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光谱结合CA-SDP-DenseNet的木材种类识别研究
刘思岐1, 冯国红1,*, 唐洁2, 任加祺1
1.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上海 201100
*通讯作者 e-mail: fgh_1980@126.com

作者简介: 刘思岐, 女, 1996年生,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18302902699@163.com

摘要

光谱分析在木材种类识别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力, 而其中的中红外光谱也广泛应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该研究中红外光谱法识别木材种类的报道中,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在参数较少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识别率。 提出了一种聚类分析(CA)、 对称点阵图像分析(SDP)与深度学习(DenseNet)相融合的算法, 利用DenseNet的优势提高中红外光谱法识别木材的准确率。 首先, 采集了愈疮木、 巴里黄檀、 刺猬紫檀、 大果紫檀、 螺穗木5种木材样本的250组中红外光谱数据, 应用欧式距离进行了异常值剔除, 剩余240组作为待分析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的可行性分析。 对光谱数据进行SDP转化分析, 确定SDP转化的最优参数; 之后, 运用CA筛选原始光谱数据的特征, 根据CA不同阙值确定了三组维数的特征并进行讨论, 通过对比三组特征数据经过SDP转化后图像间的类内相似性和类间差异性, 初步确定了最优维数特征; 再将初步确定的最优维数特征数据输入到SDP-DenseNet模型中, 获得模型识别的准确率;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一方面将原始数据及其余两组对照维数的特征数据分别输入到SDP-DenseNet模型中, 对比识别的准确率; 另一方面以最优维数特征数据输入到随机森林中进行识别, 对比传统机器识别与SDP-DenseNet算法识别的准确率。 结果表明: 经CA特征筛选的SDP-DenseNet模型普遍高于原始数据直接输入到SDP-DenseNet模型的准确率, CA特征筛选最优维数为255维, 其测试集最高识别率达到了88.67%, 而对照组107维为77.78%, 322维为68.89%, 原始数据的SDP-DenseNet模型识别率仅为57.78%; 经CA特征筛选的最优维数数据对应的随机森林模型识别率较低, 仅为66.67%。 因此, 提出的CA-SDP-DenseNet模型能有效提高中红外光谱法识别木材种类的精度。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木材种类识别; 聚类分析; 对称点阵图像分析;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of Wood Species by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Based on CA-SDP-DenseNet
LIU Si-qi1, FENG Guo-hong1,*, TANG Jie2, REN Jia-qi1
1.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2. Shanghai Institute of Aerospace Systems Engineering, Shanghai 2011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Spectral analysis technology has a certain potential in woo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is also widely used i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wood species by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Based on a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 algorithm that combines cluster analysis (CA), symmetrical lattice image analysis (SDP) and deep learning (DenseNet) is proposed to achieve a high recognition rate with few parameter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enseNet, the accuracy of wood recognition in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is improved. First, 250 sets of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data, including guaiacum sanctum, dalbergiabariensis, pterocarpuserinaceus, pterocarpusmacarocarpus, and spiraea, are collected. Through eliminating outliers based on Euclidean distanc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remaining 240 groups as data to be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SDP conversion are determined through the SDP conversion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spectral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iginal spectral data are filtered out through CA. According to CA, different thresholds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groups of dimensions and related discussions are carried out. The optimal dimensional feature is initially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three sets of feature data, including the intra-class similarity and the inter-cla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ages after SDP conversion. The determined optimal dimensional feature data is input into the SDP-DenseNet model to obtain model recognition accuracy. Finally,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On the one hand, the original data and the feature data of the other two sets of contrast dimensions are input into the SDP-DenseNet model to compare recognition accuracy. On the other hand, the optimal dimensional feature data is input into the random forest for recognition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traditional machine recognition and SDP-DenseNet algorithm recogni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the SDP-DenseNet model filtered by the CA feature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DP-DenseNet model directly input to the original data. The optimal dimension of CA feature selection is 255 dimensions, with the highest recognition rate of 88.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107 dimensions is 77.78%, and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322 dimensions is 68.89%. In contrast, the SDP-DenseNet model recognition rate of the original data is only 57.78%.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the random forest model corresponding to the optimal dimensionality data screened by clustering features is relatively low, only 66.67%. Therefore, the CA-SDP-DenseNet model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identifying wood species.

Keyword: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Identification of wood species; Cluster analysis; Symmetrical lattice image analysis; Deep learning
引言

在我国经济飞跃式增长的大背景下, 各类木制品行业也在迅速发展, 因此对木材的需求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 目前中国的木材贸易现状为补充性进口贸易, 进口木材占比达到了80%左右, 其中进口木材的品种繁多, 木材种类来源较为复杂, 一旦市场规模庞大, 就容易出现逃避关税、 以次充好等贸易欺诈行为。 新形势下, 准确地鉴别木材种类对于更好的稳定市场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更实际的意义[2, 3]

光谱技术因具有便捷、 快速、 不破坏样品, 不需要化学试剂, 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越来越受到青睐。 近年来, 学者们对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4, 5], 冯宇[5]等利用中红外技术对茶叶种类建立以主成分分析和马氏距离相结合的识别模型, 以此对四种不同产地的茶叶进行分类研究, 进一步为中红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为此, 本研究主要针对中红外光谱法识别木材种类的算法进行了探索, 以拓展木材种类识别的手段。

分析红外光谱法识别木材种类的算法, 目前主要集中在先进行光谱特征提取, 之后再通过传统分类算法如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等进行分类研究[6, 7, 8], 上述方法虽然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精度, 但是在训练时参数过多, 分类种类有限, 效率低。 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自主提取特征, 在参数较少的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分类效率, 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9, 10, 11, 12, 13]。 Sun等[14]利用对称点技术(SDP)[15]将轴承振动信号转化为极坐标图像, 之后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对轴承故障进行诊断识别, 为一维数据与深度学习的结合提供了思路。 因此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DenseNet[16]算法优势, 利用对称点技术(SDP)将一维光谱序列数据转化成二维图像数据, 再利用DenseNet的优势进行木材种类识别, 为红外光谱法识别木材种类提供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 分析红外光谱的类别识别研究, 发现聚类[17]特征筛选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 胡善科[14]等利用聚类分析(CA)对烟叶光谱数据以不同参数进行特征筛选, 将得到的特征取并集, 之后利用局部保持投影(LPP)对并集特征进行降维, 最终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3.8%。 因此, 本研究应用DenseNet时又结合了CA进行了中红外光谱特征筛选。

以进口的愈疮木、 巴里黄檀、 刺猬紫檀、 大果紫檀、 螺穗木为研究对象, 用中红外光谱仪采集5种木材的光谱数据, 对数据进行异常值剔除, 运用CA提取光谱数据的特征, 再利用SDP将光谱特征数据转化成二维图像数据, 对转化后的图像进行随机划分, 确定训练集、 验证集和测试集, 对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旋转、 裁剪等数据增强操作, 进而基于DenseNet进行分类识别, 并与原始光谱数据的SDP图像及常用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对比, 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以期为中红外光谱法识别木材种类提供更精准的算法支撑。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数据采集

实验是在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的。 采用的中红外光谱仪是美国的Frontier FT-IR傅里叶中红外光谱仪, 采集的波数范围为600~4 000 cm-1, 采集软件是PerkinElmer spectrum。

木材样本包括愈疮木、 巴里黄檀、 刺猬紫檀、 大果紫檀、 螺穗木共5种, 对木块进行打磨确保木块表面光滑无毛刺, 得到6 cm× 4 cm× 1 cm的木块。 每类木材样本为10块, 将每一个木块横向均等分割为5个区域, 取每个区域的中心点进行光谱数据采集(见图1), 每个中心点采集5次, 以5次的平均值作为该中心点的光谱数据, 共计获得250组。

图1 木材样本的光谱数据采集Fig.1 Spectral data collection of wood samples

1.2 SDP图像转化

SDP图像转化最初是为了将时域信号转化成图像, 使得波形不同的信号数据转换为差异性明显的可视化图形。 在原始数据集中, xii点的纵坐标值, xi+ti+t点的纵坐标值(i为离散序数, i=1, 2, 3, …), 将xixi+t通过SDP转化公式转化为极坐标中的点Z[R(i), θ (i)], Z'[R(i), ϕ (i)], 其中xi转换为极坐标中的半径R(i), xi+t则转换为极坐标中的角度, 即θ (i)和ϕ (i)。 SDP的转化公式为

R(i)=xi-xminxmax-xminθ(i)=θ+xi+t-xminxmax-xminζϕ(i)=θ-xi+t-xminxmax-xminζ(1)

式(1)中, xmaxxmin分别为数据集中纵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θ (i)和ϕ (i)分别为沿着极角为零的线逆时针和顺时针偏转角度, t为取值间隔, ξ 为放大倍数, θ 为对称旋转角(θ =360° /k, k=1, 2, 3, …), 通常k取6, 即θ 取60° , 也就是雪花图。

1.3 聚类特征筛选

光谱波数范围为600~4 000 cm-1, 共3 401维数据, 其中过多的相似性数据会导致SDP图像的类内间距过大, 而类间间距过小, 要想使各木材种类间的图像差异性增强, 就需要对相似性的干扰数据进行剔除。 采用聚类的思想[12], 通过考虑分类过程中的类间差异与类内相似这两项指标, 筛选出最优特征。 在同类木材中不同样本某一维波长数据的相似性高, 则代表该维数据更加聚集, 这样的数据就更优, 也越应该保留。 令第a类的第i个波长点的标准差为 σi(a), 利用n个波长点求得类内阙值D(a), 计算式见式(2)。 类内阙值越小, 类内相似性越高, 式(2)中, γ 1∈ [0, 1], 通过调整参数γ 1可筛选出最优的类内特征。

D(a)=mini=1n(σi(a))+γ1maxi=1n(σi(a))-mini=1n(σi(a))(2)

对于类间来说, 令5种木材种类在第i个波长点的标准差为σ i, 通过对该波长点的每一类木材种类的类内标准差求标准差即类间阙值D, 计算式见式(3)。 类间阙值越大, 说明该特征对应的类间数据差异性越大, 越应该保留这个特征, 式(3)中, γ 2∈ [0, 1], 调整参数γ 2可筛选出最优的类间特征。

D=mini=1n(σi)+γ2maxi=1n(σi)-mini=1n(σi)(3)

通过对每个波长点进行类内取值和类间取值, 就可以得到最优的分类特征。

1.4 DenseNet模型

DenseNet模型的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在DenseNet网络中, 主要采用dense block这一核心结构, 使得神经网络中的任意两层之间都有直接连接, 即网络中每一层的输入都是所有前层输出的并集, 在这一层学习到的特征也将作为输入直接传递给后续的所有层。 经过实验验证表明, DenseNet模型不仅能够提升目标分类准确率, 还能有效防止梯度弥散。 本研究采用经典模型DenseNet121进行迁移学习。

图2 DenseNet的网络结构Fig.2 DenseNet’ s network structure

2 结果与讨论
2.1 异常样本剔除

采用欧氏距离对采集的250组光谱数据进行了异常值剔除, 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n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计算如式(4)所示。

d(x, y)=i=1n(xi-yi)2(i=1, 2, , n)(4)

式(4)中, d(x, y)表示在n维空间中的点x(x1, x2, …, xn), y(y1, y2, …, yn)之间的距离。

欧式距离是通过选择合适的阈值对数据中不满足阈值的点进行剔除的方法, 距离阈值设置为2, 意味着通过对n维空间中的点进行式(4)中的距离计算并对其排序, 剔除排序最后的两个样本。 剔除后每类木材的样本数由50个减少到48个, 样本总数由250个变为240个, 后续的数据集均以该240个数据为分析基础。

2.2 剔除异常值后的原始光谱图

对各木材的原始光谱进行异常值剔除后的光谱图如图3所示, 其中, 图3(f)为5类木材的对比光谱图。

从图3中的(a)— (e)可以看出, 每类木材的光谱图整体均相似并且其自身重叠度都较高, 即拥有较好的类内相似性。 从图3(f)来看, 5类木材的光谱图差异也较明显, 主要体现在各木材的吸收度的不同, 尤其在光谱的各个波谷处的差异性达到最高, 但直接分类识别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需要加大各木材间的差异性, 并同时增大木材的类内相似性。

图3 各木材的原始光谱图
(a): 愈疮木; (b): 巴里黄檀; (c): 刺猬紫檀; (d): 大果紫檀; (e): 螺穗木; (f): 5类木材光谱图
Fig.3 The original spectrum of each wood
(a): Guaiacum; (b): Dalbergia baltifolia; (c): Pterocarpus erinaceus; (d): Pterocarpus macarocarpus; (e): Spiraea; (f): Spectrum of 5 types of wood

2.3 SDP图像转化

2.3.1 SDP参数选取

在SDP转化过程中, 参数的选取至关重要。 在参数选取时, 应综合考虑不同木材种类之间的图像差异性及同种类木材间的相似性。 盲目追求不同木材种类之间的图像差异性, 会造成同种类木材种类间图像差异性也偏大, 最终导致木材分类识别效果不理想。 在调整参数时应尽量保证SDP图像能占满整个坐标系, 并且图像不出现重叠。 对转化式(1)中的取值间隔t和放大倍数ξ 进行了讨论, 令t分别取值为1, 5, 10和15, ξ 分别取值为10, 15和20, 对称旋转角θ 取60° , 对5种木材种类的240个光谱数据(波数范围600~4 000 cm-1, 共3 401维)进行SDP变换, 部分结果展示如表1表2所示。

表1 愈疮木的SDP转换结果 Table 1 SDP conversion results for Guaiacum
表2 巴里黄檀的SDP转换结果 Table 2 SDP conversion results for Dalbergia baltifolia

表1表2分别是愈疮木和巴里黄檀在不同取值间隔t和放大倍数ξ 时获得的SDP转化图像, 由表1表2可以看出: (1)当取值间隔t=1时, 图像主要是由12条线组成, 此时愈疮木和巴里黄檀相同参数下的SDP图像并未看出任何不同, 随着取值间隔t的增大, 相同参数下愈疮木和巴里黄檀的SDP图像差异性逐渐增大, 图像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当t=15时, 愈疮木和巴里黄檀的SDP图像特征最明显, 差异性显著。 (2)当放大倍数ξ =10时, 图像并未铺满整个坐标系, 而随着ξ 的增大, 图像开始旋转, 当ξ =15时刚好相交, 此时愈疮木和巴里黄檀的SDP图像并未出现重叠, 在ξ =20时图像开始出现重叠。

对比表1表2中愈疮木和巴里黄檀的SDP图像特征, 考虑到图像特征太过明显会造成同类木材类内差异性过大的问题, 此处不推荐t=15作为取值间隔。 此外, 重叠部分过多会影响图像特征, 进而影响图像分类识别的准确率。 当t=10和ξ =15时, 图像刚好铺满坐标系, 图像特征表达清晰, 且此时图像中图形臂正好相交, 愈疮木和巴里黄檀的SDP图像也有明显差异性, 因此SDP图像转化的参数选取为t=10和ξ =15。

2.3.2 SDP转化

以上述中确定的t=10和ξ =15为SDP研究参数, 对木材种类间差异性和木材种类内相似性进行讨论。

木材种类间差异性: 对比5类木材的SDP转化结果, 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 愈疮木和刺猬紫檀表现出了与其他木材种类图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重点表现在点的聚集区域不同。 但巴里黄檀、 大果紫檀和螺穗木的SDP图像较相似, 未能达到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性要求, 不利于后续分类识别。

表3 5类木材种类3401维SDP图像 Table 3 3401-dimensional SDP images of 5 types of wood

木材种类内相似性: 在讨论类内相似性时, 以愈疮木为例, 对原始数据转化后的SDP图随机选取5个样本, 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 随机选取愈疮木的5个样本间的SDP图像之间相似度较高, 能够满足类内相似性的要求。

表4 愈疮木的5个随机SDP图像 Table 4 Five random SDP images of Guaiacum

综上, 各木材种类之间的SDP转化图像整体较相似, 其中表4中愈疮木的5个随机样本的SDP图像和表3中的巴里黄檀、 大果紫檀和螺穗木的SDP图像相似性极高, 类间差异性低, 不利于木材种类识别。

2.4 聚类特征筛选

考虑到光谱维数过高, 使得木材种类之间共性特征过多, 导致获得的光谱图像整体上过于相似。 因此有必要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筛选, 删除干扰数据保留特征数据。 选取聚类分析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筛选。 对聚类运算中的类间阙值和类内阙值进行了不同取值的探讨, 以获取最佳光谱特征组合。 令Ⅰ 组: 类间阙值0.23, 类内阙值0.1, 特征数提取为322维; Ⅱ 组: 类间阙值0.2, 类内阙值0.1, 特证数提取为255维; Ⅲ 组: 类间阙值0.2, 类内阙值0.105, 特征数提取为107维。 对三组参数分别提取的特征进行SDP转化, 得到5类木材的转化结果如表5所示, 得到同一木材种类(以愈疮木进行展示)5次随机抽样的转化结果如表6所示。

表5 5类木材种类的聚类特征筛选后SDP图像对比 Table 5 Comparison of SDP images after screening of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5 types of wood species
表6 愈疮木的5个随机SDP图像聚类特征对比 Table 6 Comparison of clustering features of 5 random SDP images of Guaiacum

表5可以看出, Ⅰ 组取值下, 巴里黄檀和螺穗木的SDP图像整体差异性较低, 不符合类间差异性要求; Ⅲ 组中巴里黄檀、 大果紫檀和螺穗木图像之间相似性较高, 不利于进行分类识别; Ⅱ 组中5类木材种类的SDP图像相较于Ⅰ 和Ⅲ 组差异性高。 由表6可以看出, 愈疮木在Ⅰ , Ⅱ 和Ⅲ 组参数下, 5个随机样本的SDP图像相似性普遍较好, 其中, Ⅰ 和Ⅱ 组参数下愈疮木的图像相似度较Ⅲ 组高。

综合考虑聚类分析的类间差异性和类内相似性, Ⅱ 组在差异性和相似性上均优于其余两组, 因此优先选取Ⅱ 组即类间阙值0.2, 类内阙值0.1, 特证数为255维为聚类特征筛选参数。

2.5 模型建立

2.5.1 样本集划分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参数设置: 类间阙值0.2, 类内阙值0.1), 提取特征共255维, 将其转化为SDP图像, 作为DenseNet模型的样本集。

在DenseNet模型中, 通常将样本集划分为训练样本集、 验证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 首先使用训练样本集训练模型, 然后利用验证样本集验证模型, 根据验证误差不断调整模型, 得到最优模型, 最后用测试样本集评估模型。 样本集划分配比为训练样本集∶ 验证样本集∶ 测试样本集=10∶ 3∶ 3。

DenseNet模型通常具有几万甚至数百万的参数﹐需要有足够比例的样本参与训练,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因此, 需要对训练样本集和验证样本集进行数据增强。 对特征筛选后的SDP图像进行旋转和裁剪操作后, 样本集的数量扩大为原来的15倍。 表7为经过数据增强前后样本集的划分情况。 增强后数据总量由240扩充到2 970, 后续研究均以此2 970张SDP图像进行识别研究。

表7 数据增强前后的样本集划分结果 Table 7 Sample set divisio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data enhancement

2.5.2 训练并测试

以5类木材样本经过数据增强后的SDP转化图像作为DenseNet模型的数据集, 图像像素为224× 224, 将训练集2250张和验证集675张图像输入模型中, 建立木材种类的识别模型, 以测试集中的45张图像对模型效果进行测试。 DenseNet模型中, 训练参数设置为学习率0.01, batch size为32, 经过150次的迭代, 得到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DenseNet模型的损失函数逐渐收敛, 最终减小于固定范围0.32左右, 此时得到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率分别为91.78%和89.50%, 测试集的准确率为88.89%。

图4 DenseNet训练损失曲线Fig.4 DenseNet training iteration curve

2.6 模型对比

为验证基于CA-SDP-DenseNet识别木材种类的有效性, 将Ⅱ 组特征筛选的SDP转化识别结果与Ⅰ 组和Ⅲ 组特征筛选后SDP转化识别、 原始数据的SDP转化识别及常规随机森林识别法分别进行了对比, 其中, 随机森林识别方法中的输入向量是采用本研究Ⅱ 组参数设置下获得的特征向量, 得到几种方法的识别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各模型识别率对比 Table 8 Comparison of recognition rates of various models

表8可以看出, 中红外光谱在采用SDP-DenseNet模型识别时, 以原始数据3 401维直接输入和经聚类特征筛选后再输入, 识别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经聚类特征筛选后再输入总体上高于原始数据直接输入, 聚类特征筛选的特征数对识别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特征数为255维的Ⅱ 组识别率最高, 达到88.89%, 而特征数为322维的Ⅰ 组和特征数为107维的Ⅲ 组的识别率分别是77.78%和68.89%, 说明当采用聚类特征筛选时, 特征数为255维时识别效果最佳。 我们以此255维特征为输入向量利用常规的识别方法-随机森林进行识别, 得到的识别准确率仅为66.67%, 说明同样采用聚类分析本研究的SDP-DenseNet模型优于随机森林。 以上结果验证了本研究的优越性。

3 结论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CA和SDP图像转化应用DenseNet对木材种类识别进行了研究。 采用SDP对木材样本的中红外光谱转化时, 取值间隔取10、 放大倍数取15, SDP转化图像能占满整个坐标系, 并且图像不出现重叠, 为最佳参数设置, 但此时5种木材图像的类间差异性较差。 运用CA先进行光谱特征筛选, 对筛选后的数据再进行SDP转化, 当筛选特征取255维时, 5种木材样本的SDP图像类间差异性显著, 且同种木材的类内相似性普遍较好。 分别以255维、 107维、 322维筛选特征及原始数据作输入, 对比SDP-DenseNet识别的准确率, 得到经聚类分析筛选后的识别率普遍高于原始数据直接输入, 255维的识别率最高。 以255维筛选特征为输入, 对比SDP-DenseNet和随机森林的识别效果, 得到SDP-DenseNet的识别率明显高于随机森林。 因此, 提出的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 采用CA、 SDP与DenseNet相结合的方法识别木材种类具有可行性, 识别率可接近90%, 同时, 可为深度学习在光谱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MENG Qian, LUO Xin-jian, LIU Ying, et al(孟倩, 罗信坚, 刘颖, ). World Forestry Research(世界林业研究), 2017, 30(2): 73. [本文引用:1]
[2] FU Feng, WANG Xin-jie, WANG Jin, et al(傅锋, 王新杰, 汪锦, ).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国土资源遥感), 2019, 31(2): 118. [本文引用:1]
[3] CHEN Ming-jian, CHEN Zhi-bo, YANG Meng, et al(陈明健, 陈志泊, 杨猛,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 39(2): 108. [本文引用:1]
[4] JIANG Yan, WU Pei-yi(江艳, 武培怡). Progress in Chemistry(化学进展), 2009, 21(4): 705. [本文引用:1]
[5] FENG Yu, GU Xiao-hong, TANG Jian, et al(冯宇, 顾小红, 汤坚, ).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7, (2): 7. [本文引用:2]
[6] WANG Xun-shun, SUN Yi-dan, HUANG Min-gao, et al(王学顺, 孙一丹, 黄敏高, ).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12): 82. [本文引用:1]
[7] LIANG Long, FANG Gui-gan, CUI Hong-hui, et al(梁龙, 房桂干, 崔宏辉, ).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6, 36(1): 55. [本文引用:1]
[8] DOU Gang, CHEN Guang-sheng, ZHAO Peng(窦刚, 陈广胜, 赵鹏).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天津大学学报), 2015, 48(2): 147. [本文引用:1]
[9] LIU Jia-zheng, WANG Xue-feng, WANG Tian(刘嘉政, 王雪峰, 王甜).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4(1): 138. [本文引用:1]
[10] LI Bin, JING Qi-chao(李滨, 敬启超). Forest Engineering(森林工程), 2021, 37(5): 75. [本文引用:1]
[11] YE Qiao-lin, XU Deng-ping, ZHANG Dong(业巧林, 许等平, 张冬). Journal of Forestry Engineering(林业工程学报), 2019, 4(2): 119. [本文引用:1]
[12] Yang Haowen, Hsu Haochun, Yang Chihkai, et al.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9, 162: 739. [本文引用:2]
[13] Liu Jiazheng, Wang Xuefeng, Wang Tian.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9, 166: 105012. [本文引用:1]
[14] Sun Yongjian, Li Shaohui. Measurement, 2022, 199: 110702. [本文引用:2]
[15] ZHAO Li-hua, XU Li, LIU Yan, et al(赵莉华, 徐立, 刘艳, ).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17): 3614. [本文引用:1]
[16] Edna C T, Li Y, Sam N K, et al.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9, 161: 272. [本文引用:1]
[17] BAI Yan, BAO Hong-juan, WANG Dong, et al(白雁, 鲍红娟, 王东, ).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2006(7): 663. [本文引用:1]
[18] HU Shan-ke, QIN Yu-hua, DUAN Ru-min, et al(胡善科, 秦玉华, 段如敏,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2): 377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