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发展及研究应用分析
郑丽娜1,2, 宣鹏1, 黄婧1, 李佳林1
1.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2.中国矿业大学职业健康研究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作者简介: 郑丽娜, 女, 1986年生,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教授 e-mail: zhenglina@cumt.edu.cn

摘要

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S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学的物质浓度与成分的定性、 定量分析技术。 与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原子吸收光谱(AAS)、 质谱(MS)等相比具有实时、 实地、 在线快速检测、 高灵敏度以及低成本、 小体积、 维护简单等优点。 目前对该技术已有的研究集中在气溶胶成分分析、 土壤成分分析、 金属颗粒物浓度检测、 水泥成分分析等方向, 在环境监测、 工业卫生、 食品安全、 生物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且良好的应用前景。 从SIBS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 综述了其光谱分析的原理, 即利用高压脉冲电源产生的电火花激发被测物体表面, 使被测物体在电源正负极间产生等离子体, 利用光谱仪光纤探头收集等离子体冷却过程中通过跃迁放出的光子与特征辐射谱线, 由于不同元素具有独特的特征谱线, 进而可以根据特征谱线对被测物质进行成分与浓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接着分析了影响SIBS技术光谱图像和光谱分析的相关因素如脉冲电源参数、 电极材料与入射角度和等离子体本身特性等, 并定量地指出了部分因素与光谱信号强弱的关系; 综述了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革新和应用创新如激光+电火花诱导(LA-SIBS)、 高重复频率激光烧蚀电火花诱导击穿(HRR-LA-SIBS)、 超声波雾化+电火花诱导(UN-SIBS)、 粒子流电火花诱导击穿(PF-SIBS)等, 并简要说明了SIBS技术目前应用的一些领域、 应用特点以及对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 根据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原理缺陷以及在应用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列出了该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如设备技术成本、 电火花能量、 环境噪声、 样品污染等; 最后, 对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等离子体特性; 低成本; 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O433.5+5 文献标志码: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park-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ZHENG Li-na1,2, XUAN Peng1, HUANG Jing1, LI Jia-lin1
1. 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Spark-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SIBS) i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ology of substance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based on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aboratory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ch a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and mass spectroscopy,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l-time, in situ, on-line rapid detection, high sensitivity, low cost, small volume and simple maintenance. Currently,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on this technology focus on aerosol composition analysis, soil composition analysis, met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cement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so on. It has extensive and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dustrial health, food safety, biomedicine, etc. Starting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IB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 of spectral analysis, which is that the electric spark generated by the high-voltage pulse power supply is used to excite the surface of the measured object so that the measured object generates plasma betwe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es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optical fiber probe of the spectrometer is used to collect the photons and characteristic radiation spectra released through the transition during the plasma cooling process. Because different elements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 spectra,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measured substance can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Then,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ectral image 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SIBS, such as the parameters of pulse power supply, electrode material and incident ang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sma itself, a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factors and the intensity of spectral signal is pointed out quantitative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s like laser ablation assisted spark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A-SIBS), high repetition rate laser ablation spark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HRR-LA-SIBS), ultrasonic atomization assisted spark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UN-SIBS), particle flow spark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PF-SIBS), etc.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IBS, and briefly explains some application fields,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IBS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al defects of SIBS and some problems exposed in its application,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is technology are listed, such as equipment technology cost, spark energy, environmental noise, sample contamination, etc. Finally,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park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is prospected.

Keyword: SIBS; Plasma characteristics; Low cost; Quantitative analysis
引言

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spark-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SIBS)技术是利用高压脉冲电源产生的电火花激发被测物体表面, 将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 随后利用光纤探头收集等离子体冷却时释放出的特征谱线并将其传输到光谱仪的原子和分子发射光谱法[1, 2, 3, 4, 5, 6, 7, 8]。 该技术的特点在于当电极间的外加电压高于击穿电压时就会产生一种以高电压和低电流为特征的放电火花。 与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或原子吸收光谱(AAS)等相比[5], SIBS技术在实时、 实地、 在线快速检测和高灵敏度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 与激光诱导击穿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相比, 虽然目前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的研究领域相对较小, 但其具有低成本, 小体积, 维护简单等明显优势[2, 9]。 从20世纪60年代起, 就出现了大量使用SIBS技术研究分析钢的各类特性的文章[10, 11, 12, 13, 14, 15]。 1995年, Merer和Wallace在研究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单缸火花点火发动机时进行了相关SIBS研究[16]。 随后该技术便被各国科学家大量研究。 进入21世纪后, 以脉冲电火花放电为激发源的光学发射光谱, 已被广泛应用于合金、 粉末、 土壤、 燃料和颗粒物等多种样品的元素分析[2, 8, 17, 18, 19, 20]。 例如Fansler和Fischer分别在2002年和2004年使用SIBS技术测量了基于CN发射线在388 nm处的燃料-空气当量比以及确定绝对局部浓度[21, 22]。 Hunter等在2000年左右使用SIBS技术测量气溶胶和土壤成分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使其成为该领域的新兴技术[1, 5, 23]。 在发展过程中, SIBS技术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和延伸, 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特点并将其与其他光谱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比较, 例如Amy J.R. Hunter等对SIBS与LIBS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1], 得出SIBS具有更大的能量沉积和激发体积(5 J和10 mm3)的结论。 Zheng和Pramod Kulkarni等通过自主研发的仪器研究了脉冲火花微等离子体的动力学特性, 得到基于SIBS的各元素特征谱线并进一步优化了该技术对于气溶胶成分和浓度的测量精度[4, 9, 24, 25]

SIBS是一种基于原子的发射光谱学的物质浓度与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 除了某些实验室中需要对样品进行加温除湿之外, 通常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额外的预处理工作[25]。 在已有的研究中, SIBS适用于气态、 液态、 固态的样品分析与处理, 并在气态和固态样品的处理中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 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以增强等离子体激发特性的研究证明, SIBS是一种可优化、 可创新使用的技术, 能根据不同场合的需求和需要与其他光谱技术相结合。 由于火花脉冲具有更高的能量和激发效果, 该技术能有效减少因基质效应和环境干扰给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 本文将从SIBS技术原理、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应用方向和未来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方面逐一探讨, 并进一步进行总结与回顾。

1 SIBS基本原理

通过Walters在1969年所著的文章[26]可以了解火花发射光谱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数十年的发展。 虽然中间该技术沉寂了一段时间, 但进入21世纪后SIBS的研究又重新丰富了起来, 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SIBS的基本原理。

目前对于SIBS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利用高压脉冲电源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高能电火花, 在高温状态下(大约为5 000 K)[5], 通过高能量诱导击穿方式对样品表面进行轰击从而使样品表面的分子、 原子电离产生初始的自由电子。 图1显示了产生的火花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两极间的电压突然升高, 随后在几个微妙的时间内完全放电, 从而向电极间的分析物提供大量的能量使其表面的原子电离产生自由电子[27]。 由于相对于电火花的脉冲持续时间来说, 自由电子的产生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初始的自由电子与电火花进一步相互作用, 获得大量的能量并不断加速。 在获得足够多的能量并达到特定的速度后, 自由电子轰击附近的原子, 使其电离并产生新的自由电子, 紧接着这些自由电子继续重复上述吸收能量与轰击原子的过程, 从而形成雪崩效应。 短时间内样品表面空间中将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 原子、 离子所组成的近似电中性的等离子体。 由于电火花脉冲间隔的影响, 受到激发作用而迅速产生的等离子体又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不断膨胀。 这一过程伴随着处于激发态的原子、 离子迅速不断地向低能级或者基态跃迁, 并同时发射出大量特定频率的光子从而测量得到所对应的特征谱线。 这些特征谱线的频率和强度等信息可以提供样品所包含的元素种类和浓度等有价值的信息[7]。 通过以上的原理分析, 结合光谱仪对样品辐射的特征谱线的记录和分析, 就可以对固体、 液体和气体样品中的化学元素进行较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图1 火花电压随时间的变化[27]Fig.1 Spark voltage evolution in time[27]

一个典型的SIBS样品分析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该装置包含一个电火花产生系统和一个信号收集处理系统。 电火花产生系统由一个12 kV直流高压电源和一个电阻-电容电路(RC电路)组成, 产生的火花能量约为2~5 J, 火花持续时间一般为几微秒。 产生脉冲火花的电极通常为钨电极, 其放置间隔距离约为5~6 mm, 其中诱导击穿产生的高电离物质通常集中于阴极附近[4]。 设备中的阳极通常与RC电路的电容器相连, 另一个电极接地。 通过设置触发信号来控制火花发生在设定的间隔内, 以便诱导击穿产生的等离子体所释放的辐射能被光谱仪的光纤探头所接收, 另一端的等离子体辐射通过一个透镜(f=5 cm)聚焦到快速光电二极管上, 使其所触发的延迟发生器能在最佳延迟时间内打开ICCD。 另一侧, 通过另一个透镜(f=5 cm)收集的火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由光纤探头接收并传输给光谱仪[2]

图2 SIBS设备图[2]Fig.2 Equipment of SIBS[2]

经过光谱仪的收集后传输到计算机, 由计算机软件对光谱信息进行储存、 显示、 分析, 以及进一步的处理, 如消除背景光谱噪声、 基线调整等等。 在光谱数据信息选择和对比观测时, 通常选择不同元素的特征谱线来进行元素种类的确定和分析, 表1中Zheng等给出了一些常见元素的电火花诱导击穿特征谱线[28], 也就是说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的波长与特定的元素一一对应且光谱信号强度与对应元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定量关系[29]

表1 一些常见元素的特征谱线[28] Table 1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lines of some common elements[28]

Taefi和Khalaji等的SIBS实验通常运用粉末状样品进行分析[2]; 同样的, Pavan K Srungaram和Krishna K Ayyalasomayajula等进行LIBS与SIBS的诱导击穿性能对比时, SIBS技术所用的样品为粉末状而LIBS所用样品为颗粒状, 其原因在于对于颗粒状样品, 较低电压高压脉冲的SIBS系统所产生的火花能量不足以使其击穿[25]

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原位测量技术[5, 30], SIBS常常被拿来与相似的LIBS技术作对比。 上述Srungaram等的论文给出了如表2显示的SIBS和LIBS技术的对比, 一方面说明了这两种技术可通过合适的数据处理得到更好的决定系数, 另一方面突出了在相似条件下SIBS能提供更低的检测限[25]。 Hunter和Piper对土壤中空气悬浮粒子和金属污染进行了上述两种技术的比较[5], Letty等[31]也从技术效果上进行了激光和火花诱导击穿光谱的比较, 强调了LIBS在燃料浓度测定中由于低本底排放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但SIBS的信噪比更好。 在激发的过程中, SIBS与LIBS相似, 但具有更大的能量沉积和样本激发体积; 在价格方面, SIBS使用较为廉价的火花电源来代替激光器, 减少了实验的成本; 在操作方面, 由于其便携式和实时测量的优点, SIBS可以满足就地操作和应用, 无须复杂的前期预处理工作[1]

表2 SIBS和LIBS技术对比[25] Table 2 Comparison of SIBS and LIBS[25]
2 影响因素

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被应用于基于光谱的颗粒物成分和浓度分析领域, 主要思路是利用电火花诱导击穿获得颗粒物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并使其达到激发状态, 随后在冷却衰减时释放光谱信号由光谱仪接收并从颗粒物的特征谱线分析其成分与浓度。 就原理来说, 目前各类基于光谱分析的颗粒物分析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收集到的颗粒物表面被激发产生等离子体并释放其光谱信号, 再通过光谱仪进行分析。 因此, 是否能对收集区域内的颗粒物进行最大程度的激发和诱导击穿, 是评价一项技术是否高效的关键。 针对该关键点, 本节将探究目前围绕电火花诱导击穿技术增强等离子体激发程度的一些相关因素并展开讨论, 主要包括脉冲电源的参数、 电极材料与入射角度、 受激发等离子体本身特性等。

2.1 脉冲电源的参数

2.1.1 放电极性的影响

尹纯晶[32]等研究了不同极性加工条件下放电诱导电火花烧蚀的效率和对电极损耗的影响, 其研究结果表明, 正极性加工效率远远高于负极性加工且正极性加工对电极的损耗较小。 其主要原因是放电诱导过程中气体介质起主导作用而气体放电加工过程的微观物理过程主要以电子轰击为主, 因此无论脉冲长短, 正极性烧蚀量总是高于负极性烧蚀量。 该结论可以适用于SIBS颗粒物成分研究领域, 即研究中使气溶胶尽量靠近阴极, 通过正极性放电击穿而达到最佳的等离子体激发效果, 见图3。

图3 极性对加工效率和电极损耗的影响[32]Fig.3 Effect of polarity on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electrode loss[32]

2.1.2 脉冲重复频率

Kirpichnikov[33]等使用1.5 ns, 脉冲幅值为7 kV的电源开展有关脉冲重复频率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当脉冲重复频率由3 Hz提升至30 kHZ时, 放电逐渐均匀。 由于脉冲发生的间隔变短, 可以极大减少等离子体的复合, 从而更有利于光谱仪捕捉等离子体释放的光信号并减少冷却复合后造成的谱线干扰。

2.1.3 脉冲宽度的影响

葛延峰[34]等研究了脉冲电流宽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如果脉宽在一定范围内增加, 则镁合金微弧氧化起弧时间大幅降低, 单脉冲能量有明显的提升, 并且在此过程中的能耗随着脉宽增大先减少后增加, 并在30 μ s时达到最小值3.9 kJ。 而在尹纯晶[32]等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为, 脉冲宽度增加使材料加工效率增加, 电极损耗率下降。 其主要原因在于材料的加工效率受到单个脉冲能量的影响, 而脉冲宽度的增加将带来脉冲能量的增加, 即单个脉冲能量与脉冲电源的脉冲宽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见表3和图4。

表3 不同脉宽下起弧瞬间单脉冲能量[34] Table 3 Energy of single pulse at arcing moment[34]

图4 脉宽对时间-电压变化曲线的影响[34]Fig.4 Voltage-time curves under different current pulse widths[34]

2.1.4 脉冲间隔的影响

在车削加工过程中, 脉冲电源脉冲间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材料加工效率上[32], 而在深入研究后发现, 脉冲间隔的变化会带来放电频率f、 极间介质消电离、 电蚀产物的排出和极间热量传递的变化, 从而影响有效脉冲利用率的变化。 同时如果脉冲间隔过长, 无法准确的控制光谱仪采集信号的时间区间, 会使更多的环境干扰信号进入光纤探头。

2.1.5 峰值电流的影响

峰值电流越大, 则对等离子体的激发效率越高。 其主要原因是在脉冲宽度不变的情况下, 峰值电流的提升意味着单个脉冲的能量增大, 从而更多的能量将被用于电火花诱导击穿颗粒物, 使更多的原子被激发至等离子体状态并释放相应的辐射谱线, 当等离子体的数密度越大, 则光谱仪能接收的信号就越多, 越有利于后续的分析和识别。

2.2 电极材料与入射角度

在Yan[35]等对粒子流的直接测量研究中, 讨论了所需考虑的最优关键参数, 其中就包括了电极材料的影响。 高压脉冲电源对颗粒物粒子的有效电离、 测量的准确性等因素都与电极材料的选择有紧密的联系。 而此前这类研究相对较少; Yan等选择了四种金属作为常用电极材料, 分别为钼、 铂、 铜、 钨, 并对其光谱干扰、 等离子体特性、 延迟时间等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比较了电极的信号稳定性、 线路干扰和电极耐久性之后得出了钨是最佳电极材料的结论。 虽然此前有关电极材料的研究较少, 但是大多数电火花诱导击穿实验设备所选用的电极材料均为钨, 其主要原因是放电过程主要是电子克服金属表面的逸出功, 而钨具有表面逸出功低这一特点; 另外, 钨的耐温特性很好, 拥有3 410 ℃的熔点, 这在纯金属里面是最高的。

电极与样品平板所成角度的不同在Zhou[36]等的论文中有所叙述。 其通过激光诱导击穿方式, 电极通常成水平或” V” 型放置在样品上方, 金属样品作为阴极, 而另一额外的阳极与阴极样品呈45° 夹角, 构成传统的火花放电光谱法分析。 但在其实验中并未具体对不同的电极角度所造成的影响做更深入的分析, 只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即考虑到实验过程中等离子体诱导击穿效率与电火花和激光与其的接触面积和放电能量等有关, 所以定性地得出电极与样品之间的角度对颗粒物激发效果有相关性。

2.3 受激发等离子体本身特性

2.3.1 等离子体光谱线型

在诱导击穿实验中, 等离子体的典型膨胀过程如图5所示的三区模型, 分为激波面、 烧蚀面和声面。 诱导击穿过程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在不同的膨胀过程中, 即不同区域中所发射的线谱会受到不同加宽机制的作用而表现为不同的谱线轮廓, 常见的线轮廓有色散型分布即Lorentz线型和Gauss型分布[37]。 因此讨论不同的加宽机制对于了解等离子体的特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图5 激光烧蚀靶中的三区模型[37]Fig.5 Three zone model in laser ablation target[37]

2.3.2 等离子体的加宽机制

等离子体谱线加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加宽、 Stark加宽、 Doppler加宽、 仪器加宽等等, 其中Stark加宽和Doppler加宽分别只对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敏感。 在热传导区, Stark加宽起主导作用, 谱线轮廓表现为Lorentz型; 在冕区, 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Doppler加宽, 谱线轮廓表现为Gauss型[37]

①Stark加宽: 诱导击穿过程中谱线的加宽主要是由Stark加宽引起的。 Stark效应是指被置于外电场中的原子的能级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里的外电场使原来球对称的电场破缺为轴对称的, 解除了对角动量方向上的简并, 从而发生能级分裂。 其外部表现是该原子发射的谱线宽度加宽, 谱线位置发生移动。

②Doppler加宽: 由于发光原子相对于检测器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光波频移现象。

③自然加宽: 在不受外界影响时, 受激原子并非永远处于激发态, 它们会自发的向低能态跃迁, 因而受激原子在激发态上具有有限的寿命。 这一因素造成了原子跃迁谱线的自然加宽。

④仪器加宽: 由于光的衍射效应造成光谱的仪器加宽。

2.4 等离子体的电子数密度和电子温度

2.4.1 电子数密度

等离子体由大量的电子、 离子和原子组成, 在其诱导击穿过程中, Stark加宽是主要加宽机制之一, 而其又属于Lorentz线型。 在Griem[38]给出的等离子体辐射光谱中, Stark加宽所引起的谱线宽度公式如式(1)

Δλ1/2=2ωNe1016+3.5ANe10161/4×(1-1.2ND-1/3)ωNe1016×0.1nm(1)

式(1)中右边第一项表示电子展宽的贡献, 第二项为离子展宽贡献。 ω 为电子碰撞参数, A为离子展宽参数, 其中离子对线宽的贡献远小于电子展宽的贡献。 在忽略离子贡献后, 式(1)简化为

Δλ1/2=2ωNe1016(2)

通过式(2)只要知道谱线线宽, 以及某个温度下对应的碰撞系数就可以求得电子数密度。

2.4.2 电子温度

假设等离子体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 并且祸略中性原子分析谱线的自吸收效应。 则等离子体两能级EkEi之间跃迁的谱线强度表示为[39]

Iλki=NsAkigkexp(-Ek/kBT)US(T)(3)

式(3)中, λ 为跃迁的波长, Ns为发射离子数密度, Aki为该谱线的跃迁概率, US(T)为等离子体温度TS类粒子的配分函数。

那么利用萨哈-玻尔兹曼方法对该函数进行简化后可以得到一个一次函数, 其形式如式(4)所示

y* =mx* +qs(4)

式(4)称为萨哈-玻尔兹曼方程, 利用该式可以拟合得到关于y* x* 的一条直线, 该直线的斜率即为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40]

3 SIBS技术发展

除了以上所述的多种影响因素之外, 研究人员开始考虑如何在单个光谱分析法的诱导击穿方式参数达到最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等离子体诱导击穿效率。 于是出现了如激光+电火花诱导、 超声波雾化+电火花诱导击穿等两种或多种诱导击穿方法结合的研究以及如高重复频率激光烧蚀电火花诱导击穿、 粒子流电火花诱导击穿、 无标定电火花诱导击穿等基于试验样品状态改变或实验仪器参数优化的研究。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还有大量关于单校正和多元校正方法的讨论, 这些校正方法涉及如偏最小二乘法、 人工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法等, 表4中给出了不同校正方法下采用火花发射光谱法测得的不同元素的检测限[28]

表4 几种元素火花发射光谱的检测极限[28] Table 4 Limits of detection of spark emission spectroscopy[28]
3.1 激光+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LA-SIBS)

利用火花放电增强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发射这一技术很早就由Brech和Cross[41]等在1962年提出, 并由Rasberry[42]在1967年进一步详细叙述。 该技术是在激光诱导击穿的基础上, 使用高压脉冲火花放电对等离子体进行二次激发, 从而产生更高温度、 更多的等离子体, 以提高检测的精度和获得更低的检测限。 在该技术的火花放电过程中, 样品本身作为阴极, 与阳极之间的距离很小, 在这两者间形成放电, 并对样品进行烧蚀, 同时产生大量等离子体。 该技术目前通常应用于合金成分及元素分析领域。 Li等在研究火花放电辅助飞秒激光(spark-discharge assisted femtosecond LIBS, SP-fs-LIBS)时也给出了不同能量激光以及不同电压的火花放电对产生等离子体特征谱线强度及存在时间的影响[43], 见图6。

图6 单独使用fs-LIBS和SP辅助fs-LIBS时Cu(Ⅰ )521.82 nm的时间分辨发射峰强度, 激光能量为1.0和3.0 mJ[43]Fig.6 Time-resolved emission peak intensities of Cu(Ⅰ ) 521.82 nm for fs-LIBS alone and SP assisted fs-LIBS, Laser energies are 1.0 and 3.0 mJ[43]

3.2 超声波雾化+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UN-SIBS)

钟石磊[44]等考虑了应用SIBS技术对液体样品的检测中由于液体样品本身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电极放电过程难以产生以及等离子体辐射信号会被液体散射和吸收等问题, 提出了应用超声波雾化技术与电火花诱导击穿技术相结合, 首先使液体样品雾化形成液滴颗粒, 利用导流装置的作用形成气溶胶样品后再利用SIBS技术进行监测的方法。 在实验中, 针对重金属元素Pb进行了UN-SIBS研究, 最终得到其检测限可以达到2.07 ppt, 这一水平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常用检测技术和LIBS技术对Pb的检测限。

Zhu等[45]研究了脉冲液体电极等离子体(LEP)发射光谱中等离子体基本参数的时间特性, 通过对液体电极放电过程中产生气泡现象进行观察, 并结合电流、 电压等参数变化, 把放电过程分为气泡产生区和活性等离子体放电区, 并进一步分析了放电过程, 为光谱分析技术在液体方向上的等离子体特性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见图7。

图7 液体电极电流随时间的变化[45]Fig.7 Variation of liquid electrode current with time[45]

3.3 高重复频率激光烧蚀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HRR-LA-SIBS)

Wang等[46]和Gao等[47]研究了高重复频率的激光烧蚀电火花诱导击穿技术。 其设备层面即运用了电火花+激光的方式提高等离子体的激发效率和激发程度, 而在设备参数方面, 通过提升激光释放的频率, 增加脉冲次数来提高激发效果。 这种参数优化在一定程度内是可以调整的, 但必须考虑实际的应用成本和调节能力。

3.4 粒子流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PF-SIBS)

Yan[35]等研究了PF-SIBS技术在最优化参数条件下对粒子流的直接测量的效果。 通过对粒子颗粒直径的研究发现, 在粒径增大的情况下, 所分析元素的特征谱线强度减小, 而大气谱分强度增大。 这意味着使用该技术进行粉尘成分分析时, 如果颗粒物的粒径过大, 则带来的误差和干扰就越大, 也同时说明了使用光谱分析元素成分对样品的粒径有一定的要求, 粒径的不一致是基质效应之一。

3.5 无标定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CF-SIBS)

CF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参数和线积分强度的原理是基于等离子体接近局部热力学平衡(LTE)的条件来确定元素浓度。 Gao等[47]和曹宇等[48]指出, 使用CF方法需要满足等离子体处于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 由于瞬态等离子体具有时间演化特征, 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进行等离子体的信号检测,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避开等离子体中白光背景的干扰, 还能够使等离子体在该时间窗口内满足LTE条件。

4 SIBS技术的具体运用
4.1土壤碳含量测定

Schmidt等[18]提出了利用火花诱导击穿光谱(SIBS)对土壤中的碳浓度变化进行监测。 他们采集了8种土壤248 nm处的SIBS光谱, 并将247.85 nm处的中性碳线与标准干燃烧法测定的总碳浓度进行了比较。 最终实验结果表明, SIBS法是一种定量测定土壤总碳含量的可行方法, 测得的土壤碳含量与预测的土壤碳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2=0.972。

4.2 悬浮粉尘快速检测

空气中的悬浮粉尘的快速检测和元素分析是目前工业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Khalaji等[8]研究了以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为主要技术来实现一种简单、 快速、 实地的粉尘连续检测和分析方法。 这有利于解决目前工业领域存在的有毒有害粉尘数量众多且难以察觉, 粉尘领域操作工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在研究中, 他们以钙、 镁两种主要元素的光谱线作为沙尘空气的质量标准, 并用于检测连续监测箱中的粉尘浓度。 通过实验室的初步分析证明, SIBS技术对步行交通所产生的粉尘变化具有良好的灵敏度。

4.3 空气重金属浓度监测

空气中的重金属成分例如铅和铬向来都是研究人员重点的研究对象, Hunter[1]等在美国环境保护署/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园的回转窑焚烧炉模拟器(RKIS)周围布置了基于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法(SIBS)监测气溶胶和颗粒物中空气中重金属的新技术设施, 并对该焚烧炉进行实施监测和现场测量模拟燃烧烟气中的铅和铬。 最终SIBS技术成功检测到了低浓度和高浓度的铅和铬, 表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4.3 测定水泥粉体元素组成

Taefi[2]等研究了使用SIBS技术对水泥中的钙、 硅、 铁、 钾、 镁、 铝、 钠、 钡、 钛、 钒、 铅、 锰、 锶等主次元素进行了定性检测, 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钙、 硅、 镁、 铝、 铁和钾元素的校准曲线对水泥中的主要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所得出的检出限低于220 ppm。 除此之外, 还讨论了SIBS技术和XRF技术在粉末制品成分分析中各自的潜力和不足之处。 该研究对于建筑行业加强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成分和浓度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4.4 气溶胶成分测量

Prasoon Diwakar[9]等采用同轴微电极系统, 采用火花发射光谱法近实时采集和分析气溶胶粒子的元素组成。 其主要实验过程为将带点的气溶胶离子静电沉降到阴极尖端上, 并引入火花放电对其中的颗粒物进行等离子体烧蚀和雾化, 产生原子发射后使用宽带光谱仪进行元素识别和定量记录。 作者使用含有铅、 硅、 钠和铬的颗粒对系统进行校准, 最终获得了11 pg~1.75 ng范围内的绝对质量检测限。

Zheng[4]等也利用含碳气溶胶离子研究了脉冲能量对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影响, 其实验思路也是利用电火花放电对气溶胶中的颗粒物进行烧蚀、 雾化。 该研究为脉冲火花微等离子体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并有助于优化气溶胶的元素分析。

4.5 合金金属成分分析

Zhou[36]等的文章中提到近年来激光烧蚀辅助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IBS)在材料分析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 许多研究将其应用于铝合金、 铜合金、 一些金属和不锈钢等导电材料的分析, 发现该技术可使合金中Cr, Cu, Mn, Mg, Fe和Al等元素的检出限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Wang[46]等研制的高重复频率激光烧蚀火花诱导击穿光谱(HRR LA-SIBS)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耦合技术, 实现了铝合金元素的精确定量分析,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极限学习机的参数进行优化, 最终证明了该技术可以方便、 快速、 准确地对合金样品进行元素分析。

Gao[47]等使用一种结合高重复频率激光烧蚀火花诱导击穿光谱(HRR LA-SIBS)的无标定(CF)方法测定分析了银合金中的成分, 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最终得到该技术可以在不需要标准样品的情况下对银合金进行较为准确的元素分析。

5 SIBS技术存在的挑战
5.1 设备技术成本

尽管相较于LIBS的仪器, SIBS所用设备在成本上已经有大幅的降低, 但高压脉冲电源目前的售价仍在6~10万元, 且如果要求高压脉冲电源与光谱仪实现外部触发等功能, 则价格将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已开始尝试自行开发高压脉冲模块, 其成本可大幅降低至2 000元左右[27]

5.2 电火花能量

相比LIBS要求的10~100 mJ的能量, SIBS技术所能提供的能量相对来说较小, 这就要求其提升击穿电压或脉宽以提供足够的能量, 且不同状态、 不同类型的样品对于击穿能量的要求也不同, 所以对于设备的要求和电火花能量的考量也是未来进一步研究存在的挑战之一。

5.3 环境光信号噪声问题

通过光谱仪采集实验过程中的电火花信号时, 需要对等离子体的存在时间和光谱仪采集时间进行准确的设置, 避免光谱仪采集过多的环境噪声或者采集不到诱导击穿时产生的电离辐射, 从而大大降低了该技术的准确性。

5.4 样品污染问题

由于电火花会对样品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造成粉末状样品在实验设备或环境中的逸散或者液体样品的喷溅, 从而影响下一次实验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 研究人员应当设计合理的实验设备和选择合适的样本形态, 或者降低电火花产生过程中对于细碎样品的影响。

5.5 定量分析方法

目前关于SIBS的方法已经有了大量的技术更新和应用, 并且尝试了多种单校正和多元校正方法, 但是这些围绕技术方法和校正方法的更新仍然无法较为精准的解决测量对象的定量分析方法。 因此, 研究并找到一种普适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在未来的SIBS技术研究中显得格外重要。

6 结论

作为一种未来可行的低成本、 便携式并且操作简单的元素检测技术, SIBS技术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被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涉及土壤成分、 气溶胶成分及浓度和金属元素检测等等领域和方向。 其在固态和气态样品形态上的检测性能十分优异, 并且目前也已出现对于样品雾化后诱导击穿的相关研究, 可以说其适用范围广泛, 能够定性和定量的测量数十种化学元素。 尽管目前关于该技术的研究还不像其他技术一样丰富, 并且其本身也存在着定量测量精度上的一些问题, 但总的来说, SIBS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并且能够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光谱分析元素检测技术。 随着未来研究人员对于等离子体和电火花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实验设备的进步, 可以想象SIBS将会在土壤重金属污染, 大气光化学污染, 食品安全, 材料检测, 国防安全等多个领域取得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Hunter A J R, Morency J R, Senior C L, et al.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0, 50(1): 111. [本文引用:5]
[2] Taefi N, Khalaji M, Tavassoli S H.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10, 40(7): 1114. [本文引用:6]
[3] Golloch A, Siegmund D. 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7, 358(7-8): 804. [本文引用:1]
[4] Zheng Lina, Kulkarni P, Diwakar P.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8, 144: 55. [本文引用:4]
[5] Hunter A J R, Davis S J, Piper L G, et al. Applied Spectroscopy, 2000, 54(4): 575. [本文引用:6]
[6] Kammermann T, Kreutner W, Trottmann M,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8, 148: 152. [本文引用:1]
[7] Miziolek A, Palleschi V, Schechter I.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本文引用:2]
[8] Khalaji M, Roshanzadeh B, Mansoori A, et al.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012, 50(2): 110. [本文引用:3]
[9] Diwakar P, Kulkarni P.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2012, 27(7): 1101. [本文引用:3]
[10] Danzer K, Venth K. 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4, 350(6): 339. [本文引用:1]
[11] Laqua K, Hagenah W D. Spectrochimica Acta, 1962, 18(2): 183. [本文引用:1]
[12] Webb C, Cooper C B, Zand er A T, et al.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1994, 9(3): 263. [本文引用:1]
[13] Coedo A G, Dorado M T, Cobo I G.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1994, 9(3): 223. [本文引用:1]
[14] Ivanovic K A, Coleman D M, Kunz F W, et al. Applied Spectroscopy, 1992, 46(6): 894. [本文引用:1]
[15] Baumann H, Tzianabos A O, Brisson J R, et al. Biochemistry, 1992, 31(16): 4081. [本文引用:1]
[16] Merer R M, Wallace J S. Spark Spectroscopy for Spark Ignition Engine Diagnostics. SAE International in United State, 1995. [本文引用:1]
[17] Golloch A, Wilke K.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1997, 12(10): 1225. [本文引用:1]
[18] Schmidt M S, Sorauf K J, Miller K E, et al. Applied Optics, 2012, 51(7): 176. [本文引用:2]
[19] Kawahara N, Tomita E, Takemoto S,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09, 64(10): 1085. [本文引用:1]
[20] Hunter A J R, Piper L G.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2006, 18: 585. [本文引用:1]
[21] Fansler T D, Stojkovic B, Drake M C, et al. Applied Physics B, 2002, 75(4-5): 577. [本文引用:1]
[22] Fischer J, Velji A, Spicher U, et al. SAE Technical Papers, 2004, 01: 1916. [本文引用:1]
[23] Fraser M E, Bauer A J R, Davis S J. Proc. SPIE, 1998, 3534: 1(doi: DOI:10.1117/12.339004). [本文引用:1]
[24] Zheng Lina, Kulkarni P, Zavvos K, et al.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17, 104: 66. [本文引用:1]
[25] Srungaram P K, Ayyalasomayajula K K, Fang Y Y, et al.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3, 87: 108. [本文引用:4]
[26] Walters J P. Applied Spectroscopy, 1969, 23(4): 317. [本文引用:1]
[27] Davari S A, Wexler A S.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2020, 13(10): 5369. [本文引用:2]
[28] Zheng Lina, Kulkarni P, Dionysiou D D.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2018, 33(3): 404. [本文引用:2]
[29] WANG Jian-wei, ZHANG Na-zhen, HOU Ke-yong, et al(王建伟, 张娜珍, 侯可勇, ). Progress in Chemistry(化学进展), 2008, 20(7): 7. [本文引用:1]
[30] Fraser M E, Panagiotou T, Hunter A J R, et al. Plating and Surface Finishing, 2000, 87(1): 80. [本文引用:1]
[31] Letty C, Pastore A, Mastorakos E, et al.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10, 34(3): 338. [本文引用:1]
[32] YIN Chun-jing, LIU Zhi-dong, LING Jia-jian, et al(尹纯晶, 刘志东, 凌加健, ). Electromachining & Mould(电加工与模具), 2014, (3): 43. [本文引用:3]
[33] Kirpichnikov A A, Starikovskii A Y.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2008, 36(4): 898. [本文引用:1]
[34] GE Yan-feng, JIANG Bai-ling, LIU Dong-jie(葛延峰, 蒋百灵, 刘东杰).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 44(8): 1948. [本文引用:1]
[35] Yan S C, Xu J L, Zhang L F,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1): 1868. [本文引用:2]
[36] Zhou W D, Guo Y H, Zhang R R. Frontiers of Physics, 2020, 15(5): 2201. [本文引用:2]
[37] ZHANG Ling-qing, HAN Shen-sheng, XU Zhi-zhan, et al(张令清, 韩申生, 徐至展, ).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5, 7(3): 339. [本文引用:2]
[38] Griem H R. Principles of Plasma Spectroscop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本文引用:1]
[39] Aguilera J A, Aragon C.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04, 59(12): 1861. [本文引用:1]
[40] LI Xia-fen, ZHOU Wei-dong, QIAN Hui-guo, et al(李霞芬, 周卫东, 钱惠国, ). Acta Optica Sinica(光学学报), 2011, 31(11): 291. [本文引用:1]
[41] Brech F, Cross L. Appl. Spectrosc, 1962, 16(2): 59. [本文引用:1]
[42] Rasberry S D, Scribner B F, Margoshes M. Applied Optics, 1967, 6(1): 81. [本文引用:1]
[43] Li Qingxue, Chen Anmin, Zhang Dana, et al. Optik, 2021, 225: 165. [本文引用:1]
[44] ZHONG Shi-lei, QI Fu-jun, SUN Xin, et al(钟石磊, 亓夫军, 孙欣).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4): 1225. [本文引用:1]
[45] Zhu Yanbei, Russo R E, Chan G C Y.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21, 179: 106089. [本文引用:1]
[46] Wang Yarui, Li Runhua, Chen Yuqi.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21, 177: 106077. [本文引用:2]
[47] Gao Jiankui, Kang Juan, Li Runhua, et al. Applied Optics, 2020, 59(13): 4091. [本文引用:3]
[48] CAO Yu, KANG Juan, CHEN Yu-qi, et al(曹宇, 康娟, 陈钰琦, ).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中国激光), 2020, 47(6): 31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