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山丘陵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土壤WSOC的荧光特征
李玉梅1, 王楠楠1,2, 刘峥宇3, 王根林1,*, 时妍3, 王伟1, 于洪久1, 张磊4
1.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9
3.黑龙江省绥滨农场, 黑龙江 绥滨 154213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通讯作者 e-mail: wanggenlin2005@163.com

作者简介: 李玉梅, 女, 1971年生,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研究员 e-mail: Liyumeiwxyl@126.com

摘要

为了提高坡耕地的秸秆还田效率, 增加土壤有机质, 探索一种适于坡耕地的基于种养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了秸秆覆盖轮耕技术(包括当季秸秆覆盖+休闲、 上季秸秆覆盖+旋耕)与常规耕作(秸秆移除后旋耕)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荧光特征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结果表明: 砂质暗棕壤坡耕地秸秆覆盖旋耕(SRT)、 秸秆覆盖休闲(SFT)与秸秆不还田的常规耕作(CRT)处理土壤WSOC均解析出C1, C2, C3和C4等4组荧光组分, 主要为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类富里酸(Peak A 和Peak C)、 类胡敏酸(F)和短波类色氨酸(类蛋白B、 D峰)等成分。 秸秆覆盖旋耕处理提高了类富里酸(Peak A和Peak C)和类蛋白组分C4含量, C1和C2组分较覆盖休闲和常规耕作分别提高112.73%, 109.35%和107.77%, 66.07%, C4组分较SFT与CRT处理提高28.26%和42.31%, 差异显著, 而常规耕作处理来自于自生源腐殖质组分的胡敏酸C3含量增加, 较覆盖旋耕和覆盖休闲处理分别增加16.76%和49.74%; 0~20 cm耕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物主要分布在<0.053 mm的矿物质结合态(MOM)中, 平均占比为63.90%, 其次为0.25~0.053 mm细颗粒态有机物(oPOM), 占比为23.8%, 粗颗粒态有机物(>0.25 mm)中含量最低, 仅为11.2%; 与秸秆不还田比较, 坡耕地秸秆覆盖还田增加了植物来源的新鲜有机质的形成, 表现为>0.053 mm的闭蓄态有机碳(oPOC)含量的增加, 以覆盖旋耕处理oPOC增加较大, 而秸秆不还田的CRT处理增加了MOM占比; 覆盖旋耕处理FI和HIX值增大, 土壤腐殖质积累趋势增强, 为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实施秸秆覆盖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坡耕地; 秸秆覆盖; 轮耕; WSOC; 荧光特征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SOC Under Straw Cover Rotation on Slope Farmland of Low Mountains and Hills
LI Yu-mei1, WANG Nan-nan1,2, LIU Zheng-yu3, WANG Gen-lin1,*, SHI Yan3, WANG Wei1, YU Hong-jiu1, ZHANG Lei4
1.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ty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Harbin 150086, China
2.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Daqing 163319, China
3. Heilongjiang SuiBin Farm, Suibin 154213, China
4. Rural Revitalization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raw returning and increase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a protective tillage metho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planting and feeding on sloping farmland was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and rotation tillage technology on soil 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 (WSOC)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aggregate organic carbon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s were studied, which included current season straw mulching and leisure, last season straw mulching and rotary tillag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arming, which was rotating tillage after straw remov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SOC resolved into 4 groups C1, C2, C3, C4, under the above three treatments on the sandy dark brown soil, in which fluorescent components mainly include fulvic acid (Peak A and Peak C)in the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regions and humic acid (F) and short-wave tryptophan (protein-like B, D peaks) and other components. SRT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fulvic acid (Peak A and Peak C) and protein-like component C4. Compared with SFT and CRT, whose components of C1 and C2 increased by 112.73%, 109.35% and 107.77%, 66.07% and the group C4 increased by 28.26% and 42.31%,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While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humic acid C3 from the autogenic humus componentunder the CRT treatment was increased by 16.76% and 49.74% compared with the SRT and SFT treatments. Soil aggregate organic matter in 0~20 cm cultivated layer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neral bound state (MOM) of <0.053 mm, with an average proportion of 63.90%, followed by 0.25~0.053 mm fine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oPOM), accounting for 23.8%, and the content of coarse-grained organic matter (>0.25 mm) was the lowest, only 11.2%. SRT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oPOC, and the values of FI and HIX increased, which means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humus increased. The accumulation trend was strengthened,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lementing protective tillage techniques for straw mulching and returning to the field in low mountain and hilly areas.

Key words: Sloping farmland; Straw mulch; Rotation; WSOC;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引言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依赖于有机胶结剂的作用, 而各类有机碳是最重要的胶结物质。 近年来土壤有机碳研究开始关注于易分解、 运移快、 易吸收利用的活性碳组分。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 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土壤碳库中最活跃的组分, 在调节土壤养分流向上具有重要作用。 WSOC可被土壤微生物直接分解利用, 促进土壤有机态养分向无机态转化并供应植物需要。 WSOC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 与其他组分有机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对农业生产措施反应灵敏, 与土壤潜在生产力关系密切。

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含量[1], 但受生物与非生物多种因素的影响, 进入土壤中的秸秆分解、 转化机制较为复杂[2, 3]。 高量秸秆覆盖还田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高于中量和低量秸秆覆盖[4]。 生育期秸秆高量覆盖可有效提高0~30 cm耕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 而夏闲秸秆覆盖对其影响不大[5]。 秸秆离田后耙茬旋耕是目前东北坡耕地常见的耕作方式, 造成耕层浅薄, 加剧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在低山丘陵坡耕地上开展秸秆覆盖轮耕技术研究, 分析秸秆覆盖还田休闲与耕作对土壤WSOC转化、 积累的影响, 探索坡耕地适宜的耕作技术, 为今后黑土区坡耕地因地制宜开展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的保护性轮耕技术, 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镇卜家村(44° 60'N, 129° 58'E), 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5.7 ℃, 年平均降水量550 mm, 平均活动积温2 400~2 600 ℃。 土壤类型为砂土质暗棕壤, 地形坡度5° ~15° , 试验地坡度为8° 。

1.2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以6行为1个试验小区, 小区面积6行× 0.60 m× 200 m, 设5次重复。 试验小区内分为玉米种植区(4行, 当季移除秸秆并旋耕)和秸秆覆盖区(2行, 覆盖且当季休闲)。 其中, 秸秆覆盖还田于每年春季进行, 将秸秆用集行机粉碎归行后直接覆盖地表; 玉米种植区采用常规的根茬耙茬旋耕方式。

试验于2019年3月— 2021年3月进行。 2019年将4行种植区秸秆全部集行到2行秸秆覆盖区, 该覆盖区当季为休耕模式, 下一年度种植玉米。 4行种植区2019年种植玉米, 2020年将4行区中的2行与上一年度的2行秸秆覆盖区组合成新的种植区, 而另外2行作为新的秸秆覆盖休闲区。 至2021年4月取样期, 试验小区由3个部分组成(每部分2行): (1)覆盖休闲处理(SFT): 上年种植玉米、 本年秸秆覆盖; (2)覆盖旋耕处理(SRT): 上年秸秆覆盖、 本年种植玉米; (3)常规旋耕处理(CRT): 连续2年种植玉米、 且无秸秆覆盖(见表1表2和附图)。 选择早熟、 较耐密植的玉米品种, 生育期120~130 d, 种植密度5 000株· 亩-1, 施肥总量N-P2O5-K2O为150~100~50 kg· hm-2, 其中追施氮肥量为纯N 100 kg· hm-2, 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表1 试验处理 Table 1 Treatments in experiment
表2 WSOC的FMAX分析 Table 2 FMAX analysis of WSOC
1.3 方法

1.3.1 样品采集

供试玉米品种为益农玉10号。 采集0~20 cm土样, 自然风干后测定土壤有机质(SOC)、 水溶性碳(SWOC)、 颗粒有机物(POM)、 矿物结合态有机物(MOM)及其碳含量。

1.3.2 测定方法

土壤SOC的测定采用的是重铬酸钾外加热法[6]。 土壤SWOC以水浸提法提取: 称取5 g土样与50 mL超纯水混合均匀(水:土=10:1) , 在25 ℃下180 r· min-1震荡60 min, 再以8 000 r· min-1离心6 min, 上清液过0.45 μ m滤膜。 滤液中SWOC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岛津TOC-VCPH) 测定。 将土壤干筛分级后测定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 取5~10 g某一粒级团聚体土样置于50 mL离心管中, 加溴化锌溶液30 mL, 将离心管封口, 来回倒置10次, 再用10 mL溴化锌溶液将沾附在离心管壁上的物质全部冲洗转移到悬浮液中。 静置20 min后, 在20 ℃下以2 500 r· min-1转速离心30 min, 离心后, 用600目的聚酰胺滤布过滤, 离心和过滤均重复三次, 获得fPOM, 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 去除溴化锌溶液, 于60 ℃烘干计重。 离心管中的土样用蒸馏水冲洗3次, 再加入30 mL的0.5%六偏磷酸钠溶液分散土样, 然后于振荡机上振荡18 h。 最后分别过0.25 mm(oPOM)和0.053 mm(MOM)筛(振荡后直接过筛), 获得各亚级团聚体, 于60 ℃烘干计重, 常规法测定不同颗粒有机碳含量[7]

荧光光谱测定采用仪器为Perkin Elmer Luminescence Spectrometer LS50B。 激发光源: 150 W氙弧灯; PMT电压: 700 V; 信噪比> 110; 带通(Bandpass): Eex=10 nm; Eem=10 nm; 响应时间: 自动; 扫描速度: 1 500 nm· min-1; 扫描光谱进行仪器自动校正。 样品扫描浓度均为25 mg(C)· L-1, 发射光谱波长Em=250~700 nm。 运用该产品自带的软件(FL WinLab software (Perkin Elmer))收集数据[8]

1.3.3 计算方法

荧光指数(FI)=Ex 370 nm/Em 470 nm: Ex 370 nm/Em 520 nm

自生源指数(BIX)=Ex 310 nm/Em 380 nm: Ex 310 nm/Em 430 nm

腐殖化指数(HIX)=Ex 254 nm/Em 435~480 nm: Ex 254 nm/Em 300~345 nm

1.3.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 2013处理, SPSS 19.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对WSOC组分进行分析, 使用Matlab软件中的dr EEM(version 0.1.0)和DOMFour工具包对WSOC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 采用最大荧光强度法评价得出各组分的相对浓度[8]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处理土壤WSOC荧光特征

采用平行因子(PARAFAC)和最大荧光强度(FMAX)分析法对土壤WSOC中相对独立的荧光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裂半分析和残差分析检验, 试验处理所有土壤样品均解析出4组荧光组分(C1, C2, C3, C4), 证明模型有效。 由图1可见, SRT和CRT处理的C1组分均为单一主峰, 而SFT的C1组分则出现2个峰, 且主峰和次峰位置(EX=230~250, 300~350 nm/EM=400~450 nm)处于SRT和CRT(EX=300~350, 220~330 nm/EM=400~450 nm)峰值范围内。 在C2和C3组分变化上, SRT的C2主峰Ex波长略低于SFT和CRT, 而C3组分的次峰(Ex=370~400 nm)则高于SFT和CRT。 SFT和CRT处理的C2和C3组分均有明显的次峰, 其中CRT的C2主峰和次峰分离。 3个处理的C4组分峰值基本一致且有拖尾现象, 而SRT的C4组分在EX=270 nm/EM=330 nm处有次峰出现。

图1 不同处理土壤WSOC分组Fig.1 Componenes of WSOC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荧光峰定位分析表明, 4组荧光组分在3个处理中代表不同成分。 SRT处理C1, C2, C3和C4分别代表可见光区类富里酸(Peak C)、 紫外光区类富里酸(Peak A)、 类胡敏酸(F)和短波类色氨酸(类蛋白D峰)。 SFT处理4组荧光组分分别代表紫外光区类富里酸和可见光区类富里酸(Peak A和Peak C)、 类胡敏酸(F峰)、 类色氨酸(T峰和T1峰)和类酪氨酸(B峰)。 CRT处理4组分则分别代表紫外光区类富里酸(Peak A)、 类胡敏酸(F峰)和类酪氨酸(B峰)。

2.2 不同处理土壤WSOC组分荧光强度变化

由图2可见, 不同坡度下SRT, SFT和CRT处理土壤WSOC平均含量分别为0.22, 0.19和0.17 mg· g-1, 除与SFT的坡下WSOC值变化不大外, SRT较SFT、 CRT在坡上、 坡中和坡下的增幅分别为22.10%, 22.14%, 3.71%和26.79%, 20.19%和22.29%, 差异显著。 由图3— 图5可见, 各处理WSOC的C1, C2, C3, C4组分平均占比分别为47.28%, 23.82%, 16.15%和12.75%, 以C1组分占比最高, C4组分占比最低。 不同坡度数据分析表明, 3个处理坡上部的C2组分及SFT与CRT处理的C1组分和SRT与CRT处理的C3组分均较坡中和坡下部呈降低趋势, 而SRT和SFT处理的C4组分坡上部值表现为增加趋势。 C1和C2组分在各处理间变化较大, SRT较SFT与CRT分别提高112.73%, 109.35%和107.77%, 66.07%, 差异显著。 SRT较SFT与CRT处理的C4组分提高28.26%和42.31%。 C3代表土壤中的类胡敏酸组分, 类胡敏酸分子量较大, 说明腐殖化程度较高[9]。 由于CRT为秸秆不还田处理, 所以其类胡敏酸主要源于土壤自生源腐殖质组分, CRT处理的C3平均为1 012.82, 较SRT和SFT处理分别16.76%和49.74%。

图2 不同处理土壤WSOC含量Fig.2 Contents of WSOC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3 SRT处理土壤WSOC组分变化Fig.3 Changes in components of WSOC with SRT treatments

图4 SFT处理土壤WSOC组分变化Fig.4 Changes in components of WSOC with SFT treatments

图5 CRT处理土壤WSOC组分变化Fig.5 Changes in components of WSOC with CRT treatment

2.3 不同处理土壤WSOC的荧光特征指数分析

表2可见, 3个处理的FI(f450/500)值均大于1.9, 表明土壤DOM组分以微生物代谢形成的腐殖质为主, 以 SRT处理 FI 值较高, 表明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 HIX 为腐殖化系数, 表示土壤的腐殖质转化趋势和秸秆的腐解程度。 秸秆不还田的CRT处理HIX最低, 其次为当年秸秆覆盖的SFT, 上季秸秆覆盖而本季种植作物的SRT处理HIX最大, 分别为0.20, 0.18和0.14。 HIX值越高, 表明随秸秆随腐解时间的延长, 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越高。 在作物根际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等共同作用下, SRT处理新鲜植物残体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增强, 由微生物代谢转化形成的腐殖质成分增加。 BIX是DOM的自生源参数, BIX衡量了自生源有机物对DOM的贡献。 BIX在0.6~0.7之间, 说明DOM具有较少的自生成分, SRT处理BIX值低于SFT和CRT, 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2.4 不同处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变化

土壤中只有不到20%的有机质是作为特殊的有机质存在于大团聚体中, 绝大部分有机质与矿物质颗粒结合。 由表3可见, 秸秆覆盖的SRT处理土壤SOC含量较SFT, CRT分别提高13.66%, 17.81%, 差异显著。 0~20 cm耕层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物以< 0.053 mm的矿质结合态有机物(MOM)占比最大, 平均63.90%, 其次为0.25~0.053 mm细颗粒有机物(oPOM), 占比为23.8%, 而> 0.25 mm的oPOM占比最小, 仅为11.2%。 秸秆不还田的CRT处理增加了MOM占比, 与SRT和SFT处理差异显著, 而SRT处理明显增加了oPOM的占比。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主要分布在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中, SRT处理明显提高了oPOC的含量, 与SFT和CRT处理差异显著。

表3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分组 Table 3 Groups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 aggregates
2.5 秸秆覆盖轮耕对土壤WSOC荧光特征的影响

土壤WSOC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对土壤环境变化较敏感, 可用来反映土壤环境短期内的变化。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 SWOC的组分类型及占比, 可获知DOM 的芳香化、 腐殖化程度及官能团组成, 进而分析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趋势。 不同土壤类型WSOC解析出不同荧光组分, 草甸土、 湖泊中均解析出3组(C1, C2, C3)[8], 黑土解析出2组(C1, C2), 林地土壤解析出大分子腐殖物质(C1)、 低分子量类富里酸(C2)、 类色氨酸(C3)及农业措施输入的腐殖物质(C4)等4个组分, 并且以 C1组分占比最大, 平均达37.4%[7]。 本研究表明, 暗棕壤上秸秆覆盖的SRT, SFT与秸秆不还田的CRT处理土壤WSOC均解析出C1, C2, C3, C4等4组荧光组分, 除SRT处理的C4组分为短波类色氨酸(类蛋白D峰), SFT处理的 C3组分为类色氨酸(T峰和T1峰)外, 其余组分均包含类富里酸(Peak A, Peak C)、 类胡敏酸(F)等3组成分, SFT和CRT处理的C4为类酪氨酸(B峰)蛋白质类物质。

2.6 秸秆覆盖轮耕对WSOC荧光强度的影响

作物残体在土壤中分解、 转化是一系列复杂土壤生态过程的综合过程, 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交互影响[1]。 与秸秆不还田和翻耕还田比较, 免耕秸秆覆盖17个月后, 极显著提高了表层SOC含量和土壤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HWCC)的积累量。 葛选良等研究发现, 虽然秸秆粉碎还田的腐解速率高于覆盖还田, 但秸秆不还田通过土壤微生物矿化分解而损失的SOC和WSOC含量增加显著[10]。 本研究表明, 秸秆覆盖还田的SRT处理提高了土壤SOC与WSOC含量, 类富里酸C1(Peak A和Peak C)和类蛋白C4组分均较SFT与CRT处理增加, 而无外源有机物投入的CRT处理, 以自生源腐殖化程度较高的类胡敏酸C3含量较SRT和SFT处理增加16.76%和49.74%。 FMAX分析表明, 上季秸秆覆盖的SRT处理FI和HIX值均高于SFT和CRT处理, 表明以农业措施输入的腐殖物质随秸秆的腐解而增强。 当季秸秆覆盖的SFT休闲处理由于秸秆腐解时间较短而未充分腐解, 因此对短时间内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不大, 与梁贻仓等研究一致[5]

2.7 秸秆覆盖轮耕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耕作与秸秆还田通过影响外源有机物与地下根系等碳源的输入、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生态效应, 进而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组分变化[7, 11]。 有研究认为, 70%以上的土壤有机碳存在于< 53 μ m的粉-黏团聚体中, 耕作加快了大团聚体的更新速度, 不利于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的形成。 而秸秆还田增加了大团聚体组分中SOC和WSOC的含量, 秸秆还田方式对WSOC质量比的影响要大于对SOC的影响。 颗粒态有机质(POM)是以闭蓄态或包被态等物理形式保护在团聚体内和团聚体间的有机质, 属于潜在快速更新的碳库。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OM)是以化学结合态固定于矿物质组分的有机质, 分解较慢, 属于抗性有机质, 为慢更新碳库。 因此, 颗粒态有机质富集植物来源的较新鲜有机质, 微生物利用性较高, 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 因植物源有机质组分基本分解, 主要为微生物源的有机组分[12]。 本研究表明, 与秸秆不还田比较, 坡耕地秸秆覆盖还田增加了植物来源的新鲜有机质的形成, 表现为> 0.053 mm的闭蓄态有机碳(oPOC)含量的增加, 有机质腐殖质化趋势增强[13]

3 结论

与秸秆不还田比较, 秸秆覆盖还田后> 0.053 mm的闭蓄态有机碳(oPOC)含量增加, 有机质的腐殖质化趋势增强。 土壤SOC, WSOC含量及类富里酸C1(Peak A和Peak C)和类蛋白C4组分随秸秆覆盖时间延长而增加。 秸秆不还田的常规耕作处理WSOC以自生源腐殖化程度较高的类胡敏酸含量较高。

参考文献
[1] CAO Ying-fei, ZHANG Hong, LIU Ke, et al(曹莹菲, 张红, 刘克, ).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9): 212. [本文引用:2]
[2] CAO Ying-fei, ZHANG Hong, ZHAO Cong, et al(曹莹菲, 张红, 赵聪, ).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5): 976. [本文引用:1]
[3] CHEN Hai-tao, CHAI Yu-duo, HOU Shou-yin, et al(陈海涛, 柴誉铎, 侯守印, ).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50(9): 79. [本文引用:1]
[4] CAI Tai-yi, HUANG Hui-juan, HUANG Yao-wei, et al(蔡太义, 黄会娟, 黄耀威,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6): 964. [本文引用:1]
[5] LIANG Yi-cang, WANG Jun, LIU Quan-quan, et al(梁贻仓, 王俊, 刘全全, ).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32(5): 161. [本文引用:2]
[6] BAO Shi-dan(鲍士旦). Analytical Methods for Soil and Agrohemistry(土壤农化分析). 3rd Edition(第3版).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本文引用:1]
[7] CAO Jia-rui, GONG Ke-yang, BIE Yu-jing, et al(曹佳锐, 龚可杨, 别宇静, ). Acta E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 2021, 41(19): 7679. [本文引用:3]
[8] LI Yu-mei, WANG Gen-lin, LI Cheng-yang, et al(李玉梅, 王根林, 李承阳,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4): 1232. [本文引用:3]
[9] YAN Lei, DONG Tian-hao, LA Yue-peng(闫雷, 董天浩, 喇乐鹏).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22): 181. [本文引用:1]
[10] GE Xuan-liang, QIAN Chun-rong, GONG Xiu-jie, et al(葛选良, 钱春荣, 宫秀杰, ).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东北农业科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22.1376.s.20211029.1836.006.html. [本文引用:1]
[11] WANG Tao, MA Yu-dan, XU Ya-dong, et al(王涛, 马宇丹, 许亚东,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083. [本文引用:1]
[12] ZHENG Ju-feng, CHEN Shuo-tong(郑聚锋, 陈硕桐). Science(科学), 2021, 73(6): 13. [本文引用:1]
[13] ZHOU Huan, CAI Li-qun, ZHANG Ren-zhi, et al(周欢, 蔡立群, 张仁陟, ).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 50(1): 6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