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材质及矿源特征研究
胡巧1, 杨明星1,2,*, 刘越1, 刘继富1, 代路路1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通讯作者 e-mail: yangc@cug.edu.cn

作者简介: 胡 巧, 1998年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1207013242@qq.com

摘要

龙王山墓葬位于湖北省荆门市, 属于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过渡的关键时期, 距今约5 000年。 该墓葬共出土玉器73件, 玉器品质普遍较好。 长江中游地区历来鲜少出土玉器, 而时代更迭之期更是社会变革之际, 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时期上来看, 研究龙王山墓葬出土的玉器都具重大意义。 采用相对密度检测, 红外光谱仪(FTIR)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研究出土玉器的谱学及化学成分特征, 鉴定其材质, 并对用料水平及矿源进行了探究。 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红外吸收谱图可分为两类: 软玉类和玛瑙类。 软玉类玉器的红外吸收峰表现为1 207, 1 123, 1 028, 928, 775, 700, 602, 488和425 cm-1处。 玛瑙类玉器的红外吸收峰表现为1 158, 814, 790, 702, 572, 521及405 cm-1。 软玉类玉器有71件, 且品质都非常好, 说明龙王山墓葬先民对玉料的分选能力很强。 将龙王山墓葬的用料水平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用料水平进行对比, 龙王山墓葬的用料水平远超同期; 将龙王山墓葬的用料水平与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用料水平进行对比, 龙王山墓葬的用料水平远超湖北地区平均水平。 LA-ICP-MS的结果显示软玉质玉器的微量元素主要包含K和P等, 微量元素赋存情况以W, U, P及Sb元素富集, Th和Ti元素亏损为主。 玉器的稀土配分型式图多样, 水平海鸥状、 左倾式、 右倾式皆有。 Ce异常普遍不明显, Eu以正异常及负异常为主。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逐步判别法, 辅助SPASS软件, 对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投点, 推断大部分玉料来自某个与新疆成矿环境类似的矿床, 但因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多样性, 不排除玉料多来源的可能性。

关键词: 玉器材质; 红外光谱; 地球化学特征; 用料水平; 产地溯源
中图分类号:O433.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Material and Mineral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Jade Excavated From Longwangshan Tomb in Jingmen
HU Qiao1, YANG Ming-xing1,2,*, LIU Yue1, LIU Ji-fu1, DAI Lu-lu1
1. Gemmological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China
2. Gem Testing Center,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Longwangshan Tomb, located in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belongs to a key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the Daxi Culture and the Qujialing Culture, dating back about 5, 000 years. The tomb unearths 73 pieces of jade, whose quality is generally good. In the past a few years, few jade articles have been unearth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ing period of time is also a period of social change. The study of jade articles unearthed from the Longwangshan Tomb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period. Relative density detection, infrared spectrometer and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are used to study the spectr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nearthed jade articles, identify their material, and explore the level of selecting jade material and mineral source. The infrared spectromet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um of jade excavated from Longwangshan Tomb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remolite and agate.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s of tremolite jades are at 1 207, 1 123, 1 028, 928, 775, 700, 602, 488 and 425 cm-1.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s of agate jades are at 1 158, 814, 790, 702, 572, 521 and 405 cm-1. There are 71 pieces of tremolite jade, and the quality is very good, indicating that the level of jade selected by the ancestors of the Longwangshan Tomb is very high. Comparing the level of selecting jade in the tombs of Longwangshan with that of other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of the same period, the level of selecting jade in the tombs of Longwangshan is far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same period. Comparing the level of selecting jade in the tombs of Longwangshan with that in the Neolithic age of Hubei province, the level of selecting jade in the tombs of Longwangshan is far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Hubei province. The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showed that trace elements of jades made of tremolite mainly consist of Al, Na, Mn, K, P, etc. and are enriched in W, U, P and Sb elements, while Th and Tielements are depleted. The rare earth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jades are diverse, including horizontal seagull shape, left inclined type and right inclined type. Ce anomalies are generally not obvious, while Eu anomalies are main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With the help of SPASS software,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content of the jade excavated from Longwangshan Tomb were analyzed, and the jade was inferred to be from a deposit with the similar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to Xinjiang. However,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ple sources of jade was not ruled out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it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Jade features; Infrared spectroscopy;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Level of selecting jade material; Origin traceability
引言

龙王山遗址地处湖北省荆门市, 距市区北部边界大约15公里, 位于子陵铺镇美满村和南桥村的接壤处。 2007年湖北省和荆门市共同派出考古队员对龙王山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共发掘出墓葬203座, 时期为大溪文化油子岭时期到屈家岭文化时期, 出土器物包括陶器、 玉器、 石器等逾万件[1]。 其中玉器有73件, 虽普遍偏小, 但形制多样。 然此前长江中游地区鲜少出土玉器, 玉器主要集中在湖北及湖南, 涉及的考古学文化包括彭头山文化、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等, 对该区玉器的整理与研究也非常少, 除赵朝洪先生在《中国古玉研究指南》中对截止到2000年的资料文献作过较为系统的归纳整理及少量有关大溪文化、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专题研究论著之外, 尚鲜有系统而深入的学术研究成果[2]。 而纵观整个大溪文化, 曾出土玉器共计140余件。 此次龙王山墓葬一个遗址就出土73件, 可见其意义之大。 龙王山墓葬玉器的出现非常鼓舞人心, 但目前除张弛[3]在葬俗研究中提及过荆门龙王山墓葬外, 学界对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科技研究非常欠缺。

近期学界对出土古玉器的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材质、 工艺以及矿源等方面。 如陈建辉[4]等和袁仪梦[5]等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别鉴定了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及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玉器的材质, 并结合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 辅以硅胶覆膜技术, 对玉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究。 刘珺[6]等采用同样的手段对泰国三乔山遗址出土及泰国、 缅甸等地采集的铁器时代宝石珠饰的材质、 包裹体、 制作加工工艺、 产地来源等进行了科学研究。 张学云[7]等采用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结合红外光谱测试, 对江苏省兴化市蒋庄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的材质进行了鉴定。

结合常规宝石学测试及红外光谱、 LA-ICP-MS等科技手段, 研究了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材质特征, 并对其矿源进行了探讨。 研究龙王山墓葬出土古玉器的材质及矿源, 不仅能更好地推动长江中游地区玉器研究进展, 还能给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带来新的启发。

1 实验部分
1.1 出土玉器简介

龙王山墓葬共有22座墓随葬玉器, 玉器随葬情形如图1, 出土玉器总数为73件(套)。 器型以玉镯(15件)和玉璜(21件)为主, 大部分玉璜及玉镯在出土时就已断裂, 并在断处钻孔。 另还有玉坠(9件)、 玉管(3件)、 玉圭形器(1件)、 玉锛(1件)、 玉饰件(1件)、 玉环(1件)以及玉组佩(1套)。 玉器整体重实用, 不重外观。 玉器大多有佩戴使用的痕迹, 孔内多抛光处理, 并做倒角, 以减少对绳子的磨损, 玉镯内壁修整光滑, 便于佩戴。 然而外观却只有基本形制, 未饰纹饰, 做工也不追求对称、 工整。

图1 龙王山墓葬M130玉器随葬情形图(荆门市博物馆供图)Fig.1 Photos of burial situation of jade ware from M130 in Longwangshan Tomb (provided by Jingmen Museum)

肉眼观察下, 玉器颜色以青白色、 白色和灰白色为主。 玉器整体保存情况较好, 破损少, 虽都受沁, 但受沁等级不同, 为轻微— — 严重, 沁色以白色、 褐色、 褐黄色为主。 玉质整体较细腻, 呈微透明到半透明, 极少数受沁严重者不透明。 玉器多呈油脂光泽, 未受沁部分油性好。 部分玉器如图2所示。

图2 龙王山墓葬出土的典型玉器样品图
(a): M42-6青白色; (b): M42-232白色; (c): M12-28灰白色; (d): M12-30带轻微白色、 褐色沁; (e): M39-1带黄白色沁, 侵蚀较严重; (f): M121-1带褐色、 白色沁, 侵蚀严重; (g): M10-9为微透明, 玉质细腻, 呈油脂光泽; (h): M12-26为半透明, 呈油脂光泽; (i): M153-1为不透明, 基本鸡骨白化
Fig.2 Typical photos of jade unearthed from Longwangshan Tomb
(a): M42-6 is bluish-white; (b): M42-232 is white; (c): M12-28 is off-white; (d): M12-30 is eroded into slightly white and brown; (e): M39-1 is eroded seriously into yellow and white; (f): M121-1 is eroded thoroughly into brown and white; (g): M10-9 is slightly transparent with fine jade quality and greasy luster; (h): M12-26 is translucent, showing grease luster; (i): M153-1 is opaque, and eroded into “ chicken bone” color

1.2 方法

古玉作为珍贵文物, 不可破坏, 故所有测试都尽量在无损条件下进行。 本文采用的测试方法为相对密度测试、 红外光谱仪(FTIR)及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LA-ICP-MS)。 除LA-ICP-MS测试在武汉上谱分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外, 其余实验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完成。

相对密度检测共测试样品73件, 测试方法为静水称重法, 每块样品分别在空气和蒸馏水中称重三次, 取平均值。

红外光谱仪共测试玉器样品73件。 测试采用的仪器为Vertex 8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测试条件: 反射法, 仪器分辨率为4 cm-1, 扫描范围为400~4 000 cm-1, 扫描时间32 s, 扫描次数32次, 室内温度23 ℃, 相对湿度40%。 为去除因折射率在红外光谱频率范围内的变化而导致的红外反射谱带畸变, 最终的红外光谱图经K-K转换。

LA-ICP-MS共检测样品41件, 包括M42共20件, M130共4件, M187共4件, M12、 M197各2件, M10、 M22、 M30、 M39、 M121、 M131、 M153、 M166、 M171各1件。 所用仪器的型号为Agilent 7700e。 以GeoLasPro系统为激光剥蚀系统, 载气采用的是氩气, 能量密度约为5.5 J· cm-2, 以4 m为剥蚀半径, 频率为5 Hz。 测试时选用合成玻璃NIST610及BCR-2G, BIR-1G, BHVO-2G作为标准样品。 数据的离线处理(样品与空白信号的选择、 仪器灵敏度校正、 元素含量计算)采用ICPMSDATACAL软件, 数据的处理方法详见相关文献[8, 9]

2 结果与讨论
2.1 相对密度测试

静水称重法显示除M12-26和M12-28的相对密度为2.65 g· cm-3, 与玛瑙的相对密度一致外, 其余样品的相对密度均在2.63~2.96 g· cm-3。 根据新国标《和田玉鉴定与分类》(GB/T 38821— 2020)规定, 和田玉的相对密度为2.90~3.10 g· cm-3, 故其余71件样品的相对密度值基本在软玉的相对密度范围内, 部分略偏低, 偏低的这些样品受沁均较严重。

2.2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73件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可分为两类。 一类与透闪石的标准红外光谱图相近, 共71件; 一类与石英的标准红外光谱图类似, 共2件。

透闪石质玉器M153-8、 M197-26、 M130-6、 M130-3、 M130-2的红外光谱图如图3所示, 各峰归属见表1, 表现为1 210~900, 800~600和500~400 cm-1的指纹区吸收峰, 且最强峰位于1 210~900和800~600 cm-1之间, 具有典型的链状硅酸盐的特征[10]

图3 样品M153-8、 M197-26、 M130-6、 M130-3、 M130-2的红外光谱图与透闪石的标准红外光谱图(来自RUFF数据库)对比Fig.3 Infrared spectra of samples M153-8, M197-26, M130-6, M130-3 and M130-2 (a) are compared with standard Infrared spectra of tremolite (b) (from RUFF database)

表1 软玉质玉器的红外吸收峰及其归属(cm-1) Table 1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s of tremolite jades and their assignments (cm-1)

玛瑙质玉器M12-28和M12-26的红外光谱图如图4所示, 各峰归属见表2, 表现为1 158, 800~700以及500~400 cm-1之间的指纹区吸收峰, 与RUFF数据库中石英的标准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较吻合。

图4 样品M12-28及M12-26的红外光谱图(a)与石英的标准红外光谱图(b)(来自RUFF数据库)对比Fig.4 Infrared spectra of samples M12-28 and M12-26 (a) are compared with standard Infrared spectra of quartz (b) (from RUFF database)

表2 玛瑙质玉器的红外吸收峰及其归属指派(cm-1) Table 2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s of agate jade and their assignments (cm-1)
2.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结果显示该41件出土玉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 MgO, CaO和FeO。 其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54.38%~64.98%, MgO的质量分数为22.56%~28.12%, CaO的质量分数为11.27%~16.20%, FeO的质量分数为0.17%~1.46%, 与透闪石的质量分数理论值基本一致。 部分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值详见表3

表3 部分出土玉器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表(Wt%) Table 3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ents of some unearthed jade articles(Wt%)

各样品所含微量元素主要为K(71~798 μ g· g-1)和P(119~474 μ g· g-1)等, 另M42-137的Sr(557 μ g· g-1)含量异常高, M197-25及M197-26的Ti(178~181 μ g· g-1)含量异常高, 各样品的K, P, Sr和Ti等元素含量差异大。 依据张宏飞(2012)的大陆上地壳微量元素值对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去除断点的异常数据后, 绘制大陆上地壳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如图5)。 结果显示所测样品的微量元素的赋存情况大致可分为五组, 一致性不高, 主要为W, U, P及Sb元素富集, Th和Ti元素亏损, 但M130-7为Th、 Nb、 Zr及Ti元素富集, U、 Pb元素亏损。

图5 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大陆上地壳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Fig.5 Spider web of trace elements standardized in upper continental crust of jade excavated from Longwangshan Tomb

各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普遍偏低, 计算δ Eu, δ Ce, LREE/HREE, (La/Sm)N, (Gd/Lu)N和∑ REE值。 其中δ Eu=0.006~2.630(1.076), δ Ce=0.300~1.499(1.006), LREE/HREE=0.184~2.374(0.976), (La/Sm)N=0.423~5.503(1.822), (Gd/Lu)N=0.130~12.024(1.733), ∑ REE=0.116~7.824(2.556)。

依据Sun和McDonough(1989)推荐的标准球粒陨石值对玉器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绘制各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 并将明显离群的异常数据点剔除, 如图6。

41件样品的稀土总量普遍偏低, 其配分型式图大致可分为八组。 图6(a)呈水平海鸥状, 轻稀土和重稀土分异不明显, Eu有明显负异常, Ce异常不明显; 图6(b)呈左倾式, 重稀土富集, 轻稀土亏损, Eu呈负异常, Ce无明显异常; 图6(c)呈左倾式, 但Eu为正异常, 无明显Ce异常; 图6(d)呈右倾式, 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Eu呈负异常, Ce异常整体不明显; 图6(e)呈右倾式, 但Eu呈正异常, Ce异常整体不明显; 图6(f)略右倾, 轻稀土略富集, Eu及Ce异常均不明显; 图6(g)呈略右倾, Eu异常不明显, 但Ce呈明显负异常; 图6(h)呈右倾, 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Eu未见明显异常, 但Ce呈正异常。

图6 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Fig.6 Rare earth elements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jade excavated from Longwangshan Tomb

2.4 龙王山墓葬用料水平

苏秉琦先生曾用“ 满天星斗” 来形容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 他将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分为六大板块: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以晋陕豫三省接邻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以洞庭湖及其邻境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 以山东及其邻境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 以江浙(太湖流域)及其邻境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 以及以鄱阳湖— — 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的南方地区[9]。 龙王山墓葬地处长江中游地区, 属于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过渡的关键时期。 同时期其他地区也有许多繁荣灿烂的考古学文化, 在这些文化区内, 用玉之风同样盛行, 如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江淮大文化区内的北阴阳营— — 凌家滩文化及环太湖流域的崧泽— — 良渚早期文化。

从用料水平上来看, 红山文化的玉器总体以软玉为主, 但也见蛇纹石玉等与软玉形似的玉料, 以及绿松石等其他类玉石, 其对玉石的分选并不彻底。 如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以软玉为主, 偶见蛇纹石玉, 玉器颜色有白色、 黄绿色、 淡青色等; 城子山墓地出土玉器也大多为软玉质, 颜色也为青色系和绿色系。 此外, 胡头沟、 石板山等遗址还有绿松石质饰品出土[11]。 北阴阳营文化出土玉器的材质也以软玉为主, 但也有蛇纹石、 叶腊石、 云母片等[13], 种类复杂, 其分选玉石的能力只属中等。 而凌家滩人的择玉料水平比北阴阳营文化还要低, 玉器材质除了软玉质、 蛇纹石质、 叶蛇纹石质外、 还混杂有煤精、 大理岩、 滑石甚至沉积碎屑岩等[14], 用料水平仅在玉石初分阶段。 崧泽文化玉器的玉质基本都为软玉, 有个别特例为叶蛇纹石玉或叶腊石-绢云母类玉, 如南河浜遗址M68:2和M24:13[15], 另还有玛瑙和玉髓。 说明崧泽先民已懂得将软玉从其他美石中区分开来, 用料水平较高。 反观良渚文化玉器, 虽然材质也以软玉为主, 偶见叶蛇纹石等。 但从软玉品质上来看, 崧泽文化的软玉玉质细腻, 而良渚文化玉器玉质粗糙, 肉眼可见毛毡状、 簇状结构, 杂质多, 透明度也差, 玉料品质远不如崧泽文化[14]。 与同时期的这些考古学文化相比, 龙王山墓葬的先民们已能准确地将软玉从其他玉石中挑选出来, 并只使用软玉, 而不见蛇纹石等其他玉料。 从软玉的品质来看, 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多为青白玉, 玉质细腻, 微透明— — 半透明, 未受沁部分油性好, 说明软玉的品质非常好, 甚至远超同期其他考古学文化, 由此看来, 龙王山墓葬先民或已懂得玉料的材质分级, 其用料水平很高。

再细观历来鲜少出土玉器的湖北地区, 最早的玉器出土于大溪文化早期, 即位于宜昌市的中堡岛遗址以及杨家湾遗址。 中堡岛遗址出土一件玉玦和一件玉环, 发掘报告中未明确写出玉玦的材质, 但玉环仅为黑曜石[16]; 杨家湾遗址出土一件玛瑙质玉璜、 一件玉管环及两件斧型玉饰, 斧型玉饰均为绿松石[17]。 纵观整个大溪文化,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玉器共约140件[2], 材质多为软玉和绿松石, 但都不集中于湖北地区, 龙王山墓葬一次性出土73件玉器, 且其中有71件均为高品质软玉, 其意义可见一斑, 其用料水平已远远超出湖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乃至后续的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甚至后石家河文化。 湖北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几乎不曾出玉, 出玉器最多的唯有保康穆林头遗址, 共出土17件玉器,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检测, 玉器材质有软玉、 萤石、 云母质玉、 滑石、 蛇纹石等, 种类非常复杂, 说明其用料水平很低。 而石家河文化更是没有形成浓厚的用玉观念, 出土玉器极少, 直至后石家河文化, 玉器才爆发式出现, 但仍是玉石混用。 综合来看, 从大溪文化— — 屈家岭文化— — 石家河文化— — 后石家河文化, 龙王山墓葬的用料水平之高, 在新石器时代的湖北地区, 都是史无前例, 后无来者。

2.5 玉料来源

目前国内已知的软玉产地有新疆、 江苏溧阳、 辽宁岫岩、 青海及甘肃等。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晶的归纳, 新疆软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呈水平海鸥状, Eu具负异常, Ce无明显异常; 江苏溧阳软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呈右倾, Eu具中等负异常, Ce也有中等程度的负异常; 辽宁岫岩软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大多为水平状, Eu及Ce均具中等程度的负异常; 青海三岔河软玉的稀土元素总量低, 稀土配分型式图呈水平状, Eu具负异常, Ce无明显异常; 青海小灶火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呈左倾, Eu和Ce均有一定程度的负异常。 根据张钰岩[18]等的研究, 甘肃马衔山软玉的稀土配分模式呈水平海鸥状, Eu具负异常, Ce无明显异常。 对比龙王山墓葬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 呈右倾式的样品中均未见明显Ce异常, 故基本可排除玉料来源于江苏溧阳的可能性; 呈左倾式的样品中Ce异常也不明显, 故基本可排除玉料来源于青海小灶火的可能性。 仅从稀土元素特征来看, 龙王山墓葬的玉器可能来源于新疆、 辽宁岫岩、 青海三岔河或甘肃马衔山。 但从外观来看, 龙王山软玉以偏青的白玉和青白玉为主, 而岫岩软玉偏黄偏绿, 且常带褐色皮, 故排除辽宁岫岩。

对新疆、 甘肃及青海的软玉进行产地分析投点。 用于投点的各产地软玉的数据均为本实验团队实地采集样品, 亲自实验所得。 其中新疆矿点共有210件样品, 包括于田县的阿拉玛斯矿点22个、 赛迪库拉姆矿点28个、 齐哈库勒矿点28个、 哈尼拉克矿点34个; 且末县的金山矿点55个、 天泰矿点29个、 八号矿矿点14个。 甘肃样品共有156个数据点, 包括马衔山矿点58个、 三危山矿点98个。 青海样品共有39个, 均来自三岔河矿点。 以来自三个现代矿点的405件样品数据构建判别模型, 将龙王山41件样品作为未知样品加入判别模型, 观测指标为主要成分含量、 微量元素含量及稀土元素含量。

经逐步判别法筛选后, 共选取判别能力最好的21个元素参与建模。 判别函数如下:

判别函数1: -1.717Li-1.027Be-0.022Na+0.771MgO+2.917Al+0.932SiO2+0.235P-0.534K+0.960CaO-0.456V+0.691Mn+0.270Zn-0.650Ga+0.914Rb-0.499Sr-0.186Zr-0.289Nb+0.518Ba+0.217Ce-0.178Tm-0.155Pb判别函数2: -0.693Li+0.300Be+0.691Na-0.487MgO+0.479Al+0.385SiO2+0.117P-0.033K-0.030CaO-0.114V+0.341Mn-0.006Zn+0.974Ga+0.005Rb+0.070Sr+0.026Zr+0.288Nb-0.174Ba+0.274Ce+0.108Tm+0.132Pb

图7(a)为41件样品的产地判别图。 可以看到龙王山墓葬的数据样本中有一个明显偏离其他数据源。 经过检查后, 离群的应是Al含量明显低于另外40个样品的M42-137号玉器, 该玉器呈深绿色, 微透明, 内含方解石串浆, 从外观上来看, 其产地的确应不同于其余40个样品。 将该样品剔除后, 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产地判别图如图7(b), 判别结果如下: 40件龙王山样品, 31件判给新疆, 7件判给甘肃, 2件判给青海。 利用总体验证和交叉验证对用来建立判别模型的训练样品进行回判, 结果显示: 原始分组观察值分类的正确率为97.5%, 交叉验证已分组观察值的正确率为96.8%。 这说明此次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可信度还是较高的。

图7 龙王山墓葬软玉质玉器产地判别图
(a): 未剔除数据前; (b): 剔除数据后
Fig.7 Discriminant map of origin of tremolite jade ware in Longwangshan Tomb
(a): Before data elimination; (b): After data elimination

图7(b)显示新疆和甘肃的样品点分布距离较近, 少数样品点位置重叠, 新疆与青海有较为明确的界限, 甘肃与青海少部分重叠。 龙王山样品本身有多个点离群, 组间具有一定差异性, 可能玉料有多个来源。 较多聚集点的位置集中在新疆区域, 但是聚集点的中心区域偏离新疆样品的中心, 推测这些样品的地质产出环境与新疆接近, 而不一定产自新疆, 这对于古玉矿遗址的发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龙王山样品较少判给甘肃、 青海, 说明样品来自这两个地区的可能性较低。

3 结论

(1)相对密度检测及红外光谱仪测试结果均显示龙王山墓葬出土的73件玉器中有71件为软玉质, 有2件为玛瑙质。

(2)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的材质单一, 玉料品质好, 分选玉石的水平很高, 在历来鲜少出土玉器的湖北地区可谓独秀一枝, 其用料水平甚至还远超同期其他玉文化区。

(3)软玉质玉器的微量元素含量及赋存情况差异明显, 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多样, 表明玉器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性不高, 此外, 判别图中龙王山样品的组内离散程度高, 皆指向玉料多来源的可能性。

(4)综合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及逐步判别法投点图, 龙王山墓葬出土的软玉质玉器主要与新疆软玉的成矿环境最为类似, 应属于同一矿带, 但具体矿点有待进一步探寻, 且不排除玉料多来源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LI Tao-yuan, LONG Yong-fang, HUANG Wen-jin(李桃元, 龙永芳, 黄文进). Jianghan Archaeology(江汉考古), 2008, (4): 23. [本文引用:1]
[2] TIAN Guang-lin, CAI Jing-xuan(田广林, 蔡憬萱).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7(1): 129. [本文引用:2]
[3] ZHANG Chi(张弛).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考古与文物), 2012, (6): 17. [本文引用:1]
[4] CHEN Jian-hui, HU Yong-qing(陈建辉, 胡永庆).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0, 32(5): 33. [本文引用:1]
[5] YUAN Yi-meng, HU Yong-qing, LIU Song(袁仪梦, 胡永庆, 刘松).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4): 1306. [本文引用:1]
[6] LIU Jun, LIU Qi, LIU Song(刘珺, 刘琦, 刘松). Journal of Gems and Gemmology[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0, 22(1): 39. [本文引用:1]
[7] ZHANG Xue-yun, ZHU Wen-bin, GUO Ji-chun(张学云, 朱文斌, 郭继春). Journal of Gems and Gemmology(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8, 20(S1): 105. [本文引用:1]
[8] Chen L, Liu Y S, Hu Z C, et al. Chemical Geology, 2011, 284(3): 283. [本文引用:1]
[9] Liu Y S, Hu Z C, Gao S, et al. Chemical Geology, 2008, 257(1): 34. [本文引用:2]
[10] SUI Jiao, LIU Xue-liang, GUO Shou-guo(眭娇, 刘学良, 郭守国). 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4, 51(7): 073002. [本文引用:1]
[11] SU Bing-qi, YIN Wei-zhang(苏秉琦, 殷玮璋). Cultural Relics(文物), 1981, (5): 10. [本文引用:1]
[12]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Jilin University(吉林大学考古系). Qingguo Collection-Collection of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chaeology Department of Jilin University(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 Beijing: Intellectual Press(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98. [本文引用:1]
[13] JIANG Su-hua(蒋素华). Southeast Culture(东南文化), 2002, (5): 63. [本文引用:1]
[14] XIA Ying(夏颖).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3): 27. [本文引用:2]
[15] FANG Xiang-ming(方向明). Southeast Culture(东南文化), 2010, (6): 87. [本文引用:1]
[16] MA Ji-xian, LU Dei-pei(马继贤, 卢德佩). 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考古学报), 1987, (1): 45. [本文引用:1]
[17] Hube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Yichang Yangjiawan(宜昌杨家湾). Beijing: Science Press(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62. [本文引用:1]
[18] ZHANG Yu-yan, QIU Zhi-li, YANG Jiang-nan(张钰岩, 丘志力, 杨江南).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7(2): 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