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SOL的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系统数值模型
陈楠1,2, 王玥1,4, 王博雨1,3, 夏洋1,2,4, 刘涛1,4,*
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北京 100044
4.北京市微电子制备仪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通讯作者 e-mail: liutao@ime.ac.cn

作者简介: 陈 楠, 1992年生,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e-mail: chennan@ime.ac.cn

摘要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是材料表征的一种重要手段, 然而受限于光的衍射极限, 传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极限空间分辨率在微米量级, 无法应用于纳米材料的表征。 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Nano-FTIR)是一种新兴的超分辨光谱表面分析技术, 其以纳米级空间分辨率、 宽光谱范围和高化学灵敏性的特点在纳米材料表征研究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定性及定量的研究Nano-FTIR信号高空间分辨的来源和系统中光谱信号的提取过程, 可以为Nano-FTIR仪器的设计研发和样品光谱表征结果的解释提供重要依据。 该研究从典型的仪器结构和基本的工作原理出发, 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中建立了等效研究模型, 并对模型的重要细节和数值计算过程分别进行了说明。 在仿真研究中, 首先基于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计算了模型空间的电磁场增强情况, 再模拟了探针在介电常数差异巨大的两种材料交界处的“线扫”过程, 探讨了针尖近场增强信号的空间分辨率。 随后, 以探针与样品的散射功率为数值模型的研究对象, 仿真了探针“轻拍”对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提取的过程, 并讨论了不同入射倾角和解调频率对光谱信号提取的影响。 最后, 为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仿真了20, 100和300 nm三种厚度SiO2薄膜样品在900~1 250 cm-1波数范围的光谱响应, 并将仿真得到的光谱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厚, 光谱信号得到相应的增强, 模型预测的谱图与实测谱图波形与波峰位置较为一致, 且与以往一些文献中采用针尖-样品间电场强度表示针尖处散射信号强弱的方法相比, 获得的谱图在峰形上更为接近。 提出的数值模型可用于Nano-FTIR光谱的预测, 此外, 模型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可以为其他基于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s-SNOM)技术的太赫兹光谱技术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 散射式扫描探针显微镜; COMSOL; 有限元仿真; 数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O433.1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Numerical Model of Nano-FTIR System Based on COMSOL
CHEN Nan1,2, WANG Yue1,4, WANG Bo-yu1,3, XIA Yang1,2,4, LIU Tao1,4,*
1.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College of Scienc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4.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for Microelectronics Fabric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However, it is limited by the diffraction limit. The spatial resolution limit of traditional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meter is on the order of micrometers and cannot be applie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Nano 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 (Nano-FTIR) is an emerging super-resolution spectroscopic surface analysis technology, which exhibits tremendous performance in nano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research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scale spatial resolution, wide spectral range and high chemical sensitivit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source of the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f Nano-FTIR signals an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spectral signals in the system can provide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ano-FTIR instrumen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mple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typical instrument structure and basic working principles, an equivalent research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e multi-phys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COMSOL, and the important details of the model an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process are explained separately. In the simulation study, the model first calculated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nhancement in the model space based on Maxwell’s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ory, and then simulated the “line sweep” process of the probe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materials with large differences in dielectric constants, discussed the near-field enhancement of the tip-sample an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signal. Subsequently, a numerical model was proposed with the scattered power of the probe and samp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process of th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extraction of the signal by the probe tapping, different incident angle of light and demodulation frequencies we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the spectral responses of SiO2 thin film samples of three thicknesses of 20, 100 and 300 nm in the wavenumber range of 900~1 250 cm-1 were simulated, and the simulated spectra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sample increases, the spectral signal is correspondingly enhanced and predicted spectra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spectra. Spectra predicted by our model are more consistent in peak shape compare with spectra simulated by the tip-sampl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used to some previous studies. The proposed numerical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Nano-FTIR spectra, in addition, the model also has certain generality, and can be used for Tip-enhanced Raman spectra and Terahertz spectra based on scatter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s-SNOM) technology.

Keyword: Nano-FTIR; s-SNOM; COMSO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Numerical model
引言

在材料研究领域, FTIR技术是一种重要表征手段。 然而受制于光的衍射极限, 传统的FTIR光谱仪的极限空间分辨率约为探测波长的一半, 只能达到微米量级, 无法适用于纳米尺度物质的表征。 Nano-FTIR是一种新兴的超分辨光谱表面分析技术, 它集合了FTIR技术的高化学灵敏性和s-SNOM技术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 空间分辨率可达到20 nm, 远超传统光学的衍射极限[1]。 该技术自21世纪初问世以来, 已在半导体[2, 3]、 有机材料[1, 4]、 生物大分子[5, 6]纳米尺度表征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为了定性或定量的研究针尖近场信号高空间分辨的来源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光谱响应, 提出了一系列的近似研究模型。 Keilmann等[7]将探针与样品相互作用近似为两个球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 提出了半定量的偶极模型。 Cvitkovic等[8]在偶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探针长度的影响将探针近似为细长的椭球, 提出了改进的椭球模型。 Jiang等[9]考虑了不同探针形状的差异, 建立了椭球形、 梨形等不同等效模型, 并进行了对比。 Alexander等[10]采用椭球模型进行仿真, 计算了红外宽带光源激励下碳化硅材料的红外光谱, 仿真光谱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 这些已有的文献, 为这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 例如这些模型通常为了求得解析解, 将样品和简单几何结构表示的探针近似为等效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且通常用针尖-样品局域电场强度来近似表示近场散射信号强度, 而这与Nano-FTIR系统实际工作过程存在一定偏差, 从而限制了模型获得更为理想结果。

我们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了相应的Nano-FTIR物理模型。 计算了几何空间中的电磁场分布, 观察了针尖-样品的局域电场增强的作用范围和针尖-样品处近场散射信号的空间分辨率。 与以往的一些研究不同, 提出的数值模型中还以探针与样品的散射功率为研究对象, 模拟了探针调制及锁相放大器解调信号的过程, 并进一步研究了入射波的倾角和解调采用的谐波频率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仿真了20, 100和300 nm三种厚度SiO2样品在900~1 250 cm-1波数范围的光谱响应, 并将仿真得到的光谱与实测光谱结果和针尖-样品局域电场强度表示的光谱进行了对比, 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建立的模型可为课题组Nano-FTIR仪器设计提供参考, 模型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可以为基于s-SNOM的太赫兹光谱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实验部分
1.1 Nano-FTIR系统组成与原理

如图1(a)所示, 典型的Nano-FTIR仪主要由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系统组成。 宽带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分光镜后, 其中一束经过抛面镜聚焦于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 探针一般为金属(例如金、 银、 铂)或金属镀层材料组成, 由于探针的光学天线与避雷针效应[11, 12], 针尖-样品区域与针尖尖端曲率直径相当(典型值为20 nm)的范围内将形成强烈的电磁场增强“ 热点” , 诱导出含有样品特征光谱信息的弹性散射信号。 这些散射光由抛面镜收集后与动镜的参考光束形成干涉图, 最终经过傅里叶变换反演出针尖尖端-样品区域的红外光谱。 需要注意的是, 探测器探测的是散射光的总和, 针尖-样品区域存在显著的增强作用, 但作用区域仍然较小, 针尖-样品区域的散射信号将湮没于样品的其余区域、 探针椎体等其他区域散射产生的干扰信号中, 采集干涉信号时, 还需要对这些干扰信号进行剔除。 因此, 系统中AFM通常采用轻敲模式(Tapping mode), 当针尖在z方向以固定频率Ω 振动时, 针尖-样品区域散射信号将随针尖-样品距离呈周期性变化, 对探测器探测的信号输入锁相放大器中以频率(n=1, 2, 3, …)进行解调放大, 便可有效的提取针尖尖端-样品区域的散射信号。

图1 (a) Nano-FTIR原理图; (b) COMSOL模型示意图Fig.1 (a) Schematic diagrams of Nano-FTIR and (b) COMSOL model

1.2 COMSOL建模

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方法可将连续函数偏微分方程组求解过程转化为对网格划分的有限小区域的逼近迭代求解, 从而得出空间域的离散化近似解。 由于模型特征尺寸远小于波长, 选用COMSOL的RF模块电磁波频域接口进行建模。 模型的几何结构如图1(b)所示, 探针由一个圆锥体与半球体组成, 其中圆锥体的顶部半径R为100 nm, 长度L为1.2 μ m, 底部半径与球体半径r为10 nm。 样品由尺寸为1 μ m× 1 μ m× 0.2 μ m的长方体表示, 针尖“ 轻敲” 时探针与样品最近距离d0为10 nm。 入射光以背景场的形式设置为线偏振平面波, 频率为f, 电场强度为E0, 波矢方向与xz平面平行且与xy面的倾角为θ (波矢k与样品表面法向的夹角)。 模型研究的为光的弹性散射, 入射光与散射光频率不变, 宽带光源的响应可由模型求解时对波的频率进行参数化扫描叠加表示。 在网格设置中, 探针针尖附近电磁场梯度变化强烈, 采用最低为1 nm的精细网格进行划分, 其他区域由软件依据物理场条件自动生成。 边界条件设置为能吸收任意频率和角度入射光的完美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 PML)。

1.3 数值分析与计算过程

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和模型材料参数后, 入射波同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散射电磁场可以通过式(1)所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求解。 其中E为电场强度, D为电矢量, H为磁场强度, B为磁感应强度, ρ 为净电流密度, J为净电流密度。

H=J+DtE=-BtE=ρB=0(1)

入射波为时谐波, 因此电磁场分布的求解可由式(1)化简为式(2)所示的亥姆霍兹方程求解。 其中μ 为相对磁导率, 可近似为1。 ε 为复介电常数, 通常其可视为以入射光角频率ω 为变量的函数ε (ω ), 可取自于COMSOL材料数据库, 或通过杜鲁德(Drude)模型由式(3)进行求解, 其中ε , ω p, γ 分别为材料的高频相对介电常数、 等离子体频率、 阻尼参数。

(μ-1E)-ω2εE=0(2)

ε(ω)=ε-ωp2ω2+iγω(3)

求解电磁场分布后, 定义全局变量电场增强因子EF来描述电磁场增强效果, 其定义由式(4)给出, 其中Esc为求解出的散射电场强度矢量。

EF=|Esc|/E0(4)

不考虑空气的散射情况下, 探测器探测的信号可近似认为是探针-样品模型的散射光的强度。 依据波印廷定理可知, 模型中的散射功率Psc可以由式(5)对包围模型的闭合曲面(PML内层面)进行积分求得。 其中n是曲面指向外部的法矢, Ssc为电磁能流密度矢量, 其定义如式(6)所示, 其中EscBsc分别表示散射场中电场和磁场强度矢量。

Psc=nSscdS(5)

Ssc=Esc×Bsc(6)

为了调制散射信号, 模型中探针沿z方向做简谐运动, 针尖-样品间距离d可表达为式(7), 其中A为振幅, Ω 为频率, d0为最近距离。

d=A-Acos(2πΩt)+d0(7)

在频率为f的入射波作用下, 对d在(d0, 2A+d0)范围以一定的步骤进行参数化扫描求解后, 得出Pscd变化的函数Psc(d, f), 再结合式(7)便可得出散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Psc(t, f)。 为了提取纯净的针尖尖端-样品处光谱信号还需要对信号以(n=1, 2, 3, …)进行解调放大, 计算过程以式(8)表示, 其中Sn(f)为频率为f入射波条件下以n次谐波进行解调放大得到的信号强度, T为探针简谐运动的周期。 考虑到针尖与样品处的散射为光的弹性散射, 入射波长与散射波长一致, FTIR中干涉图反演光谱图的过程可以直接由对入射波频率f进行参数化扫描代替, 最终将频率转换为波数即可得出完整光谱图。

Sn(f)0TPsct, fe-i2πnΩtdt(8)

2 结果与讨论
2.1 针尖-样品电磁场增强

在模型中设置探针、 样品材料为Au, 其他区域设置为空气, 材料参数取自于软件自带的材料数据库。 设置入射波波长为2.5 μ m倾角θ 为60° , d为20 nm, 仿真计算了TM(p偏振)和TE(s偏振)波入射光条件下电场的空间分布。 以电场增强因子EF作为评估对象, 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表明当以TE波入射时, 针尖处电磁场不能有效极化增强, 其机理解释可参考文献[13], 因此随后的仿真都将以TM波条件进行。 当TM波入射时在针尖-样品间的局部区域处, 形成了两个数量级以上的局域电磁场增强[图2(a)中颜色梯度取数值的对数]。 此外, 还可以观察到样品和探针的其他凸点处也可形成局域电磁场增强“ 热点” , 对信号提取也存在一定干扰, 需要通过后续的调制-解调过程进行剔除。

图2 模型x-z截面电场增强效果
(a): 以p偏振光入射; (b): 以s偏振光入射
Fig.2 Electric field enhancement distribution in x-z plane
(a): p polarization lighting; (b): s polarization lighting

如图3所示, 为了进一步验证针尖-样品的增强效应的作用范围大小及针尖局部增强信号的空间分辨率, 设置样品模型在x=0处一分为二, 分别设置为两种介电常数相差巨大的材料Au和SiO2。 以2 nm为步进, 模拟探针沿空间x方向从-100 nm到100 nm进行“ 线扫” , 考察针尖-样品中点处电场强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3所示的结果可知, 样品的介电常数的不同, 其针尖-样品中点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也显著不同。 在探针“ 线扫” 过程中, 这种电场强度的“ 跳变” 在20 nm左右的空间距离间完成, 这表明了针尖-样品的电磁场增强作用的空间尺度或者说这种增强信号的空间分辨率约与针尖的曲率直径相当。

图3 探针“ 线扫” 示意图Fig.3 Probe line sweep diagram

2.2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将样品材料重新设置为单一的Au, 设置探针的调制频率Ω 为100 kHz, 振幅A为45 nm, d0为10 nm, 仿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仿真中首先模拟了d以一定的步进, 在10~100 nm范围运动时模型的散射功率Pscd的变化情况Psc(d, f), 结果见图4(a)。 结果表明随着距离d的增加, 散射功率呈非线性减弱的趋势, 其中信号减弱的部分可理解为针尖-样品局域处的散射信号, 可以看出其远低于背景干扰信号。 考虑到模型仿真的样品尺寸只为1 μ m左右的长宽, 而实际采用的光斑在大小在50 μ m左右, 因此, 可以预见实际仪器中探测的背景信号还要高数个数量级, 针尖处散射的有用信号将湮没于背景信号中。 仿真以6M的采样速率(100 k的调制频率下, 即每个周期60个采样点)采样, 调制得到的时域信号Psc(t, f)如图4(b)所示。 为了减少网格计算精度不足带来的噪声, 图4中所示结果均采取了平滑滤波处理, 为了方便比较信号强度, y轴采用的为相对强度。

图4 (a)探针距离与散射信号强度的关系; (b)探针调制后的时域信号Fig.4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ip-sample distance and scattered signal intensity; (b) The modulated signal

为了考察入射倾角与解调率对信号提取的影响, 在模型中还仿真了入射光从10° 到75° 不同倾角照射下, 分别以频率Ω , 2Ω 和3Ω 解调得到的信号强度, 其结果如图5所示。 结果表明, θ 在55° ~65° 可提取的信号最强, 随着解调采用谐波次数的增加, 信号强度将出现显著的下降, 这与长期以来的实验结果[1, 14, 15]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 入射波电场在探针轴向方向的分量才能有效激发探针处的近场信号[12]。 而图5显示的结果中(S1, S2, S3分别表示一次、 二次、 三次谐波解调的信号强度), 采用一次谐波解调时在θ 较小时仍有较强的信号, 这可以理解为一次谐波解调对背景信号的滤除能力低于高次谐波解调, 解调后还混有较多的背景信号, 这也是文献报道中更多的采用二次或三次谐波进行解调的原因。 但采用高次谐波解调也必然导致信号强度的下降, 因此采用何种谐波进行解调也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图5 不同倾角θ 与解调频率对解调所得信号强度的影响(强度值做了归一化处理)Fig.5 Influences of θ and demodulation frequency on demodulated signal (intensity value is normalized)

2.3 不同厚度SiO2光谱的仿真

SiO2常常作为材料样品的衬底材料, 因此Nano-FTIR的相关文献中SiO2表征结果也相应较多, 为了便于参照比较, 本文选择SiO2薄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谱图。 在模型中针对20, 100和300 nm三种厚度的SiO2, 设置以5 cm-1为步近, 在900~1 250 cm-1波数范围进行参数化扫描, 以3Ω 进行解调, 模拟得到的谱图如图6(b)所示。 为了与以往一些模型采用针尖-样品间电场强度表示针尖散射信号强弱的方法进行对比, 在模型中以d为20 nm时针尖-样品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作为求解对象对入射波波数在同样区间进行扫描, 求得的谱图如图6(c)所示。 作为对比的不同厚度SiO2的实测谱图如图6(a)所示, 其数据来源于文献[10], 为了便于对比, 各图中的强度值都以各自强度的最大值做了归一化处理。 图6的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厚, 光谱信号也得到增强, 模型预测的谱图与实测谱图波形与波峰位置都较为一致, 且与采用电场强度表示针尖-样品处散射强度的谱图相比, 获得的谱图在峰形上更为接近。 仿真谱图与实测谱图存在的差异可以考虑为仿真采用的条件均为理想的条件, 且在纳米体系当中材料细微的差异(例如表面地貌、 纯度)可能导致材料局部的介电常数细微变化, 从而导致实际材料参数与仿真采用的材料参数不完全相符。

图6 (a)不同厚度SiO2的三次谐波解调实测光谱[10]; (b)以散射强度仿真得到的不同厚度SiO2的三次谐波解调得到的光谱; (c)以针尖-样品中点处电场强度仿真得到的光谱Fig.6 (a) SiO2 S3 spectra in different thickness measured by experiment[10]; (b) Simulated SiO2 S3 spectra in different thickness demodulated by scattering intensity; (c) Spectra obtained by simulation of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3 结论

通过仿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针尖-样品局域“ 热点” 现象, 通过模拟探针在不同材质交界处的“ 线扫” 过程, 可以得出这种散射增强的空间分辨率与针尖的曲率直径相当。 与以往的一些研究不同, 提出的数值模型中以探针与样品的散射功率为研究对象, 考虑了探针轻拍模式下调制及解调提取的整个过程, 更为贴近仪器实际工作的过程, 仿真结果可以观察到针尖-样品处的局域散射信号湮没于背景信号中, 而以55° ~65° 的倾角和采用二阶、 三阶谐振频率进行解调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 提纯” 效果。 为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模拟了不同厚度的SiO2光谱, 仿真的谱图与实验实测谱图结果较为一致, 且比求解针尖-样品间电场强度得到的谱图在峰形上也更为接近。 仿真中的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受限于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时间耗费, 模型只考虑了针尖-样品处较小的一块区域(此时模型求解自由度约为76万, 内存占用11.6G, 电脑配置为16G内存、 i7-8650U处理器, 单次求解光谱耗时约为7 h), 而实际散射情况要更为复杂。 提出的数值模型可以对样品的光谱进行预测, 此外, 也得到了另一种启示, 模型依据介电常数进行光谱响应的分析计算, 并且仿真的谱图与实测的谱图有良好的对照, 那么对于未知材料参数的样品也可依据Nano-FTIR测量结果进行反向求解, 从而得到样品表面介电常数的纳米级分布。 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为接下来课题组的Nano-FTIR仪器研制提供参考, 此外, 模型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可以为基于s-SNOM的针尖增强拉曼和太赫兹光谱仿真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Centrone Andrea. Annual Review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5, 8(1): 101. [本文引用:3]
[2] Hermann P, Hoehl A, Ulrich G, et al. Optics Express, 2014, 22(15): 17948. [本文引用:1]
[3] Patoka P, Ulrich G, Nguyen A E, et al. Optics Express, 2016, 24(2): 1154. [本文引用:1]
[4] Johnson S C, Muller E A, Khatib O, et al. Optica, 2019, 6(4): 424. [本文引用:1]
[5] Amenabar I, Poly S, Nuansing W,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4(1): 1. [本文引用:1]
[6] Sampath G, Marquez H, Hiroki M, et al. PLOS ONE, 2018, 13(6): e0199112. [本文引用:1]
[7] Knoll B, Keilmann F.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0, 182(4): 321. [本文引用:1]
[8] Cvitkovic A, Ocelic N, Hillenbrand R. Optics Express, 2007, 15(14): 8550. [本文引用:1]
[9] Jiang B Y, Zhang L M, Castro Neto A H,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6, 119(5): 054305. [本文引用:1]
[10] Mcleod A S, Kelly P, Goldflam M D, et al. Physical Review B, 2014, 90(8): 085136. [本文引用:2]
[11] HU De-bo, DAI Qing(胡德波, 戴庆).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2018, 63(35): 67. [本文引用:1]
[12] YANG Zhong-bo, WANG Hua-bin, PENG Xiao-yu, et al(杨忠波, 王化斌, 彭晓昱, ).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6, 35(1): 87. [本文引用:2]
[13] Madrazo A, Greffet J J, Nietovesperinas M, et al.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8, 15(1): 117. [本文引用:1]
[14] Xiao L, Schultz Z D.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 90(1): 440. [本文引用:1]
[15] Dai G, Yang Z, Geng G, et al. Applied Spectroscopy Reviews, 2018, 53(1): 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