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对黄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其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郭晨辉1, 李和祥1, 方芳1, 季雨珊1, 幸韵欣1, 范昳冰1, 刘颖1,2,*
1.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2.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食品环境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1
*通讯联系人 e-mail: liuying4300@163.com

作者简介: 郭晨辉, 1990年生,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e-mail: guoguo610575964@163.com

摘要

采用标准测试程序(SMT)和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对黄河流域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进行磷形态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同时模拟沉积物对磷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探索。 结果表明: 对照不同的评价标准, 12个采样点中总磷(TP)含量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平, 特别是S12采样点磷具有较高的释放风险。 TP、 无机磷(IP)和钙结合态磷(HCl-P)之间及有机磷(OP)和铁/铝结合态磷(NaOH-P)之间分别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 沉积物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对磷的赋存形态产生影响, OP和NaOH-P可能与As, Ni, Co和Pb有相同的污染源。 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 主要受化学作用的控制, 而磷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 且升高温度有利于磷的吸附。 水相中离子浓度(KCl)小于0.02 mol·L-1时, 吸附作用占优势, 反之, 解吸作用占优势。 水土比的增大会提高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 另外, 磷的解吸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扰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揭示了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其吸附-解吸特征, 为黄河甘宁蒙段水环境治理和磷负荷调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河; 表层沉积物; ; 形态; 吸附-解吸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志码:A
Study on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Yellow River by Molybdenum Antimony Spectrophotometry
GUO Chen-hui1, LI He-xiang1, FANG Fang1, JI Yu-shan1, XING Yun-xin1, FAN Yi-bing1, LIU Ying1,2,*
1.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2. 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Food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n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Gansu, 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methods of standards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SMT) and molybdenum antimony spectrophotometry were chosen to extract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measure contents, respectively. The assays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n phosphorus were carried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t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contents of TP in all sampling sites were in different levels of pollution.Especially at S12 sampling site, a high release risk of phosphorus was existed. There were better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P, IP and HCl-P as well as between OP and NaOH-P. Composi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e sediments had effects on various fractions of phosphorus, OP and NaOH-P were likely to have the same sources of pollution with As, Ni, Co and Pb.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es of phosphorus were in accord with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which suggested the processe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chemistry. The isothermal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was also in accord with the Langmuir equation, and the adsorbent contents of phosphorus were incremental with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KCl in aqueous phase were less than 0.02 mol·L-1,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phosphorus was predominant; conversely, the desorption process was dominant. The increase of water-soil ratios improved the adsorptive capacity of phosphorus.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and intensity of disturbance would improve desorption of phosphorus. The study revealed the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urface sediments, providing base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and regulation of phosphorus load in Gansu, 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Keyword: The Yellow River; Surface sediments; Phosphorus; Fractions; Adsorption-desorption
引 言

磷是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 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体中磷的来源主要包括外源磷的输入和内源磷的释放。 外源磷输入涵盖降雨降尘、 地表径流、 土壤淋溶、 工业和生活污水等点源和面源输入, 内源磷释放主要来源于水体动植物和沉积物[1]。 有研究指出, 外源磷输入得到控制后, 内源磷的释放会在数十年内持续发挥磷源的作用[2], 抵消了控制外源磷输入后对于水体的积极作用, 延缓发生富营养化水质恢复的时间。 文献指出, 沉积物对磷的富集量远高于水体及水生生物中的磷含量, 是水体内源磷负荷的主要贡献者[3], 沉积物表层是内源磷发生形态转化的活跃区域[4], 且表层沉积物中磷含量高于底层[5]。 近年来, 对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吸附-解吸特征研究成为热点。 由于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因释放程度的差别导致对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影响不同。 因此, 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研究是探讨沉积物中磷迁移规律的基础, 同时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直接影响沉积物-水界面磷的交换能力。

甘肃、 宁夏和内蒙古三省区对黄河流域地表水的依赖程度达到了80%以上, 而近年来黄河甘宁蒙段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成为热点: 2014年黄河中大量繁殖的藻类导致兰州自来水中出现异味, 同年水资源公报指出, 退水口与黄河直接贯通的乌梁素海水质为V类, 总排干沟的总磷全年超标率大于50%, 富营养化严重。 2016年起, 宁夏水利、 环保等多部门针对宁夏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 境内水域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 开展了联合治理重点入黄排水沟、 城市黑臭水体的工作。 目前, 对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研究较为匮乏, 为此对该区域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和吸附-解吸特征进行探讨, 研究磷含量与沉积物组成和元素的相关关系。 同时研究温度、 水土比、 离子浓度和扰动等因素对于沉积物-水界面磷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趋势。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AVanti-j25型冷冻高速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公司), THZ-82型恒温振荡器(常州市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Spectrumlab 22pc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H2SO4, HCl, NaOH, NaCl, KCl, KH2PO4, 无水乙醇, 抗坏血酸, 钼酸铵, 酒石酸锑钾。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2 方法

以文献中黄河流域甘宁蒙段12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作为样品, 如图1。 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提取采用标准测试程序(standards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SMT)法[6], 磷含量的测定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7]。 其中, OP的含量为TP与IP的差值。

图1 黄河流域甘宁蒙段采样点分布(2011年7月)Fig.1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Gansu, 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July 2011)

参照文献[7]方法, 选用S4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磷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的样品, 同时分别在278, 298和308 K温度下, 水相初始磷浓度的范围为0.5~15 mg· L-1时进行等温吸附实验。 解吸实验前先使沉积物样品吸附至饱和。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

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见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总磷TP的含量为627.1~889.5 μ g· g-1, S11采样点的TP含量最高, S6点的TP含量最低。 TP含量的污染评价结果见图3。 根据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和能源部《沉积物质量指南》中的规定[8], 各采样点TP含量均处于可引起最低级别生态毒性效应的水平。 按照美国国家环保署所制定的标准, 除S6点属于轻度污染水平, 其余采样点TP含量均处于重度污染水平[9]。 根据我国环保疏浚标准, 所有采样点TP含量均大于沉积物疏浚标准临界值[10]。 磷形态中无机磷IP的含量为410.9~746.1 μ g· g-1, S1采样点的IP含量最高, 而S12点的IP含量最低, 占TP的54.66%, 这可能与S12样点中总有机碳(TOC)含量最高(2.27%)有关。 在S1~S11采样点中, IP占TP的比例为82.93%~94.31%, 与文献[11]的研究结果相近。 钙结合态磷HCl-P的含量为383.1~719.1 μ g· g-1, S11采样点的HCl-P含量最高, S12点最低, 这可能与不同采样点之间沉积物的母质来源和矿物成分的差异有关。 HCl-P是IP的主要贡献成分, 占IP的86.31%~97.48%, 这与文献[11]中指出的我国北方以石灰性土壤为主的现状决定了黄河表层沉积物中HCl-P含量较高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有机磷OP的含量为45.0~340.8 μ g· g-1, S12采样点OP含量最高, S1点OP含量最低。 S12点位于玛曲县的“ 黄河第一湾” 附近, 沿岸茂盛的植被增加了OP及TOC随地表径流进入黄河并富集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概率。 铁/铝结合态磷NaOH-P的含量为10.7~58.4 μ g· g-1, S12采样点的NaOH-P含量最高, S1点的NaOH-P含量最低。 这与S12点的pH值最低(8.52), S1点的pH值最高(9.25)有关, 在较高pH条件下, 会加剧OH-与P O43-对吸附点位的竞争, 造成更多NaOH-P的溶出。 同时与各采样点中可与磷进行吸附交换的粘土总量的差异有关, S1点粘土总量最低(10.0%), S12粘土总量最高(31.8%), 较高的粘土总量有利于NaOH-P在沉积物中的富集。

图2 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Fig.2 Contents of various P fracti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图3 基于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的污染评价Fig.3 The pollu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TP contents in surface sediments

表层沉积物中HCl-P的性质稳定, 不易释放至水相中, 而NaOH-P和OP受环境因素的变化较敏感, 释放潜力较大。 黄河流域甘宁蒙段各采样点NaOH-P和OP之和占TP的比值为7.0~53.1%, S12点其值最高, 磷释放至水相的风险较高, 其余样点的比值均小于20%, 释放风险相对较低。

2.2 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与沉积物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关系

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与沉积物组成及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见表1和图4。 结果表明, TP, IP及HCl-P之间呈较好的正相关, 这与磷形态测定结果一致。 由于HCl-P是IP的主要贡献成分, IP在大部分样点中又是TP的主要贡献者。 另外, OP和NaOH-P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OP主要来源于农业的面源污染, NaOH-P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影响较大, 二者密切的关系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外源污染所致。 TP, IP和HCl-P与石英、 钾长石和铬(Cr)呈正相关, 而与粘土总量、 镍(Ni)、 钴(Co)和铅(Pb)呈负相关。 HCl-P是较惰性的磷组分, 易于和沉积物矿物组成中性质较稳定的石英和钾长石发生共同的积累, 并且HCl-P和Cr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富集相互促进。 粘土矿物易于发生吸附交换, 不利于和性质稳定的HCl-P共存, Ni, Co和Pb等元素在表层沉积物的富集过程中可能会与HCl-P产生拮抗作用。 OP和NaOH-P与粘土总量、 总碳(TC)、 总有机碳(TOC)、 砷(As)、 Ni、 Co和Pb呈正相关, 而与白云石和pH值呈负相关。 OP和NaOH-P是磷形态中的活性组分, 易于吸附在粘土中进行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交换。 TC和TOC代表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富集量, 进而反映出OP的含量。 OP和NaOH-P可能与As, Ni, Co和Pb有相同的污染源, 尤其是As元素, 与NaOH-P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可能共同来源于研究区域周边的工业源。 各采样点沉积物样品均为碱性, 随着pH的升高, 沉积物表面的负电荷升高, 对P O43-的吸附能力降低, 同时OH-会和P O43-竞争沉积物上的吸附位点, 促进表层沉积物中活性较强的OP和NaOH-P的释放, 增加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 白云石可能对OP和NaOH-P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富集过程起到抑制作用。 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30%, 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数据信息。 S11点沉积物中TP的污染较严重, S12点沉积物中OP和NaOH-P的污染严重, S1和S8点沉积物中IP和HCl-P的载荷较高。

表1 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与沉积物组成及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mong various fractions of phosphorus, composition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surface sediments

图4 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与沉积物组成及理化性质的主成分分析(PCA)Fig.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various fractions of phosphorus and composition wit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surface sediments

2.3 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2.3.1 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

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动力学曲线见图5。 吸附动力学曲线表明, 在0~8 h内,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呈现无规律的变化, 8~24 h之间, 磷吸附量迅速增加, 24~48 h之间,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达到饱和。 这与文献[7]中的研究结果一致, 吸附过程存在速率较快的沉积物颗粒表面吸附阶段和速率较慢的扩散孔内吸附以及沉淀吸附阶段, 而吸附在沉积物颗粒表面的磷并不稳定, 易于从吸附位点解吸至水相中, 这可能是造成吸附动力学曲线在初始阶段磷吸附量小范围上下波动的原因。 解吸动力学曲线显示, 在0~8 h内, 沉积物中磷的解吸量迅速增大, 8~24 h之间, 磷解吸量缓慢增加, 在24~48 h之间磷解吸量最大, 且基本稳定。 吸附-解吸动力学曲线可以看出, 24 h为吸附-解吸达到平衡的时间。 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图6), 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 而不是受物质传输步骤控制。

图5 表层沉积物对磷吸附-解吸的动力学曲线Fig.5 Kinetics curves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 surface sediments

图6 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Fig.6 Fitting of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equation

2.3.2 等温吸附特性

不同温度下磷的等温吸附曲线见图7。 从图中可以看出, 同一温度下, 随着水相中初始磷浓度的增大,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并趋于饱和。 温度越高,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越大。 本研究中表层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吸热过程。 在三个温度下, 表层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方程(图8)。 各温度条件下自由能变化量均为负值(-21.52~-17.78 kJ· mol-1), 吸附过程可自发进行;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 自由能变化量的绝对值增大, 吸附驱动力增强,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为自由度增加的吸热反应, 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图7 表层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Fig.7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phosphorus in surface sediments

图8 Langmuir方程的拟合Fig.8 Fitting of Langmuir equation

2.3.3 离子浓度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水相中不同KCl浓度对沉积物-水界面磷吸附-解吸的影响见图9。 当KCl浓度为0.02 mol· L-1时, 磷吸附量达到最大值, 同时表层沉积物吸附饱和后磷解吸量最小。 这与文献[12]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当水相中离子浓度较低时, P O43-受到颗粒间凝聚作用的影响进入表层沉积物中, 磷吸附过程得到促进, 解吸过程受到抑制; 随着水相中离子浓度增大至一定程度后, P O43-与Cl-对沉积物表面的吸附位点的竞争作用占据主导, 磷的解吸过程得到促进, 吸附过程受到抑制。

图9 KCl浓度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Fig.9 Effect of KCl concentrations on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phosphorus

2.3.4 水土比对磷吸附的影响

不同水土比对磷吸附的影响见图10。 随着水土比的增大, 单位质量沉积物样品的磷吸附量呈增长趋势, 水相中初始磷浓度较低时, 不同水土比之间沉积物对磷吸附量差异不明显; 水相中初始磷浓度较高时, 不同水土比磷吸附量差异明显。 水土比的增大有助于吸附剂的分散, 沉积物表面活性位点增多, 单位质量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质量增大。

图10 不同水土比对磷吸附的影响Fig.10 Effect of water-soil ratios on the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2.3.5 温度和扰动对磷解吸的影响

表层沉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磷解吸结果见图11。 随着温度的升高, 各采样点磷解吸量均呈现增长趋势, 不同样点增长幅度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磷形态含量所占比值、 沉积物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差异有关。 温度的升高促使沉积物中化学物质活性的增强及吸附磷酸盐的离子动能增加, 加速了磷向水相的扩散; 同时微生物活性增强, 有机质的分解加速, 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OP和NaOH-P易于分解释放至水相中。

图11 温度对各采样点磷解吸的影响Fig.1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sorption of phosphorus for all sampling sites

沉积物在不同振荡频率(f)下磷解吸的结果见图12。 从图中看出, 当f为0~200 r· min-1时, 磷解吸量逐渐增加; 当f=250 r· min-1时, 磷解吸量急剧增加。 持续的水体扰动促进了沉积物-水界面的物质交换, 提高了沉积物中磷向水相的扩散迁移能力, 并且这种能力会随扰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图12 振荡频率对磷解吸的影响Fig.12 Effect of oscillation frequency on the desorption of phosphorus

3 结 论

(1) 对照不同的评价标准, 12个采样点中TP含量均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平。 HCl-P是IP的主要贡献成分, 而在多数采样点中, IP是TP的主要贡献成分。 沉积物中的NaOH-P含量可能受pH和粘土总量的影响较大。 各采样点中, S12点磷释放风险较高, 其余样点磷释放风险相对较低。

(2) 研究区域可能同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点面源污染。 沉积物组成及理化性质对磷的赋存形态会产生影响。 NaOH-P与As元素可能来源于研究区域周边的工业源。 S11点沉积物中TP的污染较严重, S12点沉积物中OP和NaOH-P的污染严重, S1和S8点沉积物中IP和HCl-P的载荷较高。

(3) 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 且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 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吸热反应, 符合Langmuir方程。

(4) 水相中离子浓度(KCl)小于0.02 mol· L-1时, 吸附作用占优势; 大于0.02 mol· L-1时, 解吸作用占优势。 水土比增大, 单位质量沉积物对磷吸附量增大。 升高温度和增加扰动强度均促进沉积物中磷的解吸。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Chen Y Y, Chen S Y, Yu S Y, et al. Environ. Earth Sci. , 2014, 72: 3173. [本文引用:1]
[2] Matisoff G, Watson S B, Guo J, et al. Sci. Total Environ. , 2017, 575: 173. [本文引用:1]
[3] Petterson K. Hydrobiologia, 1998, 373/374: 21. [本文引用:1]
[4] WANG Ren, LI Da-peng, HUANG Yong, et al(王忍, 李大鹏, 黄勇, ).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 2015, 36(11): 4112. [本文引用:1]
[5] ZHANG Tai-fan, SONG Jin-xi, YANG Xiao-gang, et al(张台凡, 宋进喜, 杨小刚, ).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5): 1393. [本文引用:1]
[6] Ruban V, López-Sánchez J F, Pardo P, et al. Fresen. . J. Anal. Chem. , 2001, 370(2-3): 224. [本文引用:1]
[7] Chen C Y, Deng W M, Xu X M, et al. Environ. Earth Sci. , 2015, 74: 3689. [本文引用:3]
[8] Mudroch A, Azcue J M. Manual of Aquatic Sediment Sampling. Boca Raton: CRC Press, 1995. [本文引用:1]
[9] U. S. EPA. Guidelines for the Pollu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Great Lakes Harbor Sediments. Chicago: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77. [本文引用:1]
[10] Xiang S L, Zhou W B. Int. J. Sediment Res. , 2011, 26(2): 230. [本文引用:1]
[11] YANG Hong-wei, YANG Xiao-hong, HAN Ming-mei(杨宏伟, 杨小红, 韩明梅). Environmental Chemistry(环境化学), 2016, 35(2): 403. [本文引用:2]
[12] GAO Li, SHI Yan-xi, SUN Wei-ming, et al(高丽, 史衍玺, 孙卫明, ).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5): 16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