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级氟磷锰矿的化学成分及光谱学表征
吕洋, 裴景成*, 高雅婷, 陈泊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通讯作者 e-mail: peijc@cug.edu.cn

作者简介: 吕 洋, 女, 2001年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本科生 e-mail: 13677745240@163.com

摘要

氟磷锰矿是一种稀有矿物, 宝石级氟磷锰矿可呈现高饱和度的红橙色。 选取三颗来自巴基斯坦的样品, 通过电子探针、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系统研究, 旨在获得其化学成分、 光谱学特征, 分析致色离子, 为其品种鉴定、 优化处理等提供重要数据。 样品平均化学成分化学式为(Mn1.66, Fe0.17, Ca0.15, Mg0.03)Σ2.02[P0.99O4.14]F0.82, 属含少量铁的氟磷锰矿, 与文献记载的巴基斯坦Shigar山谷产出的宝石级氟磷锰矿化学成分相似。 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显示氟磷锰矿的主要振动基团为PO43-基团。 拉曼光谱的主峰位于980 cm-1, 可用于分析羟基与氟的替代关系, 450和427 cm-1双峰的强度比可反映Mn2+和Fe2+的替代关系。 红外光谱在400~650 cm-1波段和900~1 200 cm-1波段有吸收峰, 可以反映羟基与氟和Mn2+与Fe2+的替代关系。 因此,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特征可清晰区分氟磷锰矿、 羟磷锰矿和氟磷铁矿三个类质同像矿物。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 以406 nm为中心的强吸收峰是由于Mn2+自旋禁阻跃迁导致; 以455 nm为中心的弱吸收峰是由于Fe2+自旋禁阻跃迁导致, Mn2+对此峰也有一定贡献; 以533 nm为中心的吸收峰是由Mn2+6 A1g(S)→4 T1g(G)跃迁导致。 样品呈现红橙色, 属自色矿物。 氟磷锰矿族矿物普遍存在类质同象,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可准确鉴定氟磷锰矿, 电子探针可以为其产地溯源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氟磷锰矿; 化学成分;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中图分类号:P575.4 文献标志码:A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Spectra Characterization of Gem-Grade Triplite
LÜ Yang, PEI Jing-cheng*, GAO Ya-ting, CHEN Bo-yu
Gemmological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Triplite is a rare mineral, and gem-grade triplite can present a highly saturated reddish orange. In this paper, three samples from Pakistan are selected for systematic research through Electron Microprobe, Rama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The purpose is to obtain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analyze the chromogenic ions, and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thei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processing. The chemical formula of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Mn1.66, Fe0.17, Ca0.15, Mg0.03)Σ2.02P0.99O4.14(F)0.82, which belongs to the Mg-rich and Fe-poor triplite. And it has a similar chemical composition with the gem-grade triplite produced in the Shigar Valley of Pakistan in the literature. Raman spectra and Infrared spectra show that the main vibration group of triplite is PO43- group. The main peak of Raman spectra is located at 980 cm-1, which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H- and F. The intensity contrast of the 450 and 427 cm-1 bimodal peaks can reflect the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n2+ and Fe2+. The Infrared spectra has absorption peaks in the 400~650 and 900~1 200 cm-1 band, which can reflect the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H- and F, Mn2+ and Fe2+. Thus, Raman spectra and Infrared spectra can be used to clearly distinguish the isomorphic minerals: triplite, wolfeite and zwieselite. In the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the strong absorption peak centered at 406 nm is caused by the spin-forbidden transition of Mn2+. The weak absorption peak centered at 455 nm is caused by the spin-forbidden transition of Fe2+, and Mn2+ also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is peak. The absorption peak centered at 533 nm is caused by the transition of Mn2+,6 A1g(S)→4 T1g(G). So the samples show a reddish orange color, which is an idiochromatic mineral. There are common isomorphisms in the triplite group minerals. Raman spectra and Infrared spectra can identify triplite accurately, and EMPA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traceability of its origin.

Keyword: Triplite; Chemical constituents; Rama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引言

氟磷锰矿, 英文名称Triplite, 来源于希腊语中“ Triplos” 一词, 意为三倍的, 指氟磷锰矿常见三组解理。 其理想化学式为Mn2[PO4]F, 属单斜晶系, 二轴正光性, 摩氏硬度5~5.5。 颜色多为棕色、 棕红色, 宝石级氟磷锰矿可呈现高饱和度的橙红色, 其美丽的颜色深受人们喜爱。 由于透明度高的氟磷锰矿稀少, 且解理发育、 脆性极大, 因而切磨成刻面宝石的氟磷锰矿极其稀有且昂贵。

氟磷锰矿多产出于富磷酸盐的花岗伟晶岩中, 少数见于高温矿脉中。 在巴基斯坦、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阿根廷等地曾有过产出, 中国曾在江西、 广西等地的花岗伟晶岩中产出。 宝石级氟磷锰矿目前仅在巴基斯坦有产出报道[1]

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非宝石级氟磷锰矿的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等, 文献较少且年代过于久远, 而对于宝石级氟磷锰矿研究更是匮乏, 仅Laurs等报道了宝石级氟磷锰矿的化学成分及基础宝石学性质[1], 利用先进的精准的实验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的光谱学和化学成分分析极有必要。 本工作选取3颗巴基斯坦产出的宝石级氟磷锰矿作为实验对象, 开展电子探针、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实验, 对其化学成分、 谱学特征和致色成因进行探讨。 为氟磷锰矿这种稀有且极富经济价值的宝石提供鉴定和优化处理方面的理论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实验选取3颗产自巴基斯坦、 切磨抛光良好的刻面型宝石级氟磷锰矿样品, 颜色为红橙色, 玻璃光泽, 具贝壳状断口, 解理发育(见图1)。 显微镜下样品内部可见面纱状包裹体、 气液两相包裹体群、 粒状透明晶体包裹体、 黑色不规则包裹体。 对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参数测试, 结果详见表1

图1 氟磷锰矿样品Fig.1 Picture of triplite samples

表1 氟磷锰矿样品常规宝石学参数 Table 1 Routine gemological parameters of triplite samples
1.2 方法

电子探针实验测试在武汉上谱分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 实验仪器型号为日本电子(JEOL)JXA8230。 测试条件为: 电流2× 10-8 A, 电压15 kV, 束斑直径为3 μ m, 数据校正采用日本电子(JEOL)的ZAF校正方法进行修正。

拉曼光谱测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成分及光谱分析实验室, 实验仪器型号为Bruker Senterra R200L激光拉曼光谱仪。 测试条件为: 激光发射波长532 nm, 分辩率3~5 cm-1, 测试范围为50~1 500 cm-1, 积分时间10 s, 积分次数5, 激光能量20 mW, 测试物镜为20倍, 狭缝宽为50× 1 000 μ m。

红外光谱测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成分及光谱分析实验室, 实验仪器型号为Bruker Vertex80红外光谱仪, 测试范围200~4 000 cm-1。 测试条件: 分辩率为4 cm-1, 光阑直径6 mm, 扫描次数64。 采用反射法测试, 光谱经过K-K转换。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成分及光谱分析实验室, 实验仪器型号为Perkin Elmer Lambda 650S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测量范围为250~800 nm。 测试条件: 数据间隔1 nm, 扫描速度266.75 nm· min-1。 采用透射法测试。 实验样品经双面平行抛光。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子探针分析

为分析宝石级氟磷锰矿的主量元素成分, 分别对三个样品进行了电子探针测试, 结果见表2。 本实验三个样品化学成分相近, 表现出Mn含量高(范围52.391~53.498 Wt%, 平均52.852 Wt%), Fetot含量较低(范围4.551~6.925 Wt%, 平均5.626 Wt%), (Mg+Ca)含量低(范围3.535~4.893 Wt%, 平均4.414 Wt%), 同时含有微量Na, K, Al, Si和Ti的特征。 本实验中, 氟磷锰矿样品的平均化学成分为(Mn1.66, Fe0.17, Ca0.15, Mg0.03)Σ 2.02P0.99O4.14(F)0.82, 属于含少量铁的氟磷锰矿样品, 与前人报道的巴基斯坦北部Shigar山谷花岗伟晶岩中产出的宝石级氟磷锰矿化学成分相似[1]

表2 氟磷锰矿样品化学成分特征(Wt%) 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iplite samples (Wt%)
2.2 拉曼光谱分析

三个氟磷锰矿样品的拉曼光谱基本相同, 在980 cm-1出现主峰, 89, 244, 424, 450, 607, 1 037, 1 075和1 130 cm-1附近出现弱峰(图2)。 据前人研究, 位于980 cm-1的主峰归属于 PO43-基团的ν 1对称伸缩振动, 1 037, 1 075和1 131 cm-1附近峰位由 PO43-基团的ν 3反对称拉伸振动引起[2]。 在400~650 cm-1波段的峰对应 PO43-基团的两种不同变形振动模式: ν 2弯曲振动引起的峰位在400~480 cm-1之间, ν 4平面外弯曲振动引起的峰位在570~620 cm-1之间[3], 400 cm-1以下为晶格振动峰[2]。 样品的拉曼位移及归属见表3

图2 氟磷锰矿样品拉曼光谱Fig.2 Raman spectra of triplite samples

表3 氟磷锰矿样品的拉曼位移及其归属 Table 3 Raman shift and attribution of triplite samples

氟磷锰矿族矿物普遍存在类质同象现象(表4), 对比不同类质同像样品的拉曼光谱, 并尝试借助拉曼光谱进行区分。 根据RRUFF数据库中的资料, 将R050279号氟磷铁矿样品、 R050614号羟磷铁矿样品与本研究中L-2编号氟磷锰矿样品的拉曼光谱进行对比(图3)。

表4 氟磷锰矿族矿物 Table 4 Triplite group minerals

图3 氟磷锰矿与RRUFF中氟磷铁矿、羟磷铁矿拉曼光谱对比Fig.3 Raman spectra of triplite compared with zwieselite and wolfeite in RRUFF

图3中羟磷铁矿和氟磷锰矿的主峰存在明显差异, 羟磷铁矿在961和975 cm-1呈现双峰特征, 可以作为羟磷铁矿与氟磷锰矿诊断性区分特征。 氟磷铁矿的主峰与氟磷锰矿的位置接近, 无法通过主峰进行诊断性区分, 且说明主峰对于Fe2+和Mn2+的替换不敏感。 羟磷铁矿和氟磷铁矿的化学成分差异主要在附加阴离子(羟基和氟)上, 说明主峰与羟基和氟的替换相关, 可能反映了羟基和氟的替换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 三种样品在427和450 cm-1附近的两个峰位强度比存在差异, 氟磷锰矿中450 cm-1峰强于427 cm-1峰, 而在羟磷铁矿和氟磷铁矿中则相反, 推测这两个峰受到了Fe2+和Mn2+替换的制约, 可以结合980 cm-1主峰用于区别氟磷锰矿、 羟磷铁矿及氟磷铁矿。 然而这两个振动模式的强度较弱, 可能无法作为诊断性依据, 可以结合化学成分轻易区分氟磷锰矿(富Mn)和氟磷铁矿(贫Mn)。

2.3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为了研究样品的指纹区特征, 采用反射法测试L-1, L-2, L-3各样品的红外光谱(图4)。 样品的主要吸收峰见表5, 其中在1 070~1 078 cm-1显示强吸收峰, 在586~603 cm-1显示次强峰。 据Vignola等对意大利Codera山谷氟磷锰矿样品的研究, 400~650 cm-1之间的吸收峰对应 PO43-基团的弯曲振动、 晶格振动, 900~1 200 cm-1之间的吸收峰对应于 PO43-基团的伸缩振动模式[2]

图4 氟磷锰矿样品红外光谱Fig.4 Infrared spectra of triplite samples

表5 氟磷锰矿样品的红外吸收峰位及其归属 Table 5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s and their attribution of triplite samples

据前人研究, 多种磷酸盐矿物在410~470 cm-1波段出现由 PO43-基团ν 2对称弯曲振动导致的吸收峰, 例如光彩石(438 cm-1)、 银星石(452 cm-1)、 绿铁矿(440, 415 cm-1 )、 绿磷铁矿(455, 435, 415 cm-1 )、 簇磷铁矿(470, 450 cm-1)[4], 故推测本研究样品位于457 cm-1附近弱吸收峰是由于 PO43-基团ν 2对称弯曲振动导致。 样品位于1 070~1 078 cm-1的强吸收峰及1 134~1 141 cm-1的伴生峰是由于 PO43-基团ν 3反对称拉伸振动导致[5], 586~603 cm-1的次强峰是由于 PO43-基团ν 4弯曲振动导致[6], 位于975 cm-1的弱吸收峰是由于 PO43-基团ν 1对称拉伸振动导致[3]

为进一步区分氟磷锰矿族矿物, 将源于RRUFF数据库中的R050279号氟磷铁矿(Zwieselite)样品、 R050614号羟磷铁矿(Wolfeite)样品与本实验L-2号氟磷锰矿(Triplite)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对比(图5)。 三个样品的红外光谱存在明显区别, 在400~650 cm-1波段, 氟磷铁矿和羟磷铁矿位于该波段的最强峰(568, 559 cm-1), 其强度明显低于氟磷锰矿的603 cm-1峰, 说明这个振动模式可能受Fe2+和Mn2+替换的影响。 此峰应归属于 PO43-基团的弯曲振动, 与拉曼光谱中的427, 450 cm-1峰耦合, 说明 PO43-基团的弯曲振动受到Fe2+和Mn2+替换的影响。 在900~1 200 cm-1波段, 羟磷铁矿相对氟磷铁矿与氟磷锰矿呈现出复杂的峰特性, 可能与羟基有关。 羟磷铁矿和氟磷铁矿在该波段的主峰也同样较氟磷锰矿向低波数偏移, 可能与Fe2+和Mn2+替换相关。 借助红外光谱, 可以轻易将三者区分开, 有利于该稀有宝石的鉴定。

图5 氟磷锰矿与RRUFF中氟磷铁矿、羟磷铁矿红外光谱对比Fig.5 Infrared spectra of triplite compared with zwieselite and wolfeite in RRUFF

2.4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为分析宝石级氟磷锰矿的致色成因, 对样品进行了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图6)。 样品在紫区具有以406 nm为中心的强吸收峰, 主要由Mn2+自旋禁阻跃迁导致[7]。 蓝区具有以455 nm为中心的弱肩峰, 是由于Fe2+的自旋禁阻跃迁导致, Mn2+对此峰也有一定贡献[5]。 在绿区具有以533 nm为中心的吸收峰, 是由于Mn2+ 6A1g(S)→ 4T1g(G)跃迁导致。 宝石级氟磷锰矿吸收部分绿光和蓝紫光透过红光和黄光, 最终呈现红橙色, 属于自色矿物。

图6 氟磷锰矿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Fig.6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of triplite

3 结论

(1)三个样品平均化学成分化学式为(Mn1.66, Fe0.17, Ca0.15, Mg0.03)Σ 2.02P0.99O4.14(F)0.82。 Mn平均含量52.85 Wt%, Fetot平均含量5.63 Wt%, (Mg+Ca)平均含量4.414 Wt%, 属于含少量铁的氟磷锰矿, 与巴基斯坦北部Shigar山谷产出的宝石级氟磷锰矿化学成分相似。

(2)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宝石级氟磷锰矿主要振动基团为 PO43-基团。 拉曼光谱显示980 cm-1主峰, 以及424, 450 cm-1等弱峰。 红外光谱在1 070~1 078 cm-1显示强吸收峰, 在586~603 cm-1显示次强峰吸收峰及若干较弱吸收峰。 根据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可以将氟磷锰矿与其他类质同像矿物进行区分。 研究表明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鉴定宝石级氟磷锰矿有重要意义。

(3)宝石级氟磷锰矿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 以406 nm为中心的强吸收峰是由于Mn2+自旋禁阻跃迁导致; 以455 nm为中心的弱吸收峰是由于Fe2+自旋禁阻跃迁导致, Mn2+对此峰也有一定贡献; 以533 nm为中心的吸收峰是由于Mn2+ 6A1g(S)→ 4T1g(G)跃迁导致。 最终呈红橙色, 属自色矿物。

致谢: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成分及光谱分析室的徐行和刘佳老师在实验测试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感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黄伟桦同学在解谱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Laurs B M, Quinn E P, Simmons W B, et al. Gems and Gemology, 2005, 41(3): 277. [本文引用:3]
[2] Vignola P, Gatta G D, Frédéric Hatert, et al. Canadian Mineralogist, 2013, 52(2): 235. [本文引用:3]
[3] Frost R L, Xi Y, López Andrés, et al. Spectroscopy Letters, 2014, 47(3): 214. [本文引用:2]
[4] Frost R L, Xi Y, Scholz R, et al.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2012, 39(10): 803. [本文引用:1]
[5] Frost R L, Xi Y, Scholz R, et al. Phosphorus & Sulfur & the Related Elements, 2013, 188(11): 1526. [本文引用:2]
[6] ZHANG Ru-bai(张如柏).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矿物岩石), 1995, 15(2): 6. [本文引用:1]
[7] Laurs B M, Knox K. Gems and Gemology, 2001, 37(4): 27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