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毒蛾危害下的毛竹叶片光谱特征及虫害等级检测研究
黄旭影1, 许章华2,3, 王小平1, 杨旭1, 居为民1,*, 胡新宇2, 李凯3,4, 陈芸芝3,4
1.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23
2.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3.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16
4.福州大学卫星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 福州 350116
*通讯作者 e-mail: juweimin@nju.edu.cn

作者简介: 黄旭影, 1993年生,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e-mail: 332153458@qq.com

摘要

探讨刚竹毒蛾危害下的毛竹叶片光谱特征可为建立竹林生态安全监测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比于传统的多光谱数据, 高光谱遥感能够准确探测不同刚竹毒蛾危害等级间寄主光谱的细微变化。 然而, 当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甚少, 其寄主的光谱变化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总结。 为此, 基于实测的552条竹叶光谱, 分析了健康、 受刚竹毒蛾危害、 小年叶片之间的光谱差异, 选择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特征变量, 并利用XGBoost模型建立了叶片尺度的刚竹毒蛾危害检测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 (1)随着虫害等级的上升, 受害叶片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率逐渐出现“绿低红高”的特征, 其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则不断降低, 而短波红外的反射率则明显高于健康叶片, 尤其在两个水汽吸收波段(1 450和1 940 nm)的差异最为明显; (2)小年叶片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显著高于健康、 受害叶片; (3)根据不同受害类型叶片的光谱特征可知, 较之健康叶片, 缺刻型叶片的光谱并未出现太大的变化, 红褐色病斑型叶片在红光波段的反射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灰白色病斑型叶片则已经完全失去了植被的基本光谱特征; (4)根据XGBoost模型给出的变量重要性排序可知, 各特征变量的贡献度依次为PRI(光化学反射率指数)>FDVI576, 717(植被健康程度评估指数)>NPCI(归一化色素叶绿素指数)>DSWI(疾病水胁迫指数)>VOG 1(红边指数1)>RVSI(红边植被胁迫指数)>NDWI(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 (5)模型对刚竹毒蛾危害识别的总平均精度为74.39%, 其中健康叶片的识别精度达到了94.55%, 轻度危害叶片为74.93%, 重度危害为84.12%, 小年叶片则为71.10%, 而中度危害叶片的识别精度较差, 仅为33.48%。

关键词: 森林虫害; 遥感; 光谱特征; 刚竹毒蛾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志码: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Moso Bamboo Leaves Damaged by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and Monitoring of Pest Rating
HUANG Xu-ying1, XU Zhang-hua2,3, WANG Xiao-ping1, YANG Xu1, JU Wei-min1,*, HU Xin-yu2, LI Kai3,4, CHEN Yun-zhi3,4
1.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Spatial Data Mining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uzhou 350116, China
4. National &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atellit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moso bamboo leaves damaged by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applicable and effective technologies to monitor the ecological safety of the bamboo fores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ultispectral data,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can sense the subtle changes of host spectrum among different severity of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However, the related researches were still rare, and the spectral change mechanism of the host needs to be further summarized. Therefore,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ectral differences among healthy, damaged and off-yearmoso bamboo leaves based on 552 field measured spectrums. The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that can act as indicators of leaves health status were selected. Finally, the model for monitoring the damage of leaves caused by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XGBoost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with the increase of pest damage, the reflectance of damaged leaves gradually appeared “green low and red high” in visible-band, while the reflectance noticeably decreased in near-infrared band, and the reflectance of damaged leaves in shortwave infrared b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y leaves, especially in the two typical water vapor absorption bands (1 450 and 1 940 nm); (2) the reflectance of off-year leaves in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band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and damaged leaves; (3)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entation-only leaves only slightly changed in comparison with healthy leaves, while the red band reflectance of leaves with red-brown disease spots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 andthe leaves with gray-white disease spots completely lost the basic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4)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importance score determined by the XGBoost algorithm,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characteristic variable was PRI>FDVI576, 717>NPCI>DSWI>VOG 1>RVSI>NDWI; (5) the overall averag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o detect the damage by the pest was 74.39%, and the accuracy for healthy, mild damaged, severe damaged, off-year, and moderate damaged leaves was 94.55%, 74.93%, 84.12%, 71.10%, and 33.48%, respectively.

Keyword: Forest pest; Remote sensing;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引言

毛竹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 其可材用、 食用, 是集生态、 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重要经济树种。 然而, 严重的森林虫害制约着竹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众多竹林害虫中,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的危害性最强, 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多。 当其爆发成灾时, 短时间内即可将竹叶食尽, 导致竹体干枯甚至枯死, 并严重影响来年的产笋量; 成灾区域的新生竹体瘦小, 材质变脆, 其经济及生态价值大打折扣。 鉴于刚竹毒蛾的高危害性, 众多学者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发因子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提出了诸多防治性措施[1, 2]

然而, 当前刚竹毒蛾的检疫及防治工作依然以人工探查为主, 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虫害的发生, 但高昂的经济、 时间及人力成本极大地限制了森防工作的开展效率。 近年来, 遥感逐渐成为了森林虫害扰动研究的热点, 凭借其范围广、 多时相等特点, 可为森林虫害的发生、 蔓延及危害程度的确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参考。 限于传感器的空间、 光谱分辨率, 现有成果多侧重于寄主冠层的多光谱响应特征, 且主要集中在虫害发生的中、 晚期阶段[3, 4], 虽能于大尺度上探明其成灾区域及蔓延特征, 但对虫害早期预警及防治工作的指导意义有限。

随着信息分析技术的日臻成熟, 高光谱遥感逐渐成为虫害监测的有力工具, 其蕴含的海量光谱信息可作为探索寄主光谱变化机理的重要指示[5]。 刚竹毒蛾是典型的食叶性害虫, 失叶是其寄主的主要表征。 随着胁迫程度的不断加剧, 寄主的各项生理效应将产生相应的病变, 如失绿、 枯萎等, 以上表征变化必然会引起寄主的光谱特征发生畸变。 但需要注意的是, 毛竹林是典型的“ 异龄林” , 即同片竹林中的毛竹会存有大小年之分, 二者在外观上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异。 处于小年期的毛竹会显示出落叶、 枯黄等近似于虫害胁迫的特征, 其光谱同样有别于健康的大年毛竹, 若不加以区分, 会对虫害识别造成干扰。 然而, 当前尚未有此方面研究的直接成果。 为此, 基于叶片的光谱观测数据, 分析了不同刚竹毒蛾危害等级下毛竹叶片的光谱变化特征, 对比了其与小年竹叶的光谱差异,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刚竹毒蛾危害等级识别的检测模型, 以期为竹林虫害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研究区概况

以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为试验区, 该县位于闽西北部, 地理坐标为117° 29'— 118° 14'E, 26° 38'— 27° 12'N, 其主要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影响, 气候温和, 干湿季明显。 顺昌县的森林资源丰富, 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 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 截至2018年底, 全县林地面积达16.7万hm2, 其中竹林面积为4.4万hm2, 毛竹林面积约3.21万hm2。 近年来, 顺昌县各类森林虫害事件频发, 诸如刚竹毒蛾、 马尾松毛虫等主要森林害虫的发生面积居高不下, 严重损害了顺昌县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数据采集

1.2.1 叶片光谱数据采集

于2019年8月20日— 23日赴实地开展调研工作(该时期处于刚竹毒蛾第一代幼虫末期, 其体型最大, 食叶量最多)。 选用美国ASD公司(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生产的Field Spec3地物光谱仪及配套的植物光谱探测器(Plant probe)采集不同竹龄及健康程度的毛竹叶片(健康、 受刚竹毒蛾危害、 小年竹叶)光谱数据。 波长范围为350~2 500 nm, 采样间隔为1.4 nm(350~1 000 nm)和2 nm(1 001~2 500 nm), 重采样间隔为1 nm。 为确保光谱数据的准确性, 每隔20 min进行一次白板校正。 分别测定各叶片的叶尖、 叶中、 叶基部的光谱值, 每个部位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 随后利用该仪器配套的光谱处理软件(View Spec Pro)剔除明显错误的光谱数据, 最后求取有效数据的算数均值, 从而得到该叶片的光谱反射率数据。

1.2.2 刚竹毒蛾虫害等级确定标准

由于现有的林业虫害等级判定标准均以小班、 株为单位[6], 考虑到尺度差异, 采用株— 叶片的综合评判方式进行虫害等级划分。 首先以虫口数量(无危害: < 10条、 轻度危害: 10~30条、 中度危害: 31~80条、 重度危害: > 80条)和失叶率(无危害: 0%~10%、 轻度危害: 10%~25%、 中度危害: 25%~50%、 重度危害: > 50%)为分级依据, 于各虫害等级毛竹冠层的上、 中、 下部采集叶片; 随后依据各叶片的叶损量(即病斑、 缺刻面积之和占叶片原始面积的比例), 进一步确定叶片尺度下的刚竹毒蛾虫害等级(无危害: 0%~10%、 轻度危害: 10%~25%、 中度危害: 25%~50%、 重度危害: > 50%)。 对于缺刻程度较轻的叶片, 沿叶片边缘将其补齐后计算其原始面积; 对于缺刻程度较为严重的叶片, 则根据其残存部分的形状, 并以最近位置的完整叶片为参照, 补齐后计算该叶片的原始面积。 叶损量的计算公式为式(1)

LLC=ALLA×100%(1)

式中: LLC为叶损量; ALL为病斑、 缺刻面积之和, A为叶片原始面积。

1.2.3 高光谱指数计算

植被指数可作为描述植被状态的重要参量, 选择较为常用的20种植被指数进行分析。 根据已有研究[7, 8], 在一般植被的光谱曲线当中, “ 绿峰” (因叶绿素对绿光的弱吸收而形成的小反射峰)、 “ 红谷” (因叶绿素对红光的强吸收而形成的反射率低谷)、 红边(植被在680~780 nm间反射率快速变化的区域)范围内的光谱信息可为其健康程度评估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 经过综合考虑, 尝试以“ 绿峰” — “ 红谷” 、 “ 红谷” — 红边范围内的光谱导数变化为切入点, 建立植被健康程度评估指数, 其构建思路为: (1)求取各叶片在550~78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一阶导数; (2)运用遗传算法选择特征波段, 重复运行该算法10次, 取入选8次及以上的波段; (3)根据筛选结果, 以健康叶片在红光波段上的反射率拐点(667 nm)为分界点, 利用归一化差值公式建立指数。 经过筛选, 入选的波段分别为572, 576, 618, 652, 712, 717和777 nm, 由此产生12组待验指数。 所用到及构建的指数名称及公式参见表1

表1 用于评估毛竹叶片健康程度的高光谱指数 Table 1 Hyperspectral indices for estimating the health level of Moso bamboo leaves
1.3 虫害检测模型

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是在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提升树模型, 其在当前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模型的原理是让新的基模型(CART回归树)不断地拟合先前模型的偏差, 直至模拟效果达到最佳。 相较于传统的GBDT, XGBoost将目标函数泰勒展开至二阶, 保留了目标函数的更多有效信息, 并添加了正则化项用以避免过拟合; 此外, XGBoost还特别设计了针对稀疏数据的算法, 无需对缺失特征进行填充预处理。 该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具体说明可参见文献[17]。 研究表明, 经过适当的调参, XGBoost可得到比随机森林更好的分类结果[18, 19]。 XGBoost模型的关键参数有:

(1)n_estimators: 生成分类树的个数, 即迭代次数;

(2)learning_rate: 每次迭代的步长, 即学习率;

(3)max_depth: 每棵树的最大深度, 用于避免过拟合;

(4)gamma: 节点分裂所需的最小损失函数下降值;

(5)subsample: 训练样本占整体样本的比例;

(6)objective: 目标函数, 本研究multi: softmax多分类器。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 为了得到更好的模拟效果, 需剔除贡献度较低的特征。 因此, 在保证每次模拟精度为当次最高的前提下, 根据模型给出的变量重要性排序, 依次剔去贡献度较低的特征指数, 直至模拟效果达到最佳。 此外, 为了避免实验的片面性, 对样本数据进行随机划分(重复6次), 得到6个试验集(样本量442个)和验证集(样本量110个), 分别设为实验1— 6, 最后根据各组的检验结果对模型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以上过程基于Python 3.6.5平台实现。

2 结果与讨论
2.1 各健康程度叶片的光谱特征分析

2.1.1 不同健康程度毛竹叶片的光谱特征

毛竹叶片的光谱曲线存在极为明显的峰谷特征, 与大部分绿色植被的光谱特性基本一致。 当刚竹毒蛾危害发生时, 寄主会产生失绿、 缺水等病症, 其光谱特征随即产生显著变化(图1), 具体表现为: (1)在可见光范围内, 虫害胁迫引发的色素变化使得“ 绿峰” 及“ 红谷” 的反射率变化尤为明显, 表现为受害叶片在绿光波段的反射率随虫害等级的上升而降低, 红光波段的反射率则逐渐上升; (2)各虫害等级叶片在近红外波段上的光谱差异则更为显著, 由于刚竹毒蛾幼虫在取食的过程中破坏了叶片的组织结构, 导致光在叶片缺刻附近的散射程度被削弱, 同时在色素、 水分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之下, 导致其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随虫害等级的上升而不断降低; (3)至短波红外时, 失水使得受害叶片的反射率普遍高于健康叶片, 尤其在1 450及1 940 nm这两个典型的水汽吸收波段的差异尤为显著。

图1 不同虫害等级毛竹叶片光谱反射率曲线Fig.1 Spectrum of moso bamboo leaves in different health levels

小年叶片和健康叶片的光谱差异则更为明显。 在可见光— 近红外波段范围内, 小年叶片的反射率总体上高于健康及受害叶片; 至短波红外, 其反射率虽仍高于健康叶片, 但与受害叶片的差异则并不算太明显, 虽然在1 450及1 940 nm波段, 各健康状态叶片依然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但总体而言, 小年叶片的识别研究重点应该落在可见光— 近红外范围内。

2.1.2 不同受害类型叶片的光谱特征

不同受害类型可分为缺刻型叶片、 红褐色病斑型叶片、 灰白色木质化病斑型叶片三类[图2(a, b, c)], 各类叶片光谱特征亦具有极为显著的差异。 对于每一种受害类型, 各选5片有代表性的叶片, 取其光谱均值进行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 较之健康叶片, 缺刻型叶片的光谱并未表现出太大的差异; 相比之下, 红褐色病斑型叶片的光谱特征则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其在可见光部分的反射率高于缺刻型叶片, 且红光及黄光波段的反射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 但总体上依然保有植被的基本光谱特征; 灰白色病斑型叶片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峰谷特征已经消失, 且反射率总体上高于另外两种受害类型叶片(其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甚至高于健康叶片), 已基本失去了植被的基本光谱特征。 由此可见, 即便是相同虫害等级的叶片, 其光谱特征仍有可能会存有较大差异。

图2 不同受害类型的叶片
(a): 缺刻型叶片; (b): 红褐色病斑型叶片; (c): 灰白色木质化病斑型叶片
Fig.2 Leaves with different damage types
(a): Indentation-only leaves; (b): Red-brown disease spots leaves; (c): Gray-white disease spots leaves

图3 不同类型病斑叶片的光谱特征Fig.3 Spectrum of moso bamboo leaves with different damage types

2.2 叶片虫害检测模型

2.2.1 入选的特征变量及其重要性排序

经过反复调试及筛选, 最终确定模型的最佳输入变量为FDVI576, 717, VOG 1, PRI, DSWI, NPCI, NDWI和RVSI。 总体而言, 这些特征变量呈现出了较为清晰的虫害响应规律, 不同受害等级的叶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例如, 随着受害等级的加重, PRI和FDVI576, 717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从各类别叶片的特征变量值及其方差来看, 即便是相同虫害等级的叶片, 其值仍存在较大的不同。 根据实验1— 6的变量重要性排序可知, 7个特征变量的贡献度依次为PRI> FDVI576, 717> NPCI> DSWI> VOG 1> RVSI> NDWI[图4(a— h)]。

图4 不同健康程度叶片的特征变量值及变量重要性排序
(a): FDVI576, 717; (b): VOG1; (c): RPI; (d): DSWI; (e): NPCI; (f): NDWI; (g): RVSI; (h): 各变量的重要性得分
Fig.4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values for leaves with different health levels and the feature importance score
(a): FDVI576, 717; (b): VOG1; (c): RPI; (d): DSWI; (e): NPCI; (f): NDWI; (g): RVSI; (h): The importance score of each characteristic variable

2.2.2 模型检测效果分析

模型的检测结果显示, 实验1— 6的检测精度分别为73.64%, 78.18%, 73.64%, 72.73%, 73.64%和74.55%, 总平均精度为74.39%(表2)。 细分各健康程度叶片的分级结果, 健康叶片的识别精度最高, 达到了94.55%; 其次为重度危害叶片, 识别精度为84.12%; 再次为轻度危害叶片, 识别精度为74.93%; 小年叶片的识别精度则为71.10%; 中度危害叶片的识别精度是最低的, 仅有33.48%。 总体而言, 模型对健康、 轻度危害、 重度危害及小年叶片的识别精度基本达到了预期, 但对中度危害叶片的识别效果仍有待提升。

表2 模型检测结果 Table 2 Model detection results

当刚竹毒蛾危害发生时, 其幼虫食出的缺刻使得竹叶中的水分迅速流失, 导致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出现下降。 随着失叶程度的不断加剧, 寄主用于光合作用的叶面积减少, 同时叶绿素、 水分含量的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寄主的光合作用能力。 由于植被吸收的能量通常比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要多, 其自身的各种光保护机制使植被能够释放存在潜在威胁的多余能量, 但当光合效率减弱到一定程度时, 光能吸收-释放的平衡将被打破, 过多的能量将导致致命的感光氧化。 此外, 光合效率的减弱进一步导致竹体内的水分无法被有效耗解, 由此引发恶性循环, 竹节内逐渐产生积水, 而竹冠则不断干枯。 因此, 选择可反映以上表征变化的指标是确定虫害胁迫程度的关键。 根据最终入选的7个特征变量, PRI指示了不同健康程度叶片的光能利用率变化; FDVI576, 717及NPCI分别反映了各叶片间的色素含量差异; DSWI和NDWI代表了各叶片的水分含量情况; 而VOG 1及RVSI则突出了不同健康程度叶片的红边光谱差异。 本研究选取的特征变量是较为合理的。

根据模型的检测结果显示, 其总平均精度约在74%, 从传统分类的角度看, 此精度似乎并不算高, 分析其原因: (1)不同毛竹个体间的养分含量、 光谱特征本就存有差异, 而当研究尺度落在叶片上时, 这种差异会进一步被放大, 例如大年和小年竹叶或是同株毛竹上新叶与老叶的光谱差异均有可能大于健康叶片和受害叶片; (2)受害竹叶的光谱特征与其距离虫害发生时间的长短有关, 当虫害初发时, 竹叶中的各种养分含量尚未产生明显变化, 而随着失叶程度的不断加剧, 竹体的养分循环系统将被完全破坏, 由此导致其中的养分元素含量产生显著变化, 进而出现病斑、 枯萎等症状, 此时的叶片光谱特征与初受害时期便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亦是导致中度危害叶片成为误分“ 重灾区” 的主要原因。 因此, 尽管本文选用了当前在机器学习领域中表现极为出色的XGBoost模型, 但得到的精度结果仍旧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不过考虑到叶片尺度研究所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 该结果也显得相对可以接受。 另外, 本研究重点也并非在此, 而旨在探索不同健康状况叶片的光谱变化机理, 从而为后续冠层尺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 结论

探讨了健康、 受刚竹毒蛾危害、 小年竹叶的光谱特征, 选择了可用于表征其健康程度的光谱指标, 建立了叶片尺度下的刚竹毒蛾危害检测模型, 主要结论:

(1)对于受刚竹毒蛾危害的叶片而言, 随着虫害等级的上升, 其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呈现出“ 绿低红高” 的趋势,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则逐渐走低, 而短波红外的反射率则明显高于健康叶片; 对于小年叶片来说, 其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上的高反射率特征可为其与健康、 受害叶片的区分提供重要的参考。

(2)不同受害类型叶片的光谱也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异。 缺刻型叶片、 红褐色病斑型叶片虽在反射率上同健康叶片存在差异, 但总体上仍保有植被的基本光谱特征, 而灰白色木质化病斑型叶片则已然完全失去了这些特征。 使得相同健康程度叶片的光谱也会存有极大的差异, 进一步表明了虫害识别研究是一个非线性问题。

(3)根据模型给出的变量重要性排序, 各特征变量的贡献度从高到低依次为PRI> FDVI576, 717> NPCI> DSWI> VOG 1> RVSI> NDWI。 从模型的检测效果来看, 其对健康、 轻度危害、 重度危害及小年叶片的识别效果相对较好, 检测精度均达到了70%以上, 但对中度危害叶片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
[1] CHEN De-liang, ZHAO Ren-you, QU Qiao-wen(陈德良, 赵仁友, 瞿巧文). Forest Pest and Disease(中国森林病虫), 2006, 25(6): 17. [本文引用:1]
[2] HONG Yi-cong(洪宜聪). Journal of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福建林业科技), 2013, (2): 42. [本文引用:1]
[3] Meng R, Dennison P E, Zhao F, et al.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8, 215: 170. [本文引用:1]
[4] Zhang N, Zhang X L, Yang G J, et al.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8, 217: 323. [本文引用:1]
[5] XU Zhang-hua, LIU Jian, CHEN Chong-cheng, et al(许章华, 刘健, 陈崇成, ).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国土资源遥感), 2016, 28(2): 41. [本文引用:1]
[6]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国家林业局). LY-T 1681—2006. Stand ard of Forest Pests Occurrence and Disaster(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Beijing: Stand ards Press of China(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本文引用:1]
[7] Oumar Z, Mutanga O, Ismail 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13, 21: 113. [本文引用:1]
[8] ZHANG Su-lan, HUANG Jin-long, QIN Lin, et al(张素兰, 黄金龙, 秦林, ).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4): 203. [本文引用:1]
[9] Nestola E, Scartazza A, Baccio D, et al.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12: 1030. [本文引用:1]
[10] Ranjan R, Chopra U K, Sahoo R N,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2, 33(20): 6342. [本文引用:1]
[11] Vogelmann J E, Rock B N, Moss D 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3, 14(8): 1563. [本文引用:1]
[12] Merton R, Huntington J. In Summaries of the Eight JPL Airborne Earth Science Workshop. Pasadena: JPL Publication, 1999. 299. [本文引用:1]
[13] Gamon J A, Penuelas J, Field C B.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992, 41(1): 35. [本文引用:1]
[14] Xiao Y F, Zhao W J, Zhou D M, et al.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4, 52(7): 4014. [本文引用:1]
[15] Daughtry T, Walthall L, Kim S, et al.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0, 74: 229. [本文引用:1]
[16] Serrano L, Peñuelas J, Ustin S L.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2, 81(2/3): 355. [本文引用:1]
[17] Chen T Q, Guestrin 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San Francisco: ACM, 2016. 785. [本文引用:1]
[18] Yi Z P, Chen Z S, Pan J C, et al.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9, 887(2): 241. [本文引用:1]
[19] Li Y C, Li C, Li M Y, et al. Forests, 2019, 10(12): 107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