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林火监测
尹俊玥1, 何瑞瑞2, 赵凤君3,*, 叶江霞1,*
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
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巴州“三北”防护林建设管理办公室, 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9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通讯作者 e-mail: zhaofengjun1219@163.com; yjx125@163.com

作者简介: 尹俊玥, 女, 1998年生,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yinjunyue0028@163.com

摘要

目前遥感林火监测主要侧重极轨卫星火点探测精度, 而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进行火点、 烟雾特征等综合火场信息遥感监测识别研究较少。 以云南省安宁市2020年5月9日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 基于高分六号卫星宽幅(GF-6 WFV)数据和风云三号D极轨气象卫星中分辨率光谱仪(FY-3D MERSI)数据进行火场烟雾、 火烧迹地提取及火点判识。 首先根据GF-6 WFV影像, 选取6种光谱特征指数, 以最大似然法、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及随机森林分类法, 识别火场烟雾和火烧迹地, 并进行精度评价; 然后, 基于1 km的FY-3D MERSI中红外通道数据, 对潜在火点识别算法进行改进, 根据FY-3C VIRR和MODIS火点探测基本原理, 利用动态阈值和上下文检测法识别火点, 再结合250m分辨率的远红外通道优化识别结果。 最后结合两种数据提取的烟雾、 火点及火烧迹地信息, 探讨分析GF-6 WFV与FY-3D MERSI对于林火的监测能力。 结果表明: 通过5种特征指数及GF-6 WVF数据的8个波段, 能有效识别出烟雾及火烧迹地, 3种分类方法中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佳, 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为97.20%和0.955; 改进后的FY-3D MERSI数据火点识别算法, 能有效提高火点识别的准确率; 将中红外通道与远红外通道相结合探测火点, 能使火点识别能力由千米级提高至百米级; 综合GF-6 WFV及FY-3D MERSI数据可有效提取火场的烟雾、 火烧迹地及火点信息。 利用多源数据, 可多方位进行林火监测预警, 对于提高卫星遥感林火监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卫星遥感; GF-6 WFV; 林火监测; FY-3D MERSI; 烟雾特征
中图分类号:S762.2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Forest Fire Monitoring Based on Multi-Sourc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YIN Jun-yue1, HE Rui-rui2, ZHAO Feng-jun3,*, YE Jiang-xia1,*
1. College of Forestr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2.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f Bayingoleng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Bazhou “Three Norths” Protection Fores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fice, Bayingoleng 841009, China
3.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Conservation, Stat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9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
Abstract

At present, remote sensing forest fire monitoring mainly focuses on the accuracy of fire point detection by polar-orbiting satellit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less research on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fire points, smoke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fire information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e forest fire of May 9, 2020, in Ann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Gaofen-6 wide-field (GF-6 WFV) data and the FY-3D polar-orbiting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medium-resolution spectrometer (FY-3D MERSI) data for smoke, burned areas extraction and fire point identification. Firstly, Based on GF-6 WFV data, six spectral feature indices were selected to identify fire smoke and fire trails by maximum likelihoo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ed for accuracy. Then, Based on the 1 km mid-infrared channel data of FY-3D MERSI, the potential fire point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s improved,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Y-3C VIRR and MODIS fire point detection are combined with dynamic threshold and context detection method to identify fire points. Then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re optimized by combining the far-infrared channel with 250 m resolution. Finally, the information on smoke, fire points and fire trails extracted from the two kinds of data were combin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monitoring capability of GF-6 WFV and FY-3D MERSI for forest fi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oke and burned areas can be effectively identified by five feature indices and eight bands of GF-6 WVF data, and the 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among the thre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with an 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Kappa coefficient of 97.20% and 0.955. The improved fire point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FY-3D MERSI dat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fire points. Combining the mid-infrared -and far-infrared channels to detect fires can improve the fire detection accuracy from kilometer to 100 meter level. The combined GF-6 and FY-3D MERSI data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smoke, burned areas and fire point information from the fire site, and the use of multi-source data can carry out forest fir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multiple direct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forest fire monitoring.

Keywor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GF-6 WFV; Forest fire monitoring; FY-3D MERSI; Smoke characteristics
引言

随着新型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不断提高, 为森林火灾监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源。 同时, 精准提取出遥感影像中的火灾位置、 过火面积、 火蔓延趋势等信息, 对增强森林火灾遥感监测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1]。 森林火灾发生早期会产生大量烟雾, 烟雾在风向风速等影响下会大面积扩散, 而烟雾是反映林火发生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若及时监测到烟雾, 能有效阻止火灾的发生[2]。 相较于火点的识别, 对烟雾特征的卫星影像识别研究较少。 GF-6卫星是我国重点高分辨率专项卫星, 又称“ 高分陆地应急监测卫星” , 其传感器设置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通道, 对植被燃烧引起的热异常信息反映并不明显, 但其蓝光波段能够较好反映出植被燃烧产生的烟区空间分布信息, 为卫星遥感林火烟雾探测提供了可行条件[3]

目前,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在林火监测方面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已经展开了大量研究, 用于林火监测的卫星遥感数据主要包括: NOAA/AVHRR, EOS/MODIS, Landsat/ETM+, FY/VIRR, HJ/IRS等卫星数据。 但由于不同传感器的性能不一样, 产生了不同的林火监测方法。 Pereira[4]和Giglio等[5]改进了AVHRR数据在火灾监测中的火点识别标准, 提升了火灾的判识度; 张婕等[6]使用MODIS数据, 构建了以亮温-植被指数-气溶胶光学厚度为基础的火点识别算法, 减少了火点的漏报率; 冯豁朗等[7]基于Himawari-8数据对林火进行实时监测, 在林火发生初期对林火进行识别; 饶月明等[8]综合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和Sentinel-2数据对森林火灾进行联合监测研究, 提高了火灾监测的时效性。 这些研究对推动卫星遥感林火监测起到了重要作用。 FY-3D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 其所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将原来风云3号卫星的各项性能集成在一起, 能每天无缝隙采集到全球250 m分辨率真彩色影像, 大大增强了在天气预报、 环境监测、 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

利用GF-6 WFV数据空间分辨率高和FY-3D MERSI数据时间分辨率优势的特点, 对森林火灾进行多方位监测。 选取2020年5月9日云南省安宁市双湄村火场为研究对象, 以GF-6及FY-3号卫星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 构建识别模型, 提取森林火灾烟雾、 火烧迹地及初发火。 再对FY-3D MERSI潜在火点识别算法进行改进, 提高火点识别的精度和准确率。 综合GF-6 WFV及FY-3D MERSI数据实现多方位林火信息监测, 为林火预警及科学防控决策制定提供重要科学基础。

1 实验部分
1.1 研究区概况

安宁市地处滇中高原东部边缘, 介于102° 8'E— 102° 37'E和24° 31'N— 25° 6'N之间, 见图1。 安宁市属中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年均温度14.7 ℃。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6%, 森林资源丰富, 分布大量含有油脂的针叶树种, 如地盘松(Pinus yunnanensis var. pygmaea)、 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等[9]。 然而, 这些林木极易在干燥条件下被点燃, 引发森林火灾。 加之安宁市道路、 居民区与农用林地交错分布, 大部分山地林区都有人为活动, 增加了林区内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 据安宁市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数据, 安宁市从1986年到2020年共发生15次有记录的火灾, 是全省火灾的高发地区, 也是火灾易于突变、 不易预测、 灭火扑救困难、 处置危险性较大的区域[10]

图1 研究区范围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1.2 卫星影像数据及预处理

卫星影像数据包括GF-6 WFV数据, FY-3D MERSI数据, MODIS数据, FY-3C VIRR数据, Landsat8 OLI数据。 其中GF-6 WFV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6 m, 辐射分辨率为12 bit, 覆盖范围广、 成像质量高, 用于烟雾及火烧迹地的提取。 GF-6数据来源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http://www.cresda.com)。 FY-3D MERSI监测范围广、 观测频次密、 对地面高温热源敏感, 能较好地对火点进行准确识别[11]; 该数据来源于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http://satellite.nsmc.org.cn), 包含250和1 000 m的空间分辨率, 共25 个光谱通道。 MODIS数据、 FY-3C VIRR数据以及Landsat8 OLI数据主要用于监测结果的精度验证, MODIS数据来源于NASA官网(https://ladsweb.modaps.eosdis.nasa.gov), Landsat8 OLI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 见表1

表1 选取的卫星影像数据表 Table 1 Acquisition of satellite image date

卫星遥感影像在成像过程中, 通常存在着辐射误差和几何变形。 因此, 对研究区2020年5月10日的GF-6 WFV影像进行辐射定标, 大气校正等处理, 经大气校正获得的GF-6 WFV影像第7波段(B7)绝大部分像元的地表反射率为负值, 因此将B7波段去除。 另外选取研究区2020年5月11日的FY-3D MERSI L1数据。 该数据是经过辐射定标处理过的数据, 还需进行太阳高度角订正、 亮温转换、 正射校正等处理。 由于GLT法几何校正过后的数据仍有2~4个像素点的偏差, 故借助30 m的数字高程模型对影像进行配准。

1.3 烟雾及火烧迹地提取

1.3.1 训练样本提取

利用GF-6 WFV影像和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 准确区分出烟雾、 植被、 水体等地物作为训练样本, 在选取训练样本时, 会存在同物异谱的现象[12]。 因此, 需对有差异的相同地类分别选取训练样本进行分类。 选取烟雾、 植被、 云、 水体、 非林地、 云阴影、 火烧迹地训练样本共200块, 39 035个像元。

1.3.2 特征指数计算

通过对研究区的各种地类光谱特征分析, 并依据地物对光谱反射特性的不同, 选取能有效区分烟雾、 植被、 云、 水体、 非林地、 云阴影、 火烧迹地的6种特征指数对研究区地物进行分类, 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增强植被指数(EVI)、 燃烧面积指数(BAI)、 全球环境监测指数(GEMI)、 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 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 表2为选择的6种指数名称和计算公式。 其次, 对选取的6种特征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并以Pearson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8作为标准, 对特征指数进行筛选[13]

表2 特征指数 Table 2 Characteristic index

1.3.3 区分度计算

引入区分度公式来分析两类间的方差程度[14]。 区分度由式(1)给出

M=|μ1-μ2|σ1+σ2(1)

式(1)中, μ 1μ 2是烟雾样本和其他非烟雾样本的平均值, σ 1σ 2是相应的标准差。 M值越大, 则烟雾与其他非烟雾样本的分离程度越高, M≥ 1表示分离程度良好, M< 1表示可分离程度低。

1.4 FY-3D MERSI火点识别

1.4.1 云和水体的去除

云的识别主要采用阈值法, 对MERSI数据可见光波段12通道、 近红外波段15通道和热红外波段25通道进行处理:

白天

(R12+R15> 1.2)or(T25< 265K)(2)

(R12+R15> 0.7)or(T25< 285K)(3)

夜间

T25< 265K(4)

水体的去除利用FY-3D MERSIL1数据提供的海陆掩码数据集[15]

1.4.2 潜在火点识别

潜在火点的识别以火点在中红外波段辐射较高作为依据, FY-3D MERSIL1数据的中红外波段20通道和热红外波段24通道均可用于潜在火点的识别。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像元则被标记为潜在火点像元

T-20-T'20, min> 10K(5)

ΔT> [ΔT-, ΔT-']min(6)

式(5)和式(6)中: T-20, T-24和Δ T-分别为20波段和24波段的平均亮温以及二者的差值, T'20 min, Δ T-'分别为20通道亮温最小值以及Δ T-的平均值。

根据以上算法识别出的潜在火点, 与250 m分辨率的可见光通道合成的假彩色影像叠加[图2(a)], 可以发现存在大量误判火点。 通过对识别出的潜在火点做掩膜处理, 得到所有潜在火点的亮温值[图2(b)], 发现亮温值大多集中在290~315 K之间, 因此, 在前面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判断条件, 大于315 K, 才可被标记为潜在火点。 综合以上所有条件重新对潜在火点进行识别[图2(c)], 可以直观地看到, 潜在火点的位置基本在烟雾附近, 大大降低了对火点的误判, 同时提高了对潜在火点识别的准确率。

图2 潜在火点识别结果
(a): 改进前火点识别结果; (b): 火点亮温图; (c): 改进后火点识别结果
Fig.2 Potential fire point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 Before improvement; (b): Brightness temperature; (c): After improvement

1.4.3 中红外火点判识

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林火判别的方法主要有阈值法[16]、 有效背景像元法[17]、 NDVI指数法[18]等。 本研究在采用动态阈值和上下文检测法的基础上, 加入了红外通道斜率算法进行火点检测[19]。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中红外波段与热红外波段像元值的比值, 对由动态阈值检测过后得到的去除云、 水体以及火点像元的非火点像元作为有效背景像元。 采用一个9× 9像素的背景窗口, 将有效背景像元和整个研究区域内中红外波段与热红外波段像元值的比值, 分别标记为红外通道斜率ρ baseρ pixel, 最后根据两种斜率之间的差值来识别火点。

ρbase=T-20, v-T20, v, minT-24, v-T24, min, 20(7)

ρpixel=T20-T20, v, minT24-T24, min, 20(8)

ρbase-ρpixel> 0.10(9)

其中: T-20, v, T-24, vT20, v, min分别表示中红外火点像元覆盖范围, 即有效背景像元中T20的均值、 T24的均值以及T20的最小值, T24, min, 20表示为在有效背景中具有T20最小值像元的T24值。

1.4.4 远红外波段火点判识

FY-3D MERSI数据中250 m空间分辨率的远红外通道对高温热源的敏感性低于中红外波段20通道和21通道, 但是其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出较大的火点。

远红外通道的判识条件为

T24T-24+K24δT24(10)

式(10)中: T24为远红外通道混合像元亮温值; T-24表示远红外波段背景平均亮温值, 背景亮温统计的区域为中红外火点像元覆盖范围; δ T24背表示远红外通道背景亮温的标准差。 若δ T24背小于1 K则取1 K, 否则保留原值。 K24表示为温度阈值系数, 根据文献[20]给出的参考值, 白天时为3, 夜晚时为2。

2 结果与讨论
2.1 烟雾识别及火烧迹地面积提取结果分析

2.1.1 烟雾及火烧迹地与其他地物光谱分析

地物分类样本的反射率可以很好的反应各地物之间的差异性大小。 统计研究区内烟雾、 火烧迹地以及植被、 云、 水体、 非林地、 云阴影7类样本在GF-6各波段上的反射率均值, 如图3。

图3 不同地物光谱曲线Fig.3 Spectral curves of different objects

从图3可以看出云在1~8波段的反射率远远高于烟雾、 火烧迹地以及其他典型地类, 易于区分; 其次, 非林地在可见光、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同于其他地物, 可与其他地类区分开; 烟雾在蓝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与其他地物的反射率差异较为明显, 而在其他可见光波段, 烟雾的反射率与植被反射率相近; 火烧迹地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与植被、 水体、 云阴影的反射率几乎无差异, 而在近红外波段, 其反射率略高于水体和云阴影, 但低于植被的反射率, 可区分出火烧迹地。 植被的反射率在1~4波段与各类地物相似, 不易区分, 但在5, 6和8波段反射率逐渐升高, 易于与其他地物区分开。

2.1.2 不同特征指数烟雾与其他类别地物区分度分析

在进行区分度分析前, 先对6种特征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如表3所示。 根据结果可知, SAVI指数同其他特征总体相关性最强, 因此去除SAVI指数, 保留其余5种特征指数。

表3 六种特征指数的相关系数 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6 Characteristic indexes

对GF-6 WFV影像研究区内各类样本进行统计, 并计算出各地物在不同特征指数下的均值、 标准差, 用于计算分析烟雾与其他地类在不同特征指数下的区分度, 结果如图4。

图4 烟雾与其他6类的不同指数区分度Fig.4 Differences in index discrimination between smoke and the other 6 categories

根据直方图可以看出, NDVI, EVI, BAI, GEMI和NDWI五种特征指数对GF-6 WFV影像中的烟雾与火烧迹地、 云、 水体、 非林地、 云阴影五种地物的区分度较高, 只有烟雾与植被在五种指数下的分离度均小于1。 其中NDVI在烟雾与火烧迹地、 非林地、 水体、 云的分离度均大于1.5, 在EVI指数下烟雾与火烧迹地、 非林地、 云阴影、 水的分离性十分显著, 但烟雾与云的分离度小于0.1, 在BAI指数下烟雾与火烧迹地、 云阴影、 水体、 云易于区分, 但非林地和植被不易与烟雾区分, 在GEMI指数下烟雾与其他地类的分离性最好, 分离度均大于1.3, 仅有植被与烟雾易混淆, 在NDWI指数下烟雾与六种地物的区分度均大于0.9。 所以本研究选取了五种特征指数加上GF-6 WFV影像的8个波段进行分类。

2.1.3 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图5为三种分类方法结果局部放大图和GF-6真彩色影像。 分类结果图与GF-6真彩色影像相比, 可以直观的看出提取的烟雾和火烧迹地及其他地物类型边界清晰。 GF-6 WFV蓝光波段可较好的区分烟雾及其他地类, 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五种特征指数使各地类的区分度大大提高, 增强了GF-6 WFV对烟雾和火烧迹地的识别能力。

图5 三种分类方法结果局部放大图以及GF-6真彩色影像
(a): 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 (b): 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 (c): 随机森林分类结果; (d): GF-6真彩色影像
Fig.5 Partial enlargement of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GF-6 true color image
(a):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results; (b):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 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 results; (d): GF-6 true color image

从细分的角度看, 三种分类法均可用于烟雾及火烧迹地识别。 最大似然法易把一些植被识别为烟雾, 识别出的烟雾范围较真彩色影像有所增加,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和随机森林分类法对于烟雾的识别基本一致, 对一些薄烟也能准确识别, 但支持向量机分类法易将厚度与烟雾相似的云体识别为烟雾, 三种方法对火烧迹地的识别效果差异不大, 分类结果都符合实际火烧迹地的情况。

通过林火前后两景Landsat8 OLI遥感影像验证火烧迹地提取的准确性, 计算得到发生火情位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利用前后影像和植被指数变化获取火烧迹地的信息。 将GF-6 WFV数据提取的火烧迹地叠加在Landsat8 OLI的火烧迹地上, 结果如图6。

图6 GF-6数据和Landsat8 OLI数据提取火烧迹地结果对比Fig.6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GF-6 data and Landsat8 OLI data extraction of burned areas

由于两组数据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异, GF-6 WFV数据只监测了林火发生时的火烧迹地面积, 而Landsat8 OLI数据监测了林火发生后的完整火烧迹地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到GF-6 WFV数据提取的火烧迹地结果完全覆盖在Landsat8 OLI数据提取火烧迹地结果的前半部分, 证明融合了特征指数的GF-6 WFV数据采用分类法可有效提取火烧迹地。

2.1.4 精度分析

根据分类结果计算混淆矩阵得到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来进行精度评价。 共使用500个验证点作为验证样本, 其中云体50个、 云阴影50个、 植被200个、 非林地100个、 水体40个、 烟雾30个、 火烧迹地30个。

依据验证样本最终得到分类结果精度评价表, 由表4可知, 最大似然法总体精度为94.38%, Kappa系数为0.911;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总体精度为96.33%, Kappa系数为0.949; 随机森林分类法总体精度为97.20%, Kappa系数为0.955。 使用NDVI, EVI, BAI, GEMI和NDWI五种特征指数以及GF-6 WFV影像的8个波段通过三种分类法均可实现烟雾以及火烧迹地的提取。 从结果来看随机森林分类法的总体精度最高,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次之, 最大似然法最低, 但也达到了90%以上。 整体来说随机森林分类法对GF-6 WFV数据识别烟雾及火烧迹地简单易操作且精度较高。

表4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Table 4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evaluation
2.2 风云数据火点提取结果分析

2.2.1 中红外火点识别结果

使用FY-3D MERSI数据进行火点提取, 并与FY-3C VIRR和MODIS数据提取的火点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火点精度。 将FY-3D MERSI, FY-3C VIRR以及MODIS数据提取的火点结果都叠加在250 m分辨率的FY-3D MERSI真彩色影像中, 结果如图7。

图7 不同影像火点识别结果Fig.7 Fire point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images

由图7可看出FY-3D MERSI提取出的火点位置与烟雾位置基本一致。 从三种数据提取的火点信息来看, 影像中火点分布在两块区域, 左边区域为禄丰火场, 右边区域为安宁火场。 FY-3D MERSI的火点提取结果与两种验证数据所获取的火点位置也高度重合, 说明改进后的潜在火点识别算法能准确的识别出火点信息。

精度评价主要利用FY-3D MERSI提取的火点与验证数据提取火点的像元重叠度来判断, 如表5所示, FY-3C VIRR以及MODIS数据提取的火点与FY-3D MERSI数据提取的火点的匹配度分别为32.65%和44.23%, 由于火灾具有很强的蔓延性, 影像获取时间的不同会造成提取火点的位置有所偏移, 导致匹配度较低, 对FY-3D MERSI数据提取的火点精度评价造成影响。

表5 火点识别结果匹配度评价表 Table 5 Fire point identification results match evaluation

2.2.2 远红外波段火点判识结果

图8的两图分别为中红外通道识别的火点结果和远红外通道识别的火点结果, 通过两图的对比, 可以直观的看出两图之间火点像元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别, 中红外通道在禄丰火场监测到11个像元, 在安宁火场监测到22个像元, 远红外通道在禄丰火场监测到13个像元, 在安宁火场监测到18个像元。

图8 中红外识别的火点以及远红外通道识别的火点结果
(a): 中红外火点识别结果; (b): 远红外火点识别结果
Fig.8 Fire points identifications of applying mid-infrared channel (a) and far-infrared channel (b)
(a): Mid-infrared identification; (b): Far-infrared identification

表6统计了两处火点像元数量和覆盖面积信息, 结果表明, 远红外通道对火点信息的识别精度要远高于中红外通道识别精度。 一般情况下, 对森林火灾的监测都是通过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中红外通道进行的, 判识到的火点覆盖范围远大于实际。 在中红外通道火点监测过程中, 引入远红外通道, 将中红外通道与远红外通道相结合探测火点, 能够有效地改善林火监测图像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提高火点识别的精度, 使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更加突出。

表6 中红外火点识别结果与远红外火点识别结果对比 Table 6 The comparison of fire points identifications between mid-infrared and far-infrared channels

2.2.3 GF-6 WFV及FY-3D MERSI数据的林火探测效果分析

将GF-6 WFV及FY-3D MERSI获取的结果叠加在空间分辨率为16 m的GF-6遥感真彩色图像中, 从图9的结果图可以看出, 本文的方法能实现对林火的多方位监测, 禄丰火场和安宁火场森林火灾发生时的烟雾、 火烧迹地及火点均被有效提取出来, 且边界清晰。 但提取出的火点位于烟雾区域, 这是由于GF-6 WFV数据的监测时间为2020年5月10日12点10分, 而 FY-3D MERSI数据监测时间为2020年5月11日15点15分, 监测时间间隔了一天, 根据Landsat8 OLI提取的整个火场的火烧迹地位置信息来看, 火点位置处于烟雾扩散的方向, 禄丰火场和安宁火场的火点都处于GF-6提取火烧迹地的边界位置, 与预测林火蔓延位置基本一致。

图9 GF-6及FY-3D MERSI数据结果图
(a): 禄丰火场; (b): 安宁火场
Fig.9 Results of GF-6 and FY-3D MERSI data
(a): Lufeng fire site ; (b): Anning fire site

3 结论

利用GF-6 WFV数据、 FY-3D MERSI数据为主要数据源, 选取NDVI, EVI和BAI等遥感指数及GF-6 WVF数据的8个波段对烟雾和火烧迹地进行提取。 在以FY-3D MERSI为数据源监测林火区域, 对潜在火点识别算法进行改进, 并采用250 m空间分辨率的远红外通道, 对林火发生位置和空间分布进行更准确地识别。 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NDVI, EVI, BAI, GEMI和NDWI五种特征指数及GF-6 WVF数据的8个波段, 能对烟雾及火烧迹地有效识别。 使用最大似然分类法、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以及随机森林分类法三种方法进行分类, 总体分类精度均大于90%, 其中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优, 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为97.20%和0.955。

(2)将新条件引入到FY-3D MERSI数据潜在火点识别算法中, 重新对潜在火点进行识别, 采用改进后的火点识别算法, 降低了对火点像元的误判率, 使潜在火点的识别准确率得到了提高。

(3)对FY-3D MERSI中红外通道与远红外通道提取的火点信息进行比较, 远红外通道提取出的火点面积信息更加精确, 且利用远红外通道, 火点识别能力从千米级提升到百米级, 有效提高了火点的探测精度。

利用分辨率较高的GF-6 WFV数据及NDVI, EVI, BAI, GEMI和NDWI 5种特征指数对烟雾和火烧迹地进行识别, 分类操作简单、 精度高。 实验中选取的研究区数据没有大面积云的干扰, 且地物类型相对简单, 采用的分类方法可有效区分小面积的烟雾。 但该方法容易受到遥感数据分辨率、 天气、 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在提取其他地物类型复杂的火场烟雾时,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改进。 此外, 还针对以往利用FY-3D MERSI进行火点识别时存在的火点误判和定位不精确问题进行了算法的改进。 FY-3号卫星进行火点识别时通常使用1km分辨率的中红外通道, 但中红外通道覆盖范围较广, 无法准确判断火场的具体位置, 而远红外通道的空间分辨率比中红外通道要高出4倍, 能反应出较大火点。 但是远红外波段对地物的亮温敏感性较差, 单独用其探测火点, 会造成大量误判。 因此, 通过远红外通道判识的火点需与中红外通道火点判识的信息相结合, 二者互补, 可进一步提高火点识别的准确率和火场的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1] HE Rui-rui, ZHAO Feng-jun, ZENG Yu-ting, et al(何瑞瑞, 赵凤君, 曾玉婷, ). World Forestry Research(世界林业研究), 2022, 35(2): 59. [本文引用:1]
[2] Li X L, Song W G, Lian L P, et al. Remote Sensing, 2015, 7(4): 4473. [本文引用:1]
[3] QIN Xian-lin, LI Xiao-tong, LIU Shu-chao, et al(覃先林, 李晓彤, 刘树超, ).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遥感学报), 2020, 24(5): 511. [本文引用:1]
[4] Pereira Jose M C.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99, 37(1): 217. [本文引用:1]
[5] Giglio L, Kendall J D, Justice C 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9, 20(10): 1947. [本文引用:1]
[6] ZHANG Jie, ZHANG Wen-yu, FENG Jian-dong, et al(张婕, 张文煜, 冯建东, ).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6, 31(5): 886. [本文引用:1]
[7] FENG Huo-lang, ZHANG Gui, TAN San-qing, et al(冯豁朗, 张贵, 谭三清,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 41(8): 75. [本文引用:1]
[8] RAO Yue-ming, WANG Chuan, HUANG Hua-guo(饶月明, 王川, 黄华国).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遥感学报), 2020, 24(5): 12. [本文引用:1]
[9] GAO Zhong-liang, WEI Jian-heng, LONG Teng-teng, et al(高仲亮, 魏建珩, 龙腾腾, ).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9): 1285. [本文引用:1]
[10] DENG Zhong-jian, LI Xiao-na, ZHOU Ru-liang, et al(邓忠坚, 李晓娜, 周汝良, ).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 36(4): 132. [本文引用:1]
[11] ZHENG Wei, SHAO Jia-li, WANG Meng, et al(郑伟, 邵佳丽, 王萌, ).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自然灾害学报), 2013, 22(3): 54. [本文引用:1]
[12] HUANG Jian-wen, LI Zeng-yuan, CHEN Er-xue, et al(黄建文, 李增元, 陈尔学, ).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遥感学报), 2021, 25(2): 539. [本文引用:1]
[13] ZHI Jun-jun, DONG Ya, LU Li-can, et al(支俊俊, 董娅, 鲁李灿, ).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18): 48. [本文引用:1]
[14] LIU Qian, QIN Xian-lin, HU Xin-yu, et al(刘倩, 覃先林, 胡心雨,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8): 2536. [本文引用:1]
[15] YIN Zhen-zhen, CHEN Fang, LIN Zheng-yang, et al(殷针针, 陈方, 林政阳, ).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 35(5): 1099. [本文引用:1]
[16] Wang N, Wu H, Nerry F, et al.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1, 49(4): 1291. [本文引用:1]
[17] Galve J M, Coll C, Caselles V, et al.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2008, 46(5): 1547. [本文引用:1]
[18] GUO Jie, ZHANG Yue-wei, ZHAO Wen-hua, et al(郭捷, 张月维, 赵文化, ). Forest Fire Prevention(森林防火), 2015, (1): 4. [本文引用:1]
[19] Lin Z, Chen F, Niu Z, et al.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8, 211: 376. [本文引用:1]
[20] ZHENG Wei, CHEN Jie, TANG Shi-hao, et al(郑伟, 陈洁, 唐世浩, ).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0, 39(1): 12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