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堆肥水溶性有机物的结构和组成演变
余旭芳1, 周俊1,2, 任兰天3, 王艳1, 范行军1,*, 李孝良1, 李飞跃1, 王翔1
1.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8
3.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通讯作者 e-mail: fanxj@ahstu.edu.cn

作者简介: 余旭芳, 女, 1987年生, 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助教 e-mail: yuxufang99@163.com

摘要

堆肥是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重要的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关于秸秆单一物料堆肥的研究较少。 水溶性有机物(DOM)被普遍认为是堆肥中最活跃的有机组分, 因此探讨DOM的演变特征可有效评价秸秆的腐熟过程。 以小麦秸秆好氧堆肥过程中的DOM为研究对象, 利用总有机碳、 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 三维荧光光谱(EEM)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方法, 阐明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DOM的含量、 结构和组成的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 堆肥过程中DOM的有机碳含量降低了23%, 说明DOM是堆肥中活跃的有机质组分。 值得注意的是, 堆肥前期DOM微生物降解最为剧烈。 UV-Vis谱图显示DOM光谱随堆肥进行不断降低, 表明堆肥过程芳香族物质不断降解。 EEM光谱显示出显著的荧光峰演变趋势, 由堆肥前期较强的类蛋白荧光峰(D, E)演变为堆肥后期较强的类腐殖质荧光峰(H), 表明堆肥过程DOM的物质组成发生改变。 通过光谱参数SUVA254和HIX的观测, 发现随着堆肥进行, DOM的芳香度和腐殖化程度呈现动态变化, 整体呈增强趋势。 由此可推测堆肥过程DOM降解的成分主要为非腐殖质, 而腐殖质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则不断提升、 整体芳构化和腐殖化程度增加。 EEM-PARAFAC进一步定量分析了DOM组分的演变特征。 随着堆肥的进行, DOM中的类蛋白物质(C3)相对含量显著降低(~46%), 而类富里酸(C1)和类腐殖酸(C2)物质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45%和80%。 DOM中的组成由堆肥初期的C1∶C2∶C3=41∶17∶42演变成堆肥后期的53∶27∶20。 结果揭示出堆肥过程中类蛋白物质发生显著的降解, 而类腐殖质则由于分子聚合生成作用和微生物降解速率较慢等因素逐渐演变成堆肥DOM的主要组分。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X与C1和C2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r=0.806~0.853), 表明腐殖化指数(HIX)可有效指示DOM的腐殖质物质组成。 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小麦秸秆堆肥条件, 改善秸秆有机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秸秆堆肥; 水溶性有机物; 芳香度; 腐殖化;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志码:A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Compounds During Composting of Wheat Straw
YU Xu-fang1, ZHOU Jun1,2, REN Lan-tian3, WANG Yan1, FAN Xing-jun1,*, LI Xiao-liang1, LI Fei-yue1, WANG Xiang1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Remediation,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3. College of Agronomy,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Compost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for wheat straw utilization. However, the relevant study on solewheat straw composting is still constrain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s widely believed to be the most activeorganic matters during composting, and then it can be seen as an indicator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mposting process of straw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total organic carbon analysis, UV-Vis spectroscopy and EEM-PARAFAC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evolutions of abundanc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DOM during wheat straw compost. Th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of DOM were decreased by 23%, with a major decrease in an early stage of composting, suggesting DOM was an active portion of organic matters. UV-Vis spectr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bsorbance of DOM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composting, suggesting the degrad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DOM present obvious changes of fluorescence peaks in EEM during composting, where the strong protein-like peaks were transformed to the humic-like peaks. It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DOM was changed. SUVA254 and HIX values of DOM varied dynamically, but both were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composting. It implied that the aromaticity and humification degree of DOM were transformed to be stronger after composting.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non-humic matters were readly to be degraded,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humic matters was elevated,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of aromaticity and humification of DOM during composting. EEM-PARAFA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protein-like compounds (C3) were decreased by 46%, while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fulvic acid-like (C1) and humic acid-like (C2) substances were increased by 45% and 80%. The composition of DOM had been transformed from C1∶C2∶C3=41∶17∶42 to 53∶27∶20 during composting.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rotein-like compounds were dominantly degraded, while humic-like matters were somewhat formed or slowly degraded and transformed to be the dominant one.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HIX, C1 and C2 ( r=0.806~0.853), suggesting that HIX could effective reflect the hu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t DOM. The results obtained here are greatly help for better controlling wheat straw composting and improving the number of straw manures.

Keyword: Wheat straw composting; Water soluble organic matters; Aromaticity; Humification; EEM-PARAFAC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达10.4亿吨。 如何无害化、 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秸秆资源已成为科研人员的关注焦点。 堆肥法以其能有效杀灭病原菌、 使秸秆减量减容并以有机肥形式实现“ 还田” 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是当前农作物秸秆重要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 堆肥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发生在水溶相中的有机质稳定化和腐殖化的过程[1, 2], 其中水溶性有机物(DOM)被认为是堆肥过程中有机物转化最活跃的部分[3]。 因此, 研究DOM的演化特征对合理评估堆肥有机质的转化进程和堆肥腐熟状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4]

堆肥DOM 是一类组成复杂的有机组分混合体, 主要由碳水化合物、 有机酸等小分子, 以及蛋白质和腐殖质等大分子有机质组成[2]。 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EEM)因具有灵敏度高、 选择性强以及无损测试DOM组分和结构等优点, 而被广泛应用于堆肥DOM的腐殖化演变机制等研究[1, 5]。 通过观测DOM的UV-Vis光谱及特征参数等, 可对堆肥DOM的芳构化和腐殖化程度进行评估[1]。 例如, 刘晓明等通过对堆肥过程中DOM的9类UV-Vis光谱特征参数演化特征的观测, 指出堆肥过程中DOM的芳香化和腐殖化程度逐渐增加[1]。 其次, 利用EEM, 特别是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 可进一步解析堆肥过程中DOM的物质组成(如类蛋白质、 类富里酸、 类腐殖酸等)演变特征[6, 7, 8]。 研究表明, 堆肥DOM主要由类腐殖酸、 类富里酸和类蛋白质三类荧光组分构成[5]。 堆肥过程中, DOM的荧光物质组分是动态变化的, 一般表现为随着堆肥的进行, DOM中的类蛋白物质含量逐渐减少, 而类腐殖质物质含量逐渐增加[6]。 目前, 堆肥DOM演化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畜禽粪便、 市政污泥, 甚至是与农作物秸秆共堆肥过程中[5, 9]。 然而针对单一农作物秸秆堆肥过程中的DOM结构、 组成等演化特征的探讨还相对不足。

本研究采用UV-Vis光谱和EEM-PARAFAC方法对单一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DOM的化学性质、 物质组成演变特征进行解析, 以期揭示小麦秸秆好氧堆肥的腐熟过程, 并为堆肥条件优化和秸秆有机肥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堆肥过程与样品采集

堆肥试验场地依托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槽式发酵工艺对5t小麦秸秆进行为期98 d的好氧堆肥试验。 具体堆肥过程见文献[10]。 根据发酵温度, 每隔4~7 d机械翻堆1次。 分别在1, 7, 14, 24, 38, 56, 72及98 d翻堆当天进行采样, 每次分别在10, 20和30 cm深度随机取4个点位进行堆肥样品采集。 实验室内对堆肥样品进行充分混合, 冷冻干燥, 研磨并过筛, 最终制备得粒径< 1 mm堆肥样品待测试。

1.2 堆肥DOM提取

将待测试堆肥样品按照1 g∶ 10 mL的比例加入超纯水, 在恒温振荡器中25 ℃, 200 r· min-1条件下往复振荡提取24 h。 悬浊液于10 000 r· min离心20 min, 上清液过0.45 μ m水系滤膜, 所得滤液中的有机物即DOM。 每个样品重复3次。 将上述DOM溶液稀释80倍, 用于含量和光谱测试。

1.3 仪器分析

采用岛津TOC-VCPN分析仪, 对堆肥DOM中DOC含量进行测试。 采用岛津UV-2600光谱仪对堆肥DOM的UV-Vis光谱进行测定, 扫描波长范围为200~700 nm, 扫描间隔为1 nm。 采用日立Hitachi F-4600荧光光谱仪对DOM的三维荧光光谱(EEM)进行测定。 激发(Ex)和发射(Em)波长范围分别设置为200~400和280~520 nm, 扫描间隔均为5 nm, 扫描速度设置为2 400 nm· min-1

本研究分别从UV-Vis吸收光谱和EEM光谱中提取参数SUVA254和HIX。 计算方法[1, 2]如下: SUVA254是波长254 nm处的特征吸收参数(SUVA254=100× A254/DOC)。 腐殖化指数(HIX)为Ex=254 nm时, Em在435~480 nm区域与300~345 nm区域积分面积的比值。

1.4 EEM-PARFAC分析

采用Matlab 2014a中的DOMFluor工具箱对上述24个堆肥DOM的EEM进行PARAFAC分析。 利用残差分析与半分法确定最优荧光组分数, 利用折半分析检验PARAFAC模型的有效性, 最终确定堆肥DOM荧光物质组分及其强度(Fmax)[6, 8, 9]

1.5 数据统计

使用Excel 2016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8.0进行相关性分析, 使用OriginPro2018和CorelDRAW X6进行图形的绘制。

2 结果与讨论
2.1 堆肥DOC含量变化

图1可看出, 小麦秸秆堆肥DOC的变化基本呈现4个阶段。 堆肥1~14 d, DOC含量迅速从8.7 mg· g-1下降至7.1 mg· g-1, 下降幅度达18%; 结果说明堆肥初期, 微生物降解作用显著。 堆肥14~24 d, 堆肥DOC含量有较大的提升, 这可能与秸秆部分易分解的组分开始水解或生物降解产生新的DOC, 甚至是微生物自身快速增长释放DOC有关。 堆肥24~56 d, DOC含量基本无变化(~7.9 mg· g-1), 说明秸秆组成(如木质素、 纤维素等)水解和DOM微生物降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堆肥56~98 d, DOC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 考虑到后期堆肥pH值呈中性(pH 7, 图1)不利于微生物生长[6], DOC的下降可能归因于DOM的化学分解或分子聚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腐殖质[4]。 堆肥完成后DOC降解了约23%, 明显低于畜禽粪便及与作物秸秆共肥过程中DOC的降解率(31%~89%)[4, 8]。 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与畜禽粪便堆肥过程存在差异。

图1 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堆肥pH值变化Fig.1 Changes of DOC contents and compost pH values

2.2 DOM光谱特征演变

2.2.1 UV-Vis光谱

图2显示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DOM的UV-Vis光谱均呈现随波长增加吸收强度下降的特征, 类似于猪粪[11]和鸡粪[12]等堆肥DOM的UV-Vis光谱特征。 此外, 1~38 d堆肥DOM的UV-Vis光谱均在280 nm附近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平台, 从56 d开始, 该吸收平台逐渐消失。 研究表明, 280 nm处吸收峰可能来自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等特征有机物的吸收, 由此可知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木质素等组分发生显著分解, 而中间产物通过生物降解或化学聚合作用也不断减少[4]。 该演化特征与畜禽粪便堆肥DOM的UV-Vis光谱峰型变化特征一致[12]。 值得注意的是, 整个秸秆堆肥期间DOM的UV-Vis光谱基本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98 d的DOM光谱强度明显低于1 d, 表明堆肥DOM中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 这可能与微生物的降解或化学聚合生成不溶水的大分子腐殖质有关。 文献报道的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DOM的UV-Vis光谱基本呈增加的趋势[12]。 对比可知秸秆单一物料堆肥与畜禽粪便(包括与秸秆共肥)堆肥过程中DOM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演变存在差异。

图2 堆肥DOM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变化Fig.2 Changes of normalized UV-Vis spectra in DOM during composting

2.2.2 三维荧光光谱(EEM)

图3显示的是小麦堆肥过程中DOM的EEM光谱变化。 根据文献[1, 3, 11], 对堆肥DOM的荧光峰(A— E, H)进行识别。 峰A(Ex/Em, 220/410 nm)归属为类富里酸荧光峰, 峰B(Ex/Em, 270/410 nm)和C(Ex/Em, 305/410 nm)均属于类腐殖酸荧光峰, 峰D(Ex/Em, 280/340 nm)和E(Ex/Em, 220/330 nm)均归属为类蛋白荧光峰。 从图3可看出, 堆肥1~56 d, 峰D和E强度逐渐减弱, 表明堆肥过程中类蛋白质物质发生显著的降解。 同时, 峰A, B和C不断增强, 表明类腐殖质逐渐演变为DOM的主要物质组成; 峰A强度的显著增强, 表明堆肥过程类富里酸物质不断生成和累计, 进而成为DOM最主要的部分。 该结果同污泥[1]、 猪粪[11]和沼渣[2]堆肥EEM光谱荧光峰演化结果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 72和98 d的EEM光谱中峰A和峰B几乎消失, 但呈现出新的强类富里酸荧光峰H(Ex/Em, 245/425 nm)[11]。 该峰的出现可能与DOM中类腐殖质间发生的聚合或低pH引起的DOM中芳香族结构的质子化作用等有关。

图3 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DOM的EEM谱图随时间的变化Fig.3 Temporal evolution of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a of DOM during wheat straw composting

2.2.3 SUVA254, HIX

紫外特征参数SUVA254可有效表征堆肥DOM的芳构化程度[2, 5], SUVA254值越大, DOM芳构化越强。 腐殖化指数(HIX)是一种评价堆肥DOM腐殖化程度的重要参数, HIX值越大表明DOM的腐殖化程度越高[2]。 由图4可以看出, 堆肥过程中DOM的SUVA254和HIX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 堆肥1~14 d, DOM的SUVA254和HIX分别从2.5 m2· gC-1和2.34迅速升高至3.3 m2· gC-1和4.65, 表明DOM中芳构化和腐殖化程度显著增加。 堆肥14~24 d, SUVA254和HIX显著降低, 可能与前期微生物大量繁殖促进具有芳香族结构的腐殖质降解有关。 堆肥24~56 d, DOM的SUVA254值略升高, 而HIX显著增大, 可能与微生物不断降解非腐殖质物质, 同时生成腐殖类物质, 致使富含芳香族结构的腐殖质含量显著提升有关。 堆肥56~98 d, SUVA254和HIX再次降低, 说明堆肥后期DOM的芳构化和腐殖化程度减弱。 这可能与后期堆肥pH值的不断降低, 引起DOM去官能团化或质子化有关, 尤其表现为72~98 d堆肥pH由7.8降至7.0, 对应DOM的SUVA254和HIX显著降低。 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DOM的SUVA254值分布为2.5~3.3 m2· gC-1, 略高于畜禽粪便[4]、 沼渣[2]和城市污泥[1]的SUVA254值(0.16~2.14 m2· gC-1), 说明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主要涉及高芳香度的有机质演变。 堆肥结束DOM的HIX为5.24, 约为堆肥初期的2.2倍, 表明小麦秸秆堆肥过程DOM腐殖化程度显著提高。

图4 堆肥DOM的SUVA254和HIX变化特征Fig.4 Changes of E2/E3 and SUVA254 values of DOM during composting

2.3 堆肥DOM荧光物质组成及演变规律

EEM-PARAFAC可进一步定量研究堆肥过程中DOM的组成演变特征。 如图5所示, PARAFAC共解析出堆肥DOM中3类荧光组分。 根据文献[3, 6-7, 9], 荧光组分C1 [Ex/Em, 230(305)/420 nm]、 C2 [Ex/Em, 260(365)/460 nm]和C3 [Ex/Em, 280(< 220)/350 nm]分别归属为类富里酸、 类腐殖酸和类蛋白物质。 小麦秸秆堆肥DOM的荧光组分与已报道的畜禽粪便和市政污泥堆肥中DOM的荧光物质组成类似[6, 7, 9]

图5 小麦秸秆堆肥DOM中(C1, C2, C3)3类荧光组分Fig.5 Three fluorescence components (C1, C2, C3) of wheat straw compost DOM

图6显示堆肥DOM荧光组分的相对含量演变特征。 由图6可看出, 类蛋白物质(C3)是堆肥前期DOM中最主要的荧光组分, 相对含量占42%。 随着堆肥的进行, C3所占的比重呈降低趋势, 堆肥98 d后DOM的类蛋白物质相对含量降至20%。 结果表明, 小麦秸秆堆肥期间, DOM中类蛋白物质发生显著的微生物降解, 可能是由于类蛋白物质结构简单和微生物可利用性强造成的。 与此同时, 类富里酸(C1)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 从堆肥前的41%上升到堆肥后的53%, 成为堆肥中最主要的荧光物质。 小麦秸秆中不溶组分不断水解以及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间复杂的化学聚合作用[6, 7], 进而生成大量的具有稳定度高、 聚合程度强的类富里酸物质, 可能是引起C1相对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类腐殖酸物质(C2)的相对含量在堆肥过程中亦呈现显著的增强趋势。 堆肥前C2的比重只占17%, 堆肥结束后其相对含量达27%, 甚至高于类蛋白物质。 这些结果与前期报道的各种堆肥过程中DOM的荧光物质组成演化特征一致[7, 9]。 大量研究证实堆肥过程实际是一种腐质化过程, 且堆肥以腐殖质组成为主[6, 9]。 堆肥过程中, DOM中类腐殖质物质(C1和C2)与类蛋白物质相对含量比例的变化特征见图5。 堆肥期间C1/C3和C2/C3具有相同的演变特征, 均表现为随着堆肥的进行比例不断增大的趋势。 堆肥前后, C1/C3和C2/C3分别由0.97和0.40升高至2.60和1.32, 进一步证实堆肥过程中DOM腐殖化程度的增强。

图6 堆肥DOM的荧光物质组成演变Fig.6 Changes of fluorescence components within DOM during composting

2.4 相关性分析

为探究堆肥过程中DOM组成和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 对堆肥DOM的SUVA254、 HIX、 荧光组分(C1— C3)含量和DOC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 类富里酸(C1)和类腐殖酸(C2)均与HIX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6~0.853, p< 0.01), 类蛋白物质(C3)与HIX呈显著负相关(r=-0.876, p< 0.05)。 说明堆肥DOM的腐殖化程度与类腐殖质和类蛋白相对组成有直接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 荧光物质组成(C1— C3)和HIX值均与SUVA254呈弱相关, 表明DOM的芳构化与其腐殖化程度关系并不明显。 这可能是由微生物降解、 化学聚合以及堆肥酸碱度等复杂因素造成的。 此外, DOC与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和C2)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弱(r=-0.120~-0.131), 说明类腐殖质的降解和生成与DOC的演变关系不明显; 同时DOC与类蛋白物质(C3)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415, p< 0.05), 表明类蛋白物质的降解是引起DOC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1 堆肥DOM的荧光组成与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fluorescence components and spectra parameters
3 结论

(1)小麦秸秆堆肥过程中DOM的含量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 表明堆肥过程中DOM演变较为复杂, 是微生物降解、 化学聚合、 水解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2)堆肥期间DOM的SUVA254和HIX呈现类似的动态演变趋势, 说明DOM的芳香化和腐殖化具有相似的演变特征; 堆肥后期的HIX显著高于初期, 表明腐熟的小麦秸秆堆肥DOM具有较高的腐殖化程度;

(3)堆肥过程中, 类富里酸(C1)、 类腐殖酸(C2)和类蛋白物质(C3)相对组成由堆肥前期C1∶ C2∶ C3=41∶ 17∶ 42演变成堆肥后期的53∶ 27∶ 20, 表明类腐殖质逐渐演变成为堆肥DOM最主要成分。

(4)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和C2)均与HIX呈极显著正相关, 表明EEM-PARAFAC能有效解析出小麦秸秆堆肥DOM的物质组成, 且HIX值能有效表征DOM的腐殖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LIU Xiao-ming, YU Zhen, ZHOU Pu-xiong(刘晓明, 余震, 周普雄).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 2018, 39(8): 3807. [本文引用:8]
[2] Guo X, Li C, Zhu Q, et al. Waste Management, 2018, 78: 301. [本文引用:7]
[3] Yu Z, Liu X, Zhao M, et 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274: 198. [本文引用:2]
[4] Wang K, Li X, He C, et 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4, 168: 222. [本文引用:5]
[5] Wei Z, Wang X, Zhao X.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6, 113: 187. [本文引用:4]
[6] YANG Chao, HE Xiao-song, GAO Ru-tai(杨超, 何小松, 高如泰).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2017, 45(24): 579. [本文引用:7]
[7] Zhang S, Chen Z, Wen Q.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299: 167. [本文引用:4]
[8] Cui H Y, Zhao Y, Chen Y 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7, 326: 10. [本文引用:3]
[9] Yu G H, Luo Y H, Wu M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 8244. [本文引用:5]
[10] REN Lan-tian, TANG Fei, SHAO Qing-qin(任兰天, 唐飞, 邵庆勤).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23(6): 33. [本文引用:1]
[11] Wang Q, Awasthi M K, Zhao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97: 472. [本文引用:4]
[12] LI Dan, HE Xiao-song, GAO Ru-tai(李丹, 何小松, 高如泰).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11): 3412. [本文引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