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结构增强荧光的研究进展
吴江宏1,2, 程培红1,*, 张驰3, 王啦1, 赵洪霞1, 王敬蕊1, 丁志群1, 鲍吉龙1
1. 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6
2. 浙江大学信电系, 浙江 杭州 310007
3.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 200135
*通讯联系人 e-mail: peihongcheng@163.com

作者简介: 吴江宏, 1993年生, 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学生 e-mail: 21631036@zju.cn

摘要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是金属与介质界面处传播的电荷振荡密度波。 当振荡频率与激发光频率相匹配时将产生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从而能够在金属结构附近产生强烈的消光和近场增强效应, 该效应在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生物传感、 光谱增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在增强荧光光谱方面的研究进展。 论文首先介绍了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荧光的机理以及影响荧光增强效果的因素; 其次, 从用于荧光增强的各类金属纳米结构的角度分别综述了荧光增强研究的最新进展; 最后, 介绍了荧光增强在食品检测、 环境监测、 光学成像、 光电器件、 荧光上转换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情况。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金属纳米结构; 荧光增强
中图分类号:O43 文献标志码:A
New Development of Metal Nanostructures Enhanced Fluorescence
WU Jiang-hong1,2, CHENG Pei-hong1,*, ZHANG Chi3, WANG La1, ZHAO Hong-xia1, WANG Jing-rui1, DING Zhi-qun1, BAO Ji-long1
1.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315016, China
2.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7, China
3. Shangha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Shanghai 20013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Surface plasmon (SP) is electron density oscillation wave that propagates at the metal-dielectric interface. When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matches with the incident light frequenc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s are induced. It leads to strong light extinction and field enhancement near the metal structures. SP resonance effect can be applied to SP imaging, SP waveguide, biology sensing and spectral enhancemen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l nanostructure enhanced fluorescence was reviewed. Firstly, the mechanism of metal enhanced fluorescence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were introduced. The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using different metal structures was reviewed. Finally, some new applications of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such as food testing, environmental testing, imaging optics, optoelectronic devices,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were introduced.

Keyword: Surface plasma; Mental nano-structure;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引 言

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 金属增强荧光(metal-enhanced fluorescence, MEF)是指具有特殊形貌、 尺寸的金属结构能使位于其邻近的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得到增强的现象。 贵金属纳米材料在紫外、 可见光范围内有较宽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LSP)吸收带, 当金属纳米结构在与其LSPR频率一致的光激发下, 会引起表面等离子体振荡, 致使金属表面产生较强的局域电磁场, 改变吸附于颗粒表面及周围的荧光团的态密度, 从而增强荧光强度。

荧光技术因其灵敏度高和激励方法多样等优点, 已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20世纪70年代Drehage等[1]在粗糙的金属表面包裹稀土元素Eu的化合物时, 发现荧光强度增强现象。 1999年, Lakowicz等[2]通过实验研究金属纳米结构增强荧光的效果, 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奠定了金属纳米结构增强荧光技术研究的基础。 随着金属纳米技术不断进步, 基于纳米结构的增强荧光光谱技术目前已在亚波长光子器件[3]、 细胞机制跟踪[4]、 生物传感分析[5, 6]、 单分子检测[7]、 DNA表面活性检测[8]等多个领域得到重要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金属纳米结构增强荧光的机制、 增强荧光的各类金属纳米结构、 以及近几年金属结构增强荧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 金属纳米结构增强荧光机理

金属增强荧光来源于单个纳米金属粒子或纳米阵列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金属中自由电子按其固有频率沿金属表面作协同振荡, 当与一定波长的电磁波作用, 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振荡, 产生LSPR现象, 使得亚波长金属结构中的光场高度局域化, 表现出特殊的光、 电性质[9]。 金属纳米粒子对光的吸收是价电子与电磁波相互耦合的结果, 等离子体以光或热的形式辐射电磁波能量。 调控纳米金属材料形貌尺寸、 介质折射率等参量, LSPR可实现紫外-近红外波段的吸收可调[10]

金属纳米结构与荧光分子的作用可以分成两个过程: 一是金属纳米结构LSP近场增强效应导致荧光分子的光吸收截面大幅提高, 第二个过程即辐射特性的改变。 Jablonski能级图形象地描述了金属纳米结构在增强荧光中的重要作用[11], 如图1所示。 当荧光团或荧光分子位于贵金属表面附近, 荧光分子辐射速率变为Γ =γ |E(w', r)|2+knr+kmknrkm分别表示自由分子的非辐射跃迁速率和金属纳米结构引起的辐射跃迁速率, γ 表示自由分子的辐射跃迁速率。 即使对量子产率很低的荧光分子, 即非辐射速率远远大于辐射速率, 当附近存在距离适当的金属纳米结构时, 荧光分子的非辐射速率得到改变, 量子产率增加, 荧光寿命降低。 而且, 荧光分子的量子产率越低, 贵金属纳米结构对量子产率的影响越大, 产生的荧光增强效果越明显。 同时, 不管荧光团本身量子效率的高低, 金属纳米结构的存在均可以显著降低荧光团的荧光寿命[12]

图1 无金属存在(a)和有金属存在(b)荧光分子的Jablonski能级图[11]Fig.1 Jablonski energy diagram of fluorescent molecules with metal (a) and without metal coupling

荧光增强现象受金属纳米结构LSP共振波长及荧光团与纳米结构距离(d)的影响[12]。 金属纳米结构LSP共振波长由材料种类、 形貌、 尺寸等因素决定, LSP共振波长与荧光分子的辐射波长耦合时, 荧光量子产率增加显著。 Abadeer等[13]在金纳米棒表面包裹二氧化硅, 改变二氧化硅厚度, 控制纳米棒与近红外荧光分子的距离。 如图2, 改变纳米棒的长径比将LSP共振波长限定在530~850 nm范围, 显然增强荧光的强度依赖于二氧化硅的厚度和LSP共振波长, 当金纳米棒长径比为4.5, LSP共振波长为776 nm, 二氧化硅厚度为17 nm时, 荧光强度可增强10倍。

图2 不同LSP共振波长和距离的荧光增强[13]Fig.2 Photo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vs LSP resonant wavelength and istance

2 用于荧光增强的金属纳米结构
2.1 金属颗粒

金属纳米颗粒是比较常见的结构, 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 人们可以合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纳米颗粒, 目前报道的颗粒类型主要有: (1)纳米棒[14], Khatua等[15]制备了宽25 nm, 长39~60 nm金纳米棒, 其中25 nm× 47 nm的结构在633 nm的光源激发下可以使结晶紫荧光增强最大值达到110倍。 (2)纳米球, 王静静等[16]制备了纳米银球, 在0.4%的全血溶液中加入0.9 mL银胶后, 荧光强度增强5.3倍。 Khan等[17]将纳米球和荧光材料混合后, 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3)其他形状的纳米结构, Khan等[17]通过改变PH, 合成正方体, 六面体等多种金属纳米结构, 且不同形状的纳米结构可以实现不同波段的荧光增强。

2.2 Core/shell核壳结构

Core/shell结构具有很高的水溶性, 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Core/shell是指在纳米球核表面包裹一层纳米量级的球壳或者颗粒, 常见的结构有: (1)金属球核表面包裹介电球壳, 如Ag@Si O2[18], Au@Si O2[19], 将荧光分子掺杂在介电球壳内, 控制球壳厚度调节金属与荧光团的距离。 Zhang等[20]研究发现Ag球核约为60 nm、 SiO2层厚度为25 nm时可获得最强的荧光增强; (2)介电核表面包裹金属球壳, 如NaYF4:Yb, Er @SiO2@Au[21], Fuji等用理论计算了不同厚度Au包裹下该复合结构的辐射衰减率、 非辐射衰减率、 局域电场增强因子, 发现在Au厚度为7.5 nm时, 局域电磁场增强因子最大, 荧光增强效果最好。

2.3 金属薄膜和周期性结构

在玻璃、 石英等衬底上生长薄膜, 控制薄膜厚度实现荧光增强最优化。 尹永琦[22]在Si衬底上生长ZnO纳米棒再沉积Ag薄膜, 发现Ag薄膜生长时间为10 min的结构使得R6G荧光增强47倍。 Saboktakin等[23]利用电子束蒸发在玻璃基底上生长Au薄膜, 在薄膜上刻蚀出2 mm的周期性纳米小孔, 将荧光纳米颗粒NaYF4:Yb3+, Er3+组装在小孔内。 当Au薄膜厚30 nm, 孔径为110 nm时荧光强度增强35倍。

周期性金属光栅也是一种常见的增强荧光结构。 Lu等[24]在200 nm的银膜上生长10 nm的金薄膜后, 刻蚀出宽410 nm、 深20 nm、 周期为830 nm的光栅结构。 在光栅表面生长Si3N4隔离层抑制金属表面的发光猝灭, 最后生长NaYF4:Yb3+, Er3+荧光层。 当NaYF4颗粒直径为30 nm时, NaYF4:Yb3+, Er3+在绿光、 红光波段的荧光强度分别增强16倍和39倍。

3 荧光增强技术的应用
3.1 食品检测

荧光光谱法具有检测成本低、 仪器设备轻便、 样品处理简单、 通用性好、 不需要设计专门的探针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食品的检测中[25, 26, 27, 28]。 同时, 该方法要求被检测的分子体系必须有较高的光子发射率, 而大部分荧光材料的量子产率低、 荧光寿命长。 金属纳米结构的LSPR可以改变分子辐射、 非辐射衰减, 因此可以在荧光分子体系中引入金属纳米结构, 从而获得荧光量子产率的提高和荧光辐射速率的提升[19]

赵进辉等[29]将纳米银粒子(AgNPs)和乳化剂(OP-10), 添加到土霉素(OTE)与铕粒子(Eu)生成的配合物中, 形成AgNPs+OP-10+OTE+Eu体系(1), 体系(1)中Eu3+的荧光特征峰比OTE+Eu体系增强8倍, 加入鸭肉提取物后建立了OTE浓度与617 nm处荧光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实现鸭肉中OTE残留量的快速测定。 该小组[30]也用类似方法, 通过AgNPs增强荧光强度, 实现鸡蛋蛋清中土霉素含量的测量。 Hu等[31]利用纳米Au颗粒实现赭曲霉毒素检测, 赭曲霉毒素对Au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特性有很大影响, 导致纳米Au的LSPR波长发生红移或者蓝移, 改变体系的荧光光强。 Li等[32]采用类似的办法实现了对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3.2 环境检测

有机物和重金属是水体污染的两个重要方面[33], 会对摄入者产生巨大的危害[34], 必须通过检测手段防止生物摄入超标准的水源。 Praveeen等[7]以复合纳米粒子Gd2O3:Eu@MPA为供体, 金纳米粒子(AuNR)为受体, 形成复合纳米结构(Gd2O3:Eu@AuNR), 并将三硝基甲苯(TNT)修饰在复合纳米粒子表面。 在水溶液中测得整个体系的荧光强度与TNT浓度有关, 浓度值为40 nmol· L-1时荧光强度增强4倍, 这是因为TNT破坏AuNR-LnNP体系的能量共振转移效应, TNT浓度小于11.88 nmol· L-1体系输出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 Cheng等[19]在六角介孔硅胶中装入Au和Ag纳米颗粒, 形成复合纳米材料HMS-Ag(Au), 再用罗丹明衍生物(R)将HMS-Ag(Au)纳米结构官能化, 形成尺寸大约为300 nm的HMS-Ag(Au)-R复合纳米结构。 如图3, 该结构的相对荧光强度与Hg2+浓度呈线性关系, 且纳米Ag(Au)浓度为2%Wt时, 获得最强的增强效果, 分别可现实荧光强度增强4.58倍和2.93倍, 由于纳米Ag和Au的等离子体共振波长的不同, 导致相似结构获得不同的增强效果; 在一定范围内EF与Hg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从而实现Hg2+浓度的测量。

图3 相对荧光强度与Hg2+浓度关系曲线[19]Fig.3 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s a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Hg2+

3.3 光学成像

生物成像主要有X射线成像[35]、 核磁共振成像[36]、 生物光学成像[37]、 放射性核素成像[38]、 生物组织质谱成像[39]、 荧光成像[40]等。 荧光成像因具有高灵敏度、 高选择性、 所得信息丰富等优点成为迅速发展的成像技术之一。 贵金属由于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无毒性[41], 以及存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荧光强度现象, 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Au NPs的理化性质与细胞膜的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 Wang等[42]解释了Au NPs进入细胞内的两种途径: 受体介导细胞摄粒作用和吞噬细胞内化作用。 Liu等[43]用胰蛋白酶修饰金纳米簇, 用半胱胺修饰金纳米颗粒, 设计了基于肝素介导的两种结构能量转移的荧光传感器, 如图4(a)所示。 胰-金结构带负电, 胺-金结构带正电, 库伦引力确保两种结构能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加入带负电的肝素, 使纳米粒子聚集, SPR吸收峰红移; 并且拉开了两种结构的距离, 使量子效率显著增加, 增强荧光强度。 在图4(b)中, 将叶酸固定在胰蛋白酶— 金纳米簇表面, 改善纳米簇的特异性和亲和性, 将形成的FA-try-AuNCs结构注入荷瘤小鼠体内, 如图5所示。 图5(b)和(c)表明: 正常裸鼠注入FA-try-AuNCs结构5 min后荧光强度达到最强, 肿瘤裸鼠在注入30 min后荧光强度达到最强。 图5(a)和(c)表明FA-try-AuNCs结构可以在裸鼠体内扩散, 随着AuNCs浓度减小, 荧光增强效果减弱; 12 h后荧光几乎消失, 可能是因为FA-try-AuNCs结构自身的降解以及被裸鼠代谢。 该结构可以实现特异性活体荧光成像[43]。 Chandirasekar等[44]将AuNCs吸附在荧光素表面, 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细胞体内, 实现生物成像应用。 AuNCs浓度为100 μ L· mL-1时荧光增强效果最好, AuNCs浓度超过100 μ L· mL-1, 荧光增强效果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图4 (a)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的肝素选择性检测示意图[43]; (b) 叶酸修饰胰蛋白酶-金纳米簇用于体内肿瘤成像示意图[43]Fig.4 (a) Schematic illustration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heparin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enhanced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cyst-Au NPs and try-AuNCs[43]; (b): Schematic illustr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olic acid modified try-AuNCs for in vivo cancer imaging[43]

图5 基于近红外的荧光成像系统的海拉细胞株荷瘤裸鼠和正常裸鼠的活体肿瘤成像[43]
(a): 荧光探针FA-try-AuNCs原位注射入荷瘤小鼠瘤内; (b): 皮下注射正常裸鼠左前肢区; (c): 皮下注射荷瘤小鼠的左前肢区; 红圈和绿圈表示肿瘤和注射区域
Fig.5 In vivo time-denpendence tumor imaging of Hela tumor-bearing nude mice and normal nude mice by the NIR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a): The FA-try-AuNCs fluorescence probe was intratumorally injected into the tumor-bearing mice; (b): The left forelimb region of the normal nude mice; (c): Tumor-bearing mice; The red cyde and green cycle indicate the tumor site and infection site respectively

3.4 光电器件

李曜均等[45]在玻片上先沉积纳米Ag颗粒, 再通过控制转速沉积不同厚度的CdS量子点, 设计了CdS照明器件。 将玻片与9个395 nm的激发光源组装, 得到发光效果不同的器件, 如图6。 对比图6(a)和(b), 纳米Ag颗粒对量子点有明显的荧光增强效果; 并且, 随着量子点厚度增加, 荧光增强效果更明显, 且发射波长红移, 这主要是因为荧光增强效果受到Ag颗粒与量子点距离的影响。 He等[46]将纳米Ag薄膜运用在有机光电器件中, 并在薄膜厚度为4 nm时, 发现器件荧光强度最强。

图6 不同器件的发光效果[44]Fig.6 Photoluminescence of different device

3.5 荧光上转换

频率转换一直是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NaYF4和NaGdF4等上转换材料的出现, 使得荧光上转换技术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由于荧光上转换效率低, 难以发展应用, 近些年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证实了贵金属纳米材料增强荧光上转换现象[47, 48]。 Luu等[49]将NaYF4:Tm:Yb纳米粒子嵌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并生长在金纳米柱表面, 在近红外光源激发下, 产生可见光波段的荧光。 Lee等[50]设计了金属纳米盘— 绝缘层— 金属薄膜(MIM)带隙等离子激元结构, 如图7所示, 在石英基底上生长厚为200 nm的银薄膜, 再生长厚度为60 nm的SiO2层, 并嵌入NaYF4:Yb3+, Er3+纳米颗粒作为荧光上转换层, 银纳米盘厚度为30 nm, 顶层厚度为60 nm, 表面嵌入四甲基庚二酮纳米材料作为荧光下转换层。 在石英基底上直接生长荧光上转换层作为参考, 用波长为970 nm激发, 发现MIM结构的荧光光谱在539和659 nm处比参考样品分别增强174和115倍。 荧光增强主要是因为: (1) 银薄膜增强反射光, 使得上转换层的吸收增强; (2)能量传递速率增加; (3)纳米银盘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NaYF4:Yb3+, Er3+纳米颗粒中电子的跃迁。 Feng等[51]采用金纳米棒增强荧光上转换纳米颗粒NaYF4:Yb, Er的上转换效率, 金纳米棒层的厚度为8 nm时, 荧光增强因子达到最大值10.6。 此外, 金属球壳结构增强NaYF4上转换效率也有报道[52]

图7 带隙等离子激元结构[50]Fig.7 Schematics of surface plasmon gap mode stuucture

4 总结与展望

综述了近年来金属增强荧光的研究进展, 主要介绍了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荧光的机理、 常见的增强荧光的结构等。 并且, 从环境监测、 食品检测、 光学成像、 光电器件、 荧光上转换五个角度介绍了金属增强荧光的应用。 总的来说, 金属纳米结构在增强荧光方面已经展示了诱人的前景, 但是金属增强荧光技术仍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 荧光增强效果取决于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 对制备工艺要求严格, 同时表征纳米材料形貌所需的设备成本非常昂贵; 其次, 荧光增强效果受到金属材料与荧光分子距离的影响, 在不同的结构、 不同的金属种类, 同样的距离取得的效果并不相同, 目前尚无法通过理论预测某一尺寸、 种类、 形貌的金属纳米粒子对不同荧光分子的增强效果; 最后, 在单分子测量过程, 还存在测量物质的浓度、 种类受到限制的问题; 在生物应用中, Au/Ag结构对细胞具有靶向性的机制尚不清楚; 尽管如此, 可以预见, 随着纳米工艺以及荧光增强机制的理论进一步成熟, 金属增强荧光会成为更多领域研究的工具。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Drexhage K H. In: Wolf E, ed. Progress in Optic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 1974. 161. [本文引用:1]
[2] Turner E H, Lauterbach K, Pugsley H R, et al. Anal. Chem. , 2007, 79: 778. [本文引用:1]
[3] Hui, GUAN Cheng-gang, TAN Bao-hua(吕辉, 官成钢, 谭保华, 译). Nanotechnology for Photovoltaics(纳米光伏技术).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1]
[4] Huang Q, Huang Z, Meng G, et al. Chem. Commun. , 2013, 49: 11743. [本文引用:1]
[5] Abel B, Coskun S, Mohammed M.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Nano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119: 675. [本文引用:1]
[6] ZHENG Li, ZHU Jin, WU Fei, et al(郑莉, 朱进, 吴飞,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6): 1477. [本文引用:1]
[7] Praveeen G, Lekha G, Visakh V, et al. J. Nanopart. Res. , 2014, 16: 2217. [本文引用:2]
[8] Zhou J, Li J, Hong Y, et 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3, 23: 456. [本文引用:1]
[9] Wu T F, Yang S B, Li X F.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3, 117: 8397. [本文引用:1]
[10] Tang X L, Tsuji M, Jiang P. Colloids and Surf. A: Phys. , Eng. Aspects, 2009, 338. 33 [本文引用:1]
[11] XU Ling-ling(徐玲玲). High-Precision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高精度荧光寿命成像方法及应用).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引用:1]
[12] Goldys E, Barnett A, Xie F, et al. Applied Physics A, 2007, 89: 265. [本文引用:2]
[13] Abadeer N S, Brennan M R, Wilson W L, et al. ACS Nano, 2014, 8(8): 8392. [本文引用:1]
[14] Zhao T, Yu K, Li L, et al.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4, 6: 2700. [本文引用:1]
[15] Khatua S, Pedro M R Paulo, Yuan Haifeng, et al. ACS Nano, 2014, 8(5): 4440. [本文引用:1]
[16] WANG Jing-jing, WU Ying, LIU Ying, et al(王静静, 吴莹, 刘莹,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 140. [本文引用:1]
[17] Mohammad Salman Khan, Vijay Raman Chaudhari. 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014, 24: 751. [本文引用:2]
[18] Jang E, Su M, Koh W. Analyst, 2015, 140: 3375. [本文引用:1]
[19] Cheng Z H, Li G, Liu M.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5, 212: 495. [本文引用:2]
[20] Fujii M, Nakano T, Imakita K, et al. J. Phys. Chem. , 2013, 117: 1113. [本文引用:1]
[21] Zhang H, Lin X, et al.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15, 151: 716. [本文引用:1]
[22] YIN Yong-qi(尹永琦). Photoluminescence and Surface Enhanced Spectroscopy of Surface-Modified ZnO Nanorods( 表面修饰ZnO纳米棒光致发光和表面增强光谱效应研究).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gy(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本文引用:1]
[23] Saboktakin M, Ye X, Chettiar U, et al. ACS Nano, 2013, 7: 7186. [本文引用:1]
[24] Lu D, Cho S, Ahn S, et al. ACS Nano, 2014, 8(8): 7780. [本文引用:1]
[25] Zemtsova G, Montgomery M, Levin M. PLoS One, 2015, 10(1): 0116658. [本文引用:1]
[26] Chen H, Parimelalagan M, Lai Y L, et 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2015, 17(6): 722. [本文引用:1]
[27] Soaresa S, Amarala J S, Beatriz M, et al. Meat Science, 2015, 94(1): 115. [本文引用:1]
[28] Yadav R, Paria A, Mankame S, et al. Molecular & Cellular Probes, 2015, 29(6): 442. [本文引用:1]
[29] ZHAO Jin-hui, YUAN Hai-chao, HONG Qian, et al(赵进辉, 袁海超, 洪茜, ).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光学精密工程), 2014, 22(11): 2902. [本文引用:1]
[30] ZHAO Jin-hui, YUAN Hai-chao, HU Qi, et al(赵进辉, 袁海超, 胡琪, ).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中国激光), 2015, 42(2): 0215002-1. [本文引用:1]
[31] Yang C, Wang Y, Marty J, et al.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011, 26(5): 2724. [本文引用:1]
[32] Li L, Li B, Cheng D, et al. Food Chemistry, 2010, 122(3): 895. [本文引用:1]
[33] XIE Wen-ping, ZHU Xin-ping, ZHENG Guang-ming, et al(谢文平, 朱新平, 郑光明, ).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 2014, 35(12): 4644. [本文引用:1]
[34] QIN Hua-wei, LIU Ai-ying, GU Wei-li, et al(秦华伟, 刘爱英, 谷伟丽, ).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6): 287. [本文引用:1]
[35] Mannes D, Benoit C, Heinzelmann D, et al. Archaeometry, 2014, 56(5): 717. [本文引用:1]
[36] Wang S F, Zhu Y X, Shao Q, et 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6, 117: 255. [本文引用:1]
[37] Sonya E L Craig, James Wright, Andrew E Sloan, et al. World Neurosurgery, 2016, 90: 154. [本文引用:1]
[38] Park J, Pahk K, Kim S, et al. Oncology Letters, 2015, 10(2): 1131. [本文引用:1]
[39] Zhao Y S, Li C. Current Drug Metabolism, 2015, 16: 807. [本文引用:1]
[40] Wang J L, Zhang G, Li Q, et al. Scientific Report, 2014. [本文引用:1]
[41] Ayala-Orozco C, Liu J G, Knight M W. Nano Letters, 2014, 14: 2926. [本文引用:1]
[42] Wang P, Wang X, Wang L, et 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5, 16: 15. [本文引用:1]
[43] Liu J M, Chen J T, Yuan X P. Anal. Chem. , 2013, 85: 3238. [本文引用:2]
[44] Chand irasekar S, Chand irasekarn C, Sudhand iran G, et al.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6, 143: 472. [本文引用:1]
[45] LI Yao-jun, SHEN Hao, FENG Zong-yan, et al(李曜均, 沈浩, 冯宗焱, ).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47(6): 32. [本文引用:1]
[46] He X, Wang W, Li S, et al. ECS Solid State Letters, 2015, 4: 10. [本文引用:1]
[47] Qiu H, Yang C, Shao W, et al. Nanomaterials, 2014, 4: 55. [本文引用:1]
[48] Park W J, Lua D W, Ahna S M. Chem. Soc. Rev. , 2015, 44: 2940. [本文引用:1]
[49] Luu Q A, Hor A, Fisher J, et al.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4, 118: 3251. [本文引用:1]
[50] Lee K T, Park J H, Kwon S J, et al. Nano Letters, 2015, 15: 2491. [本文引用:1]
[51] Feng A L, Lin M, Tian L M, et al. RSC Adv. , 2015, 5: 76825. [本文引用:1]
[52] Fujii M, Nakano T, Imakita K, et al. J. Phys. Chem. C, 2013, 117: 1113. [本文引用:1]