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掺伪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吴成招1, 王一韬1, 胡栋1, 孙通1,2,*
1.浙江农林大学光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1300
2.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通讯作者 e-mail: suntong980@163.com

作者简介: 吴成招, 1996年生, 浙江农林大学光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wuczzafu@163.com

摘要

食用油是日常饮食的必需品, 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和脂肪酸, 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有机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档食用油已走进大众百姓的餐桌, 并深受欢迎和喜爱。 由于高档食用油市场售价高, 一些不法厂商为牟取暴利, 在高档食用油中掺入廉价食用油进行出售, 导致食用油掺伪事件时有发生, 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维护正常的食用油市场秩序, 快速有效地检测食用油掺伪已刻不容缓。 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简便、 快速、 无损、 无需样品预处理的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食用油掺伪分析。 概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近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橄榄油、 山茶油、 芝麻油、 核桃油等食用油的掺伪检测研究进展, 包括采用不同的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 特征波长选择及建模方法, 对二元、 三元及多元食用油掺伪进行检测研究, 从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等角度提高食用油掺伪检测的精度与适用范围, 以期建立较为有效的食用油掺伪定量检测与定性鉴别模型。 总结了食用油掺伪近红外光谱检测目前存在的问题, 包括食用油掺伪检测机理不明晰, 制备的掺伪食用油样本难以满足实际的复杂掺伪形式, 采用取样方式的掺伪检测仅能实现现场部分抽检, 及未建立食用油掺伪检测的统一标准规范。 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其他快速检测技术融合获取更精准、 可靠的检测模型, 与物联网和大数据相结合构建食用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 实现光谱数据的共享、 掺伪检测模型的在线升级与远程更新, 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食用油; 掺伪检测; 化学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TS227 文献标志码:R
Research Progress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the Detection of Edible Oil Adulteration
WU Cheng-zhao1, WANG Yi-tao1, HU Dong1, SUN Tong1,2,*
1. College of Opt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A&F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
2. College of Engineeri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Edible oil is a necessity in daily diet, providing heat energy and fatty acid for the human body. It is an important organic matter that promotes the absorption of fat-soluble vitamin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igh-grade edible oil has entered the table of the public and is deeply welcomed. Due to the high selling price of high-grade edible oil in the market, some illegal manufacturers mix cheap edible oil into high-grade edible oil for sale to make huge profits. And this leads to the adulteration of edible oil from time to time, which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nd maintain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edible oil market, it is urgent to detect the adulteration of edible oil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rapid, nondestructive and no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adulteration of edible oi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NIR technology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IR technology in adulteration detection of edible oils such as olive oil, camellia oil, sesame oil and walnut oil in recent ten years. Different test devices, test method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pretreatment, wavelength selection and modeling methods) are mainly used to detect the binary, ternary and multivariant adulteration of edible oi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edible oil adulteration detection and establish a more effectiv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and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model for edible oil adulteration. Then, it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tection of adulteration of edible oil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uch as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of adulteration of edible oil is unclear. The prepared adulterated edible oil samples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actual complex adulteration forms, the adulteration detection by sampling can only realize part of the spot sampling inspection, and the unified 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detection of edible oil is not established. At last, it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to integrate NIR with other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detection mode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ible oil NIR database us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to realize spectral data sharing and online upgrade and remote update of adulteration detection model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solutions for detecting adulteration of edible oil in China.

Keyword: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Edible oil; Adulteration detection; Chemometrics
引言

食用油是日常饮食中的必需品, 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和脂肪酸, 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有机物。 因此, 提供健康、 安全、 营养的食用油十分重要。 2020年中国主要食用油消费量巨大, 为15 328.5万吨。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 高档食用油也走进了大众百姓的餐桌, 并深受欢迎。 高档食用油品质优良, 其价格远也高于普通食用油, 如5 L山茶油价格为398~448元, 而5 L大豆油价格仅为49~55元, 价格相差达9倍。 因此, 一些不法厂商为牟取暴利, 在高档食用油中掺入廉价的食用油; 如在橄榄油中掺入菜籽油、 棉籽油、 葵花油; 在山茶油中掺入棕榈油、 大豆油等, 由此产生的食用油造假事件时有发生。 2013年, 中国台湾“ 黑心油” 事件, “ 大统长基特级橄榄油” 大量掺入低成本葵花籽油、 棉籽油, 橄榄油含量远不到50%; 富味乡标榜100%黑麻油掺杂玉米胚芽油及黄麻油。 2018年,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 浙南农副产品市场销售的高档调和油名不符实, 并掺有低廉的大豆油。 上述不法商家的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并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应予以严厉打击和制止。 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简便、 快速、 无损、 无需样品预处理的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食用油理化指标分析、 食用油煎炸过程品质变化分析及食用油掺伪分析。 本文拟分析近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橄榄油、 山茶油、 芝麻油等食用油中的掺伪检测研究, 以期为食用油掺伪检测提供参考依据和解决思路。

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 根据美国材料协会(American Materials Association, ASTM)定义, 波长范围为780~2 526 nm。 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可以记录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的信息, 包括含氢基团X— H(C— H, N— H, O— H等)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信息。

近红外光谱适用于含氢有机物质的物理、 化学参数测量[1]。 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 其主要化学成分(三酰甘油酯、 磷脂、 甾醇和色素等)在近红外区都有吸收, 可以有效反映食用油的结构和组成信息[2]。 近红外光谱技术根据检测方式不同可分为近红外透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和漫透射光谱。 对于食用油原料分析采用漫反射, 对于液体食用油分析主要是使用透射和漫透射。 不同基团(如甲基、 亚甲基、 苯环等)或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存在着区别。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的进步[3]。 化学计量学是综合使用数学、 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方法从测量的数据中提取信息。 在食用油品质检测领域, 主要应用光谱数据预处理、 定量校正、 模式识别和模型传递, 从而鉴别不同产地、 品种食用油, 检验掺伪食用油的含量。

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掺伪检测中的应用
2.1 橄榄油掺伪检测

橄榄油是木本食用油, 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通过机械压榨的方式直接冷榨而来, 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4]。 因其历史悠久、 营养丰富被称为“ 食用油皇后” 、 “ 液体黄金” 。

橄榄油的掺伪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初榨橄榄油中掺杂劣质橄榄油, 如橄榄渣油、 精炼橄榄油; 二是橄榄油中掺杂廉价食用油, 如大豆油、 玉米油。 橄榄油的掺伪检测很早就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Mignani等[5]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特级初榨橄榄油掺杂劣质橄榄油(橄榄渣油、 精炼橄榄油、 脱臭橄榄油和精炼橄榄渣油)进行检测, 并利用积分球获取其漫反射光谱。 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建立各掺伪量预测模型, 其决定系数R2为0.932~0.997;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建立的分类模型可有效鉴别掺伪类别。 Mendes等[6]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LS方法建立橄榄油掺杂大豆油的掺伪含量预测模型, 其模型决定系数R2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prediction, RMSEP)分别为0.998和1.76%。 此外, 对预测值与真值进行单变量配对t检验, p值为0.103。 Azizian等[7]根据橄榄油独特羰基(挥发性5 280 cm-1和非挥发性5 180 cm-1)的吸收强度创建傅里叶近红外指数, 利用PLS分别建立4种特定掺杂物的掺伪含量模型, 其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9, 0.995, 0.999和0.976; RMSECV分别为0.9, 2.2, 1.0和3.7。 Vanstone等[8]对橄榄油中掺杂廉价食用油进行检测研究。 在提供相应的纯橄榄油对照样品时, 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可准确鉴别掺杂2.7%玉米油的橄榄油; 在不提供相应对照样品时, 橄榄油中玉米油、 葵花籽油、 大豆油和菜籽油的掺假检测下限分别为20%, 20%, 15%和10%。 Jimé nez等[9]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橄榄油掺伪, 采用PLS-LDA方法建立分类模型, 正确率达100%。

对于橄榄油掺假检测, 国内外研究者在模型、 算法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 Karunathilaka等[10]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 CI)和簇类的独立软模式方法(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 SIMCA)对橄榄油掺伪进行定性分类研究。 结果表明, 掺杂量为20%时, CI方法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SIMCA模型可以准确鉴别橄榄油掺杂廉价食用油, 分类正确率达100%。 Jiang等[11]采用自助式空间柔性收缩法(bootstrapping soft shrinkage, BOSS)筛选光谱特征变量, 并利用PLS建立橄榄油掺伪量模型, 其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2 2, RMSEP为1.488 9%, 优于常用的变量选择方法。

此外, 学者们还研究了基于温度扰动和光谱信息融合的橄榄油掺伪检测。 Sohng等[12]采用温度诱导光谱变化和二维相关分析方法提高橄榄油掺伪的分类精度。 对于掺伪量5%的橄榄油, 基于温度扰动的k-最近邻法的分类正确率为86.4%, 而恒温测量的分类正确率为50.9%~55.8%。 Li等[13]采用三种策略融合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数据对橄榄油掺伪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低层次融合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而高层次数据融合可提高模型稳定性。

我国是橄榄油消费大国, 但主要以进口为主, 在跨境运输以及入关的过程中, 受产地、 温度、 环境时间的影响, 同一集装箱不同仓位的橄榄油品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极大地增加了海关人员对于掺伪橄榄油的检验难度。 目前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当综合考虑进口、 运输中各种因素影响, 完善模型样本集, 建立更精准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橄榄油掺伪检测模型。 表1列举了有关橄榄油掺伪检测的文献。

表1 近红外光谱在橄榄油掺伪检测中的应用 Table 1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the detection of adulteration of olive oil
2.2 山茶油掺伪检测

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 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油之一。 山茶油营养丰富,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含量高达80%~83%, 亚油酸含量7%~13%, 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食用油[14]。 山茶油因其优良的品质而享有“ 东方橄榄油” 、 “ 长寿油” 的美誉。

对于山茶油的掺伪检测, 国内外研究者利用近红外光谱在二元和三元掺伪体系下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 原姣姣等[15]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定量分析山茶油掺伪大豆油(0%~50%)。 研究发现, 采用“ 二阶导数+Norris derivative filter” 预处理所建立的PLS模型性能最佳, 其Rcv和RMSECV分别为0.999 9和0.071 9。 孙通等[16]采用近红外光谱对山茶油中掺杂低比例的菜籽油(1%~10%)进行定性分类研究, 并应用LDA方法建立分类模型。 结果表明, 分类模型能有效识别掺杂2%以上菜籽油的山茶油, 其分类正确率为100%, 而对掺杂1%菜籽油的山茶油的分类正确率仅为50%。 Yuan等[17]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对山茶油中掺杂大豆油和玉米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结果表明, 定性判别模型能有效识别山茶油中掺杂的大豆油和玉米油, 其分类正确率为98.8%。 此外, PLS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二元和三元掺伪的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6 7~0.999 9。 Chu等[18]对山茶油中掺杂葵花油、 花生油及玉米油进行检测研究, 掺伪浓度范围为1%~40%, 并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siPLS)建立掺伪模型。 山茶油掺杂葵花籽油、 花生油和玉米油的siPLS模型的相关系数r和RMSEP分别为0.999 2, 0.999 8, 0.999 9和1.23%, 0.66%, 0.37%。

为简化山茶油掺伪分析模型及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内外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变量选择方法筛选特征波长, 并对各种建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Li等[19]应用PCA、 层次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discriminate analysis, DA)和神经网络方法对山茶油掺伪进行定性分析。 四种有监督和无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的分类正确率均达到98.3%。 孙通等[20, 21]采用子窗口重排分析(subwindow permutation analysis, 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方法进行特征波长选择, 并应用PLS-LDA方法建立山茶油掺伪的判别分类模型。 结果表明, SPA和CARS方法均能有效筛选波长及提高分类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 预测集样本的分类错误率、 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为0, 1和1。 Du等[22]对比自动和手动两种特征波段选择方法对山茶油掺伪模型精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健性方面, 手动选择方法优于自动选择方法。

孙通等[23]研究不同光程(1, 2, 4, 10 mm)对山茶油掺杂大豆油的掺伪量模型精度的影响。 随着光程的不断增加, 掺伪量模型的性能先逐步提高而后下降, 4 mm为较优的光程, 其掺伪量模型的 Rp2和RMSEP分别为0.989和1.72%。 Hu等[24]将经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处理的近红外光谱与荧光光谱数据融合, 并采用PLS建立山茶油掺伪的分类模型。 模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0.954和0.91, 可以准确鉴别质量分数为2%的掺伪油样。

表2列举了目前关于山茶油掺伪检测的文献。 山茶油的营养价值和化学成分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不少学者研究了山茶油的理化性质、 脂肪酸及其他微量成分。 研究发现: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 氧化速度越快; 冷榨山茶油在感官、 风味、 危害物含量等方面优于热榨山茶油[25]。 检测因存储不当导致氧化过期/变质的山茶油掺伪正常、 热榨山茶油冒充冷榨山茶油或许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表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山茶油掺伪检测中的应用 Table 2 Study o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Camellia oil
2.3 芝麻油掺伪检测

芝麻油, 又叫香油、 麻油, 是从芝麻中榨取的油脂, 有着独特的香味和良好的氧化稳定性。 芝麻油营养丰富, 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氨基酸和维生素, 还富含铁、 锌、 铜等微量元素, 是十分受人青睐的食用油[26]

冗杂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影响建模效率, 不少学者采用不同变量选择方法筛选波长变量以优化芝麻油掺伪检测模型性能。 刘燕德等[27]采用iPLS方法选取芝麻油掺伪特征波段, 并建立定量检测模型。 芝麻油掺杂大豆油、 玉米油和花生油的掺伪定量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98, 0.999和0.999, RMSEP分别为0.24%, 0.24%和0.19%。 Chen等[28]采用CARS、 弹性成分回归(elastic component regression, ECR)和PLS构建芝麻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使用10个变量的CARS-PLS模型取得与ECR模型相同的性能, 均优于全谱PLS模型。 陈洪亮等[29]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初筛波长变量, 再利用siPLS和带极值扰动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进一步筛选特征波段, 并建立芝麻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 结果表明, 波长变量粗选与细选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预测误差, RMSEP由0.069 9%下降为0.039 9%, 并减少了建模变量和时间。

张婧等[30]将近红外与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融合, 应用PLS-DA方法建立芝麻油掺伪玉米油的判别模型, 分类正确率为100%。

表3总结了目前的芝麻油掺伪检测文献。 与其他高档食用油不同, 芝麻油以其独特的香味, 通常作为调味品使用, 常用于凉拌、 油碟等。 而芝麻油香味、 香气的主要成分是吡嗪类化合物、 呋喃类化合物。 电子鼻技术可以得到挥发性成分的整体信息, 生成特征图谱可以有效鉴别芝麻油掺伪。 因此, 针对油与油之间不同特征选取对应的检测手段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表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芝麻油掺伪检测中的应用 Table 3 Study o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sesame oil
2.4 其他食用油掺伪检测

除几种常见高档食用油外, 国内外学者还针对花生油、 核桃油、 棕榈油、 亚麻籽油等食用油进行掺伪检测研究。

对于花生油的掺伪检测, Zeng等[31]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支持向量机对掺有废油、 大豆油、 玉米油和菜籽油的花生油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定性模型的分类正确率达100%, 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0.99, RMSEP均小于0.069 6%。 Castro等[32]采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ultivariate curve-resolution-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MCR-ALS)建立花生油掺伪的定性、 定量分析模型。 MCR-ALS定性模型能准确识别掺伪样品, 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 Rp2和RMSEP分别为0.658~0.992、 2.52%~7.84%。

彭星星等[33]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LS对核桃油掺入1~3种油(菜籽油、 大豆油、 玉米油)进行检测研究。 二元、 三元、 四元掺伪体系检测模型的Rcv和RMSECV分别为0.998 9~0.999 9和0.313%~0.615%, 可有效预测掺假油含量。 Basri等[34]研究比较了FT-NIR, Micro-NIR和LED-MicroNIR检测棕榈油掺伪的性能, 并探讨了发光二极管代替传统近红外卤钨灯的可行性。 定量分析中, Micro-NIR性能仅次于FT-NIR, 其 Rp2为0.999 3。 定性分析中, LEDMicro-NIR性能最佳, 其灵敏度、 特异性及正确率分别为1.00, 0.933 3和0.939 4。 Yuan等[35]检测了5%掺伪水平下亚麻籽油掺杂多种廉价食用油的近红外光谱。 在筛选重要波长变量后, 采用一类偏最小二乘法(one-class partial least squares, OCPLS)建立掺伪分类模型, 模型的正确率达到95.8%。

表4概括了目前关于花生油、 核桃油、 棕榈油、 亚麻籽油等掺伪检测研究的文献。 综上所述, 当前食用油掺伪检测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采用新实验仪器, 如新光源LED, 高分辨率与波长准确性的近红外光谱仪, 来提升食用油掺伪检测精度或研发便携式检测装置。 随着仪器科学的发展, 便携、 准确、 易操作的近红外仪器将更适应我国庞大的食用油消费市场。 此外, 多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将有助于提升掺伪检测精度。 二是实验从一元掺伪到三元或更为复杂的掺伪, 使掺伪检测更符合实际情况。 目前, 大多研究为三元掺伪检测, 对于三元以上的掺伪检测鲜有涉及。 更高元掺伪检测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掺伪情况, 同时识别难度也会提升。 三是数据处理上利用新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及建模算法, 筛选有效的掺伪检测特征变量, 建立更为可靠及稳定的检测模型, 以提升掺伪检测精度。 系统地考虑上述问题, 加强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 统计数学的联系, 充分发挥近红外光谱检测的优势, 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食用油掺伪检测精度, 保障食用油品质, 推动食用油消费。

表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其他食用油掺伪检测中的应用 Table 4 Study on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near infrared spectrum in other edible oil
3 总结与展望

近10年来, 国内外研究者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种类食用油的掺伪检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 食用油的掺伪检测多数侧重于光谱的差异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 缺乏对引起光谱变化的化学成分差异的探究, 导致掺伪检测机理不明晰。 其次, 大多数研究的掺伪样本为二元或三元掺伪, 而食用油种类众多, 实际的掺伪形式更加复杂、 多样, 其掺伪检测将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 再次, 食用油掺伪检测大多采用取样方式, 即将待检测样品置于相应的检测附件中进行分析, 对于现场检测不够灵活且仅能实现部分抽检, 研究不开瓶的食用油掺伪检测方式非常必要。 再者, 加强不同油品的成分及光谱特性分析, 不同掺入量的成分变化及光谱变化分析, 以及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特征解析等基础研究。 最后, 食用油掺伪检测所用的近红外光谱仪器、 建模软件、 算法都不同, 将影响实际的检测应用, 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非常重要。

随着5G通信、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有望成为与时代发展特征最相关的一项分析技术。 今后, 近红外光谱技术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 提升硬件性能。 高性能的光谱仪可以给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研制便携式光谱仪以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测量分析, 提升光谱仪精度和分辨率以提升检测准确度。 第二, 开发光谱软件。 目前光谱数据处理软件大都为国外开发, 编写具有国产知识产权光谱处理软件以应对多种多样的需求。 研究开发可靠性强、 易操作的近红外光谱模型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 第三, 结合相关技术。 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相结合。 构建食用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 实现光谱数据的共享、 掺伪检测模型的在线升级与远程更新。

参考文献
[1] LU Wan-zhen(陆婉珍). Moder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Technology(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Beijing: China Petrochemical Press(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7. 395. [本文引用:1]
[2] ZHU Yu-tian, LI Jin-cai, GAO Su-jun, et al(朱雨田, 李锦才, 高素君, ). China Oils and Fats(中国油脂), 2017, 42(7): 140. [本文引用:1]
[3] CHU Xiao-li(褚小立). Molecular Spectroscopy Analytica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and Its Applications(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子光谱分析技术).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394. [本文引用:1]
[4] Meenu M, Cai Q, Xu B.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91: 391. [本文引用:1]
[5] Mignani A G, Ciaccheri L, Ottevaere H, et al. Analytical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1, 399(3): 1315. [本文引用:1]
[6] Mendes T O, Da Rocha R A, Porto B L S, et al. Food Analytical Methods, 2015, 8(9): 2339. [本文引用:1]
[7] Azizian H, Mossoba M M, Fardin-Kia A R, et al. Lipids, 2015, 50(7): 705. [本文引用:1]
[8] Vanstone N, Moore A, Martos P, et al.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2018, 2(4): 189. [本文引用:1]
[9] Jiménez-Carvelo A M, Lozano V A, Olivieri A C. Food Control, 2019, 96: 22. [本文引用:1]
[10] Karunathilaka S R, Kia A F, Srigley C, et 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6, 81(10): C2390. [本文引用:1]
[11] Jiang H, Chen Q. Molecules, 2019, 24(11): 2134. [本文引用:1]
[12] Sohng W, Park Y, Jang D, et al. Talanta, 2020, 212: 120748. [本文引用:1]
[13] Li Y, Xiong Y, Min S.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2019, 101: 20. [本文引用:1]
[14] Cheng Y T, Lu C C, Yen G C.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 Vitaminology, 2015, 61 Suppl(Supplement): S100. [本文引用:1]
[15] YUAN Jiao-jiao, WANG Cheng-zhang, CHEN Hong-xia(原姣姣, 王成章, 陈虹霞).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中国粮油学报), 2012, 27(3): 110. [本文引用:1]
[16] SUN Tong, HU Tian, XU Wen-li, et al(孙通, 胡田, 许文丽, ). China Oils and Fats(中国油脂), 2013, 38(10): 75. [本文引用:1]
[17] Yuan J J, Wang C Z, Chen H X,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6, 19(2): 300. [本文引用:1]
[18] Chu X, Wang W, Li C, et 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2018, 11(02): 1850006. [本文引用:1]
[19] Li S, Zhu X, Zhang J, et 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2, 77(4): C374. [本文引用:1]
[20] SUN Tong, WU Yi-qing, LI Xiao-zhen, et al(孙通, 吴宜青, 李晓珍, ). Acta Optica Sinica(光学学报), 2015, 35(6): 350. [本文引用:1]
[21] SUN Tong, WU Yi-qing, XU Peng, et al(孙通, 吴宜青, 许朋, ).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核农学报), 2015, 29(5): 925. [本文引用:1]
[22] Du Q, Zhu M, Shi T, et al. Food Control, 2021, 121: 107577. [本文引用:1]
[23] SUN Tong, WU Yi-qing, XU Peng, et al(孙通, 吴宜青, 许朋,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7): 1894. [本文引用:1]
[24] Hu O, Chen J, Gao P, et al.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9, 99(5): 2285. [本文引用:1]
[25] QIN Yu-chuan, LIU Ben-tong, XUE Jin-song, et al(秦玉川, 刘本同, 薛锦松,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中国粮油学报), 2020, 35(5): 97. [本文引用:1]
[26] Dossa K, Diouf D, Wang L H, et al.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 1154. [本文引用:1]
[27] LIU Yan-de, WAN Chang-lan(刘燕德, 万常斓).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7): 136. [本文引用:1]
[28] Chen H, Lin Z, Tan C.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2018, 99: 178. [本文引用:1]
[29] CHEN Hong-liang, ZENG Shan, WANG Bin(陈洪亮, 曾山, 王斌). China Oils and Fats(中国油脂), 2020, 45(2): 86. [本文引用:1]
[30] ZHANG Jing, SHAN Hui-yong, YANG Ren-jie, et al(张婧, 单慧勇, 杨仁杰, ). Acta Photonica Sinica(光子学报), 2019, 48(6): 62. [本文引用:1]
[31] Zeng L L, Song Z Q, Zheng X, et al.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 687-691: 795. [本文引用:1]
[32] Castro R C, Ribeiro D S M, Santos J L M, et al. Talanta, 2021, 230: 122373. [本文引用:1]
[33] PENG Xing-xing, CHEN Wen-min, QIAO Xi-hua, et al(彭星星, 陈文敏, 乔茜华,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12): 106. [本文引用:1]
[34] Basri K N, Laili A R, Tuhaime N A, et al. Analytical Methods, 2018, 10(34): 4143. [本文引用:1]
[35] Yuan Z, Zhang L, Wang D, et al.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125: 1092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