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检测方法研究
燕芳, 邹粮徽*, 王志春*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通讯联系人 e-mail: zoulianghui@foxmail.com; wangzhichun@0472@163.com

作者简介: 燕芳, 1980年生,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e-mail: 0472yanfang@163.com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秸秆具有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 易再生等优点, 故成为水体重金属污染处理的理想吸附剂。 为研究太赫兹波技术在水体重金属污染检测的应用前景, 实验选取原始秸秆和碱化秸秆分别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在室温氮气环境下对原始秸秆样品、 碱化秸秆样品、 原始秸秆吸附重金属离子样品、 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离子样品和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离子解吸后的样品进行光谱测量, 秸秆经碱化处理后处于1.75~1.85 THz的杂合吸收峰带吸收系数有明显下降, 并伴有肩峰式吸收带后移的现象, 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 原始秸秆样品中原有的1.75~1.85 THz杂合吸收带消失, 却在1.8~2.05 THz形成了杂合吸收带。 碱化秸秆在1.7~2.05 THz呈现复杂的多个肩峰式吸收, 而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样品在1.7~2.05 THz呈现平滑的强吸收带, 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离子水解吸后吸收谱线近乎平行。 结合秸秆及碱化吸附重金属的化学反应过程对吸收谱进行分析, 可得到不同组分样品的分子振动及官能团信息, 并得到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应为络合吸附和静电吸附两种吸附方式。 证明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水体重金属污染检测中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秸秆; 吸附; 重金属离子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志码:A
Detection of Adsorption for Heavy Metals Ions Based on Terahertz Time Domain Spectroscopy
YAN Fang, ZOU Liang-hui*, WANG Zhi-ch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traw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wide availibility, low cost and easy production, which makes it an ideal biological adsorbent to deal with heavy metal pollution.In order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erahertz wave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body, original straw and alkaline straw were selected to absorb heavy metal ions.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THz-TDS) was utilized at a room temperature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to conduct spectral measurement for original straw samples, alkaline straw samples, samples of original straw with heavy metal ions absorbed, samples of alkaline straw with heavy metal ions absorbed, and samples of desorbed alkaline straw.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the alkali-treated straw under 1.75~1.85 THz hybrid absorption peak band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ccompanied by an acromion backward shifting phenomenon of the absorption band. After absorbing heavy metal ions, the intrinsic 1.75~1.85 THz hybrid absorption band was disappeared in original straw samples, but formed a hybrid absorption band in the range from 1.8 to 2.05 THz. Alkaline straw in 1.7~2.05 THz presented a number of complex acromino-absorption, while heavy metal ions absorbed alkaline straw showed a smooth and strong absorption band in 1.7~2.05 THz. In addition,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hydrolyzed heavy metal ion absorbed alkaline straw was nearly parallel. Though integrating the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of the samples, absorption spectrum was analyzed, and the information of molecular vibration and functional group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were gained. Furthermore, the conclusion that complex adsorption and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are the two methods for alkaline straw to absorb heavy metal can be drawn. It proved the reliability an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on detecting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Keyword: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Straw; Adsorption; Heavy metal ion

引 言

随着经济发展, 采矿、 冶炼、 电镀等工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 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 并很难被降解, 通过水体中各种生物链的富集, 最终重金属离子会由水体进入人体, 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传统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沉淀法、 鳌合树脂法、 天然沸石吸附法、 膜技术、 活性炭吸附工艺等。

近年来, 众多研究者在探索利用廉价高效的吸附剂如菌类、 藻类、 工农业副产物等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问题。 其中, 农林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 如秸秆等由于具有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 易再生、 改性后吸附效果好等优点, 因此成为处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理想吸附剂[1, 2, 3, 4]。 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等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和木质素[5]。 有研究者通过皂化、 交联等方法, 对秸秆进行改性处理, 使改性后的秸秆活性官能团的数目提高, 以此加强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6, 7, 8]。 目前吸附剂的光谱分析多采用红外光谱法, 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分析吸附剂则少有报道。

本文以秸秆为基体, 经碱化处理, 得到碱化的秸秆吸附剂, 将其与未经处理的秸秆分别进行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最后对吸附金属离子的秸秆进行解吸, 利用THz-TDS获得解吸前后秸秆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进一步计算出样品的太赫兹吸收谱及折射率信息, 通过获取的吸收谱对秸秆碱化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仪(EKASPLA公司), 由一台飞秒激光器Verdi-V5(Coherent Inc.泵浦MDC钛蓝宝石振荡器)产生锁模飞秒激光(脉冲宽度10 fs, 重复频率75.42 MHz, 平均功率为300 mW), 飞秒激光脉冲照射到低温砷化镓(LT-GaAs)晶体上产生THz脉冲, 利用两个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对THz脉冲进行聚焦, 使之垂直照射到秸秆样品上, 再利用两个离轴抛物面镜对透过样品的THz脉冲聚焦使其照射到探测晶体上, 探测晶体为< 110> 碲化锌(ZnTe)电光晶体。 为减少空气中水分对THz波的吸收, 在密闭的THz光路中充入高纯度的氮气, 温度保持在室温20 ℃。 图1为实验用透射型THz-TDS实验装置。

图1 透射型THz-TDS实验装置Fig.1 Experiment section of transmission-type THz-TDS device

1.2 样片制备

实验所用的秸秆样品经烘干研磨后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 干燥后, 称取适量样品放入玛瑙研钵中进行研磨, 然后加入适量聚乙烯粉末(聚乙烯粉末颗粒直径约为53~75 μ m, 购买自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继续研磨, 直至样品与聚乙烯混和均匀为止。 之后将混合均匀的样品与聚乙烯粉末倒入模具中进行压片, 选用8 MPa压力压制2 min, 表1为各样品名称、 厚度、 重量和配比信息。

表1 样片配比表 Table 1 The sample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table
1.3 样品太赫兹谱参数提取

样品吸收系数及折射率计算采用Duvillaret[9, 10]等文献中的方法。 经THz-TDS系统测量时域参考信号和样品信号(每片样片均测量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然后对二者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 分别记为Eref(ω )和Esam(ω ), 将两者相除

Esam(ω)Eref(ω)=4n(1+n)2·exp-αd2(1)ϕ(ω)=-(n-1)ωdc(2)

其中: d为样片厚度, c为光速, ω 为时域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后的角频率, ϕ (ω )是样本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由上式可得样品的折射率n(ω )和吸收系数α (ω )

n(ω)=1-cωdϕ(ω)(3)α(ω)=-2dlnEsam(ω)Eref(ω)[n(ω)+1]24n(ω)(4)

图2(a)为原始秸秆的样品与参考信号时域脉冲波形。 如图2所示, 样品信号的时域波形在时间上略滞后于参考信号, 并且样品信号的电场强度略低于参考信号。 这是由于太赫兹波在样品中和氮气中的折射率差异造成的。 图2(b)为由式(4)计算所得原始秸秆的太赫兹吸收谱。

图2 (a): 原始秸秆的时域谱; (b): 原始秸秆的吸收谱Fig.2 (a): The time domain signal of straw; (b): Absorption spectra of straw

2 结果与讨论
2.1 碱化研究

使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对原始秸秆与碱化后的秸秆样品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秸秆碱化前后吸收谱对比Fig.3 Absorption spectra of alkalized straw before and after

原始秸秆主要由纤维丝、 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三种化学成分组成, 同时还有少量的有机提取物和灰分。 原始秸秆的吸收谱如图3实线所示, 1.7 THz为纤维素的一个特征吸收峰, 这与裘国华等[11]在实验中所测得的纤维素吸收峰相吻合。 图3中在1.75~1.85 THz呈现出纤维素和其他化学成分混合而造成的杂合吸收峰带。

秸秆纤维素碱化机理如图4所示, 原始秸秆表层木质素先与碱液接触, 酸性醇羟基对碱液发生吸附作用使碱液与秸秆表面处于饱和平衡状态。 之后, 木质素在碱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水解, 木质素从秸秆表面脱离。 紧接着半纤维素与碱液发生分解反应和剥离作用, 半纤维素从秸秆中脱离。 最后碱液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碱纤维素。

图4 秸秆纤维素碱化机理示意图Fig.4 Mechanism of cellulose alkalization of straw

虽然碱液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脱离秸秆, 但并未完全清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 如图3所示, 碱化秸秆的吸收谱(虚线)同样在1.75~1.85 THz频段内呈现出杂合的吸收峰带。 对比原始秸秆的吸收谱(实线), 碱化后的秸秆样品在1.75~1.85 THz段吸收系数有明显下降, 并伴有肩峰式吸收带后移的现象。 结合碱化机理综合分析, 可认为是秸秆在碱化的过程中, 原始秸秆中有序的纤维素晶格被破坏, 无定型区增加, 被分子间氢键束缚的羟基被释放出来, 即碱液破坏了秸秆原有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超分子结构体系。 碱液润胀作用使纤维素在秸秆组分中占到了较大的比例, 也使大量纤维素暴露到秸秆表面, 提高了纤维素的可及度, 增强了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2.2 吸附研究

使用THz-TDS系统对原始秸秆与碱化秸秆在吸附重金属前后的样品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样品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吸收谱对比Fig.5 Absorption spectra of heavy metals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of samples

将原始秸秆(实线)与原始秸秆吸附重金属(虚线)的吸收谱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如图5(a)所示。 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 原始秸秆样品中原有的1.75~1.85 THz杂合吸收带消失, 却在1.8~2.05 THz形成了杂合吸收带。 这是由于原始秸秆对重金属的吸附不仅是物理吸附, 其中纤维素的羟基与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络合从而改变有机分子高密度的集合振动模式, 从而引起吸收谱的改变。

碱化秸秆(实线)与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虚线)的吸收谱对比如图5(b)所示, 二者都在1.7~2.05 THz频段内呈现较强的吸收带。 其中, 碱化秸秆在1.7~2.05 THz呈现复杂的多个肩峰式吸收, 而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样品在1.7~2.05 THz呈现平滑的强吸收带。 这是由于碱化作用使大量纤维素暴露于秸秆表面, 并且碱液中的金属离子对纤维素葡萄糖基C6位置的伯羟基上的H产生吸引力作用, 形成“ 水合离子” , 并以H2O的形式脱除, 使纤维素葡萄糖基带负电荷, 和纤维素上的羟基和木质素所带的— COOH等基团也使秸秆带负电荷, 对被吸附的重金属阳离子产生静电吸附作用。 同时秸秆中的— OH上的O具有孤对电子, 这些孤对电子可以与低价电子的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络合, 对重金属离子产生化学吸附。

对原始秸秆吸附重金属与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离子样品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如图5(c)所示。 原始秸秆吸附重金属样片(实线)的吸收带位于1.8~2.05 THz, 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样片(虚线)的吸收带位于1.7~2.05 THz。 结合碱化机理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纤维素葡萄糖环结构上有三个羟基, 其中6位上的氢键在碱化过程中被激活, 远离羟基主体结构, 进而被碱液中的金属离子替换而造成的。

2.3 解吸研究

在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过程中, 主要是碱纤维表面对金属的吸附和碱纤维与重金属的络合形成络合物进行吸附, 使用水作为解吸剂时主要解吸了其中物理吸附的重金属, 因为静电吸附和范德华力吸附的作用力弱。 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后的解吸过程主要是重金属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的效应, 碱化秸秆表面吸附的重金属离子会向低浓度的水发生扩散, 直到碱化秸秆表面和水溶液的固液间的浓度达到平衡。

碱化秸秆吸附与解吸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 在本次实验中由于样品配比使用质量为统一标准, 因此相同质量含重金属离子多的样品在样片中的浓度会远低于含重金属离子少的样品, 故吸收谱中解吸后样品吸收系数高于解吸前样品的吸收系数, 二者的吸收谱谱线近似平行是由于水解吸只可以解吸碱化秸秆中的物理吸附, 而并没有破坏碱化秸秆与重金属配位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碱化秸秆吸附重金属应为络合吸附和静电吸附两种吸附方式。

图6 碱化秸秆吸附与解吸样品吸收谱对比Fig.6 Absorption spectra of sample before and after desorption

2.4 折射率分析

各样品的折射率随频率变化如图7所示, 未经处理的秸秆折射率在所有样品中最小。 各样品折射率在1.6 THz之前随频率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1.6 THz之后随频率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各样品的时间延迟规律与各样品呈现出的不同色散关系规律相对应。

图7 样品的折射率谱Fig.7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samples

3 结 论

(1)通过对实验样品分别进行碱化、 吸附以及解吸的对比分析可知, 秸秆碱化及其对金属离子吸附行为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太赫兹吸收谱存在明显差异, 证明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水体重金属污染检测中的可靠性, 可以考虑利用这一光谱差异作为对农业废弃物对污水处理分析的一种辨识依据。

(2)由于实验样品为成分众多且内部结构复杂的混合物, 具体某一组分对应太赫兹特定波段的吸收和折射以及在太赫兹波段的具体振动模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LI Jing, LUAN Ya-ning, SUN Xiang-yang, et al(李晶, 栾亚宁, 孙向阳, ). World Forestry Research(世界林业研究), 2015, 28(2): 31. [本文引用:1]
[2] JIANG Yong-bin, JI Hong-bing, JIANG Yongbing, et al(江用彬, 季宏兵, JIANG Yongbin, ). Progress in Geography(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1): 56. [本文引用:1]
[3] FENG Ning-chuan, GUO Xue-yi, LIANG Sha, et al(冯宁川, 郭学益, 梁莎,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0(4): 857. [本文引用:1]
[4] NIE Fa-hui, LIU Rong-rong, ZHOU Yong-xi, et al(聂发辉, 刘荣荣, 周永希, ).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水处理技术), 2016, (1): 12. [本文引用:1]
[5] ZHANG Ji-yi, LIANG Li-ping, PU Li-jun, et al(张继义, 梁丽萍, 蒲丽君, ).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12): 1546. [本文引用:1]
[6] ZHENG Ming-xia, LI Lai-qing, ZHENG Ming-yue, et al(郑明霞, 李来庆, 郑明月,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35(6): 27. [本文引用:1]
[7] CHEN Su-hong(陈素红). Study on the Modification of Corn Stalks and Its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on( 玉米秸秆的改性及其对六价铬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PhD Dssertation(山东大学), 2012. [本文引用:1]
[8] REN Jie(任杰). Modified Straw Carbon and Puffing Straw as Adsorbents Removal from Ammonia Nitrogen in Wastewater( 改性秸秆炭黑和膨化秸秆吸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M. S. Dissertation(西南大学), 2010. [本文引用:1]
[9] Duvillaret L, Garet F, Coutaz J L.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1996, 2(3): 739. [本文引用:1]
[10] Duvillaret L, Garet F, Coutaz J L. Applied Optics, 1999, 8(2): 409. [本文引用:1]
[11] QIU Guo-hua, ZHANG Le, SHENTU Nan-ying, et al(裘国华, 章乐, 申屠南瑛,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3): 68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