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对稀土掺杂氧化物的红外激光诱导热辐射的影响
张杨, 孙鹏, 刘禄*, 王德兴, 陈淑妍*, 程丽, 苏丽萍, 朱正, 陈杨
哈尔滨工程大学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通讯联系人 e-mail: liulu@hrbeu.edu.cn; chenshuyan@hrbeu.edu.cn

作者简介: 张 杨, 1979年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e-mail: zhangyang@hrbeu.edu.cn

摘要

由于具有较高的可见波段荧光效率, 基于稀土掺杂氧化物的红外激光诱导热辐射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 进一步提高红外诱导热辐射效率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设计了一种改善稀土掺杂氧化物材料中红外诱导热辐射效率的方案, 即通过掺杂改性杂质, 既可以改变稀土离子周围局域晶场的对称性; 同时又引入了晶格缺陷。 对应的效果包括: 一方面, 可以通过增强稀土离子周围的晶场强度来提高稀土元素对于入射光子的吸收能力; 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晶格缺陷作为猝灭中心来增加材料的热转化能力, 最终将显著提高杂质改性材料的光热转化效率, 即获得更加高效的红外诱导热辐射材料。 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不同浓度的镱离子和锂离子的共掺杂样品, 通过XRD及TEM测试分析了杂质对样品结构的影响, 并且基于荧光发射光谱具体研究了杂质掺杂浓度对热辐射效率的影响。 该工作为高效稀土掺杂热辐射材料的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杂质; 锂离子; 热辐射; 氧化锆; 上转换; 效率
中图分类号:O433 文献标识码:A
Effects of Li Ions on the Thermal Radiation Induced by NIR Laser in Rare Earth Doped Oxide
ZHANG Yang, SUN Peng, LIU Lu*, WANG De-xing, CHEN Shu-yan*, CHENG Li, SU Li-ping, ZHU Zheng, CHEN Yang
Key Lab of In-fiber Integrated Opt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Thermal radiation induced by NIR laser, from rare earth doped oxides show promising potentials in many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high luminescent efficieny in the visible light region. Therefore, furthe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his type of thermal radi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protocol to improve the luminescent efficiency of the thermal radiation, that is, introducing Li+ into the oxide hosts, which on one hand could decrease the symmetry around the rare earth ions, and on the other, could create the inner defects due to the mismatch of valences. Beneficial effects of doping Li+ including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bsorption of rare earth ions at the incident wavelength (due to the enhanced crystal field), as well as the promotion of producing heat associated with lattice phonons (owing to the increased so called “luminescence quechers”). In addition, we synthesized series of Li+ and Yb3+ doped ZrO2 using sol-gel technique to experimentally validate our proposed design, influences of doping Li ion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nnaocrystals we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XRD and TEM tests; through the emission spectra, the effects of doping concen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 This work ma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abricating oxide phosphors with efficient thermal radiation.

Key words: Key Lab of In-fiber Integrated Opt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引 言

可再生能源是当前高速发展社会亟需解决的课题。 由于其优越的可再生能力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性, 太阳光能占未来能量的主导地位。 目前有许多捕获太阳光能量的方式, 其中太阳能电池由于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故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 2, 3, 4, 5]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基础设备, 主要有硅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两类[6, 7]。 其中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利用硅在350~1 150 nm范围内特有的吸收宽带去收集有效的太阳光能量, 通过半导体的光电效应进行光电转换。 目前, 最好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25%、 薄膜硅太阳能电池17%、 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约10%, 但是硅太阳能电池的高昂成本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8]。 捕获太阳光的第二类设备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其主要成分包括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 染料敏化剂、 氧化还原电解质、 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9]。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低廉(约为硅太阳能电池的1/5至1/10), 寿命较长(可达20年以上), 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效率较低(10%左右), 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10, 11], 所以提高其效率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太阳能有约一半的能量分布在红外区域。 因为单个红外光子的能量很低, 以至于无法使得半导体中的电子跃迁, 故常规太阳能电池无法吸收红外光, 只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部分起作用, 导致效率受限。

稀土掺杂材料的上转换荧光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12, 13, 14]。 通常情况下,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荧光指的是稀土离子吸收两个或多个入射的低能量光子, 跃迁至高能级, 进而发射高能量光子的过程。 由于可以将入射的近红外光子(太阳能电池无法吸收)转化为可见波段辐射(太阳能电池吸收波段), 相当于调整了入射到太阳能电池上的光谱分布, 增加了其中可以被吸收利用的光谱比例, 故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然而, 稀土离子的多光子上转换效率仍然很低(通常低于1%), 故利用多光子上转换对太阳能电池的增效作用并不显著[15, 16]

2014年北京大学的严纯华院士课题组发现: 利用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高温热辐射可以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使用稀土离子Yb3+掺杂ZrO2的红外光诱导热辐射的上转换效率可达16%[17], 并且演示了将这种热辐射用于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光电器件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 在材料科学领域, 通过引入与基质种类不同的杂质离子, 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及性能, 是一种常用的改性方式。 例如在钢材中添加锰、 钛、 镍等元素, 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及韧性, 改变其力学性能; 在流体中添加金属微粒, 提高其热导率, 改变流体的热学性能; 在本征半导体材料中掺杂磷或砷等5价杂质形成N型半导体, 掺入硼和镓等3价杂质形成P型半导体, 改变其电学性能; 在纳米材料中添加Fe及Gd元素, 增加其磁性; 在石英光纤中掺杂GeO2或Al2O3提高其折射率, 添加氟化物或B2O3降低其折射率, 改变其光学性能。

为了推动红外诱导热辐射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热辐射上转换材料的效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最近的研究表明: 锂离子能够进入氧化物晶格引起结构对称性的降低[18, 19]。 由于稀土离子的吸收截面将随之增大, 因此掺杂锂离子也将利于增强稀土离子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能力。 此外, 引入锂离子由于价态与基质阳离子不同, 会相应的在晶格中产生氧空位。 这些空位成为晶体的缺陷中心, 吸引周围稀土离子将其所吸收的入射能量传递到缺陷中心, 通过晶格振动转化为热量。 因而可以预期: 掺杂锂离子将显著提高稀土掺杂氧化物的红外诱导热辐射效率。

为了验证上述分析, 制备了不同锂离子浓度掺杂的稀土纳米晶荧光粉, 研究了样品的热辐射光谱, 分析了锂离子对热辐射阈值及效率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摩尔组分分别为xYb:ZrO2(x=18, 28, 38, 100)和yLi/18Yb:ZrO2(y=0, 2, 6, 10)的纳米晶材料,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按照预先计算好的浓度配比选取分析纯级别的Yb(NO3)3· 6H2O, Zr(NO3)4· 5H2O和Li2CO3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经强力搅拌至溶液澄清。 然后加入与溶液中阳离子比例为4:1的柠檬酸, 再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值至7左右, 搅拌2 h形成溶胶。 再将上述溶胶放入干燥箱中在130 ℃下干燥20 h, 形成干凝胶。 最后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于不同温度下(800~1 000 ℃)烧结2 h, 从坩埚中取出研磨得到白色的纳米晶粉末。 将粉末在15 MPa的压力下压成直径约为13 mm的圆片用于光谱测量。

样品的光谱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 中心波长为976 nm的近红外激光(宁波远明激光, 最大输出激光功率7 W)经过透镜组汇聚(光斑直径约为1 mm)至样品上产生热辐射发光。 热辐射经过另一透镜组汇聚进入单色仪(Omni λ -500, 北京卓立汉光), 分光后由光电倍增管(CR131, 北京卓立汉光)转换成电信号, 之后经过数模转换及放大后在电脑中显示发射图谱。 样品的XRD数据利用PANalytical公司的X’ Pert Pro系统测试, 扫描速度为4° · min-1。 样品的TEM数据利用日立公司的HITACHI H-7650系统测试, 加速电压为100 kV。

图1 光谱测试系统示意图Fig.1 Schematic of the setup of spectral measurement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表征

通常情况下, 在氧化锆中引入锂离子将增大晶粒的尺寸, 当氧化锆的粒径增长至超过临界值, 四方相会转化为单斜相[19]。 通过TEM观察不同温度烧结的18Yb:ZrO2和10Li/18Yb:ZrO2样品的形貌, 发现当溶胶凝胶法的烧结温度较低时(800 ℃), 掺杂锂离子对于样品的形貌没有影响显著, 样品均由平均粒径小于10 nm的小晶粒构成如图2所示。 这是由于稀土离子的掺杂浓度较高, 其稳定四方相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抑制了锂离子增大粒径的作用。

图2 800 ℃下烧结样品的TEM图像
(a): Yb3+掺杂ZrO2; (b): Yb3+/Li+共掺杂ZrO2 ; 图中标尺为50 nm
Fig.2 TEM patterns of samples calcined at 800 ℃
(a): Yb3+:ZrO2; (b) Li+/Yb3+: ZrO2; Scale bars are 50 nm

本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验证锂离子可以改善红外诱导热辐射的效率。 根据热辐射的规律, 中心波长随着物体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蓝移, 意味着只有当样品温度很高时才有可能在热辐射中产生较明显的上转换分支。 800 ℃下烧结的样品在较高的激光功率照射下, 表面出现了明显的热损伤, 因而不适宜用作热辐射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进一步在1 000 ℃下合成了同样浓度的样品, 如图3所示, 相对800 ℃合成, 高温烧结样品的晶粒尺寸明显增大(100 nm左右), 且样品形貌基本不受锂离子掺杂的影响。 此外, 后续实验发现样品的耐热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本实验所采用的激光功率范围内, 热辐射光谱的重复性很好, 说明样品表面没有出现明显的损伤, 故采用1 000 ℃烧结的样品作研究。

图3 1 000 ℃下烧结样品的TEM图像
(a): Yb3+掺杂ZrO2; (b): Yb3+/Li+共掺杂ZrO2; 图中标尺为100 nm
Fig.3 TEM patterns of samples calcined at 1 000 ℃
(a): Yb3+:ZrO2; (b): Li+/Yb3+:ZrO2; Scale bars are 100 nm

在1 000 ℃下烧结的含有不同浓度锂离子的样品的XRD如图4(a)所示。 各样品的衍射峰均能与四方相氧化锆晶体(JCPDS编号: 37-1413)的特征峰较好的对应, 没有其他杂质衍射峰出现, 说明所有样品均为高度结晶化的四方相氧化锆。 另一方面, 通过谢乐公式计算发现, 各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均为100 nm左右, 锂离子并没有明显的促进晶粒生长的作用, 因而可以在研究锂离子作用机理时刨除晶粒大小的影响。 如图4(b)所示, 掺杂锂离子的样品主要衍射峰位向小角度方向偏移, 证明了较大尺寸的Li+(0.76 Å )进入晶格并取代了较小尺寸的Zr4+(0.72 Å )。

图4 (a)不同浓度Li+掺杂单斜相18Yb3+:ZrO2纳米晶的XRD图像; (b)样品主要衍射峰位的移动Fig.4 (a) XRD patterns of tetragonal 18Yb3+:ZrO2 nanocrystals with various Li+ concentrations; (b) the main diffraction peak shift of samples

2.2 镱离子浓度对热辐射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镱离子掺杂浓度对样品红外激光诱导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使用不同的激光功率照射Yb3+的摩尔浓度分别为18%, 28%和38%的样品(所有光谱测试实验中, 照射在样品表面的激光光斑面积均为~1 mm2)。 如图5(a)所示, 在较低功率(2.15 W)的976 nm红外激光激励下, 样品主要呈现出不同波段的窄带辐射。 图中位于490 nm附近的尖锐辐射峰来自入射激光的倍频, 其他谱线特性与Er3+在近红外波段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谱吻合, 说明在样品中存在少量Er3+杂质, 通过Yb3+向Er3+的能量传递, 实现了典型的上转换荧光发射。 这种原料中微量的稀土杂质发光的现象与之前的报道类似[20]。 18 mol%浓度掺杂的样品发光效率最高, 由于Er3+杂质的含量很低, 所以各样品的上转换效率都很低下, 常规Er3+/Yb3+共掺杂体系在几百毫瓦激光功率的照射下即可在日光环境中产生肉眼可见的上转换荧光, 但是本工作合成的样品在2 W以上的激光功率照射下, 其上转换荧光信号在暗室中才勉强可见, 因而谱线中可见波段强度明显弱于位于850 nm处的近红外辐射。 这种微弱的上转换荧光辐射有利于红外诱导热辐射, 因为此时上转换荧光作为一种能量消耗途径会降低材料的温度积累。

图5 不同浓度Yb3+:ZrO2的发射光谱
(a): 低激光功率照射; (b): 高激光功率照射
Fig.5 Emission spectra of ZrO2 nanocrystals with various Yb3+ doping levels
(a): Lower excitation power; (b): Higher excitation power

如图5(b)所示, 在较高的激光功率(2.44 W)作用下, 三个样品均出现了宽带辐射, 表明了热辐射的产生。 其中18 mol%样品的热辐射效率最高, 与之前文献报道的结果并不一致, 可能是由于实验仪器及环境的差异引起[18]。 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 后续样品的Yb离子掺杂浓度选定为18 mol%。 图中仍可看到位于850 nm左右的肩峰, 对应Er3+的近红外上转换荧光, 说明此时在样品中热辐射与上转换荧光共存。 继续增大激光功率使得样品的温度持续提高, 热辐射比重相应增加, 其上转换荧光将被湮灭。

2.3 锂离子对红外诱导热辐射效率的影响

前面的结构数据表明, Li离子能够进入氧化物基质晶格, 通过尺寸失配或价态失配引起晶格畸变, 降低稀土离子周围局域结构的对称性。 由于稀土离子的吸收截面将随晶场对称性下降而增大, 故Li应该能够增强稀土离子对红外激光能量的吸收, 因而将有利于材料的红外激光诱导热辐射。

实验研究了Li离子作为杂质对Yb3+:ZrO2的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1 000 ℃下合成的Yb3+(18 mol%)和Li+(0, 2, 6, 10 mol%)共掺杂氧化锆的发射光谱如图6所示, 在较低的激光功率(1.86 W)激发下的光谱, 其中没有Li离子掺杂的样品仍为典型的上转换荧光辐射; 当进一步引入Li离子后, 在2 mol%的Li离子掺杂样品中, 上转换荧光得到一定的增强, 侧面验证了锂离子对局域结构的影响。 当继续增加Li离子浓度时, 样品的窄带上转换荧光谱逐渐向连续的热辐射光谱转变, 并且热辐射随Li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入射激光功率提升至2.15 W时, 如图6(b)所示, 没有Li离子掺杂的样品仍表现为上转换荧光辐射, 且上转换低于1.86 W激发, 这是由于样品温度随着激光功率升高而造成的荧光的温度猝灭。 但2 mol%的Li离子掺杂样品的发光由之前低功率下的上转换荧光转变为明显的热辐射发光, 并且更高Li离子掺杂浓度的样品的热辐射强度进一步增强。

图6 Li+与Yb3+共掺杂ZrO2的辐射光谱
(a): 较低激光功率激发; (b): 较高激光功率激发
Fig.6 Emission spectra of ZrO2 nanocrystals co-doped with Li+ and Yb3+ ions
(a): Lower excitation laser power; (b): Higher excitation power

上述结果清晰的表明了Li离子能够改善稀土掺杂氧化锆材料的红外诱导热辐射性能, 验证了本工作最初的设想。 一方面, 通过引入Li离子, 稀土掺杂氧化锆的可见波段热辐射阈值明显降低, 在没有Li离子掺杂样品中, 其阈值大于2.15 W, 但在引入Li离子之后, 阈值大幅降低, 1.86 W即可激发明显的可见热辐射。 另一方面, 随着Li离子浓度的增加, 稀土离子局域结构对称性下降愈发明显, 导致热辐射强度随Li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掺杂锂离子的改善机理除了导致局域结构对称性的下降, 由于Li+离子价态与基质阳离子Zr4+不同, 占据阳离子格位的Li+还会引起周围产生大量氧空位, 这些空位将增大基质的晶格振动能量, 弥补氧化锆晶格声子能量较低(约470 cm-1), 不利于热量转换的缺陷。 故在杂质掺杂的材料中, 这种高效的晶格振动会进一步促进材料将吸收的入射激光能量转化为热量, 最终提高其热辐射效率。

3 结 论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不同浓度的Li+与Yb3+共掺杂氧化锆材料, 通过TEM及XRD初步研究了样品的形貌, 并进一步测试了样品的热辐射规律, 发现其中Yb3+的浓度为18 mol%的样品拥有最高的热辐射效率, 其产生明显可见波段辐射对应的入射激光功率阈值为约2 W。 之后研究了Li离子对Yb3+掺杂氧化锆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发现锂离子能够明显降低热辐射阈值并提升热辐射效率。 其可能的增效机制包括: 一方面, Li离子能够通过改变局域结构的对称性来增强稀土离子对红外激光能量的吸收; 另一方面, Li离子与基质阳离子价态的差异会引入晶格内部缺陷进而促进样品的热量转化。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Ramasamy P, Manivasakan P, Kim J K. RSC Advances, 2014, 4: 34873. [本文引用:1]
[2] Yang W S, Park B W, Jung E H, et al. Science, 2017, 356: 1376. [本文引用:1]
[3] Song T, Yokoyama T, Stoumpos C, et al.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7, 139: 836. [本文引用:1]
[4] Xiang P, Ma W J, Xiao T, et a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6, 656: 45. [本文引用:1]
[5] Mohamed H A. Thin Solid Films, 2015, 589: 72. [本文引用:1]
[6] Yella A, Lee H W, Tsao H N, et al. Science, 2011, 334: 629. [本文引用:1]
[7] CHEN Xiao-bo, ZHOU Gu, ZHOU Yong-fen, et al(陈晓波, 周固, 周永芬,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5, 35(2): 315. [本文引用:1]
[8] Powell D M, Winkler M T, Choi H J, et al.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2, 5: 5874. [本文引用:1]
[9] Huang X, Han S, Huang W, et al.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3, 42: 173. [本文引用:1]
[10] Wang K F, Jiang J Q, Wan S J, et al. Electrochimica Acta, 2015, 155: 357. [本文引用:1]
[11] Luís D C, Rute A S F, Bermudez V Z, et al. Chemical Society Review, 2011, 40: 536. [本文引用:1]
[12] Rodriguez-Rodriguez H, Imanieh M H, Lahoz F, et al. 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 2016, 144: 29. [本文引用:1]
[13] Cheng Y Y, Nattestad A, Schulze T F, et al. Chemical Science, 2016, 7: 559. [本文引用:1]
[14] Lian H Z, Hou Z Y, Shang M M, et al. Energy, 2013, 57: 270. [本文引用:1]
[15] Li X M, Wang R, Zhang F, et al. Nano Letters, 2014, 14: 3634. [本文引用:1]
[16] Boyer J C, Veggel F C. Nanoscale, 2010, 2: 1417. [本文引用:1]
[17] Wang J, T. Ming T, Jin Z,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5669. [本文引用:1]
[18] Liu L, Wang Y, Bai Y, et al. Applied Physics B, 2013, 110: 111. [本文引用:2]
[19] Liu L, Li C, Chen Y, et al. Materials Letters, 2012, 79: 75. [本文引用:2]
[20] Rosa E, Solis D, Díaz-Torres L A,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8, 104: 10350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