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P-OES分析的某尾矿库土壤铀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樊骅1, 张春艳2, 李艳梅1, 易玲1, 沈威1, 昝金晶1, 高柏1,*
1.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2.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江西 鹰潭 335000
*通讯联系人 e-mail: gaobai@ecit.cn

作者简介: 樊 骅, 1994年生,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1216833524@qq.com

摘要

通过三维取样分析, 对江西某铀矿田下游水稻土壤铀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铀含量介于1.34~13.39 μg·g-1; 利用surfer软件, 对该区块土壤铀含量进行直观绘图, 绘制四组剖线铀含量变化图, 可见其与距矿山距离负相关; 经过翻耕的土壤铀含量变化受到一些干扰, 但在origin软件绘图中仍可见其在40 cm深处达到最大值, 均达到10 μg·g-1以上, 这可能与植物吸附, 核素迁移规律等有关。 经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该地区为轻度污染。 综合以上分析, 铀矿山尾矿库的废水渗漏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中, 铀浓度分析是建立在ICP-OES数据基础上的, 这是光谱学指导环境监测和评价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土壤污染; ; 分布特征; 光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X35 文献标志码:A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llution Evaluation of Soil Uranium in a Tailings Reservoir Based on ICP-OES Analysis
FAN Hua1, ZHANG Chun-yan2, LI Yan-mei1, YI Ling1, SHEN Wei1, ZAN Jin-jing1, GAO Bai1,*
1.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00, China
2.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Bureau of Jiangxi Province, Yingtan 3350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sampling analysis, one of Jiangxi uranium ore field downstream paddy soil uranium content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anium content in surface soil ranged from 1.34 to 13.39 μg·g-1; using surfer software for visual mapping of uranium content in the block soil, rendering changes in figuring four groups profile of uranium content, and it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istance from the mine; uranium content was influenced by some interference, but still visible in the origin drawing software in the maximum depths of 40cm, reached more than 10μg·g-1,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plant adsorption, migration of nuclide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soil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it can be proved that this area is in mild pollut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the leakage of waste water in the tailings reservoir of uranium mine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se phenomena.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uranium concentration is based on the ICP-OES data,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guide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Keyword: Soil pollution; Uranium;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pectral analysis
引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比较水体和大气, 对于土壤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 资料较少[1]。 铀作为一种主要的放射性核素, 在国防和民生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铀一旦进入人体, 会造成极大伤害[2]。 相对其重要性而言, 土壤关于铀污染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研究对象铀矿田是重要的硬岩型铀矿[3], 本工作针对这一矿田尾矿库周边土壤展开[4], 重点研究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某尾矿库土壤铀的变化规律方面的应用, 以期为土壤污染调查提供新途径。 采样过程既包括平面布点, 也包括纵深剖切, 对该区块构成立体评价模型。 利用软件作图分析, 直观表现土壤铀浓度在三重维度上的变化情况。 查阅丰富文献资料, 对铀含量变化原因机理做了详尽阐述[5]。 研究对于该区块土壤污染调查提供了重要数据理论支撑, 对于相似情况有广泛的借鉴意义[6]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和仪器

样品于2015年11月取自江西省某铀矿山尾矿库下游水稻田土壤。 实验过程所需的主要仪器有[7]: AR224CN型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 GS-86型电动振筛机(上海宝蓝实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尼龙筛(100目和200目); 研钵; 安捷伦5100型 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1.2 采样方法

尾矿库三面环山, 山势陡峻, 正对尾矿库坝下游是农田, 农田的北侧为污水处理厂。 选取铀尾矿库下游稻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 采样设备为ETC-300型土壤采样器。 共布设8个采样点。 按照平面和剖面上, 平面上, 按NE-SW(北东— 南西)和WN-ES(北西— 南东)的方向布设剖面线, NE-SW分别为剖面线a-a'b-b', WN-ES分别为剖面线c-c'd-d'; 剖面上, 从上至下, 20 cm取一次样, 分别在0, 20, 40, 60, 80和100 cm取样。 共取得28个土壤样品(由于采样前降雨作用, 稻田里面有积水, 采样点2, 3, 5和6采了表层土壤样, 其余采样点均采到1 m深)。 用自封袋封装采集的土壤样, 尽快运回实验室, 并进行相应处理[8]

采集的样品经过风干— 分选— 去杂— 磨碎— 过筛— 混匀— 装袋— 保存— 登记— 待测等处理过程。

称取500 mg处理后的土样(粒径在100~200目)分别放入锥形瓶中, 用保鲜膜和橡皮筋封口, 放入气浴恒温振荡器(温度为25 ℃)中振荡8h。 振荡结束, 静止10 min, 取混合溶液约8 mL在8 000 r· min-1离心分离20 min, 再移取5 mL上清液于10 mL离心管中, 在ICP-OES测量上清液中的铀浓度。

1.3 ICP-OES的使用

(1)检查实验室温度湿度, 若有需要, 打开空调; 检查氩气、 废液桶、 空气压缩机和循环冷却水的水位, 不能低于最低指示刻线, 通常液面位于指示刻度的1/2处; 打开氩气并调节出口压力在0.6~0.8 MPa之间。

(2)打开循环冷却水仪和仪器电源, 打开电脑、 显示器和打印机, 启动WinLab32软件。

(3)建立方法、 点火、 分析、 结果、 检查、 关机。

2 结果与讨论

表1可知, 研究区不同采样点表层土壤中铀含量介于1.34~13.39 μ g· g-1, 地下20 cm深度土壤铀含量介于3.28~12.70 μ g· g-1, 地下40 cm深度土壤铀含量介于11.26~13.39 μ g· g-1, 地下60 cm深度土壤铀含量介于1.69~11.63 μ g· g-1, 地下80 cm深度土壤铀含量介于1.42~8.59 μ g· g-1, 地下100 cm深度土壤铀含量介于0.08~6.17 μ g· g-1 [9]

表1 土壤中的铀含量 Table 1 Contents of Uranium in soil
2.1 铀的平面分布特征

根据表1中的铀含量, 应用surfer软件绘制表层土壤中铀含量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图, 如图1所示。

图1 表层土壤中铀含量的等值线图Fig.1 Contour map of Uranium content in surface soil

由图1可知, 所有采样点中, 采样点1, 2, 3和4的铀含量较高, 采样点5, 6, 7和8的铀含量较低。 总体上, 稻田土壤北部铀含量高于南部铀含量, 东部铀含量高于西部铀含量。 表明尾矿库下游稻田土壤中, 离尾矿库愈近, 铀含量愈高, 距离尾矿库愈远, 铀含量愈低。

蒋经乾等2015年的研究表明[10], 尾矿库坝顶渗滤水和坝底渗滤水中核素铀的浓度分别高达10.14和7.58 mg· L-1; 而周边地下水核素铀浓度均值为2.38 mg· L-1。 可知, 尾矿坝渗滤水中核素铀浓度较高。 稻田土壤核素铀呈现北东高西南低的趋势, 主要原因可能是尾矿库渗漏水从尾矿坝流出, 进入稻田, 近处稻田土优先吸附了水中的铀有关。

根据各采样点土壤中的铀含量, 绘制a-a'b-b'剖面线土壤铀含量随距离尾矿库相对距离的变化曲线图, 如图2所示。

图2 土壤中铀含量的NE-SW向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content in direction of NE-SW

由图2可知, 距离尾矿库相对距离越近, 土壤中铀含量越高, a-a'b-b'两条剖面线均呈现这种趋势。 这主要由于尾矿库尾矿坝中的渗漏水导致。

根据各采样点土壤中的铀含量, 绘制c-c'd-d'剖面线各采样点土壤铀含量变化曲线图, 如图3所示。

图3 土壤中铀含量的WN-ES向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content in direction of WN-ES

由图3可知, c-c'剖面线土壤中铀含量明显高于d-d'剖面线土壤中铀含量。 与d-d'剖面线相比, c-c'剖面线明显距离尾矿库较近, 表明距离尾矿库越近, 表层土壤中铀含量越高。 这与NE-SW向土壤中铀含量分布特征相一致。 可能均与尾矿坝渗漏水有关。

2.2 铀的剖面分布特征

根据表1中采样点1, 4, 7和8各剖面(0, 0.2, 0.4, 0.6, 0.8和1 m)铀含量, 应用origin软件绘制稻田土壤中铀含量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图, 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剖面的土壤中铀含量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content in the different soil profile

由图4可知, 在土壤100 cm的深度范围内, 随着深度的增加, 土壤中铀含量基本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在0~20 cm深度范围内, 稻田土壤铀含量分布不均, 铀含量较低; 在20~40 cm深度范围内, 土壤中铀含量呈现增加趋势; 在40~100 cm深度范围内, 土壤中铀含量呈现降低趋势。 表层土壤铀含量在1.34~13.39 μ g· g-1; 40 cm土壤铀含量在11.26~13.39 μ g· g-1; 80 cm土壤铀含量在1.42~8.59 μ g· g-1

土壤铀含量分布不均, 可能与稻田常年受到农耕和灌溉影响有关, 经常性农耕作用对稻田土壤的频繁扰动, 灌溉易产生地表径流, 核素铀可随地表径流迁移, 导致稻田土壤中铀含量分布不均。 在0~20 cm深度范围内, 稻田土壤铀含量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表层土壤植物根系发达, 有机质含量高, 对土壤中的铀有吸附作用, 将土壤中铀转移到农作物中, 导致土壤中铀含量减少。 有机质中的一些螯合剂可与根系中的铀形成复合体, 且植物根系中存在有机化合物(如草酸等), 有机化合物能络合铀酰离子生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11]。 在20~40 cm深度范围内, 土壤中铀含量增加, 40深度范围最强, 说明可能铀在土壤下渗过程中, 一定深度范围内经过吸附、 有机络合, 铀较为稳定。 在40~100 cm深度范围内, 稻田土壤铀含量较低并逐渐减少。 这是由于稻田深部土壤不易受到农耕扰动, 且经上层土壤对铀的吸附作用, 灌溉水和尾矿坝渗漏水至下层时, 铀含量会减少。 每个采样点均检测出了放射性核素铀, 可能是受稻田上游铀尾矿库的影响, 也可能与铀本身的区域分布有关。

2.3 铀的污染评价

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该区域进行污染评价, 如表3

表2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标准 Table 2 Assessment standard of soil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表3 稻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 Table 3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assessment standard in soil paddy

当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1, 表明研究区未受到该核素的污染; 当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5, 表明研究区受到该核素的重度污染。 从表3可知, 单因子污染指数介于0.13~2.93, 其中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1的有4个采样点, 占总数的50%。 研究区污染程度属于轻微污染, 说明研究区稻田土壤受到核素铀的污染程度较轻。

3 结 论

(1)稻田表层土壤中核素铀含量介于1.34~13.39 μ g· g-1。 总体上, 研究区稻田土壤铀含量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

(2)研究区NE-SW向的a-a'b-b'两条剖面线上, 土壤铀含量均是距离尾矿库愈近, 铀含量愈高。

(3)研究区WN-ES向的c-c'd-d'两条剖面线上, c-c'剖面线土壤中铀含量明显高于d-d'剖面线土壤铀含量。 主要是因为c-c'距离尾矿库较近。

(4)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土壤中铀含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在0~20和80~100 cm深度范围内, 土壤中铀含量较低。 80 cm土壤铀含量在1.42~8.59 μ g· g-1。 在40 cm处, 土壤铀含量11.26~13.39 μ g· g-1

(5)稻田土壤铀含量的平面分布特征主要受尾矿库尾矿坝的渗漏水影响。 稻田表层土壤铀含量的分布不均匀, 主要是由于农耕扰动和灌溉影响。 稻田土壤垂向剖面铀含量分布特征, 主要与铀在土壤中迁移以及土壤对铀的吸附、 有机络合作用有关。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ZHENG Xiao-cha, XIA Bei-cheng, LIN Xiao-fang, et al(郑晓茶, 夏北成, 林小方,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3): 369. [本文引用:1]
[2] WANG Li-jun, LU Xin-wei, LEI Kai, et al(王利军, 卢新卫, 雷凯,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2(8): 2470. [本文引用:1]
[3] HE Fei-fei, WU Xiao-ling, WU Ai-ping, et al(何飞飞, 吴小玲, 吴爱平, ). Crop Research(作物研究), 2012, 26(3): 309. [本文引用:1]
[4] Stajic J M. Chemosphere, 2016, 146: 68. [本文引用:1]
[5] Salmani-Ghabeshi 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6, 218: 322. [本文引用:1]
[6] Diego Bader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63-464): 790. [本文引用:1]
[7] Wang Ye, Zhang Xing, Jie Yucheng, et 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13(2): 375. [本文引用:1]
[8] CAO Fu-liang, YU Wan-wen, ZHU Yu-lin(曹福亮, 郁万文, 朱宇林). Science Silvae Sinicae(林业科学), 2012, 48(4): 8. [本文引用:1]
[9] CHEN Ben, QIU Hai-yuan, GUO Yan-ni(陈奔, 邱海源, 郭彦妮, ).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厦门大学学报), 2012, 51(2): 245. [本文引用:1]
[10] ZHANG Xiao-yun, LI Yun-cheng, SONG Zheng-rui, et al(张晓云, 李蕴成, 宋正蕊, ).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0, 27(3): 34. [本文引用:1]
[11] WANG Lan, LIU Fang, WANG Jian, et al(王兰, 刘方, 王俭,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生态学报), 2010, 29(6): 112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