, Hu Z, et al.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8, 89(7): 073501. [本文引用:1]
[14] Zhao D, Li C, Wang Y, et al.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20(1): 014022. [本文引用:1]
[15] Li C, You J, Wu H, et al.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22(7): 074008. [本文引用:1]
[16] Wu H, Li C, Wu D, et al.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2021, 36(10): 2074. [本文引用:1]
[17] https://www.nist.gov/pml/atomic-spectra-database. [本文引用:1]
[18] Wang X, Zhang S, Cheng X,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4, 99: 101. [本文引用:1]
[19] Wu D, Sun L, Liu J, et al. Physics of Plasmas, 2019, 26(1): 01330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