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法解析再生水补给人工湿地DOM的光谱特征
靳百川1, 蒋梦云1, 白文荣2, 刘蔚怡1, 蔺祖弘1, 孟媛1, 张婷婷1,*
1.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9
2.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北京 101100
*通讯作者 e-mail: zhangtt@mail.buct.edu.cn

作者简介: 靳百川, 1997年生,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3296596189@qq.com

摘要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平行因子分析, 对北方某潜流-表流复合人工湿地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 演变过程及其来源进行研究, 以期为深入理解人工湿地的作用机理和污染物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 人工湿地中各阶段的出水呈现相似的三维荧光特性, 均出现明显的类腐殖质尖峰和类蛋白峰, 但强度有所不同。 混凝沉淀对类蛋白和类腐殖质两种DOM的荧光强度均有一定的削减作用; 潜流湿地出水的荧光图谱显示, 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和类色氨酸等类蛋白峰强度明显降低, 而类腐殖质峰强度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潜流湿地对再生水中的类蛋白物质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而对类腐殖质物质降解效果较弱; 相反, 在表流湿地出水的荧光图谱中发现类蛋白峰和类腐殖质峰的强度均削弱, 而且在表流湿地下游3 km处的强度达到最低。 这一趋势归因于潜流湿地中滤料表面生物膜对DOM的生物降解以及表流湿地内部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水生植物的根系对DOM的吸附作用。 平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该湿地水体DOM中包含5个荧光组分, 分别为类富里酸组分C1(240, 330/430 nm)、 微生物活动相关的类腐殖质组分C2(285, 330/380 nm)、 类色氨酸C3(230/350 nm)、 微生物代谢副产物C4(280/320 nm)和陆源类腐殖质C5(270, 380/470 nm)。 采用多种荧光光谱指数对湿地中DOM的来源进行解析, 荧光指数和自生源指数均表明该湿地中DOM的来源以生物代谢输入为主, 而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小; 腐殖化因子则表明该湿地存在弱腐殖化的特征且生物来源占主导地位。 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表明5个荧光组分具有同源性, 而且与水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溶解性有机质; 人工湿地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志码:A
Fluorescence Spectra Characteristics of Reclaimed Water to Replenish Constructed Wetlands Using EEM-PARAFAC
JIN Bai-chuan1, JIANG Meng-yun1, BAI Wen-rong2, LIU Wei-yi1, LIN Zu-hong1, MENG Yuan1, ZHANG Ting-ting1,*
1.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2. Beijing North Canal Management Division, Beijing 1011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technology and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llution source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a subsurface flow-surface flow combined constructed wetland in north China. This study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vealing the chemical behavior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DOM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A similar fluorescence pattern was observed from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Both humic-like peak and protein-like peak appeared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humic-like and protein-like compounds decreased by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effluent from subsurface flow wetland suggested that the intensity of protein-like peaks, microbial metabolic by-product peaks, and tryptophan-like peak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t stated that subsurface flow wetlands could achieve the effective degradation of proteinoid substances in the river. However, the subsurface flow wetlands possessed poor degradation ability on humic-like substances. The weaker intensity of the protein-like peak and the humic acid-like peak in the surface flow wetland was observed, and the weakest intensity spot was found at 3 km downstream of the subsurface wetland. This trend was attributed to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membrane and the adsorption of aquatic plant roots. Five fluorescent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by PARAFAC, including fulvic-like component C1(240, 330/430 nm), humic-like component related to microbial activity C2(285, 330/380 nm), tryp to phan-like component C3(230/350 nm), microbial metabolic by-product component C4(280/320 nm) and terrestrial humic-like component C5(270, 380/470 nm). Multi indexes of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DOM source analysis in the wetland. Both the fluorescence index and the autochthonous index of water sample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DOM in the wetland was from b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the terrestrial input had negligible influence. The humification index showed that the wetland had weak humification.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five fluorescent components were homologou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in the water.

Keyword: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onstructed wetland
引言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一类分子大小不同、 结构相异、 具有复杂环境行为的有机物, 对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影响[1]。 DOM包括腐殖酸、 富里酸、 类蛋白等物质, 其主要来源为陆源和内源。 陆源主要包括大气沉降、 污水处理厂退水、 河道支流汇入和生活废水直排, 而水体自身微生物的正常代谢与凋亡产生的有机质或者藻类等水生植物的降解是DOM的内源[2]。 由于DOM自身结构和迁移转化规律复杂, 关于DOM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上环境化学和地球化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来,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是研究DOM组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并已被广泛应用于解析湖泊、 海洋、 河流等系统的水质问题。 有报道用三维荧光光谱研究间隙水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成分, 探讨了生物滞留系统间隙水DOM特征和脱氮能力之间的关系。 Ignatev等[3]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监测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DOM, 发现该废水中的特征荧光组分是类酪氨酸、 类色氨酸、 类腐殖质和类富里酸物质。 Zhang等[4]用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对饮用水源地的DOM进行溯源, 发现河水中DOM主要受内源影响, 这归因于藻类和微生物的代谢。 有研究发现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样中存在类酪氨酸、 色氨酸类物质和可溶性微生物代谢物质等3个明显的荧光峰, 并采用荧光光谱指数对DOM进行了溯源分析。 然而, 由于人工湿地DOM来源与组成复杂, 结构相似的物质其荧光图谱可能相互重叠, 研究者常采用平行因子分析法、 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辅助解析荧光图谱, 其中平行因子分析法模型建立需要的数据多, 分离度高, 模型可靠性强, 应用最为广泛。

通过使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表征人工湿地各个阶段出水中DOM的光谱特性, 探究人工湿地DOM的转化机制, 采用多种荧光光谱指数解析DOM的来源, 以期为深入理解人工湿地中DOM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物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采集

该人工湿地位于北方某河段中游, 来水主要为再生水, 上游有少量污水直排。 该湿地日处理污水量为30 000 m3, 占地面积96 000 m2, 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占地比例为2∶ 1。 来水引入人工湿地后, 通过混凝沉淀、 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三个阶段进行处理。 再生水混凝沉淀后进入6个并联的潜流湿地床层中, 每个单元的湿地床铺有2.0 m深的沸石滤料, 床层表面种植香蒲等植物, 污水自上而下经过植物根系和沸石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 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潜流湿地出水经过表流湿地得到深度净化, 表流湿地中种植芦苇、 菖蒲、 睡莲等多种水生植物。

实验设计15个采样点(见图1), 分别为湿地进水处R1、 混凝沉淀池出水D1、 潜流湿地并联出水S1— S6和表流湿地沿程水样P1— P6以及表流湿地下游3 km处的P7。 每个点采集2个平行水样, 水样贮存在500 mL聚乙烯塑料瓶中。 三维荧光光谱水样现场使用0.45 μ 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 4 ℃下低温保存。

图1 潜流-表流人工湿地平面结构与采样点分布Fig.1 Structure and sampling site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1.2 基础水质指标的测定

溶解氧(DO)和pH采用便携式快速测定仪(YSI, USA)现场完成测定, 化学需氧量(COD)、 总氮(TN)、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溶解性有机碳(DOC)采用国标法进行测定[4]

1.3 荧光光谱的测定

为了减少高浓度DOM水体的内部过滤效应, 在测量样品的荧光光谱前, 预先过滤的样品用超纯水稀释至DOC浓度小于5 mg· L-1。 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使用荧光光谱仪(F-7000, HITACHI, Japan)测定, 使用150W的氙弧灯作为激发光源, 光电倍增管电压为700 V, 激发/发射波长范围分别是200~450 nm/280~550 nm, 波长间隔均为5 nm, 扫描速度为2 400 nm/min。 三维荧光光谱图使用originPRO2018C进行绘制。

1.4 平行因子分析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

使用MATLAB R2018b软件的Delaunnay三角形内插值法修正水样原始荧光中存在的拉曼散射和瑞丽散射, 使用DOMFluor和drEEM工具箱对所有样品的荧光光谱数据进行平行因子分析[5], 并使用半分裂分析和残差分析验证PARAFAC模型的可靠性, 从而确定荧光组分的最优数量。 使用SPSS软件对水样的基础水质指标和DOM的荧光组分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DOM的荧光特征

DOM的荧光光谱特征可以指示污染物的种类、 性质和相对含量等丰富信息, 从而反映水体的污染情况。 进水R1、 高效沉淀池出水D1、 潜流S1、 S2和表流湿地P1及下游3 km处P7的三维荧光光谱见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 湿地所采水样的DOM荧光峰主要有4种, 分别是类色氨酸尖峰(A峰)、 可溶性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尖峰(D峰)和两处类腐殖质肩峰(B峰和C峰)。 各样品的荧光峰种类相似, 但强度不同。 其中, 湿地进水R1中可溶性代谢副产物尖峰的强度最大, 表明微生物活动丰富, 而类色氨酸峰也有很高的强度, 则同时表明湿地进水口的类蛋白物质浓度较高。 混凝沉淀对类蛋白和类腐殖质等DOM的荧光强度均有一定的削减作用。 Wang等[6]研究了混凝沉淀对水样中DOM的处理能力时发现, 类腐殖质和色氨酸类蛋白质峰削弱显著, 去除率分别为60.9%和38.9%, 进一步说明混凝沉淀可以去除类蛋白质、 类腐殖质等大分子物质。 值得一提的是, 潜流湿地出水的荧光图谱显示类蛋白峰强度明显降低, 包括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峰和类色氨酸峰都有显著的削弱, 这表明潜流湿地对降解河水中的类蛋白物质具有显著作用, 而腐殖质峰强度无明显变化也表明潜流湿地对类腐殖质物质处理效果偏差。 Zheng等[7]研究发现多糖和蛋白质等大部分易被异养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 在潜流湿地中会被优先去除, 而以腐殖质为代表等一类难降解有机质在潜流湿地中很难被去除。 相反, 在表流湿地出水的荧光图谱中发现类蛋白峰和类腐殖质峰的强度均被削弱, 而且在表流湿地的下游3 km处该峰强度达到最低, 这一趋势归因于表流湿地内部大量的水生植物的根系吸附作用和微生物活动。 Wei等[8]研究发现复合流人工湿地中较大的疏水性芳香族成分更容易被植物根系吸附, 而低分子量化合物的主要去除机理是生物降解。 基于此, 表流湿地整体荧光强度的降低一方面由于微生物活动消耗了水中小分子有机物, 另一方面是大量水生植物根系吸附了大分子有机物, 除此之外, 水力停留时间和可能影响表流湿地内部水体DOM荧光特征。

图2 人工湿地不同采样点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图
R1: 入水口; D1: 高效沉淀池; S1和S2: 潜流湿地; P1: 平流湿地; P7: 平流湿地下游3 km处
Fig.2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rom different sites from different sites
R1: Water inlet; D1: High 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 S1, S2: Subsurface wetland; P1: Surface wetland; P7: 3 km downstream of surface wetland

2.2 DOM的来源与组成

根据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识别出人工湿地水体DOM中5种荧光组分(如图3所示)。 其中, 3个组分为类腐殖质, 分别是C1(240, 330/430 nm), C2(285, 320/375 nm)和C5(270, 380/470 nm); 2个组分为类蛋白, 分别为C3(230/350 nm)和C4(280/320 nm)。 C1组分通常被认为是可见区类富里酸, 在湖泊水库等天然水体比较常见; C2是在水生系统中常见的发射波长在370~430 nm范围内, 激发波长在280~325 nm范围内的与微生物活动相关的类腐殖质[9], 该峰与Chen[10]等早期研究中的“ M峰” 相似, 主要是微生物代谢活动或人为活动产生的类腐殖质; C3组分与类色氨酸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常见于有外源输入的河道, 与本研究对象契合; C4组分常见于微生物代谢副产物, 该峰的荧光强度表明该采样点的微生物代谢作用; C5组分是常见的陆源类腐殖质, 近几年有学者发现湿地DOM的光降解产物中也包含这一物质[11], 这也指明了该物质可能的来源。 通过对人工湿地DOM中各组分的荧光强度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见图4, 结果表明, 不同阶段各组分的变化有所不同[见图4(a)]。 人工湿地中的DOM组成变化在前期主要表现为类蛋白物质的降解[见图4(b)], 而在进入表流湿地后, 类腐殖质的浓度有所降低, 这表明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具有不同的处理性能, 即潜流湿地可以降解分子量较小且不稳定的类蛋白物质, 而对性质稳定的类腐殖质作用不明显。 表流湿地由于大量的水生植物和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 给微生物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类腐殖质物质的浓度, 与以往之前对表流人工湿地DOM的变化研究结果一致。

图3 PARAFAC解析出的5个荧光组分(C1, C2, C3, C4, C5)及其激发发射波长(6)信息Fig.3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five components (C1, C2, C3, C4, C5), (6) Their excitation-emission wavelength identified by the PARAFAC model

荧光光谱指数也能够反映水体DOM有机物组分的来源, 该湿地水样的荧光指数变化见图5。 荧光指数(FI)是Ex=370 nm时Em在470和520 nm处的荧光强度比值, 反映了芳香氨基酸与非芳香物对DOM荧光强度的相对贡献率, 可以作为物质来源以及DOM降解程度的指示指标[12], 本研究所测水样的荧光指数FI数值变化不大, 平均值为1.75接近1.8, 说明该人工湿地DOM的来源主要以内源, 即微生物活动来源为主; 腐殖化因子(HIX)是Ex=254 nm时Em在435~480 nm荧光强度积分值和300~345 nm的荧光强度积分值之比, 是反映有机物中腐殖质含量或腐殖化程度的指标[13], 该湿地水样的腐殖化指数HIX介于2.50~3.00之间, 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表明人工湿地DOM有弱腐殖化特征并以近期自生源为主, 即生物来源占主导地位; 自生源指数(BIX)是Ex=310 nm时m在380和430 nm处的荧光强度比值, 用来反映DOM中自生源贡献比例的指标, 与FI可相互印证, 是反映物质来源的重要依据[15], 该湿地的自生源指数BIX的平均值为0.96, 接近于1.0, 表明湿地水体DOM来源可能受到陆源和内源的混合影响, 以内源为主, 与FI指数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4 人工湿地各采样点DOM荧光组分的(a)强度和(b)相对比例Fig.4 Intensity (a) and relative proportion (b) of DOM fluorescent components from different sites

图5 人工湿地DOM的三种荧光指数Fig.5 Three fluorescence indexes of DOM

2.3 DOM各荧光组分相关性分析

为进一步确定人工湿地DOM的来源, 对样品DOM的光谱特征与水质污染指标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各荧光组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表明其具有同源性。 此外, UV254与各荧光组分也有很好的相关性, 这说明5个荧光组分表征了人工湿地DOM的主要组成, 与平行因子分析的结论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 总氮与各组分的相关性较高, 尤其与类腐殖质物质呈现显著正相关, 表明人工湿地DOM与水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 从而推测水中氮的来源可能是与人为因素或微生物活动相关的类腐殖质。 另外, 类色氨酸C3组分与总有机碳TOC有较好的相关性, 说明湿地水体中类蛋白物质与TOC之间存在定量关系, 同时BOD5与TOC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说明BOD5在一定条件下对水体TOC有指示作用。

表1 PARAFAC解析出人工湿地DOM的5个荧光组分的特征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components identified by the PARAFAC model
表2 荧光组分与基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ree fluorescent components and basic parameters
3 结论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表征了人工湿地各个阶段出水中DOM的光学特性, 探究了人工湿地DOM的环境行为, 采用多种荧光光谱指数解析DOM的来源, 得到以下结论:

(1)EEM-PARAFAC可以直观表征出人工湿地中DOM的光学特征, 人工湿地中不同阶段水样呈现相似的三维荧光特性, 均出现明显的类腐殖质尖峰和类蛋白峰, 其中主要的荧光组分有5种, 分别为类富里酸、 微生物活动相关的类腐殖质、 类色氨酸、 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和陆源类腐殖质。 这5种荧光组分不仅具有同源性, 而且与水体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有密切相关。

(2)DOM的光谱特征同时揭示了人工湿地中DOM的复杂环境行为。 人工湿地系统对DOM的去除是微生物活动与植物吸附效应的联合作用, 潜流湿地中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导致了类蛋白峰强度的显著下降, 而表流湿地中因其内部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水生植物的根系吸附对类蛋白和类腐殖质物质也均有降解作用。

(3)多种荧光光谱指数证实了该人工湿地的水质受外源因素影响较小, 水样的荧光指数和自生源指数均表明该湿地中DOM的主要来源为生物代谢输入而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小, 同时腐殖化指数人工湿地DOM有弱腐殖化特征并以近期自生源为主, 即生物来源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Chen M L, Price R M, Yamashita Y, et al. Applied Geochemistry, 2010, 25(6): 872. [本文引用:1]
[2] Brogi S R, Ha S Y, Kim K, et a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27: 802. [本文引用:1]
[3] Ignatev A, Thgkanen T. Chemosphere, 2019, 214: 587. [本文引用:1]
[4] Zhang H, Cui K P, Guo Z, et a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00: 134360. [本文引用:2]
[5] Zepp R G, Sheldon W M, Moran M A. Marine Chemistry, 2004, 89(1-4): 15. [本文引用:1]
[6] Wang D, Zhao Y, Xie J, et al.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3, 110: 188. [本文引用:1]
[7] Du X L, Xu Z X, Li J Q, et 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4, 73: 610. [本文引用:1]
[8] Wei L L, Zhao Q L, Xue S, et 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9, 35(10): 1405. [本文引用:1]
[9] Kida M, Kojima T, Tanabe Y, et al. Water Research, 2019, 163: 114901. [本文引用:1]
[10] Chen W, Westerhoff P, Leenheer J A, 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 37(24): 5701. [本文引用:1]
[11] Sardana A, Cottrell B, Soulsby D, et a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48: 923. [本文引用:1]
[12] Fellman J B, Hood E, Spencer R G M.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2010, 55(6): 2452. [本文引用:1]
[13] Lee M H, Osburn C L, Shin K H, et al. Water Research, 2018, 147: 16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